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小竅門】
一次性紙杯別裝熱水 "每天必飲8杯水"不科學
編者按: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各種瑣碎小難題。掌握一些竅門,略施小計,也許就可以讓生活難題迎刃而解了。來看小編整理的健康生活小竅門吧!
一次性紙杯,最好別裝熱水
一次性紙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用完即扔,衛生又方便。但有關它是否含致癌物質,是否能盛熱飲,是否能反覆使用的安全爭議也層出不窮。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出售的一次性紙杯大致分三種:一種是用白卡紙做的,主要用來裝爆米花、炸雞等乾燥食物,不能盛水;第二種是塗蠟紙杯,內壁有一層石蠟來防水,可用來盛冷凍飲品、碳酸飲料等,但盛裝溫度不能超過40攝氏度;再者就是「紙塑杯」,就是杯外壁一層紙,內壁塗了一層聚乙烯或聚丙烯淋膜紙,冷飲、熱飲皆可使用。
「每天必飲八杯水」不科學 喝多少水要因人而異
喝水不是一個簡單問題。喝多少,與每個人的身體條件、臟腑功能密切相關。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道法自然。
上班族和運動員,年輕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病人,喝水的分量必須因人而異,要根據自己的活動量、排洩能力、對水的需求量、年齡、體重、工作狀態、飲食狀況和生活環境而定。比如運動員、體力勞動者,身體消耗較大,代謝又很旺盛,口渴了需要喝水,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加以限制。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工作時間不怎麼動彈,也不怎麼出汗,喝下去的水大都直接進了腎臟,也就是增加了排尿量,如果大量頻頻喝水,反而會增加腎臟負擔,引起脾胃不適。
汽車暴曬變毒氣室 上車前先通風3分鐘
眼下雖已入秋,但中午時段氣溫仍比較高,悶熱難耐,不少車主上車後還是會習慣性地趕緊打開空調。但這個簡單的舉動可能會危害健康,甚至致命。
有研究顯示,當外部氣溫升至30攝氏度以上時,汽車內部溫度會在15分鐘內急速達到65攝氏度以上,此時甲醛、甲苯等的揮發量是正常時的5~7倍。同時,車內真皮坐墊、腳墊等物件也會釋放出其他有毒物質。
暴曬後車內溫度過高時,立刻打開空調會讓本就「毒氣」蔓延的車廂環境雪上加霜。這是因為,打開車門後若沒有適當的通風換氣,瀰漫在車內的甲醛、甲苯等「毒氣」,在空調啟動後有可能會與吸入的發動機或引擎廢氣疊加,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輕則出現頭暈、眼花、四肢無力等症狀,嚴重者會有噁心、嘔吐等中度中毒的表現。若沒能及時發現和處理不適,長時間缺氧會使腦、心臟、肺臟等器官功能逐漸衰竭,進入重度中毒階段,或可致命。
家庭危險廢棄物該丟哪兒
「節能燈壞了怎麼辦?」「當然是扔掉,留著也沒用。」面對記者的提問,多數受訪者這樣回答。但他們可能並不了解,過期藥品、廢舊節能燈等家庭廢棄物會造成極大的環境汙染,它們應該往哪兒丟?
國家有機毒物汙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施鵬告訴記者,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危險廢物包括: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和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及其包裝物、廢螢光燈管、廢溫度計等。與一般廢棄物不同,危險廢物危害大,經雨水長期滲透、擴散,會汙染水體和土壤,影響人類健康。以節能燈為例,一隻普通節能燈含汞量約0.5毫克,1毫克汞滲入地下,可造成360噸水被汙染,也就是說,一隻節能燈可汙染180噸水。
落枕怎麼辦?專家:千萬不能盲目端脖
生活中,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落枕了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緩解這一不適,一些人會選擇把自己的脖子「端一端」或「按一按」,而往往正是這隨意的一「端」或一「按」,導致頸椎骨折、頸脊髓和神經受損等意外。四川省綿陽市中醫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周祖剛提醒大家,遇到落枕情況要科學處理,千萬不能盲目端脖。
周祖剛介紹,落枕是一種多見的頸部軟組織損傷症,多發於青壯年。表現多為入睡前並無任何異常,晨起突感頸後部、上背部疼痛不適,以一側為多;或有兩側俱痛者,或一側重,一側輕,頸部活動受限。檢查時常有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感,與中醫學的「項強」「失枕」「失頸」相類同。
浴巾細菌數和馬桶一樣多 建議每天正確清洗浴巾
用過數次的浴巾上細菌大量繁殖。你是每天清洗浴巾黨呢?還是用上幾次後再洗?看人數,似乎是一半一半。因為浴巾很大,洗起來有些麻煩呢。所以並不是每天清洗似乎也無可厚非。所以,連著好幾天不洗浴巾真的好嗎?
「因為擦拭洗乾淨的身體,所以浴巾並不髒。」這句話很難說是對的。話說回來,泡澡也並不能完全洗掉身上的汙垢。洗澡水裡含有的細菌也可能附著在身體上。這種情況下,用浴巾擦身體自然而然細菌也會沾到浴巾上。有的人會把用了好幾次的浴巾掛在房間裡晾乾,但把溼浴巾掛在房間裡晾乾會讓細菌繁殖的更多。第二天,用帶有更多細菌的浴巾擦身體,本來洗乾淨的身上也會沾上細菌。
相關閱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