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體檢成為很多市民每年必修的「健康課」,嗅覺敏銳的商人早已盯上這塊「肥肉」。體檢是為了提前防治疾病,普通體檢查不出病,可高檔體檢價格卻高得嚇人。近日,記者走訪調查西安的體檢市場了解到,各體檢機構價格確實高低不一,豪華體檢套餐動輒上萬元,整個市場魚龍混雜。
臨近年末,不少單位組織員工體檢,西安體檢市場迎來小高峰。記者近日採訪發現,體檢這個原本被醫院視為「附屬品」的醫療項目,因市場空間巨大而成為許多專業機構爭奪的對象,並且已經衍生出各種紛繁複雜的細分體檢項目。
現象 例行體檢有些是「走過場」,癌症耽誤四個月
「我在一家小私營企業工作,每年單位都組織體檢,上一次體檢是在二月份,去的是個私立的體檢中心,記得那天人特別多,醫生檢查也很快。當時查乳腺的時候,一兩分鐘就結束了,根本沒有做彩超,我當時還問了一句,這麼快能檢查出來問題嗎?醫生回了一句『能』,就接著給下一個檢查了。」正在醫院住院治療的王女士說,當時體檢的結果是一切正常,自己也就沒再糾結。但讓她沒想到的是,今年六月份,僅間隔了四個月,自己洗澡時摸到胸部有腫塊,到大醫院一檢查竟是乳腺癌晚期。「說實話,我真的很生氣,那個體檢中心根本不負責任,4個月前如果給好好查查肯定就能發現了。」
便宜的沒啥用,貴的卻又檢不起。10月19日,記者在西安市第九醫院健康中心隨機採訪了多位市民,雖然人們對於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但是對於體檢卻有著不少的抱怨。「現在的體檢機構很多,套餐更多,可咱選便宜的更多是圖個心安,有病也查不出。貴的一項檢查幾百上千塊,一般人還真不捨得花這個錢。」
記者採訪了解到,上至公立三甲醫院下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一些民營私人醫療機構,紛紛投身體檢市場。越來越多的體檢中心開始出現在我們身邊,他們不僅推出各種低價位套餐,打著價格戰跟公立醫院競爭,一些體檢中心甚至搞起免費體檢、體檢大篷車進社區等活動吸引市民。
專家表示,一個簡單的生化檢驗都需要較長時間,普通的B超如果做得仔細也需半小時。而當下「快餐式」體檢,其體檢質量和權威性很難得到保障。「體檢遊擊隊」的出現,更加重了專家的擔心——為了縮減成本,「遊擊隊」會讓健康的體檢者和患者同用一臺設備,還有的體檢隊為了節約成本,將醫療應急用的手提式床旁X光機給體檢者做透視,體檢使用過的棉籤等醫療垃圾亂丟亂扔。有的體檢中心所用的血壓表、體重計等儀器設備也不按期檢測調試,體檢的檢查結果往往不準確,體檢質量難以保證。更為嚴重的是,因互相競爭,「遊擊隊」之間想出了競相壓價、給回扣等歪點子,使體檢服務的聲譽大打折扣。
如今,龐大的市場需求已經催生了一個不甚成熟的體檢市場,並引發了體檢質量等問題,讓人們開始對體檢市場提出質疑,感到擔憂。
調查 奢華體檢過萬,但有價值項目並不多
10月18日,記者採訪了西安市第一醫院、西安市第九醫院、武警醫院等眾多醫院的體檢中心,了解了一下價格行情。有的醫院體檢中心主推普惠型的套餐,如武警醫院等,體檢套餐的價格從兩三百元到一兩千元不等。「我們一年要為近3萬人體檢,多數體檢只需要三四百元就可以。」西安市第九醫院健康中心護士長王麗玲說,也可以根據市民需求提供一些特需檢查,套餐一般也就一千到兩千元錢。
當然,有隻需三四百元的經濟型套餐,同時還有幾千上萬元甚至更貴的豪華套餐。武警醫院有個PEC-CT檢查項目,該院體檢中心的人說,僅這一個項目的檢查費用就接近萬元,配其他項目,價格不止一萬元。「豪華套餐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老總、企業高管等高端人士的體檢需求。」西安歐美達海外健康中心負責人說。
民營體檢機構的套餐費用則走兩個極端,為了吸引客源便宜的最低只需100多元,而貴的則可私人定製套餐。進行「一對一」私密諮詢服務,獨家提供中華預防醫學會疾病預測,私人奢華體檢套餐價格需要萬元甚至更高。
體檢的費用有高有低,市民可根據需求自由選擇。聽上去似乎沒什麼可爭議的,但是在實際的體檢過程中卻發現了問題。貴的檢查不起,而選擇便宜的卻又查不出病,而且同樣的檢查有的就能查出問題有的就不能發現,價格和體檢質量並不成正比。
對此,記者採訪了各醫院體檢中心的負責人。九院的劉主任解釋說,「首先跟檢查的設備有一定關係,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檢測設備跟便宜的設備檢查的結果有差距,以彩超為例,清晰度不一樣,肯定會影響檢測人員的判斷。」劉主任說,再有就是跟檢查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責任心有關係,還拿彩超為例,同樣的檢查有的認真檢查,有的一掃而過,再加上對於器官可能存在病變的情況不掌握的話,那結果存在誤差的概率就大。
體檢市場這兩年發展比較快,因為監管沒有及時跟上,某醫院體檢中心的工作人員更是跟記者爆料說,個別民營體檢機構甚至故意犯錯,為了銷售藥品故意說體檢者身體有問題。「這種現象肯定有,所以我們要加強監管。」
出路 制定體檢行業標準,建立退出機制
幾年前,北京市衛生管理部門曾出臺首個體檢質量控制標準。為體檢市場作「體檢」,就是為了讓人們享受高質量的健康體檢。該標準對體檢機構的專業、設置和人員提出多項要求,對規範體檢市場大有裨益。
專家表示,從事體檢的醫療機構應當有相對獨立的體檢場所及候檢場所,體檢使用總面積不得低於400平方米。在專業設置方面,體檢機構應當設有比較全面的檢驗專業。每個專業至少配有一名從事本專業在5年以上的執業醫師。體檢機構應該配備基本儀器設備,如開展特殊體檢項目還需要配置其他相應設備等。此外,體檢後10天內應當出結果;體檢結論書寫規範,體檢報告上出具正常參考值,檢驗項目要有中英文對照;體檢使用的醫療器械必須拿得出質量保證書等。
那麼,該由誰為這些體檢機構實施「體檢」呢?專家建議應當成立專門的體檢專業委員會。據了解,委員會成員都是精選出的體檢、檢驗、影像、管理等方面的專家,他們可以負責指導監督體檢質量和規範管理。該委員會每年至少組織兩次全市體檢質量抽查,並向社會公示檢查結果,一批「誤人健康」不合格體檢機構將被逐出市場。(記者 王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