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標點符號改動意義深遠

2020-12-14 光明數字報

    近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解讀十九大報告時談道,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再提GDP翻番的目標是一個需要極大政治勇氣的重大判斷,是新中國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楊偉民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經濟發展的新部署,最重要的是兩點,即高質量發展階段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他認為關於經濟體制改革新部署有三個亮點:

    一是十九大報告在14條基本方略中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將「和」改為了逗號,現在的表述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對這一個基本方略層面的重大表述做出修改,這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改革,是一項比一沓改革方案還要重要的重大改革。進一步宣示了我們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決心和立場。對今後的經濟體制改革將帶來長遠的、深刻的影響。

    二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十八屆三中全會當時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現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沒有變,但十九大把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進一步聚焦到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這兩個方面。這就為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主攻的方向,將成為今後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大攻堅戰,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這兩大戰役如果打下來,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是將過去的「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改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這一修改對今後的國有企業改革,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對國有經濟的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等,都會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也是完善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的一項戰略性的舉措。

    (澎湃新聞網 11.22 楊偉民)

相關焦點

  • 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十九大報告這一標點符號改動意義深遠
    他談道,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再提GDP翻番的目標是一個需要極大政治勇氣的重大判斷,是新中國發展史上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他還表示,十九大報告關於經濟發展新部署的亮點之一就是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中的「和」改為逗號。他稱這一修改具有深遠意義,進一步宣示了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決心和立場。
  • 《標點符號用法》標點疑難用法診斷21例;標點符號的正確書寫格式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如果省略號前面的句子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原則上不加標點符號。省略號的後面一般不用標點符號,因為連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標點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但如果省略號後面還有文字,為了表示這些文字跟省略號及省略號之前的文字關係較遠,可以在省略號後面加上句末點號。
  • 標點符號總出錯?一張表幫你搞定標點符號!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如果省略號前面的句子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原則上不加標點符號。省略號的後面一般不用標點符號,因為連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標點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但如果省略號後面還有文字,為了表示這些文字跟省略號及省略號之前的文字關係較遠,可以在省略號後面加上句末點號。現在創作上有一種長的趨向:短篇向中篇靠攏,中篇向長篇靠攏,長篇呢?一部,兩部,三部……。
  • 陳寅恪著作的標點符號
    陳在信裡有一句:「標點符號請照原稿。」可見在使用標點方面,他還頗有文化自信呢。 文輝先生的文章引起了我的興趣。這是因為我長期工作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及其前身古典文學出版社和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下簡稱「中華上編」)在陳寅恪先生生前身後出版過他的著作,涉及其著作標點符號的處理問題。
  • 公務員行測:標點符號有意義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能夠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面語言。因為句子前後都有停頓,並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後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出來就是時間間隔,在書面語言中,就用標點符號來表示。
  • 你遇到過微信聊天,每一句話結束都必須帶上標點符號的人嗎
    【你遇到過微信聊天,每一句話結束都必須帶上標點符號的人嗎?】我基本上微信聊天,很少去打標點符號,一是相對比較麻煩;一是因為本身標點符號它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我一般會用短句來發布內容,不喜歡用長句。當然,如果微信聊天每一句話都必須要在結束時打上標點符號,我確實會覺得對方可能是強迫症。因為只有強迫症才會將每一個標點符號清楚的打出,因為打不出來人就會覺得彆扭。這種情況也時常出現在一些朋友的微信聊天中,哪怕是一個字,「嗯。」他都要將這個句號非常明顯的標出。
  • 21個常用標點符號用法解讀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如果省略號前面的句子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原則上不加標點符號。省略號的後面一般不用標點符號,因為連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標點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但如果省略號後面還有文字,為了表示這些文字跟省略號及省略號之前的文字關係較遠,可以在省略號後面加上句末點號。例如:現在創作上有一種長的趨向:短篇向中篇靠攏,中篇向長篇靠攏,長篇呢?
  • 標點符號一一標點符號的種類及作用
    (劇本中的臺詞)這三個句子用詞相同,但由於用了不同的標點符號,句子結構上的不同和意思上的不同就清楚地表現出來了。漢語中的句子一般來說可分為以下幾種:①陳述句:用來說明事實的句子。②祈使句:用來要求聽話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③疑問句:用來提出問題的句子。④感嘆句:用來抒發某種強烈感情的句子。⑤複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聯繫的小句子組織在一起構成一個大句子。這樣的大句子叫複句,複句中的每個小句子叫分句。
  • 漢語標點符號小史
    從商代甲骨文時期至隋唐,標點符號發展的歷史,表現為一個數量不斷增加、類型不斷完善的過程。  商周金文時期,據《殷周金文集錄》和《殷周金文集成》載,金文中存在標示語言單位和起替代作用的標點符號主要有3種,即鉤識號、二短橫號和一短橫號。
  • 也說漢語標點符號
    從商代甲骨文時期至隋唐,標點符號發展的歷史,表現為一個數量不斷增加、類型不斷完善的過程。商周金文時期,據《殷周金文集錄》和《殷周金文集成》載,金文中存在標示語言單位和起替代作用的標點符號主要有3種,即鉤識號、二短橫號和一短橫號。
  • 常用標點符號
    這四個常用的標點符號的專項講解和練習,複習名稱,指導寫法,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標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學習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看來呀,我得去標點王國請幾個標點朋友來幫忙。都有誰呢? 「今天媽媽帶我去動物園那裡的動物真多啊你想來看看嗎」學生試讀這段文字,發現短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 英語的標點符號
    這些年來,在標點符號的使用上,對每一班的學生,特別是有寫作內容的課程,都要求學生遵守英文的標點規範。但是,到了學期末,仍然有不少同學不能完全掌握。做英語學位論文時,標點符號的問題更突顯。究其原因,其一,同學們對英文標點的知識還沒有完全掌握,意識還有待加強;其二,電腦輸入時,因為技術問題,也因為自己的「偷懶」,不能自覺轉換英漢兩種語言標點符號的使用。
  • 追溯標點符號的前世今生(中):現行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西洋標點便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國。  清末的外交官張德彝,是我國第一個介紹西方標點符號的人。張德彝祖籍福建,漢軍鑲黃旗人,同文館英文班學生,曾先後八次出國遊歷,每次都留下一部以「述奇」為名的日記體裁的聞見錄。同文館是清政府為培養洋務人才而設置的一所近代外語學校。
  • 標點符號用法40問
    (《報刊文摘》2000年4月6日2版)這三個標題,如果末尾不加問號,就表達一種與作者的原意完全相反的意思。標點符號是幫助文字記錄語言的一套符號,在數理化等自然科學中,遇到公式時,如果這個公式可以用語言讀出來,我們就可以按照《標點符號用法》(提醒,注意新版本)的規定使用標點符號,不同的是常常選用小圓點的句號。例如:如果A>B,B>C,那麼A>C.
  • 發明標點符號
    今天的人們用慣了標點符號,以為文言文也如此。其實,文言文包括明清時代的白話小說,只有簡單的圈點,叫句讀。標點符號使文章眉目清楚,不用標點符號,便會歧義迭出,甚至不知所云。即使像《紅樓夢》這樣的白話小說,如果去掉標點符號,看起來也會一片糊塗。《新青年》1918年1月開始試用新式標點。
  • 一大波明星請你來做標點符號練習
    然而隨著網絡的發展,忽視標點符號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有的人聊天、發文時從來不好好用標點符號,甚至一整篇文章一個標點都沒有,一眼看去就好像回到高中做長篇句讀練習題一樣。很多人對標點符號有這樣一個誤解,以為古人不用標點,標點是近代才有的。這完全是錯誤的觀點。標點的歷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收錄了「、」這個符號,解釋為「有所絕止、而識之也」。
  • 標點符號也要翻譯?
    標點符號表面看去,似乎只是起一個斷句的作用,其實它還蘊含著一些文字所無法包含的獨立的意義。標點符號是原文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與原文的文字合在一起,共同表達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但是,標點符號在翻譯的過程中,從一種語言文字被傳遞到了另一種語言文字中,它也會發生變異。
  • 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中國古籍上沒有類似今天使用的標點符號,過去學子讀書,需要訓練斷句基本功。漢代用「、」和「,」表示較小的停頓,用「。」表示較大的停頓。宋刻本有仿照校書式印上圈點的,但不多見。元明刻本小說多在句子的末了加圈,也有一律用「、」或用「。」的。 新式標點借鑑於西洋書籍,晚清時期開始小範圍使用。嚴復的《英文漢詁》(1904)是最早使用外國標點的中文著作。
  • 標點符號 五六百年前才出現
    古人常用「可圈可點」一詞,讚頌某位歷史人物的功業。  我國也有一些古代的典籍,在抄寫出來或印刷出來的時候,就把句讀標出來了,這是說我國古代也有標點符號的原因。但是,這樣的標點符號很不規範統一,隨意性很大,而且使用得也很少。  其實在古代,不光中文沒有標點符號,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也都沒有標點符號。為什麼古書都沒有標點符號呢?
  • 標點符號會說話,如何引導孩子們在作文中規範地使用標點符號?
    劇中,沙奶奶本來是要去見刁德一和胡傳魁的,卻發現了阿慶嫂當時也在場,於是心中暗自一驚。這段戲詞中正是這個破折號的巧妙使用,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從這裡,標點符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近年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批改作文時,我越來越頻繁地發現,現在的孩子們不能規範地運用標點符號的情形。他們不明白,標點符號不僅能表示停頓,同時也能表達豐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