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冬至|突然「心如刀割」?警惕冬季的「隱形殺手」!

2020-12-22 瀟湘名醫

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我院二十四節氣系列推送,聚焦每個節氣常見的健康問題,為廣大市民朋友提供適時當季的養護建議。

冬至是傳統習俗中「數九」日的開始,天氣也將逐漸步入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寒冬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提到急症胸痛,很多人會聯想到冠心病、心肌梗死甚至肺栓塞等疾病。我院心胸外科主任鄭俊猛教授指出,作為一種危急且致命的急性胸痛疾病,主動脈夾層在冬季高發,廣大讀者應格外重視。

下面,逸仙君就從幾個常見問題,帶大家了解這個冬季的「隱藏殺手」。

主動脈夾層不就是血管病嗎,怎麼會這麼嚴重?

主動脈是直接從心臟的左心室發出、最粗大的動脈,是整個人體動脈系統的源頭。

而主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主動脈壁壓力增加或結構變化,血管內膜出現破口,在高速高壓血流衝擊下,內膜和中膜分離,血液注入,形成假腔。一方面,隨著假腔不斷膨隆,血管壁變薄變脆,宛如一顆「定時炸彈」,血管一旦破裂,很快便會致命。另一方面,即使患者得以存活,因假腔的擴大和壓力的增加,真腔血管的血流量降低,則會導致主動脈所供血區域的臟器缺血。

這個「血管病」實際上是個危及性命的疾病,未經治療的急性AD,24小時內的病死率為33%,48小時內病死率高達50%。兇險程度遠勝於心肌梗死和腦梗塞。

天冷了,為什麼主動脈更容易夾層?

鄭俊猛教授指出,主動脈縮窄、鈍傷,懷孕及馬凡症候群等多種原因均會導致主動脈夾層的發生。而各種原因中,高血壓往往才是導致主動脈夾層最重要的元兇。特別是在冬至後,寒冬到來,氣溫下降,血管壁收縮,血壓升高不易控制,主動脈夾層就進入了高發期。

主動脈夾層了,我會有什麼感覺?

一旦主動脈內膜撕裂,夾層發生,用「心如刀割」形容絕對不為過。主動脈夾層的疼痛往往是難以忍受的撕裂樣,刀割樣疼痛,一般位於胸部正前或正後方,若累及到腹部和大腿則可能提示遠端血管撕裂。

一旦發生主動脈夾層,我該怎麼做?

立馬撥打120,將自己疼痛情況,血壓情況,具體家庭住址告知醫護人員,等待急救。切莫自行開車去醫院,以防意外發生!!!

2

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勿用力咳嗽,保持情緒穩定。在醫學上臥床休息可預防夾層進一步撕裂,可減少心肌耗氧。

3

如果有家庭制氧機,先吸上氧;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一片,自行監測血壓,控制在90-110/60-80mmhg。

4

通知家屬,做好急診手術準備。

專家有話說:怎麼預防主動脈夾層?

鄭俊猛教授指出,預防主動脈夾層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保持情緒穩定,合理飲食,規律休息,勿劇烈運動,特別是天氣寒冷,氣溫較低,不建議太早進行晨練。

2

保持血壓、血糖、血脂穩定,按時按量遵醫囑服藥,不得自行加藥或減量。

3

對馬凡症候群,主動脈縮窄等高危病人,需要定時前往醫院進行體檢。

一波又一波降溫預警預示著主動脈夾層進入高發期,一旦疑似主動脈夾層,一定要及時就近就醫,時間就是生命,為了在「定時炸彈爆炸」之前「拆彈」成功,請務必提高警惕,控制血壓,情緒平和,注意保暖。養成可重新培養的習慣,挽回不可重新獲得的生命。

專家簡介

鄭俊猛

教授,心胸外科主任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心臟移植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多中心醫療協作聯盟輪值副主席,廣東省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胸部疾病協會心肺移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衛生部第一批認證的具有心臟移植資質的醫師,也是國內少有的同時獲得心臟移植資質和肺移植資質的醫師之一。

曾在美國及德國做訪問學者。擅長心血管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特別對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臨床應用,心肺移植手術和其他心臟大血管外科常見體外循環下手術(如瓣膜置換術,瓣膜成形術,房顫射頻消融術,冠脈搭橋術,先心病糾治手術等)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大量臨床實踐,近年來逐漸開展微創腔鏡及達文西心臟手術,逐漸開展主動脈夾層(Stanford A型)外科手術治療,主動脈夾層(Stanford B型)及腹主動脈瘤微創腔內隔絕治療及將血管腔內技術與傳統外科手術結合的雜交手術治療,取得了良好療效。

RECOMMEND

責編:黃睿、劉昕晨

初審:張陽

審核:林偉吟

審核發布:歐陽霞

【來源: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冬至---二十四節氣的開始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的節日,他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的一個節氣。時間是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間。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將迎來一年中最長的黑夜和最短的白天,過了冬至白天會慢慢變長,黑夜會慢慢縮短,在我國的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二十四節氣——今日冬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 冬至|二十四節氣|第22個節氣
    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 冬至節氣來歷 WINTER SOLSTICE
  • 二十四節氣是公曆產物 最早制定出冬至
    反映氣候和物候變化規律  二十四節氣並非農曆產物  不少人都認為,二十四節氣是農曆的產物,其實,二十四節氣是由地球繞太陽運行時在公轉軌道上所處的固定位置確定的。人們規定,地球在360度公轉的軌道上,從0度起每轉15度處於一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冬至的奧秘?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 【護苗課堂】認識二十四節氣——冬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冬至2020-12-21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大雪之後是什麼節氣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第幾個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12月6-8日交節。大雪是冬季第3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今年的大雪節氣是在12月7日,那麼大雪過後是什麼節氣呢?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國第幾個節氣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冬至與他的二十四節氣朋友們
    2020年12月21日 冬至 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是中國農曆中的重要節氣之一 ,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當太陽到達其一年中離赤道的最北點或最南點時,將發生二至,也就是夏至和冬至。這是由於地軸的傾斜以及地球繞太陽軌道的運動引起的。
  • 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精彩紛呈
    12月21日,登封市告成鎮觀星臺景區二十四節氣廣場上,30名學生集體唱誦24節氣歌,伴隨著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歌聲,中國·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拉開了序幕。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現場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楚小龍致辭「天地之中」登封,歷史傳承悠久,名勝古蹟密布,每一處都承載著歷史文化。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之大雪
    ⊙節氣「大雪」用英語怎麼說⊙今天是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想起了「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天地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的大地真是能激發起人的詩性呀!那麼這麼美好的節氣,用英語如何表達呢?
  •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用?簡單有效記住全部二十四個節氣的訣竅
    1、記住兩個傳統節日,清明和冬至傳統節日,只有清明節和冬至這兩個節日是按照二十節氣節氣來的,比如,我們中國最隆重的春節,並不是二十四節氣中立春這個節氣。清明在公曆4月5號前後,冬至在12月21~23日,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記住兩個節氣了。
  • 今日冬至|二十四節氣冬至中英雙語介紹
    今日迎來冬至節氣,冬至用英語應該怎麼說?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今日冬至|二十四節氣冬至中英雙語介紹》,供大家參考。  Winter Solstice, the 22nd solar term, is from December 21 (18:02), 2020 to January 5 (11:23 am) 2021.
  • 二十四節氣劃分與計算
    平氣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圓滿收官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啟動儀式冬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 雲遊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
    二十四節氣是大自然說給我們聽的語言,也是古人詩意棲居的創造。人們在勞動中學會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冬至更是一年的伊始,蘭州日報社西遊記工作室從今天開始走入二十四節氣,特別製作 " 雲遊二十四節氣 " 系列短視頻,換一種視角,輕鬆有趣地解讀蘭州的二十四節氣故事。北方人:今天冬至,吃頓餃子!南方人:好呀好呀!北方人:難得吃頓餃子你多吃點。
  • 「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 270°,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節日。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此時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二十四節氣話冬至
    冬至(2017年12月22日)是中國農曆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之後開始「數九」,俗稱交九。冬至日成了數九第一天。此時並不是最冷的時候,到了三九,天氣會越來越冷,有「冷在三九」之說。今日冬至日,白山市氣溫異常高,市區最高氣溫為零上1.4℃,靖宇縣最高氣溫零上1.9℃,達12月份新高。白山市氣象臺預測:未來兩天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氣溫變化不大,溫度仍維持較高態勢,到25日,受冷空氣影響,氣溫會下降,最低氣溫將達到零下20℃左右。近期溫度波動大,驟升驟降,提醒市民注意預防感冒及心腦血管疾病。冬至養生: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不病痛」。
  • 國學問答之二十四節氣
    問:傳統說法二十四節氣指的是什麼?答:二十四節氣是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古代起源古代制定曆法的天文官員,利用土圭實測日晷,正午時刻,將每年太陽照射物體,影子最長那一天,定為「日至」(又稱日長小滿至、長至、冬至),同理,將每一年太陽照射物體,影子最短的那天,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這就確定了冬至和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傳承發展中的二十四節氣
    時值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本報推出特別報導,講述二十四節氣在新時代的傳承與活化故事,以饗讀者。3000多年前,周公姬旦在這裡實地觀測劃定了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公元1281年,郭守敬在這裡通過測日影,編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登封觀星臺成為二十四節氣產生的重要文物史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