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獲進展

2021-01-09 騰訊網

廢棄生物質既是環境汙染物,同時也是可再生原料。熱解是廢棄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技術之一。通過缺氧條件下的生物質熱解,可以得到可再生的生物油、生物炭和一部分熱解氣。然而,目前存在兩個嚴重阻礙熱解技術商業化應用的關鍵問題,一是熱解生物油不穩定易老化變質、且成分複雜難以分離提質,二是熱解過程產物價值較低,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針對這一難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江鴻課題組與俞漢青課題組合作,通過耦合快速熱解、常壓蒸餾及化學蒸汽沉積技術,分別成功製備了高熱值且穩定的固相生物煤(bio-coal)和高性能的碳納米材料(少層石墨烯和碳納米管),為實現廢棄生物質熱解技術商業化應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生物質原料(農林廢棄物和有機固體廢物等)通過熱解得到的生物油(bio-oil)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國內外研究者一直致力於生物油的催化提質和分離,期望獲得高附加值的化學品或優質燃料。然而,生物油的成分複雜且不穩定,通常包含數百種有機化合物。在催化過程中,部分有機物發生縮合、脫水、結焦等反應,導致催化劑失效,使催化提質過程難以持續。同時,常用的分離手段,如常壓蒸餾或分子蒸餾條件下,生物油快速結焦,阻礙蒸餾的進一步進行。課題組研究發現,通過常壓蒸餾過程參數控制,實現生物油快速結焦可以得到一種新的固體燃料(命名為生物煤,bio-coal)。分析顯示不同生物質原料(稻殼、鋸末、麥秸稈、甘蔗渣、大豆秸稈等)得到的生物煤熱值在25-28MJ/kg,與商用煤熱值相當。且生物煤具有性能穩定、低含硫量、不含重金屬等環境友好性。模型研究還表明我國生物煤生產潛力可達402百萬噸標準煤。該成果以Bio-coal: An renewable and massively producible fuel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為題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Sci. Adv., 2020, 6, eaay0748)。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化學與材料學院博士生程彬海和博士黃寶成。

除了生物油以外,熱解過程產生的高溫氣體尚未充分利用。分析結果顯示熱解氣中包含小分子碳有機物,且熱解氣溫度較高,是製備碳納米材料的潛在前體。研究人員通過優化熱解條件,無需冷卻、純化熱解氣,不僅可以利用模型生物質原料(木質素和纖維素)熱解氣,而且可以直接使用廢棄生物質(鋸末和麥秸稈)熱解氣通過化學蒸汽沉積方法製備3D石墨烯(3DGF)。還通過改變熱解沉積條件,可以得到碳納米線。這些高附加值碳材料在汙染物去除和儲能方面展示了良好性能。和傳統石墨烯氣相沉積相比,生明周期評價(LCA)結果表明利用生物質熱解氣合成石墨烯具有更小的環境影響和能量消耗。相關研究結果以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value-added carbon nanomaterials from biomass pyrolysis為題發表在雜誌Nature Sustainability上。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化學與材料學院碩士生張順和博士生江順風。該研究對提高廢棄生物質熱解產品價值,從而推進熱解技術商業化具有重要意義。

以上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資助。

圖1. 生物煤製備路線及產物表徵。a.廢棄生物質熱解製備生物煤技術路線。b和c,生物煤的SEM照片。d,生物煤的熱重分析。e,不同生物煤和部分商用煤的熱值比較。

圖2. 廢棄生物質熱解製備高附加值碳納米材料路線示意。

圖3. (a) 廢棄生物質熱解製備的3D石墨烯Raman光譜。(b) 3D石墨烯的XPS 光譜。c (纖維素)和d (木質素),模型生物質熱解氣相產物的3D TGA-FTIR光譜。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相關焦點

  • 河北安平縣生物質能源化利用獲點讚
    隨著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的成熟,生物質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應用也越來越受推崇。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三大廢棄物利用原則,近年來,多地對高效合理利用生物質資源展開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記者近日了解到,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就探索出了一種「氣—電—熱—肥」聯產的近零碳排放生物質利用模式。
  • 廢棄生物質水熱炭化技術及其產物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進展
    簡要介紹了生物質炭化技術,重點介紹了農林廢棄物、餐廚垃圾、畜禽糞便、剩餘汙泥等含水率較高的廢棄生物質水熱炭化製備生物質炭的研究進展,並探討了水熱生物質炭在含有機物、重金屬及陰離子的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展望了生物質水熱炭化技術的前景。
  • 園林廢棄物在青實現資源化利用 高溫下煉成寶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在今年的青島市兩會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加快對園林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建議,並闡述了其經濟價值不容小覷。半島記者探訪得知,園林廢棄物需要在幾百攝氏度的高溫下裂解,最終生成生物炭、生物油等用途多多、市場潛力極大的「寶貝」。
  • 湖南臨武:大力推進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
    臨武縣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綠色發展,開展農業綠色發展行動,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開發產業,實現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該縣還制訂了生物質能源開發產業發展計劃,力爭農村所產生秸稈等廢棄物全部實現資源化綜合利用。
  • 勁牌將酒糟、藥渣循壞利用 實現廢棄物資源化
    新華網武漢10月11日電(李欣 袁峰)近年來,勁牌公司在綠色和諧、循環可持續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對酒糟產品、環保泥、藥渣等各類廢棄物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循環利用體系,來實現廢棄物減量化、再利用及資源化。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壽光)農牧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12月6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壽光)農牧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技術研究院、裝備研發中心和技術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壽光市舉行,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管理一處處長鄭戈、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理事長範本榮,壽光市領導李鵬、曹建國參加揭牌儀式
  • 2019年全國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研討會在合肥舉行
    &nbsp&nbsp&nbsp&nbsp特邀報告關注前沿焦點&nbsp&nbsp&nbsp&nbsp圍繞有機固廢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前沿焦點問題,本次研討會在開幕式和閉幕式環節邀請了多位權威學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 項目推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年產10萬噸凹凸棒土壤調理劑項目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年產10萬噸凹凸棒土壤調理劑項目項目概況項目引入歐洲領先的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計劃新建兩條生產線及其配套設施。第一條新建年處理2萬噸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產生物有機肥料的生產裝置,針對農業廢棄物(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進行高溫無害化快速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生產高效、安全、環保的有機肥產品。第二條計劃新建年產10萬噸凹凸棒土壤調理劑生產裝置,通過對凹凸棒石礦產資源和泥煤褐煤資源進行改性加工和複合,生產新型土壤調理劑產品。建設內容總投資估算9567萬元。
  • 生物質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研究進展
    然而,我國生物質資源的品位較低,分散性較大,大量生物質資源被隨意填埋與焚燒,成為影響環境的廢棄物. 目前,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率較高的為種植業副產物農作物秸稈,已被用作工業原料和生物燃料,總量為4. 29 × 1018 J,佔種植業產量的27. 79%,其中,玉米、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秸稈產量佔秸稈總產量的70. 24%.
  • 邳州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PPP項目競爭性磋商...
    詳情如下:邳州市城市管理局邳州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PPP項目競爭性磋商招標公告[項目編號:邳採磋(2019)JSZR005]邳州市城市管理局委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採購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江蘇中瑞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對邳州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PPP
  • 中國節能赤水河酒糟資源化利用:「從土裡來到土裡去」
    目前,依託該項目,中節能綠碳(遵義)環保有限公司正積極拓展數家大型酒廠酒糟和高濃度廢水資源化利用項目,初步鎖定了近200萬噸酒糟的核心資源。赤水河酒糟資源化利用項目中的生物天然氣及有機肥加工單元。中國節能/供圖創新模式,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中節能綠碳環保有限公司是中國節能全資二級子公司,屬於集團的環保板塊,致力於有機廢棄物資源利用化領域項目。
  • ——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
    ——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見聞  新華社記者胡銳、王菲秸稈香精、秸稈餐具、秸稈打捆機……在2020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現場,一批批秸稈資源化利用的新產品、新裝備紛紛亮相。秸稈撕掉「農業垃圾」的標籤,「百變」出種種驚喜。
  • 生物質顆粒燃料:將秸稈枯木「變廢為寶」
    《2019中國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資料彙編》誠徵稿件 為了充分傳遞行業多元信息、推廣實用性技術、推進行業項目信息交流、展示行業企業風採、《2019中國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資料彙編》誠徵稿件: 1、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行業信息 2
  •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固廢所堅持垃圾資源化利用紀實
    草原上的「環保勒勒車」——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固廢所堅持垃圾資源化利用紀實□ 閆錫坤 本報記者 李 豔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沙圪堵鎮的村莊裡,經常可以看到一輛彩色車身的廂式貨車,車廂上面寫著
  • 廚餘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廚餘垃圾在焚燒中也實現了減量,實現了無害化,實現了熱值的回收利用,只是因為廚餘垃圾的水分過高和熱值偏低,降低了發電數量,從而降低了企業利潤。3、堆肥。堆肥技術是農民在長期的農事活動中創造的一種實用制肥技術,利用農業廢棄物或野生植物作原料,採用掩埋的方法隔絕空氣,使原料在厭氧或缺氧的條件下腐爛,最終製成適應農田使用的肥料。
  • 本溪市生物質顆粒燃料公司_生物質能源燃料廠
    生物質固化成型法與其他方法生產相比較,具有生產工藝、設備簡單,易於操作和易於實現產業化生產和大規模使用等特點。如果將農作物秸稈固化成型有效開發利用,替代原煤,對於有效緩解能源緊張,治理有機廢棄物汙染,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將審議 推進食品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附股)
    從上海市專題調研內容看,除糧食生產、加工、銷售等傳統環節,還特別提出了推動食品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通過將餐廚垃圾等轉化為沼氣、肥料等資源品「榨乾吃盡」,最大限度減少浪費。華創證券指出,日前,住建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北京、上海等46個重點城市將在2020年底力爭實現分類投放,地級及以上城市力爭5年內分類投放,這將為餐廚垃圾回收利用創造條件。
  • 【國家氣候中心】推動生物質發電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據測算,全國可作為能源利用的農作物秸稈及農產品加工剩餘物、林業剩餘物和能源 作物、生活垃圾與有機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總量每年相當於約4.6億 噸標準煤,其中,農業廢棄物資源量4億噸,折算成標準煤約2億噸, 林業廢棄物資源量3.5億噸,折算成標準煤約2億噸,其餘相關有機 廢棄物資源量約為 6000萬噸標煤。
  • 天翔環境牽手嘉博文 推進有機廢棄物資源化產業發展
    雙方旨在建立有機廢棄物領域環保工程方面的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包括但不限於,裝備研發、設備製造、工程建設、項目運營管理、項目推廣等多方面的合作。充分發揮雙方的協同效應,共同推進環境產業領域市場空間巨大的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及農業土壤修復產業可持續、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