以怒江的每一丈浪蕩滌當下
激越壯闊的新時代!
2020年
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
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
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共分五集,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是:第一集《一步千年》、第二集《搬出大山》、第三集《不負青山》、第四集《峽谷迴響》、第五集《大江奔流》。12月22日開始,《激越怒江》將在雲南衛視黃金時段播出,每晚一集,敬請期待!
第四集《峽谷迴響》
12月25日21:35播出
怒江州 貢山縣
怒江是人人牽掛的地方。中國的脫貧事業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這項改變既是從外到內的幫扶,又是從內向外的奮發,二者有機結合,濃縮在了怒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裡。
構建大扶貧格局,怒江州強化主體責任,做到黨政主責、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群眾主體,各方力量參與,合力攻堅。一仗接著一仗打,一個難點接著一個難點攻。
「背簍醫生」 管延萍
扶貧幹部
珠海來的背簍醫生管延萍,省委下派的福貢縣扶貧總隊長李陶等,一批批來自珠海、中交、大唐、三峽乃至全國的扶貧人在怒江熱土上忘我奮鬥。以「人民為中心」,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人民至上,這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的動情回應。
中交怒江連心橋
格力小學
維拉壩格力小學,中交怒江連心橋,一項項對口幫扶項目落地生根,這些都給怒江帶來了直接而有效的改變。
2019年的暑假來臨之前,珠海來的老師們結束一年的支教,就要離開了,孩子們排練了一首歌給老師們送行。
「我來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輕輕地唱,你慢慢地和,是否你還記得過去的夢想,那充滿希望,燦爛的歲月,你我為了理想歷盡了艱苦,我們曾今哭泣,也曾共同歡笑。但願你會記得,永遠地記著,我們曾經擁有閃亮的日子……」
在這場攻克怒江州深度貧困堡壘的戰役中,怒江各族幹部群眾內生動力勃發,激發出了「怒江缺條件,但不缺精神、不缺鬥志」的脫貧攻堅精神。
2020年清明節,珠海市金灣區政協副主席貢山縣掛職副縣長李海清,盡力擠出時間,帶上鮮花,到墓前看望一位特別的故人。那是當年他在清華大學的老同學袁志強。
袁志強是恢復高考後,怒江州第一個考進清華大學的學生,和李海清同在土木工程專業。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袁志強卻在回鄉探親時在怒江中不幸溺水身亡,英年早逝,成了永遠的遺憾。如今故鄉新顏舒展,足以告慰故人。
《採桑子》
各方共築扶貧路,小康初達
峽谷繁葩,告慰同窗那片霞
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以雲南省怒江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通過兩年的跟蹤記錄、拍攝製作而成。該片以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為主線,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故事,一句句樸實無華的群眾語言,一次次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真實記錄了怒江州各族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歷程;真實紀錄怒江深度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同胞「一躍千年」的歷史性跨越;真實反映了怒江深度貧困地區發生的歷史性巨變。
該紀錄片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展現了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中,怒江州、怒江人的居住環境之變,生活狀態之變,精神風貌之變……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和本質特徵,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
第四集《峽谷迴響》
雲南衛視
21:35播出
敬請期待
編輯:楊 震
責任編輯:宋力錦
監製:沐利芸
頻道總監:朵 翔
總編審:李曉風
總編輯:李 茜
出品人/總監製:和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