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在這個方面改了一個字,彰顯出什麼?

2020-12-19 經濟日報

10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中,「現代化」成為高頻詞,出現47次。十九大吹響了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號角。

十九大報告為何提出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基礎上為何新增了「美麗」?一起回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解開背後的緣由。

從「工業化」到「四個現代化」

「電燈電話、樓上樓下」,這是曾經令中國人嚮往的現代化生活圖景。在中國人最初的設想中,工業化就是現代化的代名詞。

上世紀50年代,四個現代化的提法首次出現在中央重要文件中。為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這四個現代化而奮鬥,曾經是中國的最強音。

改革開放剛剛提出的時候,中國亟需解決物質匱乏、提升人民物質生活質量等問題,由於四個現代化側重於物質文明層面,1982年十二大報告在沿用四個現代化的同時,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高度文明、高度民主,被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和特徵。

從「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1987年十三大報告進一步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現代化奮鬥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分解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方面的目標。

2002年十六大報告首次把「社會更加和諧」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2007年十七大報告進而明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作出了新的拓展。

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

2012年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由此拓展為「五位一體」。十八大報告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2017年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增加了「美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建設目標有了更好的對接,中國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也更趨完美。

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十九大報告不僅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描繪了令人憧憬的奮鬥目標,也擬定了切實可行的戰略安排。

兩個時期: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兩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再奮鬥十五年」!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正在召喚全體中國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美好前景,值得所有中國人共同期待。

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已經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字之變,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信心和決心。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將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通向現代化之路

建設現代化強國,靠戰略規劃、頂層設計,也要靠中國人腳踏實地的奮鬥。縱覽十九大報告,對於現代化的具體領域、路徑和目標都有著清晰的闡述。

全面深化改革領域,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35年,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經濟建設領域,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並將其作為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明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經濟發展著力點、戰略支撐等。

文化建設領域,提出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國防和軍隊領域,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十九大報告重申,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將要實現的三大歷史任務。

中國的現代化還有著世界意義。十九大報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這個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責編:劉辛未)

相關焦點

  • 目標 | 十九大報告在這個方面改了一個字,彰顯出什麼?
    10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中,「現代化」成為高頻詞,出現47次。十九大吹響了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號角。
  • 十九大報告的政治特色、思想特色和語言特色
    這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一以貫之的堅持,又彰顯了我們黨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一直以來,中國共產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始終堅守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一全新表述,不僅凝聚民心,更匯聚民力。  順應民意,彰顯一以貫之的人民本色。
  • 新時代是個什麼時代?十九大報告的靈魂是什麼?權威說法來了
    習近平所作的十九大報告大氣磅礴、內涵豐富,3萬多字的報告縱觀歷史、展望未來,濃縮了5年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經驗與啟示,描繪了從現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紀中葉的宏偉藍圖。報告中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標、新論斷、新舉措、新部署,受到廣泛關注,引發強烈反響。
  • 圖解:數讀十九大報告
    新時代 新思想 新徵程   「新」字是十九大報告的「字眼」,一個「新」字貫穿整個報告。報告第二、三、四章節分別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為題,近7000字。
  • 韓慶祥:十九大報告總思路是從具體到抽象再具體
    新華網:請您為我們梳理一下十九大報告的邏輯結構。然後,習近平在報告中,從具體中抽象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這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後,他再運用這個指導思想從十四個方面來謀劃今後工作的基本方略,來指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外交、國防、黨建各個領域的工作。這就是具體、抽象再到具體。    第二,報告板塊的邏輯結構。共六大板塊結構,第一板塊,習近平作大會報告中首先講了這五年的工作中,講我們在幹什麼。
  • 十九大報告,為什麼其中有「43變」?
    毫無疑問,世界正處於「三大」——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內外環境變了,我們黨也必須審時度勢作出改變。在十九大報告中,這個「變」字,先後出現了43次。在十七大報告中,「變」出現了34次。在十八大報告中,「變」出現了40次。此外,與「變」相關聯的「改革」,則出現了69次。一個字的高頻出現,有些屬於偶然,有些不過是固定用法。
  • 十九大報告,暖心話語裡的承諾擔當
    十九大報告中暖心的話語很多,字字句句連著你我的好生活。十九大報告一共有3萬多字,涉及到黨的領導、國計民生等方方面面。但很多人都能一口氣讀下來,感覺到很接地氣、很暖心。比如,很多人都知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句話,但初心和使命究竟是什麼,有些人未必答得上來。十九大報告明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 楷書謄寫十九大報告
    本報訊(記者段寶生)火紅的封面,厚厚的158頁,32385個遒勁有力的正楷字。日前,清豐縣實驗初級中學教師王輝歷時25天完成的十九大報告手抄本,被當作全校學生的書法教材。「從筆尖到心間,感受信仰的力量。」11月23日,清豐縣委宣傳部部長嶽春青告訴記者。
  • 城環學院邀請十九大代表鄧紅蒂解讀十九大報告
    鄧紅蒂研究員解讀十九大報告鄧紅蒂首先從一個基層黨代表的視角向與會師生介紹了十九大會議的基本情況,其中包括代表選舉過程她尤其提道,十九大的會風會紀比以往更加嚴格和規範,選舉中嚴把人選政治關和廉潔關,堅持走群眾路線,對違紀違規問題採取「零容忍」的嚴格態度。 接著,鄧紅蒂代表帶領與會師生重點從四個部分學習十九大報告的精粹。第一部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
  • 黨的十九大報告是如何誕生的?這篇文章告訴你
    作為黨的十九大籌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草出一個凝聚全黨智慧、順應人民群眾期待、對我國發展具有指導作用、在國際社會產生廣泛影響的報告,是大會勝利舉行的重要環節。2017年1月13日上午,中南海懷仁堂。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的十九大文件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宣布黨中央關於成立黨的十九大文件起草組的決定。
  • 十九大代表在基層解讀十九大報告 分享、交流學習心得
    央廣網北京11月16日消息(記者李佳 寶音 紀夢楠)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黨的十九大閉幕後,十九大代表回到自己的工作單位,為基層群眾、為部隊的戰友們解讀十九大報告,分享、交流學習心得。黨的十九大代表、嘉善縣委書記許晴,從北京回來後,一直在奔忙走訪、宣講十九大精神。浙江省嘉善縣的魏中村,有著嘉善「外來務工第一村」之稱,村裡的外來務工人員是本地人口的七倍,村莊治理難度不小。許晴在魏中村宣講現場,結合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村裡的黨員們鼓勁。
  • 【十九大回聲|專家談】遊梓翔:十九大報告涉臺論述三重點 釋善意...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知名評論員遊梓翔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九大報告中的涉臺論述可以看到對過去五年兩岸交流交往做了總結,其中提到了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也提到了2016年臺灣政局發生變化後大陸對「臺獨」分裂勢力堅決反對與遏制,這是總結的部分。遊梓翔教授認為,大家最關心的是未來。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首先,十九大報告可以看見大陸的善意。
  • 中國人民大學教師收看十九大報告的學習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十九大報告,緊緊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宏偉目標,順應時代潮流,回應人民嚮往,發出了新時代的政治宣言。一是明確宣示了我們黨「舉什麼旗」的問題。報告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 十九大報告學習體會範文彙編,請勿抄襲!
    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歷來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報告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彰顯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作為黨員,確保這面旗幟始終高高飄揚,一是要築牢理論根基。
  • 十九大報告,學!學!學!
    昨天,麥當勞改名為「金拱門」的新聞席捲網絡,「金拱門」這個名字過於鄉村化有沒有?下次再去吃,是不是能吃出沙縣小吃的味道。不過這樣一來,肯德基、星巴克、必勝客等品牌卻紛紛躺槍,快來看看它們的新代號,一定讓你哭笑不得。學習十九大精神掀起熱潮前天下午,日報編委會舉行專題會議,學習交流十九大報告精神。
  • CATTI英語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給大家挑錯,從十九大報告英譯看政府公文翻譯最新趨勢
    十九大報告全文與中英文對照可以在微信後臺回復「十九大」獲取。我們翻譯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的目的是Striving  for  seamless  communication(無縫溝通)。現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興趣史無前例,我們有義務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的形象。但是,中國話語在國際傳播當中面臨著巨大挑戰,特別是在時政語彙方面的傳播,挑戰是很大的。
  • 學者解讀十九大報告:明確國家統一階段性目標的時間節點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仇長根接受訪問時表示,十九大報告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哪一年要實現統一,但是已經明確了國家統一階段性目標的時間和節點。十九大報告涉臺部分有三個重要內涵仇長根認為,十九大習近平的報告有三個重要內涵可以深度思考:第一,堅持和平統一仍然是中央對臺的總方針。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 十九大報告開篇習近平「24字教誨」,對新時代共產黨員提出怎樣的...
    十九大報告開篇,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體黨員提出「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殷殷教誨。這是新時代每一名黨員應有的政治態度和精神狀態,是新時代每一名黨員的立身立行之本,也是每一名黨員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立場、觀點、方法的系統性集成。
  • 十九大報告解讀:兩岸統一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本文約4,000字,讀完需7-8分鐘。 十九大報告的涉臺論述 十九大報告涉臺部分主要有三處表述,分別在報告第一部分「過去五年工作和歷史性變革」:「對臺提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
  • 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十九大報告這一標點符號改動意義深遠
    11月22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第十屆新浪金麒麟論壇上解讀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他談道,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再提GDP翻番的目標是一個需要極大政治勇氣的重大判斷,是新中國發展史上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他還表示,十九大報告關於經濟發展新部署的亮點之一就是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中的「和」改為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