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青少年足球教練,工作內容並不像旁人所見那般輕鬆。在這個崗位上堅持,一是延續自己的足球夢,二是培育下一代職業球員的傳承理想。」寧波費倫足球俱樂部教練朱嘉楠說。
意外折翼的職業球員夢
今年3月,朱嘉楠指導的寧波市鄞州朝暉實驗學校兩支校園足球隊分別榮獲了浙江省校園足球聯賽(寧波賽區)女子甲組一等獎、男子甲組二等獎。「看到孩子們得獎,實現他們的足球夢,是我最開心的時刻。」朱嘉楠作為教練發自內心地為他們高興。
談起自己跟足球的「情緣」,朱嘉楠說要追溯到1999年那場激動人心的女足世界盃。談起那場球賽,她眼裡仍湧動著熱血:「就是那時結下了我和足球的情緣,當時我才11歲,第二年我就說服了家裡人讓我考足球學校。」
說起這件事,她更篤定足球和自己的「緣分」:「當時中國足球學校的競爭十分激烈,2000那屆同一年齡段報考人數達到300多人,只錄取50人。放榜的時候我的名字剛好在錄取線上最後一個,就差一點我就不能被錄取了。」就這樣她幸運地走上了職業球員的路。
進體校、進長春華女子足球隊,她從2003年到2011年都是在女足隊裡打中後衛。當她的名字進入國家隊青訓大名單,職業球員生涯前途漸漸明朗時,她卻在一次比賽中受了大傷——左腿腓骨骨折。
「對於職業球員來說傷病猛於虎,需要修養時間的同時,我打的位置不像前鋒可以調整,中後衛只要不下場,我就沒有上場機會。」她在長春女足坐了一年「冷板凳」,也終沒能等到機會上場打比賽。後來實在熬不住了,她就離開了效力將近十年的長春女足隊。
「當時是捨不得足球的,畢竟熱愛了那麼多年。」於是,朱嘉楠想到了投身足球教育事業,來延續自己對足球的熱愛。
了一等獎回來,這節課是賽後的調整訓練。」朱嘉楠說。
下課鈴聲響後,少年女球員們陸續來到球場。
訓練中,她指出學員錯誤時,語言不像一般教練那般嚴厲,而是幽默風趣:「同學,你跑步的時候手上是拎了兩桶水嗎?擺臂呀趕緊!」不過效果極好,學員馬上擺臂提速奔跑。如果學員有動作流暢的射門動作時,她會情不自禁地誇:「快速快速!擺腿,漂亮!」
在外人看來足球教練的課程時間短而輕鬆,其實她每天晚上都會備課。
她說在球場上風吹日曬雨淋,喊得嗓子嘶啞都不算辛苦。唯一艱難的是,一些家長對孩子學習足球的「阻撓」。「孩子們來上過足球課之後,都是興奮地要求繼續學足球,反而家長會說和補課時間衝突了,選擇放棄足球。」那些時刻,是朱嘉楠感到心酸的時刻。在她眼中,有些孩子足球天賦不錯,就這樣放棄會成為孩子內心的遺憾。
「其實現在的家長過於心急了,每門科目都不想讓孩子落下。他們更願意去投資那些短期內見效快的科目,恰恰足球不是一個能夠『一步登天』的運動。」朱嘉楠說,一旦足球訓練足夠了,出成績也是極為顯著的。
這些年朱嘉楠也一直不斷在改進自己的教學和訓練方法。她也時常和同俱樂部外教德拉甘項目交流學習。德拉甘來自足球氣氛濃厚的塞爾維亞,來中國前他在自己國家踢過超級聯賽,在執教上也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在德拉甘看來,中國的青少年球員也頗具天賦——跑得快且反應敏捷,發揮這種優勢的情況下進行創新。朱嘉楠也會去觀摩外教的課,總結經驗應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去。
當記者問到對國足世界盃的看法,朱嘉楠說夢想是要有的,她將更多地著眼於落實在實實在在的基礎教學工作當中去。
談到想要最想了解的職業,朱嘉楠說是餐飲店主,她平時愛好美食,同時也夢想著之後能開一家餐飲店,特別好奇採購選食材的秘訣和管理餐飲店的方法。
最辛苦的是面對家長的「阻擾」
去年9月,她從長春來到寧波費倫足球俱樂部擔任青少年足球教練。「這裡的足球教育氛圍更濃厚。」朱嘉楠說。
作為最基層的教練,做好足球的普及,培養孩子對足球的興趣,至關重要。朱嘉楠一直在推廣青少年足球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著。
她平日裡在寧波市鄞州朝暉實驗學校帶教兩支隊伍。
記者跟著來到了球場,小學女足甲組球員們還沒下課,而朱嘉楠習慣早到一步。「上周小學甲組女足總決賽拿
她看重積累足球教育經驗
「剛開始做足球教練,工資並不高,就兩千元上下。」足球教練的工作也不輕鬆,朱嘉楠卻甘之如飴:「積累教學經驗才是我最看重的。」
最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她曾經帶領校園組的小球員們打入「哥德杯」青少年足球的第二名。因為之前有過職業踢球的經驗,朱嘉楠在教學上方式上更為細緻:「我們那個年代教練都信奉棍棒式教育,認為棍棒底下出人才。我個人不太認同這樣的方式。」
她的足球教育理念是快樂踢球。她在青少年足球教學上有自己的一套,和機械式學習的老觀念不同:「我會在示範教學時給出3個動作,球員們可以按照我的方式去做,也可以創造自己的踢球方法,在我的課堂很自由,主要鍛鍊踢球的『球商』。」朱嘉楠認為足球踢法上沒有對與錯,只是當時的一個選擇罷了。
尤其是比賽中,朱嘉楠說哪怕自己帶的球員在比賽中把球踢歪了,她也不會當場指責她。「在球賽上的作用就是讓他們放開自己,不怕輸的狀態才是好的比賽狀態。」朱嘉楠說,一個好教練要懂得在比賽場上調動隊員的情緒,隨時調整戰術布局,並在信心上給予球員們足夠的鼓勵和支持。
記者 俞蓓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