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華新
中央電視臺日前接到有關部門通知,要求規避英文縮略詞,如NBA、CBA等。央視在轉播體育比賽時開始屏蔽NBA、CBA等外文縮略詞,分別改稱為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對此,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10日表示,國家語委對字母詞的使用持比較謹慎的態度,希望能儘快漢語化,以符合中國人的表達習慣。(4月10日 中國新聞網)
李宇明當天出席「黎錦熙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暨學術思想研討會」後對記者表示,這種英文縮略詞在學界被稱為「字母詞」。字母詞具有世界通用性,出於表達方便的考慮臨時使用是可以的,比如GDP等。其實漢語中也有許多簡稱,比如「語文」、「高中」這些詞都是簡稱。
李宇明認為,對於字母詞的使用應該謹慎。一方面,維護母語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語言生活非常豐富,首先要滿足人們的表達要求。
不過現在有一種情況是有些英文縮寫詞,這麼多年已經進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一旦去掉,或是硬是不用,也會帶來一些不便,而且是有些詞也是會無法避免的。因此說對於央視的是否一定要絕對的屏蔽,也未必一定是絕對。因為有些詞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如NBA,喜歡籃球的人,不管是否學沒學過英語,但是對於美國職業籃球的理解,似乎是因為知道NBA是和籃球有關,但是並不知道這個詞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像這樣的一種情況,似乎也是一種普遍現象。不過因為英文縮寫現在比較多,容易造成一些混亂,而且在國內一些人還是經常或是時不時一張嘴,就是一些英文縮寫,結果就是搞得人們一頭霧水的事情,也是時常有的。因此,一些英文縮寫的意思還是需要知道的好一些。因此說,在央視可以被屏蔽,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是需要有的,因此,對於一些英文現在的大量充斥,實際上也有一種媒體的懶惰,以及一個時期以來,人們對於外來詞的推崇有關。
網友袁嶽說,在此習慣之下很多的企業甚至在設計產品名稱與品牌名稱的時候直接去選擇使用英文詞彙或者縮略語言,而不去發明與開發更為精當的中文表述方式與中文簡稱。輕點說,這是很多媒體的懶惰造成的,重點說,這恰恰是這類媒體忽略民意造成的。
但是,也有網文言:一門語言之偉大,在於包容而非純潔。只因古漢語從西域佛經,現代漢語從東洋和西洋,吸納了諸多詞彙、短語和縮略語,今天的中文才而如此豐饒而優美。古代將外來詞彙徹底漢化,與今日讓外來語華洋雜處,兩種手法,異曲同工,無非都是因勢利導,力求達意傳情簡捷,以受眾的理解為第一要務,並無優劣之分。至於有人哀嘆,如此中英文雜陳,漢語300年就會消亡。這種無法驗證的妄言,才是漢文化裡應該立即清理的垃圾。
其實不管是這些外來詞,是否需要屏蔽或是其他,語言是在不斷發展的,而吸收外來詞彙豐富本國詞彙,也是語言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難道說隨著地球村概念的普及,以及語言交流日益頻繁,人們反倒是一定要使得語言純而又純,失去包容性,那也不是使得語言獲得發展的一個正確理念。一個問題兩面說,總不能矯枉過正,總不能以屏蔽就全部不再使用,就純潔了漢語;一說放開就鋪天蓋地,英文縮寫滿大街都是,讓人們無所適從。
這是一個需要慎重的事情,它需要正確的引導,需要不斷地淘汰和淨化,而非是用行政的方式就能取消。必要的限制和正確使用總是必須的。因為,NBA、CBA這樣的詞語已經使用多年,人們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屏蔽掉或是非漢化不可,一使用就意味著什麼錯誤,那就真得讓人難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