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在登封市告成鎮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中共登封市委、登封市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登封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告成鎮黨委、政府、鳳凰網等具體承辦。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啟動儀式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河南各地均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尤以登封一帶為盛。登封市告成鎮是雙世界遺產所在地,觀星臺不僅是測算曆法的主要天文建築,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核心建築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傳承的最直接文物史證,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
觀星臺
此次中國登封冬至文化節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進一步做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履約工作。活動主要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民間祭拜周公儀式、測日影、千人餃子宴、星光大道天地之中賽場選拔賽、二十四節氣學術研討會等,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葫蘆烙畫
七味草果仁酥製作技藝
牡丹香包
禹州粉條製作技藝
舞獅
太極拳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銷區,民間剪紙、麵塑、葫蘆烙畫、糖畫、編發、白記薈萃齋花生糕製作技藝、七味草果仁酥製作技藝、禹州粉條製作技藝、香包等傳統技藝項目悉數亮相,大家或品嘗或欣賞,享受美食的同時,加深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的認知和情懷;舞獅、二鬼摔跤、旱船等表演藝術項目輪番上演,剛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太極拳也來到現場助陣,贏得現場遊客掌聲連連,叫好聲不斷;觀星臺前拜周公、測日影,專家、老師和測影愛好者利用探照燈模擬日光來講解測影方法和計算方法、實地測日影、計算,參觀民眾紛紛表示增長知識,受益匪淺;濃情冬至日,幸福一家親--熱鬧的千人餃子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大家聚在一起擀麵皮、包餃子、 話家常,冬至的告成鎮一片熱鬧景象。
拜周公
測日影
餃子宴
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研討會
本屆冬至文化節,內容獨特新穎,氣氛隆重熱烈,除了各項戶外活動,還召開了二十四節氣學術研討會,應邀領導及專家先後就「二十四節氣與黃河文明」「二十四節氣文化展示空間探究」等進行探討論證。各項活動的開展,必將為深入推進以"二十四節氣"為代表的河南非遺事業發展,進一步加強中原文化建設發揮重要作用。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二十四節氣的保護單位,下一步將多措並舉,通過開展各具特色的二十四節氣相關傳統節日活動,深挖二十四節氣文化內涵,出版相關學術成果等,為二十四節氣的深入普及、傳統文化的深入人心進一步凝神聚力、奮發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