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解質的電離
定義:
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 或熔化狀態 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叫電解質。
非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強電解質 :在水溶液裡 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弱電解質:在水溶液裡只有 一部分 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本質區別:
電解質—— 離子化合物 或 共價化合物
非電解質—— 共價化合物
注意:
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 化合物 ;
②SO 2、NH3、CO 2等屬於非電解質 ;
③強電解質不等於易溶於水 的化合物(如 BaSO 4不溶於水,但溶於水的 BaSO 4全部電離,故 BaSO 4為強電 解質)——電解質的強弱與導電性、溶解性無關。
(2)強電解質與弱電質的本質區別: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電離(或 是否存在電離平衡)
(3)強酸( HA)與弱酸(HB)的區別:①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pH(HA)<pH(HB) ②pH 值相同時,溶液的濃度 CHA<CHB ③pH 相同時,加水稀釋同等倍數後, pHHA>pHHB
電離平衡:在一定的條件下,當 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 和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 相等時,電離過程就 達到了平衡狀態,這叫 電離平衡 。
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A、溫度 :電離一般 吸熱 ,升溫有利於電離。B、濃度:濃度 越大 ,電離程度 越小;溶液稀釋 時,電離平衡向著電離的方向移動。
C、同離子效應 :在 弱電解質溶液 裡加入與 弱電解質 具有相同離子的電解質,會 減弱 電離。D、其他外加試劑:加入能與弱電解質的電離產生的某種離子 反應的物質時, 有利於 電離。
電離方程式的書寫:①用 可逆符號 ( ) ②多元弱酸的電離要 分步書寫(第一步為主)
電離常數:在一定條件下,弱電解質在達到電離平衡時,溶液中電離所生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跟溶液 中未電離的分子濃度的比是一個常數,叫做電離平衡常數, (一般用 Ka 表示酸, Kb表示鹼。) 表示方法:AB A++B- Ki=[A +][B -]/[AB]
初高中所有資料合集看下方!!!!
影響電離常數因素:
a、電離常數的大小主要由 物質的本性 決定。
b、電離常數受溫度 變化影響,不受濃度變化影響,在室溫下一般變化不大。
C、同一溫度下,不同弱酸,電離常數越大,其電離程度越大,酸性越強。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一元強酸與一元弱酸的比較 (1)同物質的量 濃度、 相同體積 的一元強酸與一弱酸的比較 項目 類型 C(H+) pH 中和鹼的量 與足量金屬反
(3)判斷弱酸(或弱鹼)常用的方法:
①測定已知濃度的溶液的 pH;
②測定已知 pH 的溶液稀釋後 pH 的變化;
③測定對應的鈉鹽溶液的 pH;
④取體積和 pH 相同的弱酸與鹽酸分別加入鋅粒,觀察反應現象;
⑤分別等體積、等 pH 的弱酸與鹽酸進行中和滴定,測量消耗氫氧化鈉的體積;
⑥分別取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弱酸與鹽酸測量其導電性;
⑦分別取相同 pH 的弱酸與鹽酸,向其中分別加入相應的鈉鹽,測定溶液 pH 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