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雨佳
近日,人大代表李翠枝的建議中針對加強對跨境電商嬰配粉監管提出的建議內容引起了網友熱議。其建議被個別人「斷章取義」地截取後,被很多人認為是「夾帶私貨,為了私利打壓對手,影響人們自由選購國外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權利」。
針對網上的爭議,記者聯繫了李翠枝代表,她認為,「公眾對跨境電商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乳製品行業的認識和了解還存在盲區和誤解,更痛心的是個別所謂的專家、行業人士發表了一些錯誤觀點,誤導了大家的判斷。」李翠枝強調建議的本意是加強對跨境電商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監管,降低這種特殊食品的安全隱患。
「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滿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活力。但是,跨境電商在發展中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特別是當涉及到嬰幼兒配方奶粉等特殊食品時尤為突出,亟待改善。」
李翠枝談到,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商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隱患。因為按照目前跨境電商的相關政策規定,如果把跨境電商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定性為「個人物品」,他們將不再受制於一般貿易的監管。所以,今年我在兩會建議中提出了相關建議內容,希望能夠推動相關部門完善監管制度,保障跨境電商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質量安全。
近年來,跨境電商進口嬰配粉出現的問題不斷增多:2019年,就有42款嬰幼兒配方奶粉等乳製品因質量問題,登上了國家進口商品的「黑榜」; 2018年央視新聞報導,西班牙搗毀了一個包裝假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地下工廠,這些假奶粉經由海外網購渠道主要銷往中國市場。
所有這些問題和報導都令人十分揪心,而這也正是李翠枝提出加強監管,保障食品安全的原因。「奶粉質量是『天大的事』,不能有一絲大意,不能出一點問題。我希望從監管方式、監管工具以及產品抽檢方面加強監管,從嚴管理。無論從什麼渠道購買嬰幼兒配方奶粉,無論多少錢購買的,產品質量都必須是過關的、安全的,才可以放心給孩子吃。」李翠枝說,「我認為只有依靠消費者的監督、國家的嚴格檢驗監管和生產企業的誠信經營,通過這種多管齊下的方式,才能確保產品的高品質和質量安全,才能讓中國的寶寶們喝上放心奶。」
李翠枝還告訴記者,未來自己還將持續關注跨境電商質量安全風險問題,儘快推動我國跨境電商進口嬰配粉產品質量的監管不斷完善。此外,她還會對跨境電商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問題追蹤到底,與媽媽們一起守護寶寶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