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日久如何與孩子和諧相處

2020-08-09 天山網

天山網訊(記者 沈祖嘯)宅家日久,歸籠的「神獸」讓家中「雞飛狗跳」的劇情時常上演。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專職心理教師陳英傑教你疫情期間如何與孩子和諧相處。

案例一:

張女士獨自帶著8歲的兒子居家辦公,淘氣的兒子每天製造各種狀況讓她非常生氣,為此,她每天打小孩不下6次。

陳英傑:特殊時期不光是天性好動的孩子,就連家長自己也會產生焦慮的情緒,不能因此對孩子有「你這孩子怎麼這麼鬧騰」的苛責,更不能動輒打罵小孩。

如果遇到爭吵,可以嘗試按下「暫停鍵」,在情緒要爆發的時候,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想清楚自己為什麼生氣,讓自己平靜下來後再和孩子溝通。

有時,家長可能會用負面消極的批評性語言,這個一定要注意。當前這種狀態,孩子的焦慮情緒基調已經比較高,很容易引發親子衝突。這時候,家長與其煩惱,不如把這當成一個很好的親子機會,一起開展互動性活動,下棋、玩遊戲、一起做家務,而不是光安排學習任務,這樣就能把焦慮和煩惱轉化成積極的體驗。

案例二:

王女士6歲的孩子開學將上小學,現在她特別焦慮,感覺孩子什麼都欠缺,居家期間天天為孩子上小學做準備,提前「加餐」。

陳英傑:孩子要上小學了,很多家長想讓孩子提前學習拼音、算術,這種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提倡,這其實是家長對幼小銜接的一種誤解。因為,幼小銜接最需要銜接的是孩子良好的習慣養成。

有些一年級新生剛入校時,往往對上學沒有清晰的概念,不知道去學校幹什麼,上學是怎麼回事,上課幾分鐘就開始走神,發言的時候也不會舉手等。其實,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很淺,但習慣養成很重要,好的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居家期間入學前,家長要多注意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妨多讓孩子背誦一些經典篇目,還可以利用親子閱讀時光,問孩子幾個問題,有意引導孩子用書面語言進行回答。

案例三:

秦女士家有兩個孩子,本來,上小學的大寶和上幼兒園的二寶關係和睦,但居家後兩個孩子一直在一起,總是沒完沒了吵架、搶玩具,哭聲、叫聲震耳欲聾,作為家長很是煩惱。

陳英傑:遇上孩子起衝突,父母需區別對待。

如果大寶莫名欺負二寶,本意是吸引父母注意,這時候,家長需要強勢介入,隔離獨立空間冷處理;如果是二孩相處方式的衝突,家長不妨把自己當做一個旁觀者和調解者,能兩個人解決就不要參與進去,給孩子交流相處的機會,教會他們相互理解,從而找到適合的相處方式。

案例四:

王先生發現,居家這些天孩子在家學習,不愛寫作業,三番五次說過之後才寫,這怎麼辦?

陳英傑:這個確實是一個孩子的習慣問題,怎麼才能養成按時寫作業的習慣呢?可能我們需要想一些稍微巧一點的辦法,別老去爭吵。

建議家長在孩子每天作息時間表裡動動腦筋,哪個時段是要寫作業的時間,哪個時段是安排自由活動的時間,做好這個時間表後,要讓孩子養成主動遵守這個規則的習慣,從被動提醒到主動做。

這有個過程,需要家長動動腦筋,想一些具體的小招,可以調動老師、同學的力量,來影響孩子的行為。

案例五:

陳先生發現自己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最近愛玩手機,說了孩子還不高興,怎樣才能讓孩子擺脫手機?

陳英傑:疫情下,良好相處的前提是達成規則意識,預防出現「沉迷手機不學習」的現象也一樣。

家長首先要在觀念上理解孩子對手機遊戲或其他新鮮事物的好奇,宜疏不宜堵,不要簡單地禁止孩子接觸手機,要學會疏通孩子的心理需求,讓孩子慢慢把注意力從手機上移開。

告訴孩子你理解他玩手機的需求,但是不能沉溺其中。在日常生活裡,家長也要給孩子做良好的示範,比如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最好也在一旁看書、學習、工作,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還有,要想讓孩子不迷戀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孩子建立更有吸引力的興趣,譬如運動、讀書、跳舞、彈奏樂器等,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擺脫手機了。

相關焦點

  • 宅家日久,要視身體機能變化適量運動
    宅家那麼久,人們確實有理由出去動動,運動對於調節情緒、改善心情,讓自己走出因疫情造成的心理封閉,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宅家日久,身體的各項機能難免出現退化,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會讓身體難以適應。哪怕是運動基礎較好的人,也不能貿然開始運動。正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疫情突如其來,社會經濟踩了一個急剎車,如今,防控的「門」卻不能猛地打開,而要有序地徐徐開啟,通往運動場的大門同樣如此。
  • 父母如何與ADHD兒童和諧相處?
    父母如何與ADHD兒童和諧相處?大腦生物反饋 1、首先家長要協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比如,如果孩子長期寫作業很晚,超過孩子計劃的睡眠時間,需要與老師溝通暫時減少孩子的作業;孩子在學校闖禍,要與孩子討論可行的解決和善後的方法,而不是簡單的責怪孩子(比如孩子不小心撞傷同學,家人要鼓勵孩子道歉,並與孩子協商使用孩子的零用錢和家人一起去探視同學)。
  • 怎麼與孩子和諧相處?
    該怎麼讓他倆和諧相處?父母在孩子比較年少的時候(14歲以前)容易用打罵來管教,覺得孩子容易管教,而且也不會記恨自己,這是理想層面的事兒,而實際情況是每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都會從身體到心理對父母有很大的憤怒、很大的排斥、很大的怨恨,如果後期繼續這樣相處,這些東西都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以及身體能力的增強而變得更加厲害,所以,很多以打罵教育孩子的父母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
  • 家長要與孩子和諧相處
    家長要與孩子和諧相處江蘇省贛榆縣城頭中學 李君仁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是現行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可以說,每一位家長都為孩子學習絞盡腦汁,每一位家長也都為孩子的成長煞費苦心。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家長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往往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形成&34;。
  • 幼兒園園長支招:宅家期間,與「神獸們」的相處之道
    如何陪伴孩子變「危機」為親子凝聚的「機遇期」,聽青苗國際幼兒園三大總園長共同為您支招:宅家時期,與「神獸們」的相處之道!欲伏「神獸」 先平其心疫情宅家期間,幼齡孩子往往精力比較充沛,有豐富多樣活動的需求
  • 《親子關係的重建》:教您如何與孩子和諧相處
    她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好多家庭也有,怎樣才能解決家長和孩子間的種種衝突呢?怎樣和孩子和諧相處呢?我們可以從《親子關係的重建》這本書中找到答案。《親子關係的重建》告訴我們 : 絕大多數親子衝突由親子關係不良引起,與其督促、控制孩子,不如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親子關係改善了,孩子問題基本就解決了。親子關係的重建,才是解決親子衝突的關鍵所在!
  • 宅在家,讓我學會如何當媽媽,應該怎樣和孩子相處
    如果沒有疫情,我可能大年初一就會和孩子老公一起去河北老家,初六返程,初九上班,寶寶去上幼兒園,一切都會順其自然按部就班的過。可是誰也沒想到,也不願意看到的病毒來了,不能出去亂跑了,為此大家都自覺的宅在了家中。
  • 《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2個工具教給孩子,與情緒和諧相處
    想讓孩子達到這樣的長大目標,丹尼爾·西格爾和蒂娜·佩恩·布賴森在《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中,提出要培養孩子的開放式大腦,關於開放式大腦,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接納,而其中很關鍵的是,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
  • 住校生如何與舍友和諧相處?這5個準則請一定要告訴孩子
    最近開學季,到處都是迎接新學期的激動心情和滿滿的鬥志昂揚,但是卻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出現:8月25日,安徽省固鎮縣第一中學,因為晾衣產生的矛盾,一高一男生向舍友舉起了水果刀,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消逝那麼,寢室關係真的有那麼難相處嗎?
  • 青春期不等於叛逆,家長掌握這些方法,輕鬆與孩子和諧相處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困擾的事情。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急劇發生變化,他們渴望成年,但是他們的經歷和成熟度卻限制了他們的成長。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們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但是如果引導不當,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那麼,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方法有哪些呢?
  • 父母關係和諧讓孩子健康成長。分享家庭關係中,夫妻相處的上中下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親,父母親的夫妻關係尤為重要,夫妻和諧的家庭孩子非常有安全感,透過看到父母的關係,也會樹立一個正確的婚姻觀。反之父母經常吵架,夫妻不和諧,孩子就會有擔心,有恐懼,對婚姻也會有一些過濾,或者孩子不想跟爸爸媽媽去交流,膽小,遇見事情會有逃避的想法。分享一下家庭關係當中,夫妻相處上、中、下三策。第一個是下策。夫妻兩個人共處的一個結果。你是錯的,我是對的。
  • 生完二胎,如何讓大寶小寶和諧相處健康成長,聰明寶媽是這樣做的
    一旦二胎生下來之後,兩個寶寶相處就成了家裡面最大的問題。如果教育的不到位,可能兩個寶寶就經常會把家裡鬧翻天,讓寶媽頭疼不已。生娃兒容易養娃難,怎麼樣讓兩個寶寶更好的和諧相處健康成長呢?下面來看看過來寶媽的經驗之談。1、不能偏心,有了小寶就讓大寶一個人睡一般來說,寶寶在三歲之前都是父母陪著睡覺的。有的家庭一旦有了小寶之後,就讓大寶一個人睡,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妥的。
  • 寶媽問:二胎家庭,如何引導兩個孩子和諧有愛相處?
    >最近有讀者在後臺問:家有倆娃,如何引導兩個孩子和諧有愛相處一般來說,孩子間相愛還是相殺,在於父母的態度和引導。引導得當,孩子大概率會相親相愛。1.不要嚇唬孩子:爸爸媽媽有二寶,不要你了二寶出生之後,鄰居、親戚朋友可能會忍不住逗大寶: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不要你了。看到孩子驚慌的神情,他們覺得好玩極了。
  • 當老年居民遇上年輕鄰居 雙方如何才能和諧相處
    當老年居民遇上年輕鄰居  雙方如何才能和諧相處  「世界盃雖然精彩,但也要考慮鄰居的感受和自己的身體健康,請球迷們儘量不要熬夜看球。」雙方如何才能和諧相處呢?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習慣觀念都不同  劉大娘今年68歲,因半夜看球問題和樓上的年輕鄰居溝通過好幾次,但至今沒有解決問題。前兩天,歐洲冠軍杯決賽又讓劉大娘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聽說世界盃馬上就要開幕了,而且要持續一個月,劉大娘便在單元門口張貼了一個溫馨提示。沒想到,很快就被人撕掉了。
  • 家長應如何陪伴孩子「宅家學」?
    您知道嗎,疫情期間孩子宅家,高質量陪伴是最好課程。餐桌也是課堂,這次疫情需要每位家長重新審視,自己與孩子相處的能力、家庭建設的能力等等。那麼,家長要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這段「宅家學」上網課的日子呢?、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
  •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
    作者:寶寶知道 念華華一個人快不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周圍人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融洽了,自然就會開心。那麼該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呢?怎樣對別人好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換位思考:當你對一件事情不滿時,先別忙著發火、也不要指責別人做得不對,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看這件事情,想想如果自己是他,自己該怎麼做,如果你換位思考以後就會發現自己理解了這個人的做法。
  • 和孩子相處總是劍拔弩張?學會運用「遊戲力」,重建和諧親子關係
    都說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最好的禮物,那麼孩子和父母之間,理應是因為血脈相連而溫情滿滿的。但是不少家庭卻有著大人和孩子相處總是劍拔弩張的困擾。其實我們對類似諸多"孩子和父母吵架而離家出走"的新聞已經"見多不怪"了,父母和孩子相處劍拔弩張的情況,其實並不在少數。但父母和孩子之間明明是最有溫暖的彼此,為什麼會導致相處如此緊張的境地呢?其實,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相處總是劍拔弩張,這是因為親子聯結斷裂。
  • 【家校】如何與「神獸」和諧相處——真光小學2019學年第二學期...
    為了更好的保障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在目前疫情防控新形勢的要求下,如何做好暑期家庭教育與學生心理健康是我們共同關注的。各年級組長以「如何與『神獸』和諧相處」為主題,與家長們探討假期如何陪伴孩子度過有意義的親子時光。
  • 睿智燈塔-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怎麼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不管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會有各種歪理,振振有詞地反駁,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如果家長再採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制性的家長作風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樣只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而往往那些懂得放手、不斷成長的父母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和諧相處。那麼,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暑假來了,家長和孩子如何相處
    市金川總校第一高級中學 賀忠發 孩子放假在家,睡懶覺、玩手機、玩電腦,家長几乎崩潰了,為什麼要放暑假?孩子們調侃:因為老師快崩潰了,給老師留下休息的時間。雖是調侃的話,但也說出了家長和孩子假期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如何與孩子相處,給大家3個建議: 第一、家長和孩子一起規劃好假期的學習和生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