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往往會因為一場飯局改變
在中國人的交往中,飯局是重頭戲,而共同出遊、健身、打牌、K歌等等活動,是飯局的外延。要和友人保持聯絡,你可以根據彼此時間的充裕程度和喜好,做出合理安排。那些在社會上朋友眾多、受人歡迎的人,其實沒有掌握什麼了不起的秘訣或者特殊的技巧,只是他的真情加上主動,足以融化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並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
當你的人脈資源足夠多的時候,財運就自然而然地來了。
你可以將與自己的生活範圍有直接關係和間接關係的人排成一張「聯絡圖」,然後對這些人進行分析,根據自己的需要排隊,明白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級重要的。這就像打牌一樣,只有對於手中的牌瞭然於胸,你才能組合出最有力量的牌型。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往往會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你需要多方面的資源。有了這樣一張圖,你就擁有了一張有效的關係網,這時候你可以使用和藉助的力量將成倍增加。
從世俗人情講飯局是情感的加油站;從官場生態講,飯局是結交權貴、趨炎附勢的名利場;從社交處世講,飯局是交流思想、增進共識的聯絡辦;從工作應酬講,飯局是凝聚人心、加深印象的聯歡會。
飯局是手段,不是目的。
局中之局千變萬化,我們如何才能贏得飯局,贏得人脈,贏得財運?
失敗篇——飯局製造的尷尬
同事午餐:影射職場競爭
在武媛看來,每日的職場午餐中,「吃」的內容與各種利益關係密切相關。「比如,公司的市場部和客服部雖然在業務連接上環環相扣,但是兩個部門絕對沒有人會混在一起吃午餐。公司的人都知道,這兩個部門的『頭有過節,因此兩個部門的人即便私底下是好朋友,也不會公然在公司附近起吃午餐。「武嬡聳聳肩說道。
一個月前,兩個女同事競爭一個出國培訓機會。她們在公司內相迎走來都會調開眼神或故意繞道,餐桌上更是恨不得走平行線,以看不到對方為宜。但她們私底下卻關注對方的一舉一動。你在其中一人面前提到另人,她都會盤根究底:「你什麼時候看到老闆找她啦?」「她有列印過計劃餐的對象基本都是和我們有著密切工作或情感聯繫的同事,餐桌上的人員更替中必然能反映出職場形勢的變化。」有一位同事曾經與武媛非常要好,以前兩人在一個部門時,天天一起吃午餐,「那個時候,不管工作多辛苦,我都會每天和她吃午餐,想到自己能在辦公室裡有個無話不談的女友覺得欣慰極了。」
然而兩個月前,這位閨密同事升遷到其他部門後,兩人午餐的格局就發生了變化,一起吃飯的次數越來越少,吃飯時間越來越短。午餐格局的變遷讓武媛感覺失落的同時,也感受到壓力。
客戶款待:飯局恐懼症
做銷售做了十幾年的老白,在多年飯局酒精考驗下,被檢查出了中度脂肪肝。「不曉得是否可以拿這個診斷書推掉一些飯局呢?」老白晃著醫院的診斷書自嘲道。作為集團的銷售高手,老白每年業績的提成都讓同事們眼紅到抓狂,但是他一副欲言又止、有口難辯的模樣,「銷售苦呀,飯局恐怖呀!」他嘆氣道。
節前年終,是完成一年銷售任務的關鍵時期,老客戶關係必須維持,新客戶還需要爭取,方方面面都需要在飯桌上做適當潤滑和打點。一日三餐,老白常常是吃出五六餐來,但腸胃仍然處於飢餓狀態。「那些飯局,哪裡是為了吃呀,你不僅得事前精心策劃、組織邀請,飯桌上還得滿桌應酬、察言觀色,適時適度地把自己想辦的事情摻和進去……一頓飯下來,累死你!」
上司邀請:酸溜溜的鴻門宴
老實內向的孫志韜,因為剛從校園畢業不久,說話做事顯得非常稚嫩所以平日裡多是少言寡語,只管埋頭做事。工作日的午餐時間,同事們經常結伴出去點餐,孫志韜則常選擇點外賣,一邊玩電腦一邊吃。「同事的午餐邀請,我一般都不敢去。」對孫志韜來說,這些邀請下都埋藏著職場陷阱,沒準是哪位同事有意差遣他幫忙。一個月前,一個資深老員工就用一頓普通規格的午餐讓孫志韜頂替了她國慶期間的值班任務。
上司的午餐邀請則更讓孫志韜志忑不安、心有餘悸。「我工作這一年多來,被我們領導請過一頓午餐,那頓飯吃得我終生難忘。」那是去年年底,領導在午餐時間特地開車帶著他去一家飯館吃飯。整個飯局前半段,領導都是在和風細雨地關心他,從他的家鄉風情、家庭情況、成長經歷聊到他在廣州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情況,直到飯局快結束,一直忐忑的孫志韜才明白了領導請他吃午餐的真正意圖。
原來,單位當時引進了末位評級制度,每個部門到了年終都必須評出個「C」級員工。「身為領導,我知道部門同事都很賣力工作,成績也是不相上下,所以這個名額攤給誰我都很難交代……你是新人,業務上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而且,即便今年被評為C級,單位還是會給你們時間繼續學習和考領導話說到這個地步,孫志韜唯有回答:「領導放心,我不會介意察的這次評級的,以後我會更多向前輩們學習的。」
跟在領導身後跨出飯館的大門,孫志韜如釋重負的同時,心裡卻不免有些委屈。「領導的飯局不好赴啊,搞不好就是場鴻門宴「他由衷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