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嗡嗡嗡」
「老師,是什麼聲音在響啊?」
「是不是哪裡漏水了。」
「肯定是老師正在搬東西。」
「這個好像是鋸子的聲音。」
「等會吃完飯我們散步去找找看是什麼聲音吧。」
熱鬧的討論讓我們決定飯後跟著這個「嗡嗡」聲去尋找答案。
吃完飯後帶孩子們來到操場散步,一陣『滋滋滋』的聲音傳來,孩子們看向聲音的來源處,紛紛說:「老師,你看,那兒有老爺爺在砍樹。」「大樹不是我們的好朋友嘛,為什麼要砍樹呢?」「老爺爺把大樹的上面砍了,樹幹還在呢。」「砍下來的大樹上面還有綠色的樹葉呢!」。。。。。。
孩子們開始紛紛討論起來,於是,跟著孩子們的問題我們開始了與大樹先生的一段探索之旅。。。。。。
////////
為什麼要鋸樹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回到教室。
小宗:要把大樹砍了,給人們生火做飯。
萱萱:樹長得太高了,太重要倒了,會砸到小朋友。
慧慧:樹都長得太亂了,不好看,把它修剪一下會更漂亮。
小鑠:大樹砍了去做木房子,給小動物們安家。
五花八門的答案讓我們不知道到底是為什麼?讓我們回去與爸爸媽媽們一起去網上查閱一下吧。
小雅:爸爸說是為了讓大樹長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讓枝葉和樹枝往操場的中央長,等到來年夏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在下面乘涼,把其他方向的修掉,也不妨礙教室的採光。
小俊:因為樹枝太多了,把大樹的樹幹的養分都搶走了,以後樹幹會長不大,就支撐不住很多樹枝的重量了。
小茜:鋸掉上面的枝枝可以減少樹木的養分和水分消耗,讓大樹先生保持生長的活力。
現在我們知道了原來砍樹是有原因的,不僅可以美化,不讓大樹的枝枝瘋長,來年大樹還會長得更蔥鬱,可以給我們遮陰。
///////
////////「那麼多的樹枝鋸下來都去哪裡了呢?」
「都被我們能幹的老師們收集利用起來咯,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娜娜來到了大三班:「老師老師,你看,樹枝被鋸成一段一段的當成自然角的小柵欄了。」
小熙指著窗戶邊的樹枝:「這個樹枝比剛剛那個細,不是圓柱形的,沒有怎麼鋸就直接放在了自然角做裝飾,有一種在大自然的感覺。」
萌萌來到了大五班指著高高的牆頂:「老師你看,這個樹枝被用來掛東西了,上面還有樹葉呢。」
小豪來到大六班指著家園欄:「這個樹枝和萌萌剛剛發現的差不多,都掛起來了呢。」
然然來到中五班找到了美工區:「這兒的樹枝有點粗,被擺成了不同的造型來裝小朋友的成品,還有做好的超輕黏土作品在上面呢。」
小穎找到了中三班:「這個樹枝被鋸成了一個個小圓片,掛在了線上面,像一個個小吊墜。」
軒軒蹲下來指著中二班的美工區材料框:「這兒的樹枝枝被鋸成了一段一段的小樹枝,我還看到旁邊的大罈子裡放了一個刷了白色顏料的樹枝呢!」
祺祺看到軒軒找到的樹枝旁邊有很多鋸豪的圓片片:這個圓片片好大,比我們的手還要大,而且有大有小的。
晴晴:我們也想跟老師一樣用大樹身上的東西做成好看的作品和裝飾。
小辰:我看到我家小區樹下有很多落葉。
天天:有很多的顏色,紅色、黃色、綠色。
瀟瀟:還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呢,有橢圓形、圓形,還有像鋸子一樣邊邊的。
小俊:現在是秋天,很多大樹都掉葉子了,不如我們就用落葉來做東西吧。
說幹就幹,孩子們到幼兒園的各個角落找樹葉,收集樹葉放在美工區跟同伴分享一起做美麗的作品。
茜茜:老師,我剛剛用的圓片片上面怎麼有一道道圈圈呀?
小鑠:是啊是啊,我發現每一個圓片片上面都有一道道圈圈,這是什麼意思呢?
孩子們對圓木片上的圈圈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基於孩子們的需求,帶著他們一起來探索關於年輪的秘密。通過活動,知道了一道道圈圈叫年輪,是代表這顆樹的年齡是多少,年輪越多,這顆樹的年齡就越大。
為了提高讓孩子們對年輪的了解以及對數數字的能力,在區域中投放了記錄紙和很多帶有清晰年輪的圓木片,讓幼兒在觀察、操作、記錄中掌握年輪。
///////
「大樹的年齡好大哦,有的都已經十幾歲了。比我的年齡還要大。」
「它們是怎麼長大的呀?」
大樹原來是一顆小種子,春天到了,風來了雨來了,它長出了小芽,露出了小腦袋,一天天過去了,它又長出了枝條,長出了葉子,成為了一顆小樹苗,越長越高,越長越高,最後變成了一顆參天大樹。
「大樹和我們大家是好朋友,老師這有一個小男孩和大樹的故事,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潔:這顆樹把它的所有都給了這個小男孩,小男孩還小的時候給他蕩鞦韆。
夢夢:大樹還結出果子給這個男孩子吃。
小鑠:等男孩子大了還把自己給他拿來建房子、造船。
辰辰:大樹全身都是寶貝,都可以幫助我們。
大樹還有什麼用處呢?
發放調查表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大樹在我們生活中有什麼用途。
為了更好地保護學校的小樹,我們都在學校找了一顆「樹朋友」,以後就由我們來照顧它們啦。
結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在課程遊戲化全面推進的時代,我們立足幼兒的興趣點,從生活出發,從自然出發,從「樹」出發,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去發現、去感知、去領悟,在遊戲中不斷學習,用屬於他們的方式探索奧秘。
大班孩子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也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跟著幼兒的興趣點來開展活動,結合《綱要》也明確指出:「科學教育要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興趣。」探索為什麼要砍樹,年輪的秘密,利用樹的成長過程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引導幼兒在與樹木、葉子的遊戲過程中感受自然界的美,大膽表現他們的創意,讓孩子在領略自然的過程中發現大樹是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的,知道要如何去保護大樹。
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中心,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來開展,緊緊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的豐富教育價值,為幼兒創設豐富、寬鬆的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自主的去探索、去發現,而教師是一個觀察者、支持者、引導者,並讓家長參與進來,形成一個家園互動、師幼互動的一個最好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