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普遍的標籤:缺乏「創造性思維」,家長該如何培養?

2020-12-12 小朗的媽咪

文 | 小朗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某大學的一位教授做個這樣一個調查實驗:

他找來20名外國留學生20名中國學生,帶他們一起去做了一個科學實驗,試驗完之後,教授讓他們各自回去寫一份實驗總結報告,沒有要求什麼格式,要寫什麼。

報告交上來之後,中國學生的報告內容多數一樣,先是實驗目的,然後實驗要求和用具,接著是實驗中要注意的事項,然後再多一個總結,而總結的內容多數是學到了什麼知識。

而外國留學生的實驗報告就五花八門,有的學生寫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有的學生寫到實驗場地的問題。甚至有一名學生的報告就一句話,問了教授一個實驗外拓展的問題。

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文化教育差異導致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誠然,這樣的差異存在合理,當是我們不禁反思,中國學生的實驗報告真的能幫助到學生們更好的做到一個總結和提升嗎?

一、中國孩子普遍的標籤:缺乏「創造性思維」

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學生常常被冠以「書呆子」、「考試機器」的「惡名」。誠然,成績和高考對孩子來說最公平最好的機會,但是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學生太過缺乏「創造性思維」。

孩子們只是為了成績去學習,為了高分去被迫思考,而不是孩子真的想去了解。

孩子缺少獨自思考,探索真理的興趣和動力。

孩子們學習和思考的是課本上已知的知識和內容,並沒有對課本外的知識進行了解,更沒有對已知知識做一個創造性的思考。

二、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所謂的「創造性思維」是指一種具有創新創造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們的認知,創新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

而對孩子來說,「創造性」思維就是讓孩子對已知知識有一個不同角度的創新理解,對舊的認知有一個創新和改造。創新知識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知識,讓孩子收穫更多,幫助孩子成長。

缺少創造性思維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思維定勢,讓孩子變得死板固執,不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心健康成長。

三、是什麼讓孩子缺乏「創造性思維」?

1. 「填鴨式」教育讓孩子吃飽但是沒有真正的消極吸收。

不管是家長的教育還是學校社會對孩子的培養,都是為了讓孩「考高分,上名校」,給孩子強壓了太多的學習壓力,一味的給孩子「吃下去」,而卻忘記了讓孩子「細嚼慢咽」。

2. 家長的限制導致孩子缺少機會去創造。

家長們知道成績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有多麼的重要。於是一些家長不讓孩子去做學習之外的事情,限制孩子的自由,恨不得孩子每時每刻都在學校,孩子休息一分鐘都是在浪費時間。家長們的過多限制導致孩子沒有機會去實踐去探索。

3. 很多時候家長的威嚴和命令壓迫了孩子創造的天性。

孩子小時候比較調皮搗蛋,有些家長習慣用命令的口氣來教育孩子,希望用家長的威嚴來讓孩子聽話,導致孩子變得膽小,不敢去嘗試和創造,導致孩子的天性受到壓迫,影響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塑造。

家長們過多的幹預和限制孩子的行為,是導致孩子缺少「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原因。

四、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前段時間熱播的《銀河補習班》相信很多家長都看過,鄧超飾演的父親因為背黑鍋被關進牢裡,導致孩子缺少父愛,變得叛逆不愛學習。

父親出來之後,將孩子接過來自己身邊培養,鼓勵孩子好好學習,當是孩子對自己已經失去了信心,不相信自己可以考進年段前十。

後來在父親的悉心鼓勵和引導下,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孩子開始主動思考起來,變得勤奮刻苦。孩子長大之後成為了一名太空人,成為了父親的驕傲,也成為了祖國的驕傲。

正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放棄和悉心引導,才讓孩子用一個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學習,同時在自己喜歡的行業上有一個創造性的思維去思考,才讓孩子取得成功。

那麼,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呢?

1. 引導孩子多思考,而不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

做作業是為了讓孩子對已學知識有一個更好的理解。俗話說「溫故而知新」,作業是為了讓孩子從舊知識中創造探索出新的知識,而不是為了給孩子事情做。

家長們應該注重的是孩子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的思考,而不是簡單的讓孩子完成作業。

2.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發掘孩子的天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促使孩子探索和創造最好的動力,家長們要善於發掘孩子的天賦,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在學習自己喜歡的技能時,多思考,多探索。

3. 給孩子更多的支持和信任,讓孩子大膽的去嘗試。

孩子往往因為膽小,缺乏自信心而不敢去嘗試和創造,家長們要在言行上都給予孩子支持,表達出自己的孩子的信心和信任,給孩子最基本的自信去創造。

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錢老的疑問正是對中國教育下孩子缺少「創造性思維」的質問和遺憾。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缺少「創造性」思維不僅影響孩子自身的成長,也會讓一個國家缺少創新力量。

家長們不應該為了成績讓孩子變成一個「考試機器」,要讓孩子大膽的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支持鼓勵孩子,給孩子自信心和動力去創造。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是小朗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從發散思維訓練開始】發散性思維是孩子天生就具備的一種思維,就是根據神經元的特徵就具備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訓練思考的方法】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對信息重組的思維,需要大量的去探索和尋找。這就需要孩子學會思考的方法,具備思考的能力。被動思考是一定沒有主動思考的效果好的,因此在培養孩子思考的能力一定是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
  • 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當前學生和人才都需要具備的思維能力,擁有創造性思維的孩子,可以打破常規思考問題,能夠在面臨棘手問題做出更好的選擇,在工作中,創造性思維也能創造出極為重要的價值。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所以我們常常在講批判性思維、成長性思維,如果你都不允許孩子發問,不鼓勵人家思考,思維的火花剛燃起來就被澆滅了,還怎麼去批判、去成長?連思維的根基都沒有,反過來還怪孩子想不出這個想不出那個…試想,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多變且促進、鼓勵思考的環境裡,其實是非常利於孩子培養自信、敢於嘗試和挑戰的性格。二、平等對話既然是一起聊天,那就得放下「架子。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No.1 歡迎來到「為什麼」時代   孩子的小腦袋裡總是藏滿了問題,當他們皺著眉頭,一臉急切地來問 「為什麼」時,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盡力給他們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量,但是如果孩子總在被動地接受這些彼此孤立的知識,思維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如果換一種對答方式:「為什麼?」
  • 我是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的學習能力的
    每一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鶴立雞群」、出人頭地。可對於孩子而言,從小養成運用所學知識形成創造性思維的學習能力最重要,才能有「別具匠心'、「別出心裁」的想法或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到與眾不同,才能在今後真正實現父母的心願,成就自己的夢想。
  • 「創造性思維」培養 樂寧教育先人一步
    基於養成式教育理念的樂寧教育,深諳孩子成長各階段思維發育、學習能力等環節的不同特性,其反對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長」式教育方式,針對孩子不同時期的特點設置分段式課程,將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融入英語教材和日常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分段施教,來激發並保持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逐步引導孩子用創造性思維觀察世界、了解世界,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習慣。
  • 科學家談教育:如何培養有創造性思維的孩子?
    今天我們刊發是中南大學服務科學與服務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周雄偉教授的互動思考,希望更多的家長朋友積極行動起來,加入我們的KIDS計劃!跟國內外老師交流後共同的體會也是,中國教育最大的欠缺是沒有培養出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事實上,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特別重要,這暗含了一種思考能力,一種批判精神,一種創新潛力,是一種創造性思維,能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並創造出不一樣的世界。當前中美衝突加劇,未來中美的競爭就是卓越創新人才的競爭。
  • 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優貝樂創造性思維課程是什麼?
    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而是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去探索,去選擇,並最終達到認知的新領域,產生新的方法,新的思想的思維活動。是一切學習與創新的根本思考方式。2、兒童為什麼要培養創造性思維?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6、7個月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但是你一定能發現孩子的頭快速地長大,正是從出生到6個月,腦重量就增加一倍,到2歲時,腦重量又增加一倍,到4歲基本達到成人腦重量的80%至90%。而在這個過程中,腦的功能每一天都在改變和重塑。
  • 人工智慧時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我贊同馬文的教育理念
    現在中國的普遍國情,隨便在哪個城市轉上一圈,你會發現,似乎大街小巷培訓學校都比比皆是,從藝術類到文化類,從創客到思維訓練,甚至腦科學等等,你能想到的,你不能想到的,只要你有想要學習的訴求,都可以找到同類的培訓學校。琳琅滿目的培訓學校而大量的培訓學校背後,是更大量的學童和家長。
  •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用好這6條策略
    面對這種情況,教育如何去搞,方能同世界發展的這個大勢保持一致呢?答案只能是做強、做優創新教育,而且這種創新教育還得從幼兒園教育做起,貫穿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直至大學教育、研究生教育。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引領世界的發展。下邊,筆者就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如何實施創新教育談一談6個策略,供讀者諸君參考。
  • 教你幾招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純乾貨)
    這也就是創造性思維"跳躍性"的體現。二、我們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的創造性思維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不知道大家在市場上見過貼字蘋果沒有?你們了解它是怎麼產生的嗎?在這一事例中,該年輕人就是利用創造性思維,對普通蘋果加以改良,創造出了別開生面的"貼字蘋果",才得到了消費大眾的青睞。三、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這一教育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簡單地報幾個培訓班就能達成的。
  • 怎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在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文化日新月異,主要源於各個領域的創造性。從宏觀上講,創造性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從微觀上講,創造性是衡量一個人才華高低、能力大小的尺度。創造性思維是創新人才的智力結構的核心。
  • [寫作空間]淺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在中學階段,我們所說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正是這種相對意義上的創造性思維或思維的創造性品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具備了這樣創造性的品質,那麼長大後就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以這種創造性的思維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自己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裡有所發現、發明和創造。
  • 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看完這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禁不住在想: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我們的孩子普遍懶於思考的今天,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家長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孩子養成了依賴家長的習慣後,就不知道什麼是思考,也不會去想如何解決問題,一切只等待著家長給自己出主意、想辦法。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創新精神,只會人云亦云,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獨立思考的品質在人的一生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找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 智慧教育新觀點——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系統培養需要加強!
    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教育觀念認為,對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系統培養來說,始終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個短板問題。對於高效辦學和科學家庭教育而言,認清我國基礎教育普遍存在的教育誤區很重要。所以說,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領域,無論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存在一個教育誤區,這就是我們大家在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常常、過多的關注於孩子的知識學習,而忽略了孩子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幫助孩子走出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誤區的關鍵因素與策略,一是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維穩推進教育原則。
  • 發散思維、靈活變通:8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提升孩子核心競爭力
    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開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人』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 從小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能夠讓孩子更好地贏在未來。這些都是孩子擁有創造性思維的表現。03 掌握這八個方法,能夠幫你有效地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一、培養孩子發散思維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它既是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的結合,也是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的結合。語文課堂教學中,介入創造性思維能使學生從前所未有的新觀念、新角度出發去反映事物,表現出對事物超乎尋常的見解,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 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孩子思維不呆板,更具創造性呢?
    我想,那些大班孩子肯定比小班孩子更具創造性,我迫不及待的想聽聽他們與眾不同的故事。.但令我失望的是,他們所講的故事都有著固有的模式:烏鴉把小石子放進只有半瓶水的水瓶裡,終於順利的喝到了水;大灰狼使花招把小羊吃掉了;奧特曼打敗了怪獸,拯救了地球......
  • 孩子缺乏耐心有哪些表現?家長該這樣培養孩子的耐心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缺乏耐心的表現,以及家長該怎麼做來培養孩子的耐心。家長這樣做,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1.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會深深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自控力差,遇到事情只會抱怨,做事缺乏耐心,那麼孩子就會衝動、缺乏耐心、缺乏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