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劑量替格瑞洛更適合東亞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徐州學者Meta分析

2020-12-13 瀟湘名醫

對於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目前的指南建議應用阿司匹林與替格瑞洛(90 mg,每日兩次)或氯吡格雷(75 mg,每日一次)進行雙聯抗血小板治療。

既往研究表明,在冠脈介入治療後的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中,與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復發風險,但在臨床實踐中,尤其是在亞洲,替格瑞洛由於增加出血風險,其應用受限。

近日,江蘇徐州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提示,在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中,與標準劑量氯吡格雷相比,低劑量替格瑞洛不僅可顯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改善左室射血分數,降低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同時不增加出血事件風險。

分析顯示,與應用標準劑量氯吡格雷的患者相比,應用低劑量替格瑞洛的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了61%。

兩類患者中大出血風險相似,應用低劑量替格瑞洛的患者中小出血或微出血事件以及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均明顯降低。

另外,與標準劑量氯吡格雷相比,低劑量替格瑞洛可改善左室射血分數,降低左室舒張末期容積,顯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反應單位。

研究者認為,與標準劑量氯吡格雷相比,低劑量替格瑞洛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較好,這對東亞患者來說會極大地改善服藥依從性,因此低劑量替格瑞洛可能更適合東亞患者。

該分析共納入16項相關隨機對照研究、1629例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其中756人應用低劑量替格瑞洛,其餘873人應用標準劑量氯吡格雷;所有患者每日服用75~125 mg阿司匹林,不應用其他抗栓藥物。他們來自全球,但主要來自韓國、希臘和中國。

在該研究中,低劑量替格瑞洛是指:90 mg每日一次(484人),45 mg每日兩次(240人)或60 mg每日兩次(32人)。

來源: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 Dose Ticagrelo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ostgrad Med J, 2020 Jun 19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阜外說心臟」,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臟」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房顫科普》將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提供科學、靠譜、有用的房顫防治知識!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聶紹平:2020年ESC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症候群管理指南解讀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症候群(NSTE-ACS)約佔所有ACS患者的3/4。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率的升高,NSTE-ACS發病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趨勢。
  • 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抗炎越早越好!?Eur Heart J主編述評|患者|研究...
    此外,粘附分子的表達,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血栓中存在諸如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T細胞等,進一步證實了炎症在其中的可能作用。199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還顯示,C反應蛋白和血清粉樣蛋白A有助於預測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
  • 慢性冠脈症候群患者藥物該如何選?COMPASS研究中國主研為你解答!
    在2019 ESC大會上,慢性冠脈症候群(CCS)代替穩定型冠心病(SCAD),作為新的定義出現。大會同時發布了《慢性冠狀動脈症候群診療和管理指南》。 CCS患者存在很高的心血管事件風險。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諾、替羅非班,四種抗血小板藥的區別
    作者:Gcplive 來源:藥品之聲 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是減少冠心病患者再發事件和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國內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包括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及靜脈注射替羅非班。這四種抗血小板藥物之間有什麼區別?
  • 抗血栓,替格瑞洛PK氯吡格雷,誰更好?
    病友服用的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效果好像很好,可以換用嗎? 今天哈大夫來解釋下: 1. 替格瑞洛:見效更快 替格瑞洛起效更快,因此心絞痛、心梗等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下文均簡寫為ACS)往往會選擇它,能快速起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 急性冠脈症候群,一種不可忽視的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2、急性冠脈症候群的症狀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會出現惡性心律失常以及嚴重心肌缺血的症狀,而這些均與心臟自主神經調節有關。部分心肌局部壞死的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會出現心臟交感神經活性增強的症狀,從而引起患者心臟神經活動發生紊亂,最終引發惡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心臟事件。患者會出現頭暈、乏力、心悸、胸悶、心絞痛、呼吸困難以及血壓低等現象。
  • 替卡格雷治療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可顯著降低大出血和心血管事件風險
    急性冠脈症候群(ACS)患者在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後,目前指南推薦包含阿司匹林和一個P2Y12抑制劑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DAPT)12個月,如:替卡格雷
  • 我國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僅三分之一給予戒菸措施!CCC研究9萬患者...
    在中國30個省中,女性患者的吸菸率在各省之間差異很大,浙江僅1.2%,天津達到26.4%。圖1 按性別和年齡分列的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吸菸率女性的年齡標準化吸菸率是普通人群中5倍(12.6% vs. 2.7%),男性患者普通人群的1.3倍(63.0% vs. 47.2%)。
  • 急性心肌梗死
    因為能夠在2-6小時內實現足夠的血小板抑制,因此單獨接受PCI或藥物管理的患者開始給予600毫克的負荷劑量,可以改善預後。目前的ESC和ACC / AHA指南推薦更有效的P2Y12受體抑制劑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代替氯吡格雷用於急性心肌梗死。普拉格雷是第三代噻吩並吡啶P2Y12抑制劑,與氯吡格雷相比,其代謝更快,更具有更強的抗血小板作用。
  • 來得急,病得重——5個「W」帶你揭秘急性冠脈症候群
    在這類疾病中,最應該警惕的,要數急性冠脈症候群(ACS),大家常說的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等,都屬於這一類型。 急性冠脈症候群,來得急,病得重,屬於臨床上的急症,因此,我們需要了解它,才能防患於未然。今天,我們就從5個「W」來一一揭秘急性冠脈症候群,包括:what(是什麼),who(誰造成),why(為什麼),where(在哪裡),when(什麼時間發生)。
  • 楊豔敏: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療新進展(上)
    ATT薈萃分析:阿司匹林劑量探索 2002年抗栓試驗協作組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共納入287項隨機臨床試驗。分析發現,阿司匹林30~50 mg/d的劑量即可使環氧化酶-1(COX-1)完全失活,並抑制血栓素的產生。高危患者中(急性卒中除外),更高劑量的阿司匹林並未顯示能夠更好降低血管事件風險。
  • 替格瑞洛的服用注意事項,兩個重點尤其要記好!
    本文作者:陳育苗 審稿專家:田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 本文首發:哈特瑞姆心臟科普(CY-heartrhythm) 替格瑞洛
  • 【專注藥物晶型研究 | 心血管疾病藥物】替格瑞洛晶型分析
    由於其優秀的療效,替格瑞洛已於2017年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名錄,市場需求依舊很大。 治療疾病替格瑞洛是一種新型抗血栓藥物,主要適用於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S)的治療,降低ACS患者或有心肌梗塞(MI)病史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發生率。
  • 一旦發生血栓,將給患者帶來致命風險……
    其實早在2001年,CURE研究證實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症候群(NSTE-ACS)患者中,阿司匹林+P2Y12受體抑制劑氯吡格雷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可較阿司匹林單藥進一步減少缺血事件發生率 那麼,同樣採用阿司匹林+P2Y12受體抑制劑替格瑞洛的PLATO研究為何會給李教授帶來遠超於CURE研究的震撼呢?
  • 【心病例】一例誤診為急性冠脈症候群的空泡蝶鞍症候群及文獻複習
    一、臨床資料患者,女,46歲,以發現心肌酶顯著升高,考慮為急性冠脈症候群急診轉入我院。患者訴反覆性雙下肢水腫4年,未訴明顯的心悸、胸悶、胸痛。既往無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肌肉損傷、肝病、腎病史,未曾服用他汀類調脂藥。曾服用過呋塞米、螺內酯,無明確其他相關藥物服用史。
  •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過敏處理「秘訣」
    Cox1抑制的急性非免疫性過敏反應,這種過敏反應常常是劑量依賴性。1)阿司匹林加重的呼吸道疾病(AERD),表現為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和哮喘三聯徵,女性多見,佔到哮喘患者的10-15%。多在30歲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後初發,在服用阿司匹林或NSAIDs後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出現鼻部症狀或嚴重哮喘,常伴有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或消化道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