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今日冬至!

2020-12-25 武進電視臺

「冬至,十一月中。

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日的白晝雖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未來七天的天氣吧:

今天夜裡到明天晴到多雲,偏東風3到4級,-1到9度

22日晴到多雲,偏東風3到4級,-2到11度

23日多雲轉陰,東南風轉偏西風3到4級,3到14度

24日陰轉多雲,西北風4級,2到10度

25日多雲,東南風3到4級,0到11度

26日多雲轉陰有小雨,偏南風轉偏西風3到4級,3到9度

27日雨止轉陰到多雲,西北風轉東北風4級陣風5到6級,3到11度

冬至習俗

南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的傳統習俗在南方地區十分盛行,湯圓是冬至節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湯圓是用糯米粉加水搓揉而成的圓形「小球」,為了口感好,裡面一般會加入黑芝麻等輔料。「圓」寓意圓滿、團圓,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

北吃餃子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說法有很多,得到普遍認同的有兩個。

其一為紀念「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其二為民俗專家認為冬至是陰陽「交子之時」,所以這一天吃餃子有「順從天意」的意思。

在過去的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冬至這一天好好團聚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冬至三防

1.防呼吸道疾病

冬至前後天氣寒冷,人們主要在室內活動,加之冬季人們習慣於門窗緊閉,室內通風不足,大大增加了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機率。其中流行性感冒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易在集體單位發生暴發。要預防呼吸道疾病,就要注意居室通風,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提高室內空氣的相對溼度;加強鍛鍊;注意保暖,儘量少去公共場所。

2.防心血管疾病

冬至最顯著的天氣特徵是氣溫低,人們常常特別關注低溫寒冷對健康的影響,殊不知,冬季室內外溫差大,一進一出很容易引發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心血管病患者對此最為敏感,心臟疾病發作頻繁,冬至禦寒保暖、多飲水很重要。

3.防長凍瘡

隨著冬至的臨近,有的人開始長起了凍瘡。凍瘡是冬季裡的常見病,容易發生在人的手指、腳趾、面頰、耳垂等部位。一旦身體長凍瘡,患處會表現得又腫又紅,又痛又癢,而且凍瘡一般很難治癒,要等到天氣暖和後才會逐漸消失。冬天要想不被凍瘡折磨,預防是關鍵。

來源:常州氣象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二十四節氣冬至中英雙語介紹
    今日迎來冬至節氣,冬至用英語應該怎麼說?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今日冬至|二十四節氣冬至中英雙語介紹》,供大家參考。  Winter Solstice, the 22nd solar term, is from December 21 (18:02), 2020 to January 5 (11:23 am) 2021.
  • 二十四節氣丨今日冬至:愛與美食均不可辜負
    ——(唐)杜甫《小至》   今日   我們將迎來   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   衢州人說「冬至大如年」   所以呀,衢州人是把冬至夜當除夕過   冬至夜怎麼過就格外講究了   衢州有句老話   冬至夜有的吃吃一夜,沒得吃凍一夜。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而大寒則為歲末,二十四節氣輪換更替,循環往復,一周期乃一歲也。到了漢武帝時期,採用土圭測日影法,將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的這天作為了冬至,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終於大雪。分為了二十四份,節氣之間間隔十五天。
  • 【護苗課堂】認識二十四節氣——冬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冬至2020-12-21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冬至---二十四節氣的開始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的節日,他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的一個節氣。時間是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間。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將迎來一年中最長的黑夜和最短的白天,過了冬至白天會慢慢變長,黑夜會慢慢縮短,在我國的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與他的二十四節氣朋友們
    2020年12月21日 冬至 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是中國農曆中的重要節氣之一 ,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當太陽到達其一年中離赤道的最北點或最南點時,將發生二至,也就是夏至和冬至。這是由於地軸的傾斜以及地球繞太陽軌道的運動引起的。
  • 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精彩紛呈
    12月21日,登封市告成鎮觀星臺景區二十四節氣廣場上,30名學生集體唱誦24節氣歌,伴隨著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歌聲,中國·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拉開了序幕。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現場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楚小龍致辭「天地之中」登封,歷史傳承悠久,名勝古蹟密布,每一處都承載著歷史文化。
  • 冬至|二十四節氣|第22個節氣
    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 冬至節氣來歷 WINTER SOLSTICE
  • 紀念建壇六百年 天壇公園首發二十四節氣門票冬至款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池夢蕊)今天是冬至,天壇公園首次發行二十四節氣門票冬至款,限量一萬張。 我國古代曾把冬至這天設為「歲首」,就此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明清兩代皇帝每年冬至都要在天壇舉行祭天大典。
  • 二十四節氣是公曆產物 最早制定出冬至
    而中國古人卻通過天文觀測,發明了二十四節氣,春分、驚蟄、芒種、白露、霜降、大雪……24個如詩如畫的名字,串起了中國人與眾不同的四季。  反映氣候和物候變化規律  二十四節氣並非農曆產物  不少人都認為,二十四節氣是農曆的產物,其實,二十四節氣是由地球繞太陽運行時在公轉軌道上所處的固定位置確定的。人們規定,地球在360度公轉的軌道上,從0度起每轉15度處於一個節氣。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夏至!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夏至!蛙的齊唱,鳥的啼叫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宣示生命的力量給盛夏增添無窮的生機蓮花的粉,榴花的紅荷葉的綠,湖水的青各種顏色肆意暈染鋪滿自然的空隙拼湊出壯闊的夏日風光冬至餃子夏至面
  •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圓滿收官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啟動儀式冬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 今日「冬至」節氣,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我國迎來數九寒天
    為此,結合天文曆法,我國發明了「二十四節氣」,通過節氣反映季節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冬至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達到黃經270°,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或者是23日,2019年的冬至節氣是12月22日,也就是今天,冬至節氣是一個兼具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意義的節氣。
  • 雲遊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
    二十四節氣是大自然說給我們聽的語言,也是古人詩意棲居的創造。人們在勞動中學會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冬至更是一年的伊始,蘭州日報社西遊記工作室從今天開始走入二十四節氣,特別製作 " 雲遊二十四節氣 " 系列短視頻,換一種視角,輕鬆有趣地解讀蘭州的二十四節氣故事。北方人:今天冬至,吃頓餃子!南方人:好呀好呀!北方人:難得吃頓餃子你多吃點。
  • 二十四節氣:冬至的奧秘?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這是因為第一節氣的核心,是太陽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說,在這個時刻,太陽和月亮的黃經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個節氣,都不具備『朔旦』的條件,第一的位子毫無爭議地應當讓冬至來承擔。」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傳承發展中的二十四節氣
    時值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本報推出特別報導,講述二十四節氣在新時代的傳承與活化故事,以饗讀者。3000多年前,周公姬旦在這裡實地觀測劃定了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公元1281年,郭守敬在這裡通過測日影,編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登封觀星臺成為二十四節氣產生的重要文物史證。
  • 二十四節氣話冬至
    冬至(2017年12月22日)是中國農曆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之後開始「數九」,俗稱交九。冬至日成了數九第一天。此時並不是最冷的時候,到了三九,天氣會越來越冷,有「冷在三九」之說。今日冬至日,白山市氣溫異常高,市區最高氣溫為零上1.4℃,靖宇縣最高氣溫零上1.9℃,達12月份新高。白山市氣象臺預測:未來兩天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氣溫變化不大,溫度仍維持較高態勢,到25日,受冷空氣影響,氣溫會下降,最低氣溫將達到零下20℃左右。近期溫度波動大,驟升驟降,提醒市民注意預防感冒及心腦血管疾病。冬至養生: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不病痛」。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今日立春:二十四節氣用英語怎麼說?
    編者按:今天是2014年2月4日,也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的日子,同學們,你們知道二十四節氣用英語怎麼說嗎?今天是2014年2月4日,也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的日子,同學們,你們知道二十四節氣用英語怎麼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