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第十屆新浪金麒麟論壇上解讀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他談道,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再提GDP翻番的目標是一個需要極大政治勇氣的重大判斷,是新中國發展史上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他還表示,十九大報告關於經濟發展新部署的亮點之一就是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中的「和」改為逗號。他稱這一修改具有深遠意義,進一步宣示了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決心和立場。
楊偉民表示,黨的十九大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提出分兩步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都做出了新部署。
「新思想、新時代、新矛盾、新目標、新部署,這五個『新』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重點內容和主要亮點。它們的內涵十分深刻,邏輯完整、嚴謹。」楊偉民說,「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九大的靈魂,是十九大報告的主線,新時代、新矛盾、新目標、新部署都是依據新思想來展開的。」
楊偉民表示,「新時代」三個字有其歷史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帶有質的變化的階段性特徵。「新思想帶來新變革,新變革迎來新時代,新時代又呼喚新思想,新思想將引領新時代。」楊偉民說。
楊偉民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不是十九大召開這一天才到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績基礎上逐步轉化的,是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礎上逐步轉化的。一方面,隨著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對高品質產品的消費迅猛增長;另一方面,最近幾年我國產能嚴重過剩尤為明顯,不少領域的產能或產量已經達到消費的峰值。「這些情況表明,修改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時機已經成熟。」
「新矛盾必須用新的思想才能解決。」楊偉民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求我國的發展要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總書記還身體力行,親自組織召開會議專門研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垃圾分類、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養老院服務質量、規範住房租賃市場、食品安全監管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
楊偉民指出,總書記做這件事就是要給各地區、各部門做出一個榜樣,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入手來推動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而不要眼睛只盯住6.5%的增長目標。
楊偉民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的新目標之所以「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明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及其分兩步走的戰略目標,完整勾畫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第二,把原來「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提前了15年到2035年;第三,把第二個百年目標的表述更加完整,增加了「美麗」,把原來的現代化國家當中的「國家」改成了「強國」;第四,不再提GDP翻番的目標。
楊偉民稱,不再提GDP翻番的目標是新中國發展史上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無論是在計劃經濟時期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的歷次黨代會,當提出新目標的時候,往往伴隨著GDP翻番類的目標。這次,不在提GDP翻番的目標,是一個需要極大政治勇氣的重大判斷。
楊偉民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經濟發展的新部署,最重要的是兩點,即高質量發展階段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楊偉民還談到了他認為關於經濟體制改革新部署的三個亮點:
一是十九大報告在14條基本方略中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將「和」改為了逗號,現在的表述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對這一個基本方略層面的重大表述做出修改,顯然有深遠的意義。
「起草黨的代表大會報告是十分嚴肅的政治任務,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是反覆推敲,一個逗號的修改看起來是很小的改動,但意義重大而深遠。我個人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改革,是一項比一沓改革方案還要重要的重大改革。進一步宣示了我們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決心和立場。對今後的經濟體制改革將帶來長遠的、深刻的影響。」楊偉民說。
二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十八屆三中全會當時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現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沒有變,但十九大把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進一步聚焦到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這兩個方面。這就為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主攻的方向,將成為未來今後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大攻堅戰,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這兩大戰役如果打下來,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是將過去的「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改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這看起來也不是兩個字的改革,這一修改對今後的國有企業改革,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對國有經濟的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等,都會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也是完善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的一項戰略性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