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把這幾件事做到了極致

2020-12-17 筆記俠

新商業進化論 第050篇

封圖設計 &責編 | 麗麗

第 4090 篇深度好文:5000 字 | 8 分鐘閱讀

Costco(好市多),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將其稱為「最值得學習的零售商」,股神巴菲特的死黨查理·芒格稱之為「最想帶進棺材的企業」。

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神奇超市」首家門店進入中國大陸,就攪動了中國零售市場,引來極大關注。

「它是否能夠打破外資企業水土不服的魔咒,究竟能在中國走多遠」等話題讓業內人士津津樂道,當然,排隊退會員卡的風波也鬧得沸沸揚揚。

且不論Costco在中國是否能活過36個月,或是如Costco對外宣稱的將在中國大陸開啟第二、第三……家門店(這都需要等待時間的驗證),喧囂背後,有一點值得思考:

經營者應該向內追求力量,而非歸因於外部環境。

陳春花教授說,外部環境始終充滿不確定性,與其預估不確定性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選擇確定的是什麼,一定要向內獲得力量,向外獲得共生。

一、Costco的巨大上漲勢能

Costco成立於1976年,了解其43年發展歷程,有助於我們理解在外部環境交織中發展的坎坷,和它向內求力量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

1.初創期(1954-1984年):模式探索

1954年,索爾·普萊斯在美國加州的聖地牙哥市創辦了首家折扣百貨商店Fed-Mart。在百貨商店倒閉後,普萊斯構想通過建立一個購物俱樂部,聚集個別會員的零散購買力,統一向生產廠家大批量訂貨,既省去分銷成本,又實現規模效應。這有點類似國內今天的團購中間商。

1976年,索爾·普萊斯和羅伯特·普萊斯在聖地牙哥共同創立了全球第一家會員制倉儲批發賣場——Price Club。Price Club賣場沒有多餘的裝飾,幾乎不打任何廣告,設立在交通便捷的地點,以節約成本。

最初Price Club以服務小型企業為主,後來服務更廣大的消費群眾,開放供一般個人購買。

1980年,Price Club上市。1982年,Jeff Brotman和Jim Sinegal會面,制訂了「成立一家新的會員制倉儲會員制企業」的計劃。1983年9月,第一家Costco倉儲店在西雅圖開業。

2.快速發展期(1985-2007年):開始全球擴張,推出自有品牌,上線網購平臺,推出家具業態

① 開始全球擴張

1985年,Costco第一家海外賣場在加拿大開設,標誌著Costco開始邁向海外市場。1993年,Price Club與Costco合併為Price Costco。

1994年,Costco在韓國漢城(今首爾)開設第一家分店,進軍亞洲,並於1997年在高雄開設臺灣第一家賣場。

② 推出自有品牌

1995年,Costco推出自有品牌KirklandSignature,其產品價格低、質量佳,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今天,Kirkland已成為全美著名的保健品品牌)。

③ 購物平臺開放

1998年,Kirkland開通網上購物網站「Costco.com」。

④ 全新業態

1998年,Price Costco變成CostcoWholesale。

2002年,第一家以高端家具和配件為特色的「Costco Home」在華盛頓州柯克蘭開張。

3.二次發展進入成熟期(2008年至今):經受金融危機,創新商業模式,實現逆境反超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Costco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危機過後,隨著美國中產階級消費理念轉變,Costco通過與眾不同的商業模式,擊敗傳統零售商,營業收入、淨利潤快速恢復,進入第二輪快速發展階段,實現逆境反超。在過去十年,金融危機和網際網路電商崛起對線下零售的考驗,無論是行業霸主沃爾瑪還是巨頭西爾斯、塔吉特、百思買、梅西百貨在經營和股價上都經歷了「雙降」,而Costco在2006到2016年之間股價卻上漲了5倍,逐漸發展成一家成熟零售公司。

時至今天,Costco已成為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全球會員超過9000萬人。

二、如何向內求生長?

1.極致高效

一個商品的價格=原材料+製造成本+研發設計分攤成本+市場推廣及廣告+銷售+渠道成本+利潤。

為什麼近年來中國人喜歡在國外買買買,國內的產品沒人買,價格還不低?

「我認為是中國製造整個運作出了問題,企業沒有在研發上下功夫,而是考慮在這個鏈條中如何賺到錢。層層加價,層層效率都低下。」雷軍在《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序中說道。

而店面費用高、促銷費用高、渠道貴、中間環節多……在這種情況下,物美價廉基本沒可能。

Costco為什麼能夠做到物美價廉,給消費者一種買到就是賺到的體驗?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Costco把效率發揮到了極致,從而極大縮減了成本,把利讓給了消費者。

比如利潤這一環,關注Costco的人就知道它有兩條著名的硬性規定:一條是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過14%,一旦超過這個數字,則需要匯報CEO,再經董事會批准(一般不會批准);另一條是面對外部供應商,一旦發現商品在別的地方價格更低,則該商品將永遠不會再出現在Costco的貨架上。

這兩條規定的嚴格執行,讓Costco價格一直維持於一個低價水平。

最近,中歐商業評論公眾號根據各官網和相關網絡資料整理出一組數據顯示,Costco毛利率從2018年到2018年間,平均維持在10%-11%。

這個利潤率差不多是沃爾瑪的一半,相當於Target的三分之一。

另外,Costco拒絕像其他超市一樣同時向消費者提供非常多樣的選擇,選擇超低SKU,這也是從效率的角度出發。

超低SKU能夠在這幾方面大大降低成本:

① 降低採購成本

Costco提供的活躍SKU大約是4000個,相較於提供活躍SKU10萬的沃爾瑪來說,消費者購買非常集中。

單個SKU的進貨量很大,這樣能夠獲得巨大的採購議價能力,而且還能夠把精力集中起來運營精心挑選的每一個品類,從而打造了一個個「爆款」產品。

▲ 長按圖片,分享給需要的人

② 降低庫存成本

雖然Costco都是大件包裝,顧客的單次採購量並不低,這就導致Costco庫存的周轉率非常快,平均只有29.5天,低於沃爾瑪的42天和Target的58天。

高周轉率為企業帶來充裕現金流的同時,因為Costco單個SKU進貨量巨大,在降低採購成本的同時,對整條供應鏈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通常1個SKU會分配給若干個供應鏈負責生產,它採用按市場分批生產的策略,使得庫存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

③ 降低供應鏈管理成本

Costco的高周轉率,使得部分產品從設計、製造、出貨到賣場銷售這一系列動作可以在一周內完成,強大的供應鏈大大降低了供應鏈管理成本。

作為Costco的忠實粉絲,雷軍在做小米產品時也是採用這樣的思維——

雷軍曾說,對於小米和他,大家耳熟能詳的是風口理論、網際網路七字訣和鐵人三項等理論,但大家似乎一直沒有搞清楚小米的本質是什麼。

小米公司的本質就兩個字:效率。

自小米成立之日起,雷軍就一直強調網際網路思維,實際上,網際網路思維的本質就是提升效率。

比如小米用自己的電商平臺銷售,這就最大限度地砍掉了中間環節,讓產品從廠房直達消費者手中(新晉電商拼多多,通過「多多農園」等模式,構建起從農村教育、農業科研,到育種、種植、加工,再到物流、銷售等一體化的產業閉環,推動邊遠地區新鮮農產品直達城市家庭);小米採用精品戰略,而不是機海戰略,都是從效率的角度出發。

雷軍在《小米生態鏈佔地筆記》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解釋:

機海戰略會將有限的研發、生產、營銷資源分散掉,分攤到每一個產品線的成本就會很高,而小米則是集中全部火力開發一款好的產品,把所有資源都用在這個產品上。再比如,小米對產品品質要求極高,這也是為了效率,要知道如果產品品質出問題,在售後環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會大大影響公司的運營效率……

其實,小米智能硬體生態鏈的模式本身也是從效率出發。小米用「實業+金融」雙輪驅動的方式,避免成為一家大公司:

如果我們自己搞77個部門去成產不同的產品,會累死人,效率也會低下。

所以,小米的做法是把創業者變成老闆,小米是一支艦隊,生態鏈上每一家公司都在高效運轉。

也正是在效率這個核心思想的指導下,小米做到了很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包括把200多元的移動電源產品做到69元;把動輒四五千的空氣淨化器做到699元;把市場上4000多元的高檔床墊做到699元……讓利給消費者。

2.極致用心

Costco面上的那些策略是容易被Copy(複製)的,但Costco與客戶之間那種彼此託付的忠誠關係,要Copy下來卻很難。

而這種忠誠度的建立,是Costco用一二十年時間辛勤耕耘的結果。

Costco的創辦人Jim Sinegal和Jeffrey·Brotman:Sinegal在零售集團Sol Price下Price Club量販店的工作經驗,讓他學到了做生意的方法;Brotman則是一名西雅圖當地零售家族出身的律師,從小就接觸了零售業。

Costco的經營方式與Price Club非常相似,都是以低價格提供高品質的商品,以及與同業相比更少的商品項目。

同時,兩家公司也都向會員收取小額的年費,以服務小型企業為主,後來擴展到服務更廣大的消費群眾,開放供一般個人購買。

西格爾說:「我的策略經常體現在:每做一件事情都應該傳遞公司的核心價值——人們之所以選擇在我們這個古怪的地方消費,是因為我們能夠給他們帶來價值。我們一直在向顧客傳遞這種價值觀,我們公司不養閒人。」

貝索斯又將零售商分為兩類:

一類是想方設法怎麼多賺錢;

一類是想方設法讓顧客怎麼省錢。

——毫無疑問,Costco選擇了第二種。

那麼,Costco向外界傳遞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呢?Costco向外界傳遞了「把顧客當成用戶,而不是客戶」的核心價值觀。

截止2018年,Costco的會員總數達9430萬人。會員分為精英卡(Executive)會員和普通卡(Gold Star)會員,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的年費分別為120美元和60美元,其中精英會員可以享受一年內銷售金額2%返利即其他優惠。

而且如果你申請辦理Costco的Visa信用卡,可以獲得60美元的返現;如果申請的是精英卡,但對精英卡的服務不滿意,隨時可以降級(downgrade)到普通卡,退回來的60美元。

在中國大陸地區,會員費為299/年。在收取會員費後,Costco便與會員們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化作了一家信譽爆棚的採購服務商,你付給他服務費,他幫你挑選優質低價的好商品。

Costco為會員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商品和優質的購物體驗,再吸引更多的會員,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進而為持續實行低價策略提供保障。

有專家曾經這樣解讀Costco:它其實不是超市,而是靠會員費賺錢的「中介」。

客戶和用戶有什麼差別?客戶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後,這個交易就結束了;而用戶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後,這個交易才剛剛開始,會有一系列的售後服務。

同時,它還在退貨、試吃、品類拓展、員工福利、引流商品等環節下足了功夫,進而為消費者創造極致消費體驗。

比如在退貨方面,用「變態」「瘋狂」來形容也不為過。Costco的退貨規定是,除了電腦、數位相機和投影儀等一些電子產品需要在購買90天內進行退換行為,其他商品沒有退貨期限。

也就是說,不管退貨理由是什麼,是否有收據,時間過去了多久,只要你Costco的會員卡裡有消費記錄,一概都允許退貨。

再比如試吃環節,Costco賣場常年提供近30個試吃臺,員工不斷主動為顧客送上各類產品的試吃試用。逛一圈下來,你可能就吃飽了……如此等等,它的極致體驗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

或許有人會說,將用心做到極致並不稀奇,可以適用於所有超市或者企業。

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也得承認:用心的執行程度不同、執行方式不同,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Costco在這一點上能夠讓消費者為之「瘋狂」,讓業內津津樂道,必然是它做到的程度足夠被看見。

三、最後的話

Costco聯合創始人塞內加爾有一句名言:「總是做正確的事」。

這種企業文化,意味著堅守正確的價值觀,恪守對顧客和員工的承諾,保證質量,摒棄利益而找出各種藉口,從而集中精力最大化顧客和員工的利益。

另外,Costco把客戶當作用戶的模式,意味著它不是旨在為所有人服務,在3億美國人中,Costco精準消費群體就是5000萬中產階級。

簡書中有這樣一個評價:「Costco的商業模式顛覆了傳統關係,傳統模式是向所有人,做同一個生意,而Costco是向一群趨同的人,做所有的生意。」

參考文章:

1.公眾號華夏基石e洞察《Costco的秘密:誠實是未來世界最大的紅利》

2.公眾號活動研究《細讀一文,了解Costco的前世今生》

3.公眾號枝點投資實驗室《精華演講實錄 | 雷軍:小米9年的創新、變革與未來》

4.公眾號蘇寧財富諮詢《梅西百貨撤了,麥德龍慫了,Costco在中國能逆天改命嗎?》

5.公眾號商業周刊中文版《Costco出現會員退卡潮?官方回應了……》

6.公眾號前席《Costco火爆開業:中產在哭,代購在笑》

7.公眾號中外管理雜誌《給Costco潑盆冷水:能走出外資零售在華普遍落花流水的「規律」嗎?》

8.公眾號唐寧街參考《小米模仿Costco的路能成功嗎?》

9.公眾號中歐商業評論《Costco上海被擠爆!會員卡賣出16萬張,完了43年「新零售」,它是如何做到的?》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相關焦點

  • Costco,把這幾件事做到了極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Costco為什麼能夠做到物美價廉,給消費者一種買到就是賺到的體驗?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Costco把效率發揮到了極致,從而極大縮減了成本,把利讓給了消費者。 也正是在效率這個核心思想的指導下,小米做到了很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包括把200多元的移動電源產品做到69元;把動輒四五千的空氣淨化器做到699元;把市場上4000多元的高檔床墊做到699元……讓利給消費者。
  • 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麼?
    既買到了物美價廉的商品,又獲得了額外的返點,同時還享受到了costco把顧客寵上天的服務。02 .costco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擴張,是最好的讓客戶失望的方法。擴張太快,帶來用戶體驗的下降,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對於擴張這件事,,costco一直非常謹慎。所以每年全球範圍內只擴張25家門店。
  • 優秀的人,都懂得將這件事做到極致
    人生中最難做到的事情是什麼?有人認為是堅持。看看疫情期間就明白了,宅在家裡長達一個月,足夠讓人們認清一個殘酷的事實:很多事之所以沒做成,並不是因為缺乏時間,而是因為沒有堅持。哪怕他知道這件事情對他是十分有益的,例如讀書、鍛鍊、減肥......這些有價值的事情,只要我們堅持去做,直到量變引起質變,一定會有所收穫。可惜,就是做不到。
  • 這件事上,他們做到了極致.
    標題這件事的確是我們做的不好,再和你們說句抱歉。我們會努力做到更好,謝謝你們大家一直以來的陪伴。最近看了一些日本的綜藝和日本博主vlog才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做家務感覺這麼輕鬆。感覺他們把清潔做到了極致……我倆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清潔小技巧,想要分享給你們。
  • 成功的秘訣:專注一件事並做到極致!
    知乎上曾經有人說過:很多人的努力程度,還根本達不到拼天賦的程度,我們喜歡收藏一些好的文章,報微課,參加社群,讀大量的成功學書籍,這樣讓我們的心理獲得極大的滿足,總覺得成功就在眼前,但我們要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速成不了,就算有什麼捷徑,也不一定適合你,那些月瘦10斤,你可知道每天要吃很少東西,做大量的運動,才能成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堅持下來的,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找對適合自己的方式,即使是最笨的方法,把事情做到極致
  • 陳昌文說服務:我們不為錢工作,我們只是為了把這件事做到極致!
    我們的目的,是做美女老闆圈子,智慧圈子,把這個事情做到極致。——陳昌文3、不是為了錢工作,會有錢嗎?錢是一個工作的結果,我們的目標,是追求極致的工作,工作做到極致了,自然不缺錢。否則,只想著錢,視頻,直播。朋友圈,都沒做到極致,想要錢,會讓一個人頹廢的。
  • 越是資歷深的人,越會往這5件事做到極致,難怪混得那麼好
    導語:越是資歷深的人,越會往這5件事做到極致,難怪混得那麼好職場上我們都會碰見形形色色的人,然而能在職場上得到強力的戰鬥力,卻是沒有那麼容易了,職場上的5個軟實力,你不得不佩服這樣不僅能夠滿足你高調的虛榮,也能更好的知道你在想什麼,往往新人就敗在這一點上第二,注重細節在你看來,也許是因為入職的比你早,很多東西都是新人不能做的,其實只要你行動,去做了,他們都會教你怎麼做得更高效。
  • 從差點被辭退到最佳員工:所謂高手,就是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
    差別就在於普通人對待簡單的工作往往草草處理,就事做事。而他們卻能做到極致,將簡單的事做的不簡單。在我7年的職業生涯裡,深深感受到了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帶來的好處,不僅幫我保住了工作,還讓我之後的每一步都走得穩穩噹噹。
  • 自由的背後: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勝過平庸地做一萬件事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我的職業生涯沒有快速崛起,只有曲折前進,這其實正是很多普通人的職業成長路徑。這篇文章,我就跟你講講這十幾年來我參透的普通人的職業發展規律。這期間,有很多時候我是在做一些簡單的、重複性的工作。從職員到中層,我認為沒什麼捷徑可走,要說有,那就是耐心和用心。在職場的最初幾年,大部分人做的都是這些簡單的小事。有些人總是懷疑自己被大材小用。簡單的事情天天能做好就不簡單,容易的事情件件幹好也不容易。
  • 除了性價比之外,costco還有什麼?
    這件事並不奇怪。假如你放開眼光就會發現類似的景象觸目皆是:無印良品十連降也挽救不了中國市場的經營頹勢,名創優品進入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家樂福中國48億賤賣蘇寧,盒馬鮮生短短3年開出160家門店……今天,競爭環境變得高度複雜,時代以光速飛奔向前,生與死的距離只在一閃念間。
  • 一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所謂的偉大,其實很簡單:就是用一生去把一件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對事情專心,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情,並非不求上進,也非懶惰。它是一種契而不舍、全神貫注的追求。不但需要魄力,更要有定力,擺脫外物的誘惑,不為一切名利權位兒中途改道。
  • 只要做到這幾件事,毛孔自然變小,皮膚也更白淨
    只要做到這幾件事,毛孔自然變小,皮膚也更白淨。對於女孩子來說,擁有白淨又細膩的肌膚是他們的夢想,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他們也是非常的喜歡呵護自己的肌膚,可是仍然會發現自己的毛孔非常的粗大,特別的難看,該怎麼辦呢?其實只要做到這幾件事情,毛孔自然就會變小,皮膚也變得更白淨。
  • 就是將這2件小事做到極致
    道理雖然是如此,但是「知易行難」,因為知道某個道理容易,但是要做到卻很難!從「知道」到「得到」,這中間還需要「做到」,能夠堅決執行、自我約束,最終「做到」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想自律、要想「做到」,首先從做好某些小事開始!自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扎紮實實做好以下這2件小事。什麼是自律?就是將這2件小事做到極致!
  • 想要成為上司的得力幹將,看看這4件事,你做到了幾件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上司本身就是一個令人畏懼的角色,然而,想要成為上司的得力幹將,也不是說很難做到,看看以下的這4件事,你自己做了幾件,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快的時間內贏得上司的賞識,成為他的得力幹將。因此,了解上司的脾氣和做事風格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3】遇事敢於承擔責任上司喜歡的下屬是在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敢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做錯事的時候,不要找藉口去推卸責任,解釋並不能解決問題,而這時你可以選擇承擔責任,並向上司道歉,檢討自己,保證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然後努力工作,讓上司看到自己的努力。
  • 樊登:如何把讀書這件小事兒做到極致?
    在解讀好書的過程中,樊登不斷強化著「讀書是一輩子的事」的理念。那我們該如何把讀書這件小事兒做到極致?今天生逢君為你帶來樊登的最新演講,與你一起探索樊登讀書的秘密~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樊登讀書的秘密——我們是怎麼把讀書這樣一件很平常的事,做成了一個成長很快的商業模式,並且能夠一直延續到今天。2013年底開始做樊登讀書時,我覺得讀書是一件沒有門檻的事。
  • 父母做到這幾件事,孩子不再「三分鐘熱度」,你都做到了嗎?
    父母做到這幾件事,孩子不再「三分鐘熱度」,你都做到了嗎?小孩子好奇心簡直是相當旺盛,看見什麼都新鮮,喜歡擺弄擺弄,研究在研究,但是這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這可是影響前途的,親!看來再這麼放任下去肯定是不行了,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堅持到底的好習慣,別著急,咱們要先從三分鐘熱度這件事開始說起。
  • 有些孕婦很瘦胎兒卻很大,別羨慕,這幾件事你做到了嗎?
    導讀:有些孕婦很瘦胎兒卻很大,別羨慕,這幾件事你做到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些孕婦很瘦胎兒卻很大,別羨慕,這幾件事你做到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Costco中國今天再爆大料!!美國人坐不住了...
    換句話說,就是:商品做到極好,價格做到極低,服務做到超預期」。有人形象地描述:在COSTCO裡面,你可以很放肆,恣意替自己打造一個舒適、富足的中產階級之家:1、價廉,價格做到極致的便宜,讓你進入Costco會有種瞬間變成有錢人的趕腳……可以說,這是一家「神奇」的超市,裡面的所有東西都是為了追求便宜!
  • 孕期裡,老公能做到這6件事就完美了!最後這事,做不到就離婚
    而這期間最能給孕媽照顧和關心的人,自然是孕媽的另一半,也就是孕媽的老公了。而且孕媽也可以通過這個時期自己老公的表現,來真正看清自己的另一半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一般來說,在孕媽懷孕期間,老公能做到這6件事,就是很優秀的了;如果能做到後面3件,也算合格;如果一件都沒做到,那就很悲催了,估計孕媽在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Costco把商品毛利潤率做到不超過14%還能賺錢,是因為它的會員制,從營收上也體現了這點,2018財年,Costco會員費收入為31.42億美元,要知道Costco在2018財年的淨利潤為31.34億美元。也就是說,它家的營業利潤就基本來自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