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中暖心的話語很多,字字句句連著你我的好生活。
十九大報告一共有3萬多字,涉及到黨的領導、國計民生等方方面面。但很多人都能一口氣讀下來,感覺到很接地氣、很暖心。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句話,但初心和使命究竟是什麼,有些人未必答得上來。十九大報告明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還有,十九大報告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這些暖心的話語無須解讀,百姓一看就能明白。
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這是一個重要判斷。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有哪些嚮往?我們應該怎樣補齊民生領域的短板,滿足人民新期待,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日前,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記者招待會上,有關部委負責人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很多百姓關心的民生問題有了答案。
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百姓最關心這五個方面
過去常說,老百姓最關心的生活問題是「衣食住行」,現在看來,穿衣、吃飯和交通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百姓關注的不再是「溫飽」問題,而是轉向對更高生活質量的追求。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熱點,這些也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問題。
以教育為例,過去人們是想有學上,現在人們則是想讓孩子上好的幼兒園,上好的學校。於是很多城市出現了「入園難」、「擇校熱」,繼而推高學區房價格,又引發了房地產方面的問題。我們國家大學很多,但好的大學並不多,高考雖然不再是「獨木橋」,但仍是千軍萬馬的競爭。
在就業方面,也有類似的矛盾。過去五年,我們創造了超過6500萬就業崗位,解決了很多青年人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這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但是在這些新崗位中,人們心目中的「好工作」還不多,技術含量低、賣力氣的活兒比較多,導致就業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好工作搶不到,一線普工招不到。
在醫療、養老方面,其實這些年也有很大變化。過去五年,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企業與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雙軌制」,得到了解決;醫保在解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也就是說,這些基本保障都已經建立了,但保障水平跟老百姓的需要和期盼還有不小的差距。
十九大報告指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這些難題,實際上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滿足人民新期待,需要把「短板」變長
那麼,怎樣滿足人民新期待,更多地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十九大報告不僅有暖心的話語,還有未來美好生活的藍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一新提法,比之前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多出一個「美麗」。雖然只是多了一個詞,卻大大拓展了發展目標的維度和深度,也更好地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報告還給出了分兩步走的具體「時間表「,第一個15年幹哪些事,第二個15年做哪些工作,都寫得清清楚楚。黨跟人民群眾交心、交底,百姓肯定感受得到。
具體到民生領域,就是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還有,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安居樂業。
到2020年,我國學前教育進一步加強,幼兒園毛入園率由現在的77.4%,提高到85%。普惠性的幼兒園要進一步擴大,由現在的60%擴大到80%以上。同時,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調動教師從事教育的積極性。
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現在,最好的醫療資源主要還是集中在大城市,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怎麼解決這個不平衡問題?要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推動優質資源下沉,讓老百姓不用四處求醫問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好的醫療服務。
老有所養這件事特別重要,因為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截至去年底,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突破了2.3億,佔總人口的比重已經達到16.7%。今後一個時期,老年人的規模還將持續擴大,速度還在加快,養老問題等不得,也拖不起。
最大的一個問題,是養老保險必須要「安全保險」。養老保險基金是否存在缺口、能否按期支付,一直是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總的來看,我國養老金累計結餘達4萬多億元,不存在缺口,但局部地區「吃緊」也是事實。窮的窮、富的富,導致一些地方養老金支付困難,而另外一些地方資金用不了。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實行養老金全國統籌,運用社會保險的大數法則,實現互助共濟。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儘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據悉,這方面明年將會邁出實質性步伐,實行基本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在不同地區之間均衡養老保險的負擔。同時,加強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現在,已經有8個省份委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在投資運營,資金總額超過4000億元,未來這一數字有望繼續擴大。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十九大報告暖心的話語裡,是黨對人民群眾的承諾與擔當。(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李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