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產業比重越來越重的今天,小餐飲吸納了最多的創業人群。對小餐飲很多人的看法都是門檻低,從業人員水平不高。但其實生意雖小,業務俱全。小餐飲和大的餐飲企業其實結構都是一樣的。能夠從事小餐飲的人,本身是具備了多重能力,只要不斷學習發展,把小店開成大店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在一般的夫妻店或者2人店裡,丈夫一般職責都是採購、菜單設計、技術出品,相對應的就是採購部,設計規劃部、技術部。而妻子負責接待客戶、點單上菜、收銀結帳等,對應就是客戶管理部、銷售部、財務部和營銷部。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規模不同,但和大企業的結構基本是一樣的,只不過老闆身兼多職,一人多用,角色互換。這裡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關健點,從能力上來說,這種店的老闆已經具備了開設多家分店的能力。
只要老闆能夠清楚的知道除了菜單上的菜品,還能給客人帶來什麼附加價值就行。
LV的包,材質是基礎,但賣的絕對不是材質和做法,而是附加到LV包上的價值。狗不理包子,是到此一遊的打卡,網紅飲品店,喝得是潮流。你能否在同質性如此嚴重的市場上提供給客人獨特的價值,而不只是菜單上所列的菜品,才是你能脫穎而出的重點。你的材料特殊別人沒有,你的做法特殊別人沒有,你的環境特殊別人沒有,你的工具設施特殊別人沒有。大餐飲的體量,想做到這樣的改變是不容易的,風險大,時間長。但這對小餐飲來說恰恰是機會所在。
小餐飲對市場的敏感度,負責人的決策力度,推出產品的速度和市場回饋的速度,使得小餐飲的試錯成本極低。找到爆品的機率極大,而在原來基礎上快速複製正是小餐飲的強項。這就使得小餐飲一飛沖天變得非常有可能。
參天大樹也是從一顆種子長起來的。
本文由jingnan4111原創,轉載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