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英文錯誤並不是語法錯誤,但老外真的不會這麼說。這類表達我們統稱叫做
【Culture based mistake】
文化性錯誤
避免這類錯誤,只能靠日常不斷地積累和學習。
今天所長就給大家說幾個常見的錯誤表達,看看你都「中槍」了沒~
01您先請
×You go first.
After you.
進門或進電梯,讓對方先走都是一種禮貌的表達。
如果說」You go first」,雖然意思是「你先走」,但這話卻很刺耳,因為這是一個命令式的表達。
那該怎麼說才禮貌呢?老外說After you.跟在你後面。
情景對話:
【公司樓下】
Rachel: Morning, Mr. Mike.
瑞秋:早上好,邁克先生。
Mike: Morning, Rachel. How’s it going?
麥克:早上好,瑞秋,最近怎麼樣?
Rachel: I'm good, thanks. Here comes the elevator. Mr. Mike, after you.
瑞秋:我很好,謝謝。電梯到了,您先請。
02我先走了
× I go first.
I have to go./I got to go.
說再見的時候,中文常說「我先走了」
可英文裡並沒有這種說法。你說「I go first」,外國人一頭霧水,會想誰second go。
所以說「Goodbye」之前,你可以加一句「I have to go.」或者輕鬆一點「I got to go.」
03希望不要
×I don't hope so.
I hope not.
中文「我不這麼認為」翻譯成英文好像是「I don't think so.」
這樣的說法在語法上看沒什麼錯,但一般人不會這麼說。
例句:
A: Will he be late again?
A:他又會遲到嗎?
B: I hope not.
B:我希望他不會。
04我想點一杯咖啡
×I want to have a cup of coffee.
Could I have a cup of coffee?
中國人在外國點餐的時候,會說「我想要一個xxx」
但如果直接翻譯成「I want to have」,老外會覺得非常不禮貌,因為這是命令的語氣。
所以老外通常會說:
「Could/Can I have xxx, p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