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時節要預防五種高發疾病

2021-01-09 鄂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了。冬至是傳統意義上養生的重要節點,此時是身體最柔弱、最易被外邪入侵之時,如果在這個時候精心調養、合理膳食、運動得當,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氣,有助於體內陽氣升發,增強體質,為下一年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冬至怎麼預防五種高發疾病,才能儲蓄一年的健康呢?

心腦血管疾病

一到冬天,心肌梗死、腦中風的病人就會增多。高血壓患者尤其要注意,由於寒冷引起血管收縮,使原本已經超過正常水平的血壓進一步增高,容易造成血管破裂而發生腦出血。

醫生建議:高血壓患者在冬天更要堅持服藥,按時測量血壓。老年人最好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物,如果連續幾天都感覺特別乏力、頭暈、胸部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

呼吸系統疾病

空氣汙染、嚴重的霧霾會導致肺部炎症,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肺氣腫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誘發哮喘。老人、吸菸者和慢性病人、免疫力低的人更易發作。

醫生建議:加強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心肺功能。在霧霾天外出,最好戴上醫用口罩,回家後及時清潔手臉,並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按醫囑吃藥,還要注意防寒保暖,室內保持經常通風,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另外,還可以通過打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來減少慢性支氣管炎的發作次數。

流感

兒童、孕婦、老人感染流感的概率高。

醫生建議:流感病毒主要通過說話、咳嗽和打噴嚏等方式噴出飛沫,散布在空氣中,被易感人群吸入呼吸道裡,侵入其上皮細胞中,使其壞死、脫落,引起發病。因此,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衛生,勤洗手,還要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摔傷

雨雪天氣造成路面溼滑,因此,要特別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摔傷。

醫生建議: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門,出門一定要有人陪。如果路面結冰,行走時要像企鵝一樣邁著小碎步,讓雙腳平攤身體的重量。膝蓋至臀部的股骨是老人的致命點,一旦感覺即將跌倒,要趕快下蹲,降低身體重心,減少滑倒時的衝擊力。摔倒以後不要急於起身,也不要亂動,應該先緩慢活動四肢,確定傷勢不重再慢慢爬起,如果覺得身上疼痛,應保持不動,請身旁的人協助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

關節炎

如果當日溫度變化在3攝氏度以上、氣壓變化大、相對溼度變化大於10%以上時,感到關節痛的人就會明顯多起來。

醫生建議:注重添加衣物為關節部位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該注意保暖、防溼寒,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避免長時間在寒冷潮溼的環境下工作、生活。有規律進行運動,對關節炎有幫助,規律的運動可以通過加強韌帶、肌肉、肌腱的支持作用,有助於保護關節。但應避免那些增加關節扭動或關節面負荷過大的鍛鍊,如跑、跳、蹲、爬樓梯、爬山等,還要避免長時間走路,每天走6000步就夠了。

(衛宣)

相關焦點

  • 冬至話養生,尤其要注意預防腦中風|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腦中風|頸...
    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同時,冬季也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因為氣溫降低時,血管收縮,血壓隨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從而引發腦血管疾病。因此有一部分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好,血壓容易驟然升高,一些既往有腦血管病變患者極易誘發卒中(俗稱「中風」)。
  • 「小寒」時節三類疾病易高發
    太原日報訊1月5日11時23分將迎來「小寒」節氣,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李旭紅提醒市民,「小寒」時節,寒潮來襲,是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要及時添衣保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節氣·冬至】今日冬至!一年中最冷季來臨,我們要注意預防哪些疾病?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老人在早晚氣溫較低時儘量少出門,適度保暖、適量運動,外出要特別注意添衣。要注意少吃辛辣厚味、燒烤油炸的食物,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並注意保持室內溼度。 一些疾病易在冬季復發,要特別注意提早做好預防工作,才能安然度過「數九寒天」。那冬至節氣我們要注意預防哪些疾病呢? 呼吸道疾病
  • 冬春交替時節皮膚過敏疾病高發 皮膚敏感要當心
    據市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劉環清介紹,冬春交替時節,尤其是在有風的日子,是皮膚過敏疾病的高發期,皮膚敏感的人要格外當心。    詢醫診臺    皮膚病雖每個時節都容易出現,但初春是一個高發期。劉環清介紹說,冬春交季時節風比較大,且氣溫低、溼度也大,同時,也檢驗了人的免疫力。風中傳播病毒和各種病源體、過敏原,極易引發皮膚各種病症和呼吸道疾病。
  • 今日冬至,過好「數九寒天」這4種易發疾病一定要注意!
    今日冬至,北方將迎來「數九寒天」12月21日下午6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冬至」開始就要進入「數九寒天」時節了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善老師冬季寒冷,四種疾病最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一到冬天,患心梗、心絞痛、中風、心肌梗死的病人就會增多。
  • 明日冬至,進補最佳時節,這4種食材,暖身又滋補,要做給家人吃
    明日冬至,進補最佳時節,這4種食材,暖身又滋補,要做給家人吃。時間過得真快,明天我們就會迎來2020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以冬至節氣為起點,此後的27天,是傳統意義上的「數九寒天」,此時很多人都會感覺身體各種不舒服,如失眠、腹瀉和腰痛等。如果冬至養得好, 會給來年的身體健康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民間有「冬至進補三倍功」的說法。羊肉羊肉性溫,既能暖身,又能滋補身體。在寒冷的冬至時節,吃羊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 流行性感冒進入高發季節市民需注意預防
    流行性感冒進入高發季節市民需注意預防 2020-12-16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督督微課堂」冬至,一年中的進補好時機
    此外,黑芝麻中含有大量的鐵和維生素E,是預防貧血、延緩衰老的重要物質。黑芝麻中的脂肪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非常有利於血管的健康。菜品推薦冬至天氣寒冷,室內外溫差大,容易受涼,肺部「嬌弱」。當營養不良,或者過度勞累,抵抗力會有所下降,而寒冷又容易傷肺,所以易發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 冬至到宜靜養,這個大家知道,該吃點什麼食補?看這裡
    躲 暴飲暴食:冬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躲 寒冷: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 冬至時節起源與習俗
    冬至,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冬至時節有什麼起源,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冬至起源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是上古時期根據天象物候確定陽氣漸漸開始回升而定出的節氣。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時節,驅寒暖身不怕冷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時節,驅寒暖身不怕冷明日就是今年的冬至節氣了,東北已經進入「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季節,天氣尤為寒冷,除了要多穿衣服外,大家也要注意腳部保暖,愛漂亮的女孩子也不要露腳脖了,可在晚上用熱水泡腳,既能驅寒解乏,還有助於睡眠。
  • 冬至後低溫來襲,小兒中耳炎高發季也來了!
    今天是12月22日冬至,這意味著「數九寒天」模式開啟啦~以後的這段時間天氣會越來越冷,而小兒中耳炎也即將要進入高發季,家有孩子的家庭可要警惕。下面快來看看如何幫助孩子做好防護工作!寶寶為何易患中耳炎冬至時節天氣寒冷,寶寶很容易感冒。在生活中,很多媽媽發現寶寶在感冒過後,就莫名患上了中耳炎,這是怎麼一回事?
  • 【健康話題】風疹高發期5種預防法家長要牢記
    健康話題風疹高發期5種預防法家長要牢記  每日甘肅網5月27日訊(西部商報首席記者金奉乾)  近日,甘肅省衛生計生委發布的《2018年5月份健康提示》指出,5月由於氣溫上升,天氣以晴熱天為主,風疹等呼吸道傳染病處於高發期。
  • 春夏交替容易高發三種疾病 請儘早預防
    那麼春夏交替之際要注意什麼呢?春夏交替之際容易高發3種疾病一、感冒春夏交替之際很容易發生風熱感冒,祖國醫學認為,這種疾病是因為身體受到了風熱之邪的侵犯,致使肺氣失和導致的。一旦患上此病,會出現頭脹痛、發熱嚴重,咽喉腫痛、鼻塞、出現黃色鼻涕等等。如果身體比較差,免疫力不夠強的話,感冒就會很容易反覆發作。
  • 冬季主動脈夾層高發,劇烈胸痛、腹痛可別忍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心胸外科主任 鄭俊猛教授冬至是傳統習俗中「數九」日的開始,天氣也將逐漸步入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寒冬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提到急症胸痛,很多人會聯想到冠心病、心肌梗死甚至肺栓塞等疾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鄭俊猛教授指出,作為一種危急且致命的急性胸痛疾病,主動脈夾層在冬季高發,廣大讀者應格外重視。主動脈夾層不就是血管病嗎,怎麼會這麼嚴重?
  • 二十四節氣·冬至|突然「心如刀割」?警惕冬季的「隱形殺手」!
    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我院二十四節氣系列推送,聚焦每個節氣常見的健康問題,為廣大市民朋友提供適時當季的養護建議。冬至是傳統習俗中「數九」日的開始,天氣也將逐漸步入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 營養|冬至養生保健康
    常曬背以養陽 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風寒之邪極易通過背部侵入人體而引發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腳部一旦受寒,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婦女痛經等病症,故寒冷冬至時節應格外重視腳部保暖。 除了要穿著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平時還要多活動雙腳,可常進行跑步、競走、散步等運動,並應養成泡腳的習慣。
  • 流感進入春季高發期!做到七件事、預防傳染病,做為家長要熟知
    文/笑雪上周五,孩子幼兒園開家長會時,園長特別強調,最近流感進入春季高發期,旁邊的小學一年級已經有好幾個班級全面停課了,而且有的幼兒園也出現了流感趨勢。確實,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但由於空氣乾燥、天氣多變等原因,也是各種傳染性疾病的高發時節。
  • 冬季寶寶中耳炎高發,家長該如何預防?
    12月22日冬至,這意味著「數九寒天」模式開啟啦~以後的這段時間天氣會越來越冷,而小兒中耳炎也即將要進入高發季,家有孩子的家庭可要警惕。下面快來看看如何幫助孩子做好防護工作。冬至時節天氣寒冷,寶寶很容易感冒。在生活中,很多媽媽發現寶寶在感冒過後,就莫名患上了中耳炎,這是怎麼一回事?
  • 冬季這些疾病高發,岱山醫生專家建議……
    每到寒冬 各種在這個季節高發的疾病 就會跑出來刷「存在感」 這樣可以幫助自身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