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想傷害孩子,關鍵是學會《讀懂孩子的心》

2020-09-13 山水看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有時卻是傷害孩子最深的人。

有位朋友十分疼愛自家孩子,但由於性格急躁,忍受不了孩子磨磨蹭蹭,還喜歡看動漫的毛病,動不動就會大吼大叫,有時不惜用極其難聽的話語痛罵孩子。

原本孩子十分活潑可愛,膽子很大,近些日子再去看他家時,發現孩子已經變得十分膽小,在陌生人面前唯唯諾諾,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教育孩子並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簡單工作。多數父母只是關心孩子成績好不好,卻對孩子是否能茁壯健康成長有所疏忽。

父母如果不想傷害孩子,關鍵是要學會《讀懂孩子的心》。

這本書是由知名講書人樊登老師撰寫,匯總了17本教育書籍的精華,經由樊登老師嫻熟講故事技巧娓娓道來,閱讀體現很好,十分適合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書中最核心的知識點是「尊重孩子的本能」。

要知道,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有成長過程的,很多父母在生活裡常常忘掉這點。

有位朋友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兩者年齡相差不大。按理說,父母應同等對待兩人。實際上並不是,父母希望姐姐能多幹些家務活,平時少跟弟弟搶玩具,好東西應該讓給弟弟先吃……

如果姐姐做不到,父母就會指責她,說她怎麼一點都不懂得姐姐的擔當和照顧弟弟的責任。事實上,姐姐也只是個孩子,需要時間才能理解什麼是「責任」。

不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過程,就談不上尊重孩子的本能,容易鬧出揠苗助長的笑話。

書裡介紹了蒙臺梭利教育體系,描述了孩子6歲前的4個重要特徵,分別是敏感期、重視外部秩序、內部定向和通過自己努力發展智力。

如孩子稍大點,往往會希望自己探索世界,模仿大人說話、走路、穿衣服等等,這些是孩子發展智力的必經之路,但父母常常會打斷孩子的探索,看到孩子洗澡太慢,就忍不住幫他洗;看到孩子笨拙穿衣服的樣子,就忍不住過來幫忙……

父母的好心會切斷孩子的自我探索之旅。更好的方式是,尊重孩子的本能,相信他有能力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切都包辦。

包辦一切的背後隱含著父母對孩子成長的焦慮,恨不得控制孩子的一切。

有位朋友的孩子,前些年剛大學畢業,在城市裡的中醫館實習,原本幹得好好,孩子也很喜歡這份工作。

但那位朋友卻認為這樣的工作不穩定,非要拉孩子回鄉村做名普通櫃員。即便孩子反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但朋友壓根不理睬,動用七大姑八大姨的力量,硬生生把孩子拉回去。最好父母很高興,只是他們不知孩子心裡的委屈。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品,如果父母整天處於焦慮狀態,如何顧及得了尊重孩子的本能?

書中建議父母應管理好焦慮,嘗試瑜伽或冥想等方式,放鬆自己,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焦慮;如果孩子表達了自身焦慮,無需過度反應,平靜處理就好。

總結

  • 教育孩子是件複雜的事情,不是盯著成績問題就解決了。
  • 最關鍵的事情是學會尊重孩子的本能,去了解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嘗試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而不是包辦一切。
  • 父母應學會管理自己和孩子的焦慮,避免被焦慮打敗。

相關焦點

  • 如何讀懂孩子的心:先學會「別以教育的名義傷害孩子」
    孩子沒有學會知識,更需要冷靜和好奇地探索。有個人在旁邊不停地施加壓力,根本就是『豬隊友』嘛!孩子80%的精力都用來對付父母的壞脾氣了,整天擔心被父母罵,怎麼可能專心學習?再這樣罵下去,恐怕她這輩子數學都學不好了。你想想,你剛學開車的時候,旁邊有個人一直罵你,你能學好嗎?」「可是,」她說,「我為什麼就是忍不住發火呢?
  • 愛孩子,請先讀懂孩子的心
    樊登的《讀懂孩子的心》分享了一些育兒書籍中重要的教養規律,以及作者自己在親子教育中的心得體會。我們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不是控制孩子,也不是毫無邊際地放縱孩子,而是讀懂孩子的心,並與孩子一同成長。「智慧早熟、已學會克制自我、平靜地生活,以及寧可有秩序地工作而不願無所事事」。
  • 千萬對父母感慨,生兒容易養兒難!樊登教你《讀懂孩子的心》
    其實,父母也不用無時無刻陪在孩子的身邊,但是必須在孩子童年的時候,學會尊重他,讀懂孩子心裡在想什麼,特別是孩子6歲之前。那麼,如何讀懂孩子的內心呢?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樊登讀書會的發起人,樊登老師的一本書《讀懂孩子的心》,儘可能的解決了父母們的疑惑。
  • 如何讀懂孩子的心
    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晴下午北三醫院生殖中心工會請著名心理諮詢專家韓三奇老師來給我們講了一節《讀懂孩子的心》的課,韓老師是心理諮詢師評審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第一批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的心理諮詢師。清華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認證心理諮詢師,並長期兼任清華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中央財經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等首都多所著名高校臨床心理諮詢專家,深受學子歡迎。
  • 《讀懂孩子的心》  讀書筆記三
    雲朵號原創可以說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職業,因為孩子一生下來我們就自動成為父母了;為人父母又是最難的職業,估計很少有父母認為自己完全勝任該工作,是很優秀的員工。如果需要持證上崗,又有多少父母能拿到合格證呢?我養著兩個孩子,深感養娃不易,想做好媽媽很難,想養出健康陽光可愛的孩子就更難了。
  • 百依百順,不如讀懂孩子的心
    百依百順,不如讀懂孩子的心 1、不給寶寶把任性當作要挾父母的機會 父母:我看過前蘇聯英雄舒拉小時候的故事。一次他非要在飯前吃飯後才吃的粉羹,爸爸媽媽不僅沒有同意,而且沒有哄他,屋裡只剩下舒拉自己。他哭喊了一陣後,不見回音,自覺沒趣就用木塊碼東西玩了。
  • 被溺愛的孩子,是被父母傷害的孩子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父母雖然做法不完全正確,但他們實在是太愛孩子了,他們的孩子很幸運。可實際上,他們的孩子是被父母極大地傷害了。溺愛不是愛,溺愛是傷害一、被溺愛的孩子不被父母看見《為何家會傷人》中說,每個人的內心都藏著兩個「我」,一個是「內在的父母」,一個是「內在的小孩」。對於做父母的來說,「內在的父母」是他們自己,「內在的小孩」是他們自己的童年記憶與理想童年的內化。
  • 臨開學孩子悶悶不樂?行為學ABC法,讓家長讀懂孩子莫名「情緒」
    我繼續開解孩子:"孩子,要開學啦,要不要媽媽帶你去買一些開學的用品?"孩子就更加不做聲,也不回答,這時候,我大概能猜出孩子為什麼會悶悶不樂了,原來是因為快開學了,孩子不想去上學,暑假把孩子的學習的心都分散了,一面對快要開學這個壞消息,孩子就表現出焦慮不安、不開心、難過等等小情緒。
  • 「刀子嘴豆腐心」的父母更傷人,你的一句話,帶給孩子多少傷害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言語會對孩子造成多麼大的傷害。★語言暴力害人害己,「刀子嘴豆腐心」的父母更傷人暴力分很多種,語言暴力也算是一種暴力,而且這種暴力常常出現在本該和平友愛的家庭之中,常見的情況就是父母之間的暴力,和父母對孩子的暴力。
  • 當孩子遇到人販子時,學會5點巧妙自救方法,讓父母孩子遠離傷害
    導語:當孩子遇到人販子時,學會這5點巧妙自救方法,獲救希望大大提升父母的希望是什麼?相信99%的人會回答是自己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可見孩子在家庭裡面重要的位置,沒有孩子的家庭不是完整的,也是缺少歡樂的。可就有這樣的一些滅絕人性,喪盡天良的人群,專門幹偷盜搶小孩子的勾當,給一個本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帶來不可磨滅的巨大傷害
  • 讀懂孩子——做智慧型父母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夏玲 堯耀萍)近日,市四醫院心理健康服務中心鄭秋林組織了一場主題為《如何做賦能型家長》的親子教育專題實踐講座,讓父母學會放下成人的架子,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心理諮詢師鄭秋林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從教育的有理、教育的有法、教育的有度等方面闡述了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表明了愛孩子,要讀懂孩子;愛孩子,要有的放矢;愛孩子,要把握分寸。
  • 說教育:愛孩子,就要讀懂孩子的心
    跟孩子溝通原來是今天是周五,學校規定周五可以不穿校服,用來清洗校服。所以濤濤很想穿他的綠色蘋果的衣服,可媽媽說他穿白色的更好看不讓他穿。很多父母想當然地認為沒有誰比他們更了解孩子,因為孩子是自己每日看著長大的。有些父母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經歷的多,以過來人的姿態認為孩子還小,大事小事都要聽父母的。
  • 傷害孩子的,不是父母離婚,而是父母處理離婚的方式
    現在我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我對當初自己的行為深切地感到懊悔,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現在我是家人不愛,孩子不喜。我現在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為單親受到傷害!離婚一定會傷害孩子嗎?」小娟一邊看著兩個孩子的照片,一邊哭訴!她特別擔心因為自己離婚,讓兩個孩子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可是已經離婚的她,又無能為力!
  • 孩子不受歡迎?提高孩子社交力,培養孩子「同理心」是關鍵的一步
    最近有個寶媽跟我說,孩子每天從幼兒園回來都顯得悶悶不樂,總是說不想去上幼兒園,問孩子為什麼,他說因為幼兒園沒有人願意跟他玩。梳理完孩子的一些表現之後,這個寶媽就來問我,孩子不受歡迎,該怎麼去幫助他呢?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行,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其同理心不足。想要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受歡迎,最關鍵的一步在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一、 什麼是同理心?
  • 孩子偷東西,你會怎麼做?愚蠢的父母用錯誤的教育傷害孩子一生
    這種小朋友一般是不受歡迎的,明顯是家長關鍵時期的教育缺失,使孩子錯過了物權的敏感期。孩子偷東西,可能是因為家長平時一味滿足孩子的物慾,或者過於壓抑孩子的物慾。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長需要拒絕。合理的要求也要分出階段,不要一下子滿足。 讓孩子學會等待、忍耐、延遲滿足,是培養孩子自制力最好的方法。
  • 「我難受孩子也無動於衷」,學會3個步驟,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於是老師向家長反映了情況,說這個孩子一點也不關心別人。結果,同事也只能無奈地說:「孩子的性格比較淡漠,我也很無奈,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變孩子。」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些冷血,就會產生和同事一樣的苦惱,作為父母,我們不能讓孩子長時間的處於這個狀態,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性格,否則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沒有同理心的孩子最終不會被別人善待。
  • 父母學會放手,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馬克思說: 「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我國教育家陳鶴琴曾說:「教育有一個原則:孩子進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孩子就長大了,這就叫成長,這就叫教育。」兩者在教育理念上是一致的,即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獨立做事。
  •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讀懂孩子的心,讓孩子遠離焦慮
    父母+孩子=家,父母的愛是對孩子最好的禮物。《讀懂孩子的心》中,有一章節是與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遠離焦慮,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為什麼孩子會變得焦慮呢?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父母的情緒。父母的過度控制,過度緊張,就會把情緒放大,孩子的負擔就會越來越重。長期以往下去了,孩子內心的一個東西------安全感就被破壞掉了,產生了焦慮。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一種大腦功能障礙。通俗地講,焦慮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情緒狀態。
  • 黑手伸向孩子,父母巧用這幾種方法,讓孩子遠離黑手傷害
    而更加不幸的是,孩子因為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來自外界的傷害還會帶給孩子羞恥感,這種感受會讓孩子不想告訴家人自己所受到的傷害,從而讓傷害繼續或者加深。所以,兒童遭遇侵犯,往往會引發其他家長的關注,更深的是對自己孩子的擔憂。
  • 「活動簡訊」讀懂繪本,讀懂孩子 11期: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規則
    【活動簡訊】讀懂繪本,讀懂孩子 11期: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規則 珠海市圖書館 珠海市圖書館微信號 zhslib 功能介紹 珠海市圖書館位於新香洲迎賓北路,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