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重磅】
多地執行小升初「公民同招」,將對義務教育產生什麼影響?
新華社消息,近期,多地小升初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實行公辦、民辦中學同步招生,就近入學,對報名人數超計劃的民校採取搖號錄取。
對於此前擁有自主招生權、以提前或「秘考」掐尖的優質民辦中學來說,這一變化意味著什麼?對於義務教育又將產生什麼影響?
強調免試就近公平教育,各種「秘考」與面試不再
上海2020年實施公辦民辦中學同步招生,5月6日至8日將進行民辦初中網上報名,超計劃的實行搖號。北京市日前公布義務教育入學方案,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
記者了解到,上海8個區的民辦一貫制學校,小升初直升意願人數未超過本校免試直升計劃數,學生全部予以錄取。另外6個區有13所民辦一貫制學校直升意願人數大於本校免試直升計劃數,將全部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不僅僅是北京、上海,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公布了新的小升初政策,均規定對民辦中學實行就近入學、電腦隨機錄取。其中,對部分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保留了直升機會,對所有報名超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100%搖號。
在全國很多地方,往年爭相報考優質民辦學校的「熱鬧」景象與家長焦慮心態已經不再。
上海家長徐先生說,以前這段時間,家長們都忙著帶孩子參加各種優質民辦中學的「秘考」、面試、面談。「今年政策變了,民辦學校雖然還是比公辦學校招生早,但只能通過搖號碰運氣。我家附近的公辦初中還不錯,關鍵是孩子早上能多睡半小時,我們就不拼民校了。」
各地的新政策,是落實2019年7月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意見要求,推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教育界人士表示,受政策影響最大的是各地的優質民辦中學。新政策下,這些學校不得以任何考試為依據招生,且原則上也不能跨區招生了,實際意味著不能再公然爭奪優質生源了。
廣東省規定,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原則上面向學校所在區域內招生,無寄宿條件的民辦學校不得跨區域招生,有寄宿條件且需跨區域招生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學校申請核准。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姚訓琪說,當前,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目標是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公平擺在優先地位。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地新政策強調就近、免試、隨機,凸顯教育公平的價值取向。
「擇校熱」降溫,一些民校著手改革
不少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表示,「公民同招」將令「擇校熱」進一步降溫。
長期以來,一些優質民辦學校因享有招生自主權,與培訓機構利益捆綁違規掐尖,憑藉生源優勢獲得社會追捧,導致「擇校熱」高溫不減,加重學生負擔和社會焦慮,惡化教育生態。「這種生態是不健康的,必須改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廣州中學校長吳穎民說。
由於搖號增加了民辦學校的不確定性,部分原本打算考民辦中學的家長選擇了公辦中學。廣州一位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彭女士說:「為了拼民校,孩子沒有周末和假期,上各種培訓班。孩子累,家長也焦慮。這個政策一來,我把培訓班都退了,安心上家門口的學校。」
但還有部分家長希望孩子上優質民校。南京六年級學生家長劉女士說,南京市比較突出的特點,是民辦初中在中考中的表現明顯優於公辦初中,憑孩子實力應該能考上。「但是現在實行搖號了,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她說。
記者調查發現,新的就近入學政策令一些家長試圖通過購買學區房進入家門口的優質學校。上海一家房地產中介工作人員小李告訴記者,最近諮詢學區房的客戶明顯增加了,尤其是一些優質公辦學校附近的房子特別受歡迎。「疫情期間很多客戶還是著急看房,小戶型是首選。」小李說。
記者調查發現,上海政策發布後,無論公辦、民辦,小學加初中九年一貫制的學校都受到家長青睞。不少家長表示,一貫制學校的教學延續性更有保證,而且不用擔心小升初「再搖一次號」。
生源、管理是公辦學校與部分優質民辦學校突出的差異所在。一些民辦學校已經開始著手應對政策之變。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盧慧文告訴記者,集團內學校對學生英語要求較高,搖號不可避免會帶來生源差異擴大,部分學生入學後很有可能不適應學校課程,學校正在抓緊籌劃課程改革。
上海世外教育集團總裁徐儉說,生源差異擴大將給教師教學帶來一定挑戰,目前學校已開展教師培訓,強調教師不能「只會教好學生」,要求他們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不同學生的差異化教學。
特色道路和一體化辦學或為民辦學校發展方向
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僅以廣東為例,至2018年底,民辦學校在校生超725萬人,接近全省學生的1/3。
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長湯林春說,招生一視同仁,可以更好地讓學校把注意力從搶奪生源轉向提高辦學質量。
「義務教育階段對公辦、民辦學校要『一碗水端平』,政府應繼續加大對民辦學校的扶持力度,推動良性發展。」廣東實驗中學校長全漢炎說。
上海對民辦學校開出了「一攬子」扶持措施。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介紹,經費支持上,要求各區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落實民辦學校公用經費補助政策,按照不低於上海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補助公用經費;在教師發展上,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師資培訓、教研科研、職稱評定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待遇,支持民辦中小學教師團隊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差異化的特色教育是民辦學校發展方向。南京一所知名民辦中學校長說,優質民辦學校之所以受歡迎,除了生源好,家長們看重的還有學校的教學方式、教學環境。下一步,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通過各種特色班繼續保持教學優勢。
此外,記者發現,上海協和雙語學校等已經開辦了幼兒園的民辦學校,在今年新政下,把大部分小學入學名額放在了直升一類。業內人士分析,新政策或將促進各家民辦學校在辦學策略上進一步向小學、學前階段延伸,一體化辦學將成為民辦學校的發展策略。
【熱點聚焦】
上海虹口法院回應「池子帳戶被凍結」:財產保全符合法律規定
澎湃新聞網消息,5月6日,脫口秀演員王越池(藝名「池子」)發布聲明指責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洩露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
王越池在該聲明中指出,在他向此前供職的笑果文化提出和平解約未果的情況下,雙方均提出了仲裁,笑果文化讓其賠償3000多萬元。在笑果文化寄出的案件材料中,王越池發現,材料中有屬於重要個人隱私的中信銀行個人帳戶交易明細,並列印出了近兩年的「流水」。
池子代理律師發給笑果文化及中信銀行上海虹口支行的律師函。
池子代理律師發給笑果文化及中信銀行上海虹口支行的律師函中寫道:「我方委託人有理由推測,笑果文化利用其非法獲取的我方委託人的財產線索,騙取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及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批准並實施其司法查封的申請,直接導致我方委託人的銀行帳戶凍結。我方委託人的正常生活因此失去經濟來源並因此受到嚴重困擾。」
笑果文化的聲明
澎湃新聞記者就此向法院證實相關情況,5月7日下午,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相關人士答覆澎湃新聞稱:該案系仲裁前財產保全案件,虹口法院未有實體案件,虹口法院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依法作出仲裁前財產保全,財產保全符合法律規定。
對笑果文化調取個人用戶銀行流水的行為,虹口法院相關人士表示,該院沒有籤發過調查令。
【情感雞湯】
有一種成熟,叫做有事自己扛
不知你是否發現,人的年齡越大,所承受的壓力和責任就越大,但能與人訴的苦、言的累,卻越來越少。
記得網上曾有個問題:成年人說過最多的謊話是什麼?一個高贊的回答只有簡單三個字:我沒事。
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正感到無能無力時,同事出於禮貌地關心,你常常強裝鎮定地回道「我沒事」。
生活中,遇到無法跨過的難、無法邁過的坎時,朋友問你是否需要幫助,你常常咬緊牙關回道「我沒事」。
感情中,遇到巨大的傷害甚至背叛時,身邊的人都問你怎麼了,你也只雲淡風輕地回道「我沒事」。
有一句話說:「成年,就是把哭聲調成靜音模式。」
年少時,我們說「有事」,其實大多是沒事。成年後,我們的「沒事」,其實常常就是有事。
一個人的幼稚,常常是遇事就抱怨、逢人就訴苦,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引起巨大的情緒波動。而一個人的成熟,卻是學會把委屈往心裡裝,遇到再大的挫折和困難都盡力若無其事。
2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會,有時當你遇到困難,心裡感到很委屈很痛苦時,即便向他人訴說也無濟於事。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當你覺得任務很重、壓力很大時,別人也只能幫得了你一時,卻幫不了你一世。
當你覺得心情不好、狀態很差時,別人也只能給你幾句寬慰,想要從煩惱中真正解脫出來,還是要靠自己。
當你感到前途一片迷茫和困惑時,別人或許可以給你建議和指引,但路還是要靠自己走,生活還是要靠自己過。
有時,我們之所以說「沒事」,並不是敷衍和搪塞,而是不想給他人添麻煩;有時,我們之所以說「沒事」,並不是真的沒事,而是知道有事也需要自己扛;有時,我們之所以說「沒事」,並不是一種隔閡和疏遠,而是不想去推卸本就屬於自己的責任。
一個人的成熟,有時並不體現在能做成什麼樣的大事、取得什麼樣的成績。當我們學會了默默承擔,其實也是一種成熟。
3
大概許多人都曾被生活暴擊過,大概每個人都曾有感到疲憊的時刻,甚至也需要面對諸多的無可奈何和無能無力。
或許我們都曾想過卸下包袱,也曾想過就此放棄,或者曾奢望有人幫我們度過此劫。
也許在一些小事上,會有人給你提供力所能及的關心、照顧和幫助,但在一些大事上,卻需要你自己去做取捨和選擇。
一個人想要成長,就不可能總是走平坦的路、過舒適的生活。強大,常常需要浴火重生、百鍊成鋼。
我知道,你也有許多感到絕望、崩潰甚至撐不下去的時刻,但當你學會不斷調整和治癒自己,就能不斷前行。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僅要學會說「我沒事」,也要有真正的底氣和資本,真正地去扛事。
你我共勉。來源:溫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 作者:李思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