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醫學科學院的最新研究報告,英國需要儘快開始為冬天可能出現的流感 + 新一輪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做好準備,否則將面臨醫療系統超負荷運轉,甚至是被擊穿的嚴重後果。
報告名為《為充滿挑戰的 2020/21 年冬季做好準備》,由 37 名醫療專家受英國政府之命聯合撰寫。儘管它主要針對英國國情,但鑑於目前全球抗疫形勢依舊嚴峻,未來半年內研製出特效藥和疫苗的希望不大,類似的推論和指導建議同樣適用於很多國家。
對於大多數北半球國家來說,冬季是流感高發期,一般涵蓋當年的 12 月到次年 3 月。隨著人們在通風不良的室內久居,流感等呼吸系統傳染病的傳播速度會加快。同時由於氣溫較低,氣候乾燥,患有哮喘、中風和心臟病等疾病的人也會面臨更大風險。醫療系統必然會承擔巨大壓力。
以英國為例,統計數據顯示,氣溫降至 5℃以下時,每下降 1℃,呼吸系統感染病例就會增加 10%-20%,急診病例也會增加 1% 左右。雖然這一比例受到年齡和地區等因素影響,但整體上趨勢明顯。
報告警告稱,「在冬季,英國的醫療服務和社會護理系統通常會達到最大負荷,近年來床位佔用率經常超過 95%。」
考慮到新冠疫情肆虐已經消耗了大量醫療資源,讓一線醫護人員精疲力盡,在新冠病毒尚未完全消滅且沒有有效藥物和疫苗前提下,「如約而至」的流感很可能帶來災難性的連鎖打擊。比如大量病床已被佔用,無法用於治療流感患者;很多醫療設施被改造並重新分配到新冠疫情重災區,使得其他地區的保健系統變得薄弱;現階段積壓的大量非新冠病人仍需治療和護理。
如果受壓制的新冠疫情再次開始傳播,即使僅在小範圍內社區傳播,也會導致資源緊張和恐慌情緒等一連串反應。
為了分析可能會出現的最壞情況,研究人員針對新冠病毒進行了臨床數據分析和建模。一個大前提是:即使疫情捲土重來,英國也不會再採取疫情暴發初期的嚴格封鎖措施。
報告指出,英國病患數據得出的新冠病毒傳染力(R0 值)約為 3。在實施社交距離等防範措施後,病毒受到控制下的傳染力(Rt 值)會降至 0.7-0.9 左右。考慮到防範力度隨時間推移有所減輕,合理的 Rt 值約為 1-1.7,即 1 個病例能傳染 1 個健康人。而全年齡段感染死亡率約為 1.1%,其中 75 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最高,介於 14%-22% 之間。
圖 | 報告引用的英國各年齡段患者死亡率分布數據
臨床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英國約有 5%-10% 的人口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某些區域可能已經達到了 15%,但離所謂的群體免疫需求 70% 還有巨大差距,而且人們對免疫力可以持續多久仍不了解。因此,新冠病毒未來的傳播趨勢仍不明朗,病例增多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基於這些數據,研究人員為英國模擬了「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
對於剩下 90%-95% 的人來說,最糟糕的是 Rt 值上升到區間最大值 1.7,即 1 個病人能傳染 1.7 個人——這種程度還僅僅是今年 3 月疫情最嚴重時的一半——並且從今年 9 月持續到明年 7 月。
在此期間,感染趨勢與第一波疫情很像,病患數量將迅速攀升,然後在明年 1 月至 2 月間到達峰值,醫院死亡總人數將近 12 萬。該數字是英國第一波疫情死亡人數的兩倍,而且還沒算上養老院的死亡人數。
圖 | Rt 等於 1.7 情況下,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帶來的後果:每日感染數(A),每日死亡數(B),普通床位佔用數(C),重症床位佔用數(D)
前文提到,醫療系統在冬季會承擔巨大負荷。就英國而言,其醫療資源需求高峰期是每年 1 月到 2 月,正好與新冠疫情預測模型給出的時間點吻合。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如果沒能監控到疫情暴發勢頭且未能有效平衡醫療資源的分配,屆時醫療系統將承擔超額負載。
如果政府積極採取防控措施,不用太嚴格,只要將 Rt 降低 0.2,控制在 1.5 之內,就可以將第二波感染數壓低 30% 左右,並且將峰值推遲至明年 2-3 月,與流感高峰期錯開 1 個月。寶貴的一個月時間,對於緩解醫療系統壓力來說至關重要。
圖 | 在 Rt 等於 1.5 時,第二波疫情看起來比 1.7 好很多
整體來看,研究人員提出了四條指導性策略:
1. 儘量減少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和影響
2. 與社會保健機構(醫院,養老院和護理所)合作,優化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的作用
3. 優化公共衛生監管以及疫情暴發調查和管理機制,儘早發現新冠和流感暴發徵兆
4. 儘量減少流感的傳播和影響
四條策略都能廣泛適用於世界各國,其中第二條雖然指定了英國 NHS,但也提到了 「減少醫院等醫療機構的感染機率」 和「分開和優化新冠和非新冠感染人群」等策略。
其實很多具體的策略實施細節並不新鮮,但關鍵在於行之有效,比如提倡測試,追蹤和隔離,呼籲通過控制社交距離和洗手等措施來減少社區傳播,儲存充足的口罩和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還建議政府推廣維生素 D 的使用,尤其是在低收入人群中。原因是維生素 D 對呼吸系統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對新冠效果未知,但對普通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有保健作用),而冬天日照時間較短,不利於人體生成足夠的維生素 D。
報告指出,很多因素都可能加速新冠病毒在冬季的傳播力度,比如氣溫和溼度降低,供暖導致的空氣汙染(顆粒物增多),室內活動增加導致的人群聚集等等。
報告還著重強調了社區適應 「新常態」 的必要性,建議做好新冠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的心理和物質準備,呼籲人們積極採用社交疏離和非醫療手段(佩戴口罩)來儘可能避免社區和家庭傳播。
「總體而言,從第一波新冠疫情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協調疫情流行監控與快速反應相關工作,以及強化醫療和社會護理環境中的感染控制,對於即將來臨的冬天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