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用好這6條策略

2020-10-14 立恆語文


創新是當下我們這個世界發展進步的主要動力。相應地,對創新人才的需求也成了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面對這種情況,教育如何去搞,方能同世界發展的這個大勢保持一致呢?答案只能是做強、做優創新教育,而且這種創新教育還得從幼兒園教育做起,貫穿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直至大學教育、研究生教育。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引領世界的發展。

下邊,筆者就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如何實施創新教育談一談6個策略,供讀者諸君參考。這六條策略是:父母要有創造意識、家庭要有創造氛圍、要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要重視孩子創造性人格品質的培養、要注意創造性思維方法的傳授和培養、引導孩子經常閱讀創造性人才的傳記。下面一一分析之。

一、父母要有創造意識

對家庭教育來講,父母要想讓孩子成為有創造性的人,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首先要有創新意識。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於,教育孩子首先是思想的教育。換句話說,父母具有怎樣的思想,孩子就會成長為怎樣的孩子。因此,只有父母有了明確的創新意識,他們才會在這種意識的支配下,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才有可能培養出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孩子。


二、家庭要有創造氛圍

研究表明,五歲前的孩子極富於幻想,但五歲以後幻想能力逐漸減弱。箇中的原因主要是成人習慣於用固定的模式看待孩子,從而不自覺地限制了孩子自由想像的發揮。因此,家長要想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從家庭氛圍這一個角度來講,家長首先必須為孩子營造一種無拘無束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常常處在一種自由、安全、放鬆的心理狀態中。其次,家長必須保證孩子在集體交往活動之外,有一個相對自由的個人的活動空間、活動時間、活動器材,這樣,孩子身上固有的創造因子才不會被集體交往所壓抑、所封堵。

三、要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常言道:好奇心是創造力的發動機。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呵護好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極其珍貴的好奇心,使其沿著正確的軌道持續生長。

家長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常見的做法有:

1. 排除孩子對外界的否定、敵意和害怕的情感;

2. 參與孩子的活動,在參與中鼓勵孩子盡情釋放自己的好奇心;

3. 不要輕易否定孩子不同尋常的問題、想法及其表現;

4. 鼓勵孩子大膽提問、有疑就問;

5. 信任孩子,為孩子提供發現的機會,讓他們鍛鍊直覺判斷能力;

6. 少用重複性的作品教育孩子,提倡、鼓勵孩子自由創作;

7. 將孩子創作的有創意的作品陳列起來,用孩子的成果激勵孩子的好奇心。


四、要重視孩子創造性人格品質的培養

創造性人格品質是孩子創造能力生長的沃土,因此,家長必須加以細心呵護。那麼,創造性的人格品質有哪些表現特徵呢?主要有獨立性強、不怕困難、有自信心、好奇心強、愛提問、點子多、遇事有自己的主張等等。作為家長,對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這些特點,千萬不能隨意地加以制止,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的特點,耐心、細心地加以引導。只有這樣,孩子的創造性的才有可能生根發芽。

五、要注意創造性思維方法的傳授和培養

常見的創造性思維方法有:發散思維法、逆向思維法、縱向思維法、橫向思維法、顛倒思維方法、質疑思維法、信息交合法、頭腦風暴法等等。家長在培育孩子的創造性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具體的教育情境,有意識地向孩子傳授這些思維方法,並時時引導孩子鍛鍊、實踐。相信假以時日,孩子定能領會並掌握這些創造性思維方法。

六、引導孩子經常閱讀創造性人才的傳記

古今中外,出現過許許多多富有創造性的名家大師,而且這些名家大師的事跡大都有後人寫的傳記。對於這類傳記,家長可以有選擇性地引導孩子讀讀。這樣做的好處很多: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欲、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精神、可以讓孩子學到大師們的創造方法、可以讓孩子們體會大師們的創造經驗、可以讓孩子感受大師們的創造人格等等。

相信只要家長們能有意識地這樣去做,孩子的創造性定會越長越高。

未來是一個競爭更為激烈的社會,但不論競爭如何激烈,其核心都是創造能力的競爭。因此,當今的各位家長們,如果你們不想使你們的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那麼,從現在開始,就趕緊培育孩子的創造性吧。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從發散思維訓練開始】發散性思維是孩子天生就具備的一種思維,就是根據神經元的特徵就具備的。發散思維就是我們人由一個內容聯想到另一個內容,這是我們思維本有的特徵,我們就是靠這種思維來說話的。我們人與人之間在日常說話交流過程中,不會說一句話之前想半天,會自然而然的把想說的說出來,一句接一句,讓完上句下句就自然出來了,不會猶豫不決、思考半天才憋出一句話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能幫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另外,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需要回想以前的經驗進行推理,這能幫助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嘗試一下: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忍住告訴孩子答案的衝動,在孩子的「為什麼」之後,隨即把問題反問回來:「這真是個好主意,你覺得呢?」
  • 最全最實用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送給所有的班主任老師
    素質教育實施的要求是培養出有創造性思維,有創造能力的學生。因此,在我們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我們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於我國目前教學現狀以及教師的教學習慣。很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足。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這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其實孩子天生就是科學家,而且是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但是,在家裡對付孩子的好奇心,是需要耐心和方法的;而學校工廠式的教育又極大限度的制約了孩子用不同角度探索這個世界。這種用商量著來的口氣去討論知識問題,說實話我以前很少用,一個是孩子年齡還沒有到,小一點的寶寶更喜歡直接要答案;但現在孩子大了,我更鼓勵他獨立思考。而且,這種「有問題好商量」的策略我是從一套書《艾特熊和賽娜鼠》中學到的。《艾特熊和賽娜鼠》是部獲獎作品,是由一位比利時的作家創作的。
  • 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當前學生和人才都需要具備的思維能力,擁有創造性思維的孩子,可以打破常規思考問題,能夠在面臨棘手問題做出更好的選擇,在工作中,創造性思維也能創造出極為重要的價值。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呢?
  • 智慧教育新觀點——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系統培養需要加強!
    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教育觀念認為,對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系統培養來說,始終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個短板問題。對於高效辦學和科學家庭教育而言,認清我國基礎教育普遍存在的教育誤區很重要。所以說,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領域,無論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存在一個教育誤區,這就是我們大家在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常常、過多的關注於孩子的知識學習,而忽略了孩子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幫助孩子走出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誤區的關鍵因素與策略,一是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維穩推進教育原則。
  • 教你幾招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純乾貨)
    這也就是創造性思維"跳躍性"的體現。二、我們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的創造性思維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不知道大家在市場上見過貼字蘋果沒有?你們了解它是怎麼產生的嗎?在這一事例中,該年輕人就是利用創造性思維,對普通蘋果加以改良,創造出了別開生面的"貼字蘋果",才得到了消費大眾的青睞。三、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這一教育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簡單地報幾個培訓班就能達成的。
  • 「創造性思維」培養 樂寧教育先人一步
    在絕大多數教育機構還未對這一概念有進一步認識時,樂寧教育卻早在多年前就將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列入課程目標,並為此打造出一套系統的創造性思維培養體系。分段式課程設置 逐步開發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樂寧教育看來,創造性思維強調創新、求變,強調敢於突破常規和主流的思想,能夠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創造性思維就是天馬行空地想像,而是說,基於對客觀事物本質和內在的聯繫,而產生的具有突破性、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
  • 用積極家庭教育培養幼兒性格優勢
    例如,賓夕法尼亞心理韌性項目,教學生解決問題、應對困難與應付消極情感的技巧與策略,就是積極心理學在青少年發展方案設計上的有效嘗試,效果良好。研究發現,6歲之前接受積極心理教育的孩子,在環境適應、心理健康、自我管理、同伴關係、學習態度等方面均有較好的表現和發展。
  • 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樣的?看完這6句話你就明白了
    孩子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家庭教育,父母的言行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的性格、習慣、脾氣等,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給孩子帶來更好的家庭教育!這個話題看上去很大,其實也是可以概括和總結的,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缺乏正確的思路和理念,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卻不知道如何去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北大教育專家的育兒觀點,給大家一些啟發。第1句:家庭教育中的「好父母」,都是慢慢學出來的。
  • 中國孩子普遍的標籤:缺乏「創造性思維」,家長該如何培養?
    孩子小時候比較調皮搗蛋,有些家長習慣用命令的口氣來教育孩子,希望用家長的威嚴來讓孩子聽話,導致孩子變得膽小,不敢去嘗試和創造,導致孩子的天性受到壓迫,影響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塑造。家長們過多的幹預和限制孩子的行為,是導致孩子缺少「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原因。
  • 母親束手無策,如何管教孩子,家庭教育的三條建議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家庭教育的三條建議。「老師,我的孩子說話大聲,一點小事就愛發脾氣。」「老師,我的孩子作業不陪不作,該咋辦?」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一直在強調,教育孩子要在6歲之前,否則就很難再教育了。李教授研究的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多年的研究結果就是,一個人如果不能在兒童時期得到好的教育,那麼在少年時期就能做出和成人一樣違法的事,甚至有些比成年人更惡劣。
  • 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用好這8種方法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創新品格、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應該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課堂教學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了。那麼,課堂教學如何去做,方能使學生的創造性得以培養呢?
  • 嬰兒創造性的激發與培養
    有一位母親發現她八個月大的兒子玩球時,有時用手推球,有時用鼻子推球,並且還嘻嘻哈哈,她就覺得兒子不大正常。所以只要看到兒子用鼻子推球,她就扶著孩子的手教他要用手推球。這樣孩子進行試驗的喜悅再也沒有了。
  • 怎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而創造性思維更是十分的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運用啟發式教學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創造性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好奇心是人對心意事物產生好奇並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求知慾又稱認識興趣,她是好奇心的升華,是人渴望獲得知識的一種心理狀態。
  • 自由與自製相平衡的家庭教育最有利於孩子成長
    北京師範大學陳會昌教授曾經對北京200多名孩子進行近20年的跟蹤研究,每隔3、4年對這些孩子進行一次觀察,形式包括對父母發調查問卷、攝像、錄音等,最終發現了兩大心理特徵,他把它稱做「兩顆種子」,這「兩顆種子」在孩子和大人身上都有體現。其中第一顆種子是做自己高興做的事的心理,這顆種子的心理特徵是主動性的、內在的、自發性的。人在這顆種子的作用下,做事情是高興的、愉快的,舒適的。
  • 家庭教育掃盲系列|父母究竟需要培養孩子什麼
    因此,我整理了這本書中的精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進行系列解讀,本篇為家庭教育系列的第二篇,歡迎點擊本號的其他文章,閱讀本系列的其他文章。把好的經驗、道德品質、意志留給孩子父母是最早、最重要的老師,我們勞碌一生,也許不會積累太多財產,不會獲得太高名望,但每一個人都通過生活培養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品質。這就是我們留給孩子的禮物。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成就動機
    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家庭條件差不多甚至要好很多,孩子選擇的學校一樣、班級一樣、課外補充技能學習也一樣,結果卻是不一樣的!一個孩子,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非常刻苦與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壓力、困難和障礙都是自己克服,學習成績優異!而另外一個則相反。
  • 科學家談教育:如何培養有創造性思維的孩子?
    跟國內外老師交流後共同的體會也是,中國教育最大的欠缺是沒有培養出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事實上,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特別重要,這暗含了一種思考能力,一種批判精神,一種創新潛力,是一種創造性思維,能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並創造出不一樣的世界。當前中美衝突加劇,未來中美的競爭就是卓越創新人才的競爭。
  • 「家長學校」「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策略」——福建省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走進永春世哲幼兒園
    2020年11月12日下午,永春世哲幼兒園特邀原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小學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福建省特級教師蔡雅玲老師為小班年段家長開展《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策略》的專題講座。 蔡老師引用陳鶴群先生的一段話「孩子從生來大都是好的,到了後面,或者好,或者壞,這是環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