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堯十甫
特級教師羅樹庚說:
「電影裡住著一個教育家」。
的確,在成千上萬中外電影中,有許許多多關於教育或者具有教育意義的佳片,這些電影,可以給老師極大的啟發,對老師很有幫助。
所以,當老師,很有必要觀看一些教育佳片,從中汲取教育力量。
但電影那麼多,時間那麼緊,老師該選擇什麼樣的電影觀看呢?阿堯總結了一些,僅供老師們參考。
文末附有教師必看30部教育電影 ,喜歡一定要分享出去哦!
啟迪心靈、傳達美好的電影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給我們很大啟發,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
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要時時向學生傳達美好的東西。所以在觀影的時候可以多多選擇一些能夠帶來心靈啟發、淨化心靈的電影。
比方,《地球上的星星》、《天堂的顏色》、《音樂之聲》等都這些片子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對老師教育學生有很大的啟發。
這一點,阿堯就不多說了,老師們應該是有共識的。
來源:《地球上星星》截圖
可以給予老師教學勇氣的電影
教師工作並非旁人想像的那麼輕鬆,箇中的辛酸只有老師自己才能體會。
既然選擇了當教師,希望可以堅持下去。
當你感覺想要放棄時,或許一些教育電影就可以給你堅持的動力和勇氣。
比如,阿堯之前就推薦過《講臺深處》這部片子。
《講臺深處》電影海報
女主貝斯從小就夢想著當一名老師。她很順利的面試上了一家學校。
然而,上班第一天她就遭到了各種打擊。學校建在一所廢棄的工廠裡;地面泥濘不堪,到處是水窪。所謂的教室,也是一間破舊的棚戶房。
學生們的確不是省油的燈,相當調皮搗蛋,稱老師為小丑。在考試時候,她一出門,整個教室就亂做一團。她一度痛哭流涕,想過放棄,但最終堅持了下來。
或許貝斯的這種樂觀與堅毅,可以給很多已經出現職業倦怠狀態的老師們以鼓勵。
對班級管理有借鑑意義的電影
面對班裡的「刺頭兒」學生,一時不知該怎麼辦?
或許你可以從電影中吸取一些經驗。
在電影《自由作家》中,主人公愛林·格魯維爾從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了一家叫做威爾遜高中的學校當高一年級的英語老師。
《講臺深處》截圖
班裡的學生完全來自不同種族,有黑人、白種人,拉丁美洲人、亞洲人,由於種族歧視的原因,學生之間彼此隔閡相當大,甚至一言不合就打起架來。
面對問題不斷的班級,愛林想出了各種辦法。
比方,用遊戲的方式讓學生之間逐漸消除隔膜,增加凝聚力;帶學生去參觀大屠殺紀念館,讓他們知道和平的重要性;通過讓學生記日記等方式去了解他們每一個人,然後去幫助他們。
這些方法對於每個班主任而言,也很有借鑑意義。
對教學方法有啟發意義的電影
觀摩影片,也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教學方法。
例如,在泰國電影《教師日記》中,支教老師安的教育方式給我們很深的啟發:
1.多採用鼓勵式教學方式
影片中,安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以小星星為獎勵,凡是做題又對又快的都可以得到小星星。這種方法對於這種年齡的學生來說,確實是行之有效,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日記》電影截圖
2.多嘗試體驗式教學法
影片中安為了為了說明什麼是浮力,她讓兩個學生下到遊泳池體驗。
很明顯,安在這裡採用了一種體驗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有參與性,更好地去理解所學的知識點。而不是靠死記硬背,記住一個抽象概念。
安的教學方式不是說百分之百適用於各位老師,但絕對能夠給你以啟發。
可以分享給學生看的電影
教師不僅僅自己要看電影,還應該把一些好電影分享給自己的學生看。
通過這些電影不需老師說教,學生就可以潛移默化,從電影中被教育。
《小鞋子》可以讓學生懂得珍惜,感受到親情的美好;
《外婆的家》可以讓那些天天沉溺遊戲孩子明白,放下手機,停下遊戲,要不然有些親情錯過可能會遺憾終生;
《聽見天堂》告訴孩子,有夢想就應該勇敢追求,去確定好方向,並為之努力拼搏。
希望這些電影也能夠對教育起到輔助作用,真正達到「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教育目的。
以上只是阿堯一些看法,僅供老師們參考,如果什麼觀點可以留言分享給我們。
附:
30部教師必看電影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