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時節三類疾病易高發

2021-01-11 中工網

太原日報訊1月5日11時23分將迎來「小寒」節氣,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李旭紅提醒市民,「小寒」時節,寒潮來襲,是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要及時添衣保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李旭紅說:「氣溫變化劇烈,不注意保暖,極易感冒,特別是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的人群,受冷空氣刺激,會引發呼吸困難、急促。這個時期,一定要注意保暖。」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凌晨時段最危險。」李旭紅解釋,氣溫下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導致心臟負荷增加,易發生心絞痛、急性心梗、腦梗等疾病。專家提醒,一旦發現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眩暈伴嘔吐等症狀時,必須高度重視,立即就醫。 「天氣寒冷,消化系統疾病也容易高發。」李旭紅說。當胃部受到寒冷刺激時,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失調,引發消化道系統疾病。專家提醒,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受涼,要暖胃養胃,多喝熱水,少吃冷食。(劉濤)

相關焦點

  • 太原人注意,這三類疾病易高發!
    太原人注意,這三類疾病易高發!三類疾病易高發1月5日11時23分將迎來「小寒」節氣,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李旭紅提醒市民,「小寒」時節,寒潮來襲,是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要及時添衣保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小寒時節,邂逅最美小寒古詩詞
    小寒 ,二十四節氣之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這個節氣的氣候特點是大風降溫,雨雪,氣溫最低,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之日雁北鄉,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 【健康生活】今日小寒,天寒人不寒!
    小寒,一個「小」字,似乎將隆冬的寒氣化解了許多,但其實,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俗話說:「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後,所以自古流傳著「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的說法。「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 冬春交替時節皮膚過敏疾病高發 皮膚敏感要當心
    據市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劉環清介紹,冬春交替時節,尤其是在有風的日子,是皮膚過敏疾病的高發期,皮膚敏感的人要格外當心。    詢醫診臺    皮膚病雖每個時節都容易出現,但初春是一個高發期。劉環清介紹說,冬春交季時節風比較大,且氣溫低、溼度也大,同時,也檢驗了人的免疫力。風中傳播病毒和各種病源體、過敏原,極易引發皮膚各種病症和呼吸道疾病。
  • 小寒到了,全家一定要這麼吃!值得收藏
    小寒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並要收斂神氣,起居調養宜早眠晚起。早晚溫差懸殊,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特別是寒,易引起咳嗽、喘。中醫所謂的「通」是指氣血、經絡的暢通,氣滯血淤,經絡鬱阻,會導致疾病。
  • 「內方同學」二十四節氣|小寒
    來源:共產黨員網今年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節氣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小寒: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小寒摘自《二十四節氣志》/宋英傑 每年1月6日前後為小寒節氣,冷氣積久而寒,「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古人認為:「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但很多人根據生活體驗認為:「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 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 春季要防這三類高發傳染病
    原標題:疾控部門提醒:春季注意三類高發傳染病新安晚報、安徽網訊日前,疾控部門發出提醒, 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高發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其中,3歲以下幼兒是主要患病群體,家長要及時帶孩子接種疫苗。
  • 今日小寒,病因寒生!這幾件事,多做,一冬少生病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在二十四節氣中,小寒是倒數第二個節氣,它的到來,標誌著我們開始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時節,其氣候有什麼特點呢?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陽氣。最寒冷的節氣,也是寒邪最鼎盛的時候。
  • 小寒將至,怎樣養生更有效呢?做好這三點即可!
    1、溫補陽氣、冬令進補:小寒時節的進補十分必要,寒冷的天氣讓人體也容易出現陰盛陽衰之勢,中醫也一直強調冬季的進補調息養生,民間也有「三九補一冬」的說法,小寒時節適當溫補,做到葷素合理搭配,勿食生冷食物,做到不要進食太過於燥熱油膩,可選擇一些相對高熱量,偏溫性的食物,如羊肉(溫補助陽)、牛肉(補脾益胃)、鴨肉(補虛滋陰)、蝦(補腎袪毒)、魚(溫養陽氣)等,小寒時節搭配果蔬像南瓜、香菜、蘿蔔、香蕉、蘋果、桂圓、大棗、蓮子、枸杞、龍眼、山藥、慄子等,小寒時節也是一年之中進補膏方的最佳時候,一般的中藥房在此時非常忙碌,膏方講究一人一方一爐膏
  • 小寒時節,別忘了吃這碗糯米飯,好吃又好做,順應時節溫暖過冬天
    數九寒天,天氣越來越冷,轉眼間就要到小寒時節了。冬天,很多地方有「三九補一冬」的說法,可以吃一些溫熱的牛羊肉來補身體,這樣才能順應時節溫暖過冬天。小寒時節進補有講究,不要吃太多大補的食物。在廣東的一些地方,小寒時節有吃糯米飯的習俗,把糯米和搭配的食材放進電飯鍋燜熟,飯菜一鍋煮出來,好吃又好做。南方的冬天很冷,我家午餐就愛挑一些簡單的來做,糯米飯就是不錯的選擇。做糯米飯的食材都是日常生活在常見的,色彩繽紛營養充足,孩子超愛吃,每次都能吃2大碗。
  • 明日小寒,記得吃「1菜2果3肉」,順應時節調飲食,寒冬順利過
    「小寒已近手難舒,終日掩門深閉廬」,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小寒帶著一個「小」字看似不經意,但實則寒冷尤甚。俗話說「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小寒過後幾天便到了「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此時天寒地凍,寒風呼嘯,是冬季最冷的時節。小寒時節天氣「乾冷」,穿衣上注意保暖,飲食上注意提供充足的熱量和營養。
  • 小寒時節有趣可愛的英文句子來襲,請注意查收,祝小寒快樂!
    節變遷,日曆輕翻,不經意間,已至小寒。希望下面這些關於小寒時節的有趣可愛的英文句子,能給你帶來溫暖與快樂!童話裡的浪漫,許你一座冰雪城堡。The romance in the fairy tale, allow you a snow castle.
  • 冬至時節要預防五種高發疾病
    冬至是傳統意義上養生的重要節點,此時是身體最柔弱、最易被外邪入侵之時,如果在這個時候精心調養、合理膳食、運動得當,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氣,有助於體內陽氣升發,增強體質,為下一年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冬至怎麼預防五種高發疾病,才能儲蓄一年的健康呢?
  • 萬年曆 | 小寒隨風至,年味已冒頭
    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的熱量消耗殆盡,儘管得到太陽的光和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於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萬年曆App提醒:小寒時節天寒地凍,易傷人體陽氣,養生保健,一定要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二候鵲始巢,禽鳥最早得知氣候變化,此時喜鵲已得來年之氣,開始銜草築巢,準備孕育後代。三候雉始鴝,羽毛漂亮雉鳥也被稱為"陽鳥",它們會感陽氣的萌動而雌雄同鳴。
  • 今日小寒,吃三食、做三事、重三防
    所以,小寒時節更要注意養生,從各方面做好身體的保養,爭取不生病!今日小寒,吃三食、做三事、重三防,不生病,省下藥錢過大年吃三食:1、羊肉小寒節氣時,溫度比較低,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身體中有充足的能量,身體才會溫暖。因此,小寒節氣時一件優質的羽絨服抵不過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
  • 小寒有什麼由來?小寒是什麼意思小寒吃什麼傳統食物天氣特點
    小寒的習俗  小寒節氣,下午1點14分交節,太陽到達黃經285°。按古代以北鬥星判斷節氣的方法,鬥指戊為小寒。古人認為冷氣積久為寒,寒冷程度未至極點,故稱小寒,它是夏曆的十二月節。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今年小寒與冬季「數九」中的三九相交,因此進入小寒也意味著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 2021年小寒幾月幾日幾分 小寒如何養生、吃什麼傳統食物
    新華社天津1月3日電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節氣,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數九寒天」到了。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月5日左右為「小寒」,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
  • 冬季這些疾病高發,岱山醫生專家建議……
    每到寒冬 各種在這個季節高發的疾病 就會跑出來刷「存在感」 呼吸道疾病高發 跟天氣寒冷有一定關係 市民們需注意衛生、做好防護
  • 科普|二十四節氣-小寒
    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北方地區的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固流傳著「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的說法,意思是小寒節氣要比大寒節氣的時候更冷,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對於南方大部分地區,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時處大寒節氣內,南方地區大寒比小寒更冷。-小寒吃什麼-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 今日小寒 | 小寒已近手難舒,終日掩門深閉廬
    01關於小寒小寒在每年1月5日或6日,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當太陽到達黃經285°時,對於中華大地而言,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資料顯示我國大部地區從「小寒」到「大寒」節氣這一時段的氣溫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及「街上走走,金錢丟手」等古代民間諺語,都是形容這一時節的寒冷。小寒時的氣候特點:大風降溫,雨雪,氣溫最低。由於氣溫很低,此時節農業易遭受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