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意外的邂逅,兩場命定的拯救。
她延續他的生命,他重寫她的未來。
絕症老師和失足少女的治癒故事,
如果你不曾放棄,請同我靜待花開。
自從我們畢業了,或工作了、或讀了大學、考了研,似乎高考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常常會有人感嘆,高三那年掌握的學問算是人生當中的巔峰時刻了。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電影《墊底辣妹》,那部電影同樣給了我深深地鼓勵和感動,給陷入絕望的人力量和鼓勵,讓我們知道經歷過痛苦過後就能夠看見希望。
如果你正在讀高中,這本書能幫你考上大學。
如果你是大學生,這本書能幫你順利讀研。
如果你工作了,這本書能讓你向著升職加薪的路奮進。
這是一本令人看後熱血沸騰的小說,它鼓勵每一個看似走到絕境,毫無希望的人:「如果我們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我們真的能讓自己大吃一驚。」
被無數日本學生奉為應試指南的小說,也讓無數已經走出校門的人重新回憶起那些拼搏奮鬥的日子,從而振作精神,再戰江湖。
小說由作者首次執導的同名電影改編而來,電影《高考翻身記》又名《東大灰姑娘》,在第五屆摩納哥國際電影節上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演、最佳女主演、最佳劇本四項大獎。
被譽為「應試指導之神」且大獲成功的五十嵐,某日被醫生告知自己已患上癌症且只剩下一年半的壽命,在回家路上常去的那家便利店裡,他結識了因家境貧困而高中中途退學的少女真紀。
兩幕人生的交匯處,他決定靠教育幫這個孩子改變命運。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傾盡全力且免費輔導真紀準備高考,他要將這個貌似與學校無緣的灰姑娘送入日本的最高學府——東京大學。
究竟這一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師徒,能否完成各自的心願呢?!
「高考」「青春」,這兩個詞交織著美好、痛苦、絕望與拼搏,在記憶中留下一道抹不去的痕跡,讓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頻頻回首。
現在關於高考、青春的小說電影有很多,劇情往往跌宕起伏,不以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似乎都無法太吸引觀眾眼球,但這並不是真實的普通高三生活。
真實的高三比之更為精彩,讓你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回放重溫。
表面上看來枯燥壓抑,實則暗流湧動,每一次聯考,從上考場到圍觀成績表,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每一位高三學子都是主角,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上演著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劇情,直至高考當天,利劍出鞘直指長天劃出鏗鏘錚鳴。
《高考翻身記》講述的就是這種精彩。有人說「當今社會最大的不公,是教育的不公。」這個現象不只中國存在,每個國家都是如此。本書寫作背景是2011年的日本。
在當今差別教育的社會環境中,最大的問題便是在國家推行的寬鬆教育政策的影響下,如果進不了初高中連讀的升學名校,就很難靠近東京大學或是有名大學的醫學部,經濟條件差的和鄉下的孩子便被大大擠壓了這種機會。導致這些人最終的學習量大大減少,不得不放棄考入一流大學的念頭,對未來失去希望,輕易放棄人生,從而造成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
因此,作者才有了創作電影的念頭,希望通過文字以外的媒介來呼籲,激勵下層社會的「自暴自棄層」,喚起他們的考學動力。
電影要求長度控制在兩小時之內,為了彌補信息量不足的遺憾,作者便寫了同名小說,將學習方法具體化。
這本書寫於七年前,劇情少了狗血,比較溫暖、平實,看慣了狂風暴雨式的故事,再看這本書或許會覺得有些乏味。
這本書並沒有編輯推薦中所說那麼大的震撼力,講到的搶分策略針對的也多是小學水平為起點的真紀和日式的高校選拔制度,所以小編並不是來安利這本書的。
只是如作者所說,「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我都有著一種強烈的思考在裡面。」我想說的正是作者的思想,和書中有益的學習方法。
五十嵐的補習班名為「米奇塔」,在俄語中是「希望」的意思。人是不會為沒有希望的事而努力的。
對於我而言,只要我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我就一定可以。當我仔細回想,為什麼當年沒考上北大,原因很簡單,因為從沒想過自己會考上北大。
所以說,高考首要的是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它不能太輕易實現,否則何以激勵你的鬥志,也不能太飄渺,否則何來希望可言。然後,就朝著你的目標堅定地努力吧。
大學應試是以總分過不過線決定的。很多同學都會偏科,偏得特別厲害的,會參加競賽,走保送或自招這兩條路。但保送生名額已經越來越緊縮了,自招也還是要參加高考的。
所以高考仍是絕大多數同學的必經之路。
如何保證總分達到並超過目標分數線呢?
根據自身情況,給每一科劃定一個分數,保證總分過線就可以。薄弱的科目可以靠強勢科目來彌補,但不應在任何一門上花費過多時間,除非真的太差了,這時候在一輪複習就需要打好基礎。
弄清自己的起點水平。基礎知識永遠是最關鍵的,也是能實現快速提分的部分。
所以一個知識點不懂,一定要追根溯源,搞清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真正用於複習的時間與效率成正比。學校效率高的時候,一天可當成八天來用。學習時間並不是一個很有參考意義的指標,what actually matters 是解題數量,是你在這段時間內所獲得的知識儲備容量。
舉個慄子,我有一個大學同學掛科了。他從考完試就開始準備補考,要知道當時離補考時間還有兩個多月呢,正常情況下考前突擊幾天就足夠了。我們問他,為什麼需要那麼久,他說,我一天複習一點點,一天複習一點點。
我們就都無語了……繩子拉得太長,很難繃緊,考試戰線拉得太長,容易懈怠。如果說我連著複習兩個月,每天就花一兩個小時,其餘時間要娛樂和休息,那和我花10天複習一天七個小時比,哪個更好呢。
高考戰線長達一年,確實讓很多人聞風喪膽,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效率。
解題一定要弄懂。不會的問題,不能遺留不能積攢。
我高三一年基本上沒刷過自己的題,除了老師發的必須要做的卷子,和同學平時問我的題。因為我發現,我只要把現有的題全弄懂,就可以比做題多得多的同學考得都好。因為理解是最重要的。
如果只是為了做題而做題,那做題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
你做起資料來,再「破萬卷」也只是營造一種刻苦努力的表象,真正內化為知識才是王道。
高中三年的知識點再多,在老師給出的題中也基本上全包括進去了,每次不過是舊題換新衣而已。
所以,一定要總結,把不同的題中相似的解題方法或思路歸納到一起,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當然我沒有和那些很厲害的大學霸大學神相比。如果你想上清北,除了理解,刷題也是必要的。
刷題一個好處就是訓練速度,另一個是可以遇到新穎的題型和解題技巧。
這是這本書中提出的一個比較「有悖常理」的技巧。當然不是死記硬背答案,而是記解題思路。
真紀在做數學題的過程中,有的苦戰30分鐘能想出來,有的想再久也不會做,在她氣餒的時候,五十嵐告訴她要看答案,明明不會卻要浪費時間自己來解就是愚蠢。真紀反駁說不自己做出來不就等於作弊嗎?
五十嵐說了這樣一段話:「你之所以這麼頑固,一定是因為以前自己曾經獨立解開過問題,對吧?可是,那也不過是因為記住了解題要領才解開的。比如,有這樣一道畫輔助線來解的圖形題。如果一個人此前從未做過一道畫輔助線來解的問題,卻能想出畫輔助線的思路,那他覺對是一個數學天才。實際上,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算是那些名垂青史的數學家也有想不到這一點的時候。可是,如果在做過了幾道畫輔助線的習題之後,人就很容易想到這種思路了。」
在反覆思考無解的情況下,不妨看一眼答案,往往讓你茅塞頓開。(當然考場上除外~)然後你要做的就是,遇到類似的題,能迅速反應出用相同的方法。
一味地追求自己求解,即使解開了,也不過是能有那麼一會洋洋得意,但花費的時間用來多做幾個題何嘗不是另一種收穫呢?
好好總結,注意重點,而且是站在主考官角度上考慮的重點。回想我高三那一年,其實記了不少自以為是的重點,都是一些比較偏、自己覺得比較炫酷的知識。
比如語文的字詞吧,我們省第一題只考書上出現過的易錯字詞,但平時考試會考一些比較偏的,我就喜歡把這些偏的都記下來,其實在高考是沒用的,不如把每一本語文書翻開,一課一課地去總結。
關於考點和重難點的解讀,很多精編的資料後面都會有的,自己也能通過平時考試進行總結。
模考可以檢驗自身實力,但考完之後才是最重要的。要全部複習一遍答案,將不會的地方理解並記牢。
模考最大的意義在於檢驗自身的不足,分析失誤原因,整理錯題。
在一次次考試中,還要磨練應試心態,「勝不驕敗不餒」「少緊張少焦慮」。就算你平時大考小考在班裡穩居第一,最終決定勝負的是高考。
確實,就算你高考沒考好大家還是會覺得你很厲害,但時間久了呢。更好的高考成績讓你進入更好的大學,四年之後,是很不一樣的。
● 要弄清自己的起點水平
● 要考慮時間與得分的成本效果
● 不要被他人擺布。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
● 考試不要從最初的問題解起,要先尋找自己會的問題,然後下手
● 考試即將到來時,由於速度會加倍,效率會加倍,有效學習時間也會加倍,所以一天的時間可以當作八天來用。要一氣呵成,堅決實現逆轉考取
● 終點,即是下一個起跑點
若是畏懼了
那就想像一下
考上之後的自己吧
五十嵐去世後,留給真紀的最後一張卡片上寫道:考取東大並不是最後的終點,而是下一個戰場的起點。你究竟能否讓自己綻放出新的花朵,這將完全取決於你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把備考的要領轉化為人生的要領,在多大程度上把在備考中鑄就的能力和自信發揮到人生中去。
高考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打贏這一仗,後面還多著呢。
一仗不爭,何以爭天下
在人生的路上遇到過不去的坎兒時,
想想高考時的那一年吧。
高考不是人生的終點,
而是起點。
沒有什麼能阻擋你
前進的步伐!
@賀蘭敏之:
比那些成功學什麼的勵志多了~
@聞夕:
似乎可以借著這本書整理自己到現在為止的人生。
@I'm...:
很現實功力考法,當初就應該這麼學啊
@二月二十一:
在人生路上遇到過不去的坎兒時,想想高考那一年吧。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您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中學數學教與學
學會思考觀察推理發現才是
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
中學數學教與學
免費分享高清PDF高清視頻資源
QQ群:324623715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 | 現已開啟
☺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點讚是種鼓勵分享傳遞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