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試驗和臨床治療根本就是兩碼事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就《為什麼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國》一文中的多個不實之詞,專家指出——
  臨床試驗和臨床治療根本就是兩碼事

  今日關注

  本報記者 張佳星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患癌症去世的消息從美國傳來,有人翻出了2016年8月發表的一篇舊文《為什麼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國》。該文章試圖給「3000人/年赴美進行癌症治療」的少數群體的選擇作一個並不符合實際的解釋。

  通過諮詢業內專家,科技日報記者總結了該報導的幾個明顯謬誤。

  拿外國的臨床試驗與國內的臨床治療相比

  文中用了一個能讓人過目難忘的比喻:這就好像美國都在用iPhone6了,我們還在用iPhone3。

  用以比作iPhone6的,是在美國進行的臨床試驗,而用於比作iPhone3的是在國內的臨床治療。

  拿沒拿到新藥證書,是臨床治療和臨床試驗一個最明顯的區別。如果說一定要用文中的比喻,那只能說,美國在用iPhone6樣機。

  一個藥物從雛形到上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個過程大致分為藥物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前者包括藥物前體的化合物到藥代動力學、藥效分析,再到進行細胞水平、動物水平的有效安全性試驗。當這些試驗過程獲得了較好的數據後才能向食藥監等行政部門申請進行臨床試驗,在經過了科學設計、嚴格執行的臨床試驗後,提請藥審部門審批,獲得新藥證書後,即可上市,進行臨床治療。

  但是對於新藥這個特殊的領域來說,只有少量「樣機」能夠真正上市。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曾舉出這樣一組案例:在報導潛在藥物靶點最具權威性的CNS(《細胞》《自然》《科學》)的論文中,101篇發表的重大發現,20年後只有1項擁有臨床價值。

  避而不談臨床試驗的「高風險性」

  與患者自身關聯最大的,也是臨床試驗與臨床治療之間差異最大的,在於不同的風險性。

  2017年8月30日,首個CAR-T療法在美國批准上市。然而就在當年的4月,另一家公司的CAR-T藥物臨床試驗中,一名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死因是腦水腫。

  「創新藥物的臨床試驗是具有較高風險性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倫理委員會趙勵彥說,儘管之前在體外細胞、模式動物上進行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驗證,但是動物與人體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在人體上的風險性很大。

  文中提及臨床試驗時僅記錄了有好轉跡象的案例,卻對臨床試驗本身存在的極大風險性隻字未提。

  刻意貶低國內現階段醫療水平

  《為什麼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國》一文中存在對國內現階段醫療水平的刻意貶低。例如,文中提到:美國的臨床醫學正在向「精準醫療」的方向發展,一個患者往往由多個學科的醫生共同診治。事實上,在中國的很多醫院中,多學科會診已經成為診斷疑難雜症的常規制度,甚至會通過遠程醫療等方式進行跨醫院專家的會診。

  此外,中國的醫療資源豐富是全世界公認的優勢。「我國臨床的醫療技術是世界先進的,國內一流醫院的臨床醫生也擁有更豐富的臨床經驗。」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陸林表示,很多病人跑到國外看病,可能反而無法得到最好的治療。

  對我國GCP平臺的描述以偏概全

  文中對於我國GCP平臺的描述也不符合實際。GCP平臺即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示範平臺。相關資料顯示,我國2003年出臺《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2006年實施專項檢查,以及飛行檢查和註冊核查,再到認定覆核標準的提高,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計劃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文中受訪者的言論或許反映了某些機構、某些階段的不良事件,但並不能全面反映我國GCP平臺的真實科研水平和臨床試驗水平。

  據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相關資料顯示,專項支持醫科院腫瘤醫院、天壇醫院、華西醫院等9家GCP平臺,在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開展2063項臨床試驗,完成708項臨床試驗。

  部分平臺積極推行臨床試驗部門獨立化、研究人員專職化,輪轉制度常態化、績效考核標準化等措施,激發人員積極性,提高臨床研究數量和質量。

  此外,該文章還存在很多經不起細究的問題,例如從年代出現的早晚評判一個療法的有效、安全、穩定性是非常不科學的,試問一句,舊藥一定比新藥差嗎?再比如,中國探索出了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公司參與臨床試驗的新的組合模式,是否更符合中國的國情,這是值得探討的。不能僅僅因為與美國發達國家不同,就視為是落後模式。

  (科技日報北京11月4日電)

相關焦點

  • B肝新藥臨床試驗登記和3期臨床試驗難度
    新藥人體臨床試驗第1期通過會在最小範圍做試驗,包括在健康人、相關疾病的患者中進行,因為這個階段主要關注是一種新藥對人體的安全性,但對治療效果還並沒有擺在第一位進行觀察,畢竟藥品安全問題遠高於潛在治療意義。假如一種新藥具有潛力治癒某種疾病,但卻會引發人體其他器官惡性病變或嚴重併發症,這種理由往往都是新藥停止研發的內因。
  • 臨床試驗的原則和方法
    臨床試驗為比較兩種或更多種診斷或治療措施提供基礎;為診斷或治療結果的正確性提供最大程度的可信性;為觀察結果的差異提出有參考意義的結論。狹義的臨床試驗指藥物,尤其是新藥在人體進行的I期到IV期新藥臨床研究,目的是獲得新藥在人體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及評價新藥臨床應用的療效、適應症和安全性。
  • 國際臨床試驗日丨臨床試驗到底是不是當「小白鼠」?
    未上市的新治療手段雖然在動物身上已經進行試驗(即臨床前研究)確認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鑑於人和動物的差異,還需在人體做進一步的試驗(即臨床試驗),以確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從而找到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最佳方案。
  • 臨床試驗的優點
    而在臨床上驗證這些新藥物的途徑就是臨床研究。臨床研究就是將試驗藥物與現有的經典成熟的藥物進行比較,來驗證新藥物的有效型和安全性,理論上必須是等效性或優效性試驗研究,也就是對受試者的預期收益一定是大於可能存在的風險。
  • 參加臨床試驗,就成了小白鼠?臨床試驗,這6個問題一定要了解!
    到底什麼是腫瘤臨床試驗?和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樣,腫瘤臨床試驗往往是一項新藥上市前支出最大的一部分,往往佔據到整個新藥開發成本的60%~80%。藥物上市必須要證明一個藥物有效,而要證明藥物有效,不能藥企說有效就有效,也不是政府審核部門說你有效就有效,而必須通過臨床試驗來驗證藥物的效果,只有實打實切實的療效,才能通過驗收,最終上市和患者見面。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所謂「實驗」,《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是為了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某種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而「試驗」是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而從事某種活動。而臨床試驗正是為了考察新藥對目標患者的效用而展開的一系列的試驗,本系列文章就和大家講講新藥的臨床試驗。新藥研發過程主要包括苗頭分子的發現、細胞活性評價、非臨床藥理毒理研究、臨床試驗和上市後的安全性監督。
  • 急性心梗合併的亞臨床甲減或無需治療!JAMA隨機臨床試驗 - 瀟湘名醫
    7月21日,發表在JAMA雜誌上的一項隨機臨床試驗表明,在這類患者中,與應用安慰劑相比,補充左旋甲狀腺素1年後,並沒有明顯改善左室射血分數。研究者認為,該研究結果並不支持治療急性心梗患者合併的亞臨床甲減,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篩查亞臨床甲減也沒有正當理由。目前仍不清楚亞臨床甲減是否為心臟病患者預後變差的原因。
  • 廣生堂治療B肝全球創新藥獲準開展臨床試驗
    原標題:廣生堂治療B肝全球創新藥獲準開展臨床試驗   8月3日,廣生堂
  • 臨床試驗|五大臨床進展你知道哪些?
    臨床試驗進展 1 實體瘤 康方生物CD47單抗啟動臨床 Insight 資料庫顯示
  • 收藏|臨床試驗入門-中英文版
    這些試驗通常被設計用於評估藥物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在日常臨床實踐的「現實世界」環境中進行測試。3.臨床試驗設計臨床試驗設計與許多參數有關,以使產生的結果有意義。這些參數包括待研究的患者群體,待研究的治療,終點和進行試驗的方法(例如隨機與非隨機)。
  • 「5.20」——世界臨床試驗日,中國是小滿
    大家所關注的,是那些能夠證明藥物治療效果的臨床試驗,也就是臨床2期、3期的試驗。這樣的試驗有多少呢?在註冊中心正式登記的臨床試驗中,3期臨床試驗只有2個:回顧性研究,並不是真正的臨床試驗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臨床試驗就是人體試驗,只要是有人體試驗中的數據,就當成是臨床試驗的數據。這是錯誤的。這裡涉及一個「前瞻性」和「回顧性」的問題。「前瞻性」,是指在研究開始的時候,還沒有開展幹預性治療;而「回顧性」,是指在研究開始的時候,幹預性治療已經結束,因為只是對之前結果的分析。
  • ...藥物臨床試驗流程,蘋果正在打通數據重構臨床試驗【CBinsight...
    然而,只有不到5%的癌症患者最終參加了試驗。  造成臨床試驗無法匹配合適的患者原因是多重的。對於癌症這樣的絕症,只有當現有的治療方法已經失敗時,患者才可以參加藥物試驗。最重要的是,並不是所有被診斷出患有絕症的病人都有資格參臨床試驗,甚至,發現他們是否有資格參加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 臨床試驗4要點,了解一下!
    什麼是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是指任何在人體進行藥物的系統性研究,以證實或揭示試驗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和/或試驗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洩,目的是確定試驗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
  • 一開始以為臨床試驗就是當「小白鼠」,親自參加後,原來如此…
    40歲的糖果媽媽就是一位臨床試驗的受益者,5年前剛生下糖果不到兩年,就不幸被查出肝癌,此後,她便度過了3年的放療化療,那段煉獄般的日子,可治療效果卻未達預期,癌細胞還是擴散了,巨額的治療費用讓家裡債務纏身,糖果媽媽曾一度想放棄治療。
  • 連花清瘟臨床數據_蓮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關於連花清瘟臨床數據_蓮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結果公布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連花清瘟臨床數據_蓮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結果公布,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連花清瘟臨床數據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國產新藥完成3期臨床試驗 藥企掘金AD治療市場
    ⊙張雪7月17日,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宣布,由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公司聯合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順利完成臨床3期試驗,將於年內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上市申請。
  • 祐和醫藥新藥獲準臨床試驗
    原標題:祐和醫藥新藥獲準臨床試驗   9月2日,記者從經開區
  •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民法典草案述評之八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科研和醫療團隊不斷探索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2月5日,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宣布啟動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研究。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首位受藥的是一位68歲的男性重症患者。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研究目的為「評價18至60周歲健康成人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共招募108名志願者。
  • NEJM:III期臨床試驗表明用於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奧拉帕尼將引發...
    2020年10月5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將改變臨床實踐的III期臨床試驗得出結論,一種用於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藥物可以延長一些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患者的生命,並應當成為這種疾病的新標準治療方法。
  • 一分鐘讀懂藥物臨床試驗
    目的是確定一種新藥或一項治療方法的療效與安全性以及存在的副作用,主要是幫助醫生找到改善、控制、治療疾病的最佳方法和藥物。 臨床試驗分為I期、II期、III期、IV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