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微博的傳播特點探析——以新浪微博為例

2020-12-11 人民網傳媒

摘要

作為新時代新媒體的微博,以網際網路為依託,深刻地改變了傳統媒體運作的方式。中國網際網路微博發展日趨成熟,以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為代表的一批網絡微博成就了新時期的網際網路媒介傳播平臺和輿論平臺。微博強化了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互動性,使得新聞受眾可以參與到整個傳播的內容甚至過程當中去,更多的社會基層受眾或者社會精英爭相成為微博平臺上的自媒體,強化了對消息源的嗅探,強化了對消息內容的甄別,強化了消息傳播的效果。

一、作為新媒體的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的簡稱,是一個基於用戶關係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件個人社區,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並實現即時分享。

作為Web3.0時代的新生產物,並不同於SNS社交網絡地,微博不依賴現實社會中人際關係建立起來的網際網路表達體系:在網際網路層面,微博大大拓寬了人們的交流範圍和視野範圍,同時增強了意見與資訊傳播的速度、廣度、深度;在民主社會角度而言,微博使得普通民眾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話語權,公民「言論自由」的政治權力得到了更好的利用途徑。微博在中國網際網路的出現,給予了較常人更為依賴網際網路媒介的組織和個人一個極好的交流、發言平臺。《商業價值》雜誌總經理萬寧先生在一次座談中感慨地說到,微博的出現使得網際網路行業正在歷經著一次經營模式的深刻轉變,從前對一個網站的策劃、建設、管理、上線一系列投資僅僅需要數百萬元,但在如今,對於Web3.0時代微博的管理投入仿佛是看不到止境的。正如萬先生所言,在微博中,限制一條言論的花費比想要促進一條言論傳播的花費更大;另一方面,由於微博提供了這樣一個迅捷的交流平臺,便可以使政策傳遞和商業營銷的過程享受更低成本的待遇。總而言之,微博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社會的話語結構和網際網路受眾的生活方式。

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微博,似乎質疑著我們對於網際網路的「虛擬性」這一概念。翻看微博每日熱點話題,無不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到國家的內政外交,小到個人的柴米油鹽,筆者認為這是網際網路與現實社會核心思想與利益趨同的一種表現,也是Web2.0時代網際網路世界的重要轉型和Web3.0時代網際網路世界可以預見的主旋律。西方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在一段對於未來社會傳播形式的暢想中寫道「為什麼不可以把世界意識聯入一臺世界電腦呢?憑藉電腦,從邏輯上說,我們可以……求得一種與柏格森預見的集體無意識相似的、不可分割的宇宙無意識……這種狀況可以把人類大家庭結為一體,開創永恆的和諧與和平。」 而微博的出現,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麥克盧漢的這種設想。本文將以中國著名的「新浪微博」為例,對微博平臺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傳播特點進行淺析,探究微博在當今時代不可被取代的重要意義。

二、新浪微博簡介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網推出的微博服務,於2009年8月14日開始內測,目前是中國用戶數最多的微博產品,公眾名人用戶眾多是新浪微博的一大特色,目前基本已經覆蓋大部分知名文體明星、企業高管、媒體人士。

目前用戶可以通過網頁、WAP網,手機簡訊彩信、手機客戶端、MSN綁定等多種方式更新自己的微博。每條微博字數限制為140字,提供插入單張圖片、視頻地址、音樂功能。

三、傳播特點探索——以新浪微博為例

緊隨時事

由於具有快捷的信息發布途經和簡單的分享模式,微博成為了發布時事新聞,關注社會動態,討論社會突發事件必不可少的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將他們在生活中經歷的新聞事件發布在微博上,並邀請好友一同分享討論。雖然普通民眾對於新聞原理的理解不像專業新聞工作者那樣專業和敏感,甚至有些事情有失新聞價值,但是這種分享的方式不會被專業領域所挾制。於是更多的普通民眾成為了新聞的第一見證者和第一目擊者。

也許正是這種特性的吸引,使得許多傳統媒體行業紛紛入駐新浪微博。傳統媒體有更加專業的消息源和新聞撰寫者,所以由他們的官方微博發布的新聞更加具有真實性和可讀性,其內容非常具有時效性,廣泛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文化、公益各個領域,吸引著現實社會中不同領域的微博使用者,並受到廣泛歡迎。微博新聞刷新了時事新聞發布和傳播的速度紀錄,其140字符的篇幅也使得公眾對於突發事件更容易理解,更傾向於關注,甚至微博上熱點問題的報導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傳統報刊雜誌的頭版頭條。

2010年11月16日,名為「中國新聞周刊」 的新浪微博認證用戶發布了一則微博稱:美國東部時間15日中午12時30分(北京時間16日凌晨1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發布一個「震驚全人類」的爆炸性新聞。此微博立即即引發網友熱議與轉載,僅一小時便積累了上萬次的轉載量。這種新聞傳播的途徑,速度,與短時內覆蓋面是任何紙媒和傳統新聞通訊所無法企及的,鮮明地展現了新浪微博作為新聞發布平臺的強大優勢。

然而具有諸多優勢的新浪微博也沒有能避免新聞「克裡空」的弊病。馬克思說: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沒有這種條件,報刊就會完全萎靡不振。作為新聞媒體之一的微博更是適用於這樣的準則。由於微博用戶眾多,許多消息來源無從考證,加之用戶對新浪微博的信任導致新聞轉載數量龐大,造成了假新聞的出現。新浪微博在2010年11月和12月分別傳出了「金庸先生逝世」和「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逝世」的假新聞,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由於網友紛紛轉載這些新聞,導致了消息來源無從考證,最後在新浪微博官方介入下,這兩條消息被從微博平臺中刪除。而在這方面,新浪微博設立了「不實信息曝光專區」,意在「提示各位網友在發布信息時要更加審慎負責,以免對其他網友造成誤導。」

相關焦點

  • [學子論文]微博的傳播特點探析——以新浪微博為例【2】
    他們在微博中充當著意見的領袖,用自己極強的號召力 推廣和呼籲,使得一些事件成為線下社會的關注核心。 自媒體特點 當今的微博平臺允許以往的受眾進行自我傳播而成為自媒體。自我傳播是個體對信息的加工過程,即個體自我進行的思維活動。思考、內心衝突、自言自語以及發洩、陶醉等均是自我傳播。
  • [學子論文]議程設置理論在新浪微博「微話題」的應用分析
    微博的核心理念是信息的即時性、共享性以及基於即時、共享信息形成的動態信息傳播網絡。微博迅速、及時的傳播,吸引了大量對速度有高需求的網民。以微博客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已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網際網路應用。目前,國內的微博網站有新浪、搜狐、騰訊等,其中最成規模的微博網站當屬新浪微博。
  • [學子論文]淺析微博傳播中的倫理失衡現象
    關鍵詞:微博傳播 倫理失衡 應對策略 目前,我國的微博用戶數量已經超過4億。每位用戶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並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微博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開放而自由的平臺,引領著人們進入「自媒體時代」。微博作為一種使用便捷、互動性強的傳播工具,正在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並在當前社會現實事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學子論文]微博新聞評論的特點及其寫作要求
    摘 要:微博新聞評論是微博功能的一種延伸,是人們思想觀點交鋒的重要「集散地」,有利於實現個人利益的訴求,也是輿論監督和網絡問政的重要平臺。它可分為「直評」和「互評」兩種類型;具有篇幅短小、內容簡潔,發布快捷方便,互動性強,裂變式傳播的特點。
  • [學子論文]微博在突發事件中對於新聞傳播機制的改變【2】
    對於韓亞空難的研究中,本文從#波音777墜機#微話題出發,根據話題中引用的各方微博為例,進行統計: 另一方面,以微天下為代表的權威媒體微博引用當事者和第三方的相關動態,及時傳遞一手資訊,成為各角度微博之間的聯結者,為受眾帶去更豐富的資訊信息。
  • 微博「意見領袖」的發展與演變
    武漢大學段念青、馮小滿同學的論文《微博「意見領袖」的發展與演變》獲得二等獎,以下是論文全文: 研究背景 微博在中國乃至在世界上都是一種新興的媒介形式。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只有短短四年,新浪微博的成立也只有兩年多的時間。 作為一種新興網絡媒介,微博在中國的發展和影響是十分具有研究價值的。而其中新浪微博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新浪微博將新浪博客強力推薦名人博客的傳統繼承了下來,在運營初期與大量名人合作來加強新浪微博的關注度,利用微博的傳播特點及傳播優勢將名人微博體系更加發揚光大,將其繼續完善,並使其傳播效果發揮到極致。
  • 論品牌微博的互動傳播
    (二)操作角度的研究:這一類型的文獻從品牌微博的操作角度出發,結合具體案例進行品牌微博互動的策略總結,對實際的微博營銷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馬婕在《企業官方微博運營策略研究 ——以新浪微博為例》[2]一文中,抽取了55份新浪官方微博樣本,主要研究樣本的企業微博主特徵、微博空間設置特徵、互動關係特徵、內容特徵等。
  • 新浪微博中新聞傳播效果評估的創新研究——基於測量指標與操作...
    (一)規則庫系統和空間向量模型的排查與聚類:以「杭州保姆縱火案」為例 在微博平臺中,精英階層與草根階層擁有等價的表達權,認證用戶和非認證用戶也擁有相同的自由度。由於缺乏第三方的有效監管,微博的評論區充斥著雜亂無章的內容。
  • [學子論文]淺議微博評論的狂歡化傾向
    關鍵詞:微博 新聞評論 大眾狂歡 巴赫金 微博評論是新聞評論在微博平臺上的延伸和發展,微博評論極大地拓展了新聞評論的概念,改變了傳統新聞評論的固定範式,並且呈現出一種大眾「狂歡」的傾向。 微博構建了一個集合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交叉型信息傳播網,傳播效果兼具人際傳播的可信性和大眾傳播的廣泛性。
  • 新浪微博S60客戶端:微博控的殺手鐧
    今天,讓我們以Symbian S60 v5版新浪微博手機客戶端為例,一起來圍觀下它的測評表現吧!通過客戶端註冊新浪微博時,系統只支持新浪郵箱作為帳號,同時設置好登錄密碼、暱稱後,再選擇性別,便可輕鬆完成註冊流程。
  • 從新浪微博改版預測未來新浪微博的定位
    自從新浪微博對網頁端進行了版本為V6的更新後,微博中,不斷有對新版本的謾罵聲,認為這是一次失敗的升級。當然,筆者在升級之後,也感受到了不適感,畢竟,上一個版本,已經用了一兩年了,行為、習慣都已經養成了。
  • 惠普實驗室研究報告:新浪微博和Twitter區別
    以下為惠普博客全文:從國際視角看新浪微博和Twitter的區別---惠普實驗室公布關於新浪微博和Twitter比較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標題為「中國社交媒體的發展趨勢」,突出了惠普獨特的數據分析方法,並再次強調了一系列惠普近期在中國的投資計劃,包括雲計算、研發和開通社交媒體溝通渠道等。為什麼比較新浪微博和Twitter?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民數量,社交媒體的崛起呈現出爆炸性增長。
  • 惠普實驗室公布研究成果:新浪微博和Twitter的區別
    論文標題為「中國社交媒體的發展趨勢」,突出了惠普獨特的數據分析方法,並再次強調了一系列惠普近期在中國的投資計劃,包括雲計算、研發和開通社交媒體溝通渠道等。為什麼比較新浪微博和Twitter?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民數量,社交媒體的崛起呈現出爆炸性增長。
  • 政務微博互動情況研究
    《政務微博互動情況研究——「人民網政務微博一周精選TOP10」的個案分析》獲得一等獎,以下是論文全文: 【摘要】本文以「人民網政務微博一周精選TOP10」中每周10條政務微博為研究對象,對90條政務微博及其評論進行互動情況研究。
  • 新浪微博被約談 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
    新浪微博被約談 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 新華網 | 2020-06-11 09:09:58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10日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
  • [學子論文]本土微博大V的影響力分析
    從2009年8月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始,短短四年時間,新浪微博用戶發展到5.03億,品牌價值幾十億,成為了研究新媒體發展歷程的重要對象。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發布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2)》指出,作為一種新型媒介工具,微博傳播對於社會發展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但其負面效應也十分顯著。
  • 新浪微博文章怎麼發,新浪微博怎麼寫文章
    新浪微博文章怎麼發,新浪微博怎麼寫文章。有細心的用戶會發現到,在新浪微博裡有個文章,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發,下面我就來說下新浪微博文章怎麼發,新浪微博怎麼寫文章。登陸進我們的微博。登陸後,進入到我們首頁。我們要知道,點擊「文章」是不可以發布的。
  • 昔日「霸主」新浪微博的興衰史
    新浪微博新浪CEO曹國偉為了吸引用戶,翻開電話本給每個認識的名人打電話。從那時開始,微博正式從媒體那裡接下了輿論監督的接力棒。也為後來平臺的第一次危機埋下了伏筆。公知下線2013年8月,是新浪微博第一次觸犯紅線,網絡推手「秦火火」等人因傳播謠言而遭到逮捕,公知代表薛蠻子因涉嫌嫖娼被拘留。
  • 新浪微博怎麼加入微群 新浪微博加入微群的教程
    新浪微博是一款不錯的軟體,很多明星都在使用,下文小編來給大家講一下在新浪微博中加入微群的教程,相信可以幫助到你們。  1、打開新浪微博客戶端,登錄自己的微博帳號,進入到微博主界面後,點擊主界面最下方的那個消息菜單。
  • 新浪微博被罰!這個功能不能用了
    根據網信部門的整改要求,微博熱搜榜、熱門話題榜自2020年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停止更新。在此之前,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網信中國」消息:6月10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暫停更新熱門話題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