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蒙思想家嚴復 :一個有價值的普通人
那個福建侯官出生的小男孩嚴復、嚴幾道呢?幾十年以後,他成了一個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的、非同凡響的、普通人。什麼叫啟蒙思想家?咱們中國,自古就有老子、孔子、墨子等等一大堆聖賢,這麼牛一國家,還需要誰來給俺們啟蒙?中國確實很牛,可老子、孔子和墨子這些大聖賢們都忘了教俺們老百姓一件事兒,啥事兒呢?發展科學技術!結果科學技術讓西方的洋人佔了先。
-
啟蒙思想家嚴復:從海軍留學生到翻譯大家,海軍留學生的轉型路
滿懷救國之志的嚴復回到國內,面對甲午海戰的潰敗,他深感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憤而翻譯西方的思想名著,以期通過介紹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啟蒙更多的國人。正是他的努力,為中國近代的思想界打開了新的視野。▲ 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復為了生計考入船政學堂1854年1月8日,嚴復出生在福建侯官(今屬福州)的一個醫生家庭,如果不是一場變故,他將按照舊時的大部分學子一樣,投身於科舉之路。1867年,13歲的嚴復陷入了困頓之中。他的父親在搶救霍亂病人時被傳染身亡,全家沒有了經濟來源。
-
語文考編素材人物:啟蒙導師"嚴復"
教育什麼人: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翻譯家。什麼事:他是一個反對頑固保守、力主開放自由的維新派代表人物。啟蒙什麼人: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翻譯家。翻譯並非是嚴復的目的,在譯書的過程中,他奉行「拿來主義」,提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他希望通過翻譯引入西方的先進理論,為我國探索出一條富國強民的道路。什麼點:學者梁啓超稱嚴復「於中學西學皆是第一流人物」,他的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令同一時代的人難以望其項背。
-
嚴復:一個被長期「誤讀」的思想家
人們可以發現,他的新保守主義的現代化思想,在政治、社會、經濟諸問題上均有廣泛的表現,從而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看法。並且,他的新保守主義的改革觀,又是以哲學上的經驗主義與對自然法的批判思想為基礎的,這就使他的思想具有相當深厚的學理層次。
-
翻譯大師嚴復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嚴復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裡。
-
日本作者永田圭介著書介紹嚴復思想
東南網10月27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今日下午,由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會主辦的紀念嚴復誕辰160周年暨日本作家永田圭介《嚴復:中國近代探尋富國強兵的啟蒙思想家》新書發布會在福州三坊七巷光祿吟臺舉行。《嚴復:中國近代探尋富國強兵的啟蒙思想家》一書由日本作家永田圭介所著,2011年7月在日本東京出版,2014年8月由《人民中國》雜誌社總編輯王眾一先生譯成中文由蘇州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曉秋為該書作序。
-
「翻譯文化」,蕩起近代思想啟蒙的浪潮
以嚴復、林紓為代表的近代福州譯界精魂,是帶領民族仰望星空的最早覺醒的先進的中國人。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畢世響解讀福州「翻譯文化」,引領讀者走進近代福州翻譯大家的內心世界—— 「翻譯文化」,蕩起近代思想啟蒙的浪潮 三代人的「開眼看世界」 晚清,中國進入「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主要是中國傳統文化遭遇了西方近代文化
-
【人物】民國大家之嚴復:著名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嚴復(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 ,新法家代表人物。先後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復旦公學校長、安慶高等師範學堂校長,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
-
著名啟蒙家嚴復行書欣賞:清和遒麗、蕭散灑脫!堪比當代書法名家
嚴復許多人喜歡練書法,猶如喜歡讀文章一樣,讀書賞心,書法悅目。古人常說「字乃文章之衣冠」,由此可見,能夠寫得一手好字,對文章的好壞也是比較重要的。眾所周知,嚴復先生曾任北大的校長,他的譯作《天演論》更是對時人有著巨大之影響。他的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確實嚴復先生的書法,從他的字裡行間欣賞其人格魅力和精神學養。其實,除了教育及思想啟蒙,嚴復的書法也是非常了得,尤其是他的行書。
-
探究 | 梁啓超與嚴復是如何評價對方的?
另一方面,梁啓超承認自己對於新思想的輸入與嚴復相比自愧弗如。與對嚴復翻譯西學的讚嘆有加相一致,梁啓超對嚴復翻譯的《原富》 《天演論》極為推崇,在講到相關學說或人物時,往往不失時機地提及嚴復。出於對嚴復西學素養和西學翻譯的推崇,梁啓超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援引嚴復的觀點加以佐證似乎成了一種習慣。
-
【漲姿勢】嚴復是誰?《天演論》又是本什麼書?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並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是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
我們歷史上學過嚴復是著名翻譯家,他的行草手卷也是行雲流水
嚴復(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福建侯官人,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翻譯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出自嚴復,崇尚教育救國。是中國近代翻譯史上學貫中西、劃時代意義的翻譯家,也是我國首創完整翻譯標準的先驅者。
-
嚴復翻譯:一名之立旬月踟躕
漢語開始進入非純潔時代,並在諸種外力的作用下,完成了由前近代語言向近代語言的轉變。筆者將這一過程稱之為「語言的近代化」或「國語的獲得」。語言的近代化或國語的獲得同時也是東亞各國的共同課題。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嚴復?嚴復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很多重要問題:思想的、文化的、社會的,乃至容易被忽略的語言的問題。
-
陳華:嚴復與梁啓超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較
所謂「公家之用」,就是通過各門學科的學習,達到「煉心制事」的目的。[5]在嚴復勾勒的知識體系中,初級的是名學(邏輯學)和數學,中級的是物理學和化學,高級的是天學、地學、動植之學、其他專門學科(如農學、兵學、醫藥等)、人學(包括生理之學和心理之學)和群學(包括政治、刑名、理財、史學),其中群學居於整個知識體系的最高位置,嚴復謂之「學而至此,殆庶幾矣」。
-
嚴復的進化與保守
1867年,13歲的嚴復進入洋務派創辦的福州馬尾船廠附設的船政學堂,開始學習數、理、化、天文、地理、航海、英語等新知識。當時,這些都是被人看不起的「末技」,富貴人家子弟入此種學堂者絕少,大都是貧寒人家子弟在無奈之中才甘受歧視進入這類學校。嚴復畢業之後,曾在海軍短暫實習,於1877年被派往英國學習海軍。在英國留學期間,他除了進一步系統學習自然科學和海軍知識外,還研讀了許多哲學、社會科學著作。
-
文史學人談嚴復:深刻影響中國近代史的船政精英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劉舒凌)福州是中國船政文化發祥地、近代海軍搖籃。李治亭、鄭大華等文史學者20日在北京一場論壇中表示,船政文化在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進程中具重要地位,應持續探究嚴復等一代船政精英求新求變的理想追求對今日中國的影響。 20日,在匯集社科院、北京大學等機構近百位文史學者的閩都文化論壇上,有多位學者深入論述福建船政代表性人物嚴復及其啟蒙思想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影響。
-
翻譯家、教育家嚴復八句智慧名言,句句富有啟發,讀懂絕對有用處
縱觀嚴復的一生,他在海軍思想、人才培養、教育、西學、翻譯等諸多領域,為後人留下巨大的寶貴財富,他被後人譽為「第一批方言看世界的人之一」。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啓超曾盛讚嚴復,稱他為「中、西學皆為當今第一流人物」,可見當時嚴復在國內的影響力有多大。嚴復幼年時期非常上進,品學兼優,他一心想科舉中第後報效國家。
-
北京大學首任校長福建人嚴復
它的首任校長叫嚴復。 嚴復,1854年1月8日生,福建侯官縣人,現福州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先後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
嚴復:他帶著自己的理想以及目標,去英國留學,兩年時間受益匪淺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想要出去留學,因為出去之後相當於多了一層金,那麼回來之後可能會找到比較好的工作。而在1873年的時候有好幾位大臣他們一起上奏,請皇上選派一些人才去英法兩國深造,後來這個奏章就被批准了。於是一大批中國學生到了法國,其中就有嚴復。
-
姜鳴:嚴復與天津水師學堂
筆者在《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2002年修訂版)中提出,嚴復從1880年到1887年底所擔任的,其實是天津水師學堂所屬駕駛學堂「洋文正教習」。限於篇幅,書中未展開論述。對此,孫應祥、皮後鋒分別提出質疑,馬自毅對此問題進行了很好的研究,且又引發了與史春林的討論。臺灣學者黃克武也注意到筆者的觀點,並發表見解。討論如此熱烈,為我所未料及。然而,時隔六年,觀點仍未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