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10時,由遼瀋晚報和瀋陽市教育局聯合主辦的遼瀋名師堂在瀋陽市第七中學東校區的報告廳舉行, 500多個座位,座無虛席。此次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初小銜接,家長和學生要做什麼準備?瀋陽七中副校長佟妍結合自己20多年豐富的教學實踐,給廣大家長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課。
佟妍說,小升初,這就是孩子們在求學和成長路上一個關鍵的銜接時刻。我們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初一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最讓我們老師棘手和困惑的就是學生入學後的不適應,導致教育教學工作的低效率,其源頭絕不是小學的教育不優質,而是小升初的銜接教育做得不理想,其實這一階段也是我們基礎教育中長期被忽視的一個環節。
課程難度加大 要培養課前預習習慣
變化與小學相比,初中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大大增加,知識系統性增強。應對初中不再是小學的「多讀、多背、多記、多默寫」,而採取多理解、多分析、多思考的方式,要培養課前預習習慣
有的孩子小學階段很優秀,但到了初中就成績不理想,有的孩子到了初中就開始跟父母頂嘴,甚至還在自己房間的門上貼上「請勿打擾」……這些都是孩子在應對初中學習準備不足造成的。如何幫助孩子做好中小學銜接,幫助孩子度過適應期,使孩子儘快適應中學生活,這是家長面臨的新課題。
與小學相比,初中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大大增加。小學主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三大學科的學習。中學階段信息量成倍增加,多出了生物、歷史、政治、地理等幾大學科,初二初三又多了物理、化學學科,初一一年的信息量幾乎相當於小學六年的信息量。
同時,教材變化大,難度增加。此外,知識系統性增強。進入初中以後,學生的學習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小學老師講完例題後,都會出幾道類似的練習題,讓學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學老師著重講概念,練習題跟例題不完全一樣,要求學生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學習方法從模仿到理解,需要學生提前銜接。而且考試、考查變得頻繁。在小學時,學生們一學期只有一兩次考試。到了初中,考試就變得頻繁,幾乎每一學科每一單元後,都會有一次總結性的檢測。在七中幾乎天天有小測驗,周周有大測驗。
同時,初中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要求變了。相對於小學階段以純粹記憶為主的教學內容,初中階段學習對於推理、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初中不再是小學的「多讀、多背、多記、多默寫」,而採取多理解、多分析、多思考的方式。
以具體科目為例,初中數學漸漸轉為代數、幾何學習。小學是具體數字的加減乘除法的運算,進入初中後,函數、幾何畫圖等抽象的概念需要大量的邏輯思維過程。比如,小學《科學》課堂上涉及「重型載重汽車裝有較多輪子,菜刀的刀口很薄」這些常見物理現象,僅僅要求學生能夠記住就可以,而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學生不僅要記住,還需要用相應的物理原理進行解釋。
初中生易「叛逆」 家長不能搞「大棒政策」
變化跟小學相比,初中生的情感起伏變大、初中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更高。應對家長首先要想到跟孩子好好商量,給他們發言的權利,不能搞「大棒政策」,而是要循循善誘,以引導為主。
孩子進入初中後,或多或少地表現出叛逆心理,與家長的想法時常相悖。家庭教育陷入僵局,是當下家長最常見也是最困惑的問題。
一般家長可能認為,孩子一旦進了中學,一定會更加懂事,會漸漸變成學習好的孩子,可現實卻往往與預想不一樣。一位家長抱怨孩子自進入初中,放學後對他們不理不睬,多問他幾句話,就說煩,講他幾句,就頂撞家長,還用電腦打了幾個字「請勿打擾」貼在自己房間的門上面。
我們說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家長不必因為而驚慌。
初中階段是人生發展的特殊時期,也是情感的狂風暴雨期,心理學專家稱這段時期為「心理上的斷乳期」,這是青少年心理發展逐步向成熟期的獨立性和自覺性過渡。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很大的變化。生理上,孩子的身體發育進入了第二個生長高峰,各方面迅速生長。
作為家長要注意理解、尊重和正確引導,成長的困惑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階段,這一時期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充分的尊重,有一個情感宣洩的渠道。
遇到什麼事,家長首先要想到跟孩子好好商量,給他們發言的權利,對於一些日常行為習慣,對的旗幟鮮明地支持,不對的不能搞「大棒政策」,而是要循循善誘,以引導為主,這樣,孩子自然不會站在家長的對立面,關係處理起來也很融洽。
做標記梳理知識點 學會主動式聽課
根據行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3周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3個月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3周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家長可以利用這幾個月的時間督促孩子堅持完成有益處的行為動作重複,讓孩子多形成一些好的行為習慣。
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大家更關心的,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們要注意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預習做標記
對於初中生來說,預習顯得非常重要。初中課程知識量增大,預習可以提前把握重點,避免學習中知識點的遺漏。同時,預習也應該講究方法,應掌握三個要點:首先,頭一天把次日要學習的內容「過」一遍,即提前熟悉課程內容;第二個就是「做標記」,在熟悉課程內容過程中,將不理解的知識點予以標記,以便在課堂上重點關注;最後可以嘗試性地做課後習題。
關鍵詞二:主動式聽課
初中生課堂上的學習更應該追求主動式的聽課方式,把握分清主次和做好筆記兩個原則。初中教材中知識點較多,而且分有層次,學生要學會靠自己分清哪些是重點,做到有所側重。同時,做筆記也有技巧,記住老師反覆強調和課堂上不能立即掌握的內容,以便課後請教或自我突破。照本宣科地將所有東西一股腦記下來不可取,這樣既沒有突出重點,學生也會感覺很累。
關鍵詞三:搭框架梳理
複習也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初中教材連貫性強,各個章節之間相互關聯,複習的作用就是將各個章節、知識點梳理一遍,並串聯起來,需要時從大腦「知識庫」裡提出來,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複習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做練習題。通過課後作業、考試試卷中的習題,學生可以篩選出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回過頭重新學習、鞏固,可以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
在複習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問題,有人提倡「不會就問」,這固然是一個好習慣。但也並非絕對。一道題目,一個技巧,只有自己親自弄懂,獨立求解,才是真的明白。向其他人請教得到的知識,我們只是得到了知識本身,但並不一定了解如何運用。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面對一道難題,首先要刻苦地獨立思考,爭取自己解出來。這是最好的、最有收穫的。但如果實在解不出,再向別人請教,當然請教時要注意別人是怎樣思考,運用技巧的,而不是僅僅關心答案。
初中生家長應做這14件事
儘量別給孩子配手機
1.每天早上要送孩子出門,並檢查孩子的穿著是否得體、舒適。
2.一定要讓孩子吃過早飯再上學,愛心早餐讓孩子整個上午都精力充沛。
3.儘量別給孩子配手機,以免影響學習,有事可直接與班主任取得聯繫。
4.鼓勵孩子主動認識班上的同學,學習、生活上相互關照、幫助。
5.中學一般要求學生必備《記事本》,內容有作業和臨時性任務兩部分,家長要勤檢查。
6.指導孩子與學校的任課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並經常與老師聯絡。
7.了解學校的作息時間,留意孩子的行程。
8.孩子放學歸來,家長應和孩子交談片刻,對他(或她)的回答肯定、支持、鼓勵,並幫助孩子及時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9.幫助孩子養成「坐住板凳」的習慣,自己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任務,減少中途做諸如喝水、看電視、上衛生間、說閒話、打電話、接電話的時間,以提高學習效率。
10.要求孩子書櫃、書包裡的學習物品要擺放有序,要有專門放練習卷、試卷的夾子,資料要分類妥善保管;教孩子每天按課程表做好預習工作,幫助孩子養成主動、自覺的學習習慣。
11.要求孩子頭天晚上入睡前,把第二天要帶的作業、學習用具及其它東西收拾好,避免早上的忙亂;不收拾好不睡覺,家長決不能代勞,但要經常檢查。
12.鼓勵孩子進行階段性自我評價,家長要積極引導,防止粗暴批評,從差距中看到潛力,對孩子的點滴進步,家長要及時鼓勵。
13.關注孩子交往什麼人,如有疑慮,及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繫;
14.家長要時時處處為孩子起表率作用。
提問點擊
「不主張提前學初中課程」
問:我家孩子即將升入初中,這個暑假是否有必要提前學習初中課程呢?
答:我不主張孩子提前學習初中課程,在暑假利用半個月時間,把新書翻翻,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就行。
問:我家住在和平區,想來七中東校區學習,是否可以?是否考試?
答:瀋陽七中東校區是公辦學校,不考試,執行瀋陽市統一的九年義務制教育政策,學生實行按學區劃分、就近入學的原則。
問:升入初中,孩子是否需要格外補課?
答:因人而異,如果孩子基礎知識薄弱,就不要再給孩子「加料」補習。
遼瀋晚報、北國網首席記者 陳志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