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和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引導大學生理性地認識自己的專業和未來將要從事的行業與崗位,將自己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要結合起來,建立起良好的從業的價值觀基礎。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要引導和培養青年特別是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並要求教育者引領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這不僅表達了黨和國家對大學生的期待,也對高校的大學生專業價值觀的引導和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為何要重視大學生專業價值觀培養
專業價值觀是學生衡量專業優劣的內心尺度,是學生對待某個專業的一種信念。專業價值觀影響著學生對專業的理解、選擇和態度,影響專業精神的形成,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對未來從事相應職業的態度。專業價值觀是大學教育的核心內容。倡導和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引導大學生理性地認識自己的專業,認識未來將要從事的行業和崗位,將自己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要結合起來,建立良好的從業的價值觀基礎,十分必要。
重視大學生專業價值觀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提出的必然要求。從全球來看,隨著現代工業社會的出現,大學越來越多地承擔起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的使命,校園中出現了針對社會行業需求的專業分化。對社會開放和融合是現代大學呈現的趨勢,專業的增長與多樣化是與社會行業的發展、與大學生就業崗位的變化相適應的,因此,近些年新的學科、新的專業在大學校園不斷出現。專業的產生不僅意味著學科知識的分化,大學生的價值觀也必然向專業滲透,專業價值觀成為大學教育需要值得重視的問題。
目前我國對大學生專業價值觀的教育不夠重視,其原因不是單一的。歸納而言,有兩點需要高度關注:一是教師的實用化傾向加劇了學生對學習的功利性態度,而教師的實用化傾向根源在於大學管理的功利主義傾向。二是大學教育只注重教授專業知識和教會學生專業技能,忽略了對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培養,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價值承載的教育。
大學生專業價值觀形成的過程
大學生專業價值觀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我國實行新的高等教育體制和勞動就業制度以後,考生進入大學前就應當認真考慮將來畢業後的就業和長遠發展問題,慎重選擇院校和專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要看專業「好不好」。學生評價專業「好不好」,表面上看是關乎他將來就業或繼續深造是不是有優勢,關乎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等心理因素和其他條件相適應,實質上是與考生的價值觀相關聯的。例如,什麼樣的專業才是好專業抑或少投入多掙錢?選擇專業主要看自己的個性特徵,還是多想想國家對人才的需求?等等。當然,無論如何,考生是基於主客觀的考慮選擇了他的專業。
大學生在校期間,是其專業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過程通常要經歷三個階段:一是認知認同,大學生能對專業價值觀的理論知識、歷史形成以及文化精髓正確掌握、充分理解和領悟。二是情感認同,大學生能夠意識到所學專業的價值,並能夠通過行為體現出對專業的認可。這是專業價值觀認同承上啟下的過渡環節,既是對認知認同的進一步深化,同時也是認知認同的重要基礎。三是行為認同,大學生在行為上把專業價值觀作為學習和實踐的指南,包括專業學習、社會實踐及就業崗位的選擇等。
專業教師和課程是專業價值觀形成的引領和載體
專業教師是大學生專業價值觀形成的引路人。在大學生專業價值觀形成上,專業教師在是否應該引路、引什麼樣的路、怎樣引路三個環節上都是至關重要的。專業教師在大學生專業價值觀形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對大學生最具影響力的群體。高校要從制度上加強設計,引導和激勵專業教師在課堂上下言傳身教,通過培訓使專業教師掌握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與學生分享自身對人生的思考,幫助學生尋找自己的道路,引領大學生的專業力量、專業信念、專業追求和專業認同。
課程是大學生專業價值觀形成的載體。首先,在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上,要增加對大學生進行專業價值觀引導的課程。一是通識類的課程,如哲學、倫理學方面的課程;二是專業倫理的課程,如科技倫理、學術倫理、護理倫理等;三是實踐性的非正式課程,使得大學生通過參與社會服務、公益組織特別是未來工作崗位的專業實踐等活動,增強社會關懷,培養奉獻精神和公民意識。
其次,在課程與教學組織和設計中,注重專業價值觀這一目標的實現。在此環節上,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並按照由低到高、由簡單到複雜順序,把每個目標領域分為若干個層次和水平。價值觀是情感目標要解決的問題,屬於高級的教育目標。因此,專業教師在課程的設計上以及具體到每一門課程上,在制定學生的學習目標時,均要把專業價值觀的教育作為教學一個重要目標。
總之,要重視並通過多種路徑引導和教育學生確立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大學不是要標榜招來了多麼聰明的學生,而是應該培養學生具有遠大的理想抱負,要使學生通過專業的歷練去體現出個人將來的職業理念,即社會責任感、應該為社會做些什麼。
(作者系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6年08月1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