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複課心裡話:孩子,不是老師「抗瘋能力」強,而是因為我心裡...

2020-12-14 騰訊網

民小編說

從寒假到複課,時間已接近三個月。這三個月,老師們都在做什麼,想什麼?面對網課、復學的種種壓力,老師們是依靠什麼堅持下來,戰勝困難的呢?在開學過渡階段,還有哪些實用技能,能夠幫助學生迅速「狀態回來」?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一線教師的複課心裡話……

開學了!一個小男孩在班級裡接受採訪——

「再不開學我媽要「瘋」了!」

「那來到學校,老師不會『瘋』嗎?」

「不會,老師受過專業訓練,『抗瘋能力』比較強!」

孩子,老師不是本來就「抗瘋能力」強,是因為他們心裡有你!

這個假期,因為疫情,老師搖身變成「主播」,一路坎坷摸索,走過了漫步雲端的網課,慢慢步入「腳踏實地」的複課,如今正式開學,心中難免思緒萬千,百感交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到底在想什麼,我們在做什麼?來看看這位一線教師的心裡話,體會這個特殊時期的老師百轉千回的心路歷程……

網課——縱然十八般武藝,網課上到能「發瘋」

自從假期開始,老師變成「十八線主播」以來,不必說卡網、靜音、斷線、黑屏的問題、也不必說噪音、回聲、不絕於耳,甚至哭聲、打罵聲、狗叫、雞鳴聲也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單是每天的日常工作,都有無限苦辣心酸。

1.秒變「債主」:作業, 摧著摧著被拉黑了……

每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網課作業向東流。每天,不僅要當主播,還逼著自己當「債主」。變著花樣布置有趣作業,想著方式精簡題目布置有用作業。花式宅家趣味作業、素養提升作業,縱然十八般武藝,七十二般變化地激勵、點評,最後始終有人不交作業。嘔心瀝血改作業,眼裡布滿血絲,還需「奪命連環催作業」。微信群裡私發,未果;打電話,答應要交,最後依舊未交;再打,無人接聽。催著催著,聽說家長退群了;催著催著,聽說被拉黑了……

2.秒變「警察」:上課,上著上著學生不見了……

上網課,形成條件反射,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聽得到我說話嗎?每天備課費盡心思,講得激情澎湃,本想是一群人的盛宴,最後是一個人的狂歡。仿佛近在咫尺,卻又遙網相望。開始點名,全員都在;打開視頻,頭髮蓬亂;上著上著,頭像還在,人卻不在!哪兒去了?怎麼辦?老師秒變警察:追蹤調查,群裡尋人啟事,家長電話,視頻語音……後來,看著睡上回籠覺的學生,我明白了,什麼叫做:網課,上著上著,學生就不見了。

3.秒變數據員:表格 ,報著報著還是懵了……

除了上網課,各種各類的表格,接踵而至;一波一波的資料,需要完善;各種會議需要參加。統計信息,呼喚家長。查姓名,查住址,查行蹤,無休止地問,不間斷地寫……秒變數據員,告訴自己,每天我還能填表,這是為抗疫做有意義的事,說明我還是一個健康的人,一個有用的人,這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可是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最後,報著著報著,還是懵了……

4.秒變「傻子」:抽問, 抽著抽著網就卡了……

不提問,老師講得是信心百倍;一提問,群裡打出字,後面全跟風;開麥答題,全場安靜,「某某某,在嗎?」一片安靜;「某某某」繼續沉寂!「喲,人呢?禁麥了嗎?」從遙遠的雲端,此時會傳來久違的聲音:「老師,我家攝像頭壞了」、「我的麥克風有問題!」「老師,打不開麥。」「老師,我的網卡了,信號不好。」「老師,我聽不見你在說什麼。」呵呵呵,當老師是傻子嗎!慢慢地,我已清楚:網課抽問,抽著抽著,網就要卡了……

5.打回原形:測試 , 測著測著就傻眼了……

上課前,我以為最成功的就是網課成功;測試完,才發現原來那都是自認為的成功。測試前,我以為自己是「李佳琦」,學生都是「李子柒」。測試完畢,一看成績,我和學生,徹底地放棄了幻想,打回了真實的「原形」。原來,理想與現實,還是隔著像網際網路一樣虛擬的、一段長長的距離……

複課——不僅很忙碌,更是在闖關!

網課只是序曲,那麼接下來,複課後,真正的劇場才開始。防疫時期,大家對老師的期待:教學上像教授般無所不知,生活上像保姆般無微不至,遇到問題像醫生般無所不能,一個學生都不能掉隊。複課後,各種會議,各種準備,健康防疫,開學第一課、家長表格,蜂擁而至。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1.心理關—— 工作量的落差,無法適應?

網課,授課方式,授課地點,改作業方式變化了,經過了兩個月,馬上重新轉化回學校教學,授課方式重新變化,這種轉化的心理能否適應?再加上,線上教學到線下正常教學的課時量增加,還要加上因為疫情防控增加許多工作量,還有自己的家庭事務要兼顧,如此,導致老師的心理落差和身體落差難免拉大,我們如何適應?此時,要闖關!

2.健康關——我們老師身體是否會被感染?

學生來自各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方,老師是必然在教室裡上課,和孩子們接觸最多,並且和來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家長交流,這樣就增加了被感染的風險,萬一自己感染疾病怎麼辦?此時,要闖關!

3.教學關 ——兩級分化的學生,該怎樣上課?

網課,孩子自律,家長負責,和學校學習沒有區別;可是家長沒空,自律不夠的同學,知識幾乎空白,欠帳較多,跟不上進度,班級兩級分化嚴重。如此,講新課,學困生跟不上進度;複習重複網課內容,網課優秀的同學是重複學習,沒有興趣。老師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界。此時該怎樣上課?此時,要闖關!

4.管理關——懶散慣了的學生,我們怎麼辦?

由於接近三個月的超長版寒假,放縱自己太久的學生們,在家養成了與手機為伴,與懶散為伍,熬夜睡懶覺玩遊戲。生活沒有規律,學習自在輕鬆,再回到有組織有紀律有要求的集體學習生活。突然的節奏變化,學生是否能承受,管理是否有衝突,家長是否會配合?作為老師,我們都需要闖關。

5.考核關——成績在疫情面前, 考得不好怎麼辦?

複課的首要任務是防疫健康,這是首要任務,但是防疫並不意味著其他教學的所有考核就放下,畢業班老師的升學壓力,非畢業班老師的教學成績壓力,網課學習效率雖低,但教學任務不變。我們,需要闖過壓力關!

行動——把「災難片」拍成 「好萊塢大片」

如今,複課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並不能因為闖關艱難而退縮。而是要收起行囊,做好準備,想想我們的抗疫英雄們,想想我們的武漢,帶著勇敢的心,帶著速度與激情,讓「幸福來敲門」,走向複課的美麗人生。不把複課當做「災難片」,而要拍成多部「好萊塢大片」。我們在行動!

1.積極心態的勵志片——自我勝利法

「開學虐我一千遍,我待開學如初戀」,用專注減輕緊張焦慮,使人痛苦的必使人強大。複課終究要到來,不管困難再大,也要學會面對,並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永遠熱淚盈框,永遠縱情歌唱。作為教師的我們,接納現實,該來的總會來的,沉著就能應對,冷靜方能清晰,儘可能地思考好一些預案。相信「只要肯用工,方法總比問題多」。

2.自我點燃的歡樂片——來一次改頭換面

人的心情取決於自我調節,自我點燃,心情調節好,人就不衰老。複課前,把自己的髮型收拾乾淨,商場買一套新衣服。剪個頭髮,可以換個心情;買套新衣,心情可以翻新,點燃自己內心的歡樂,以飽滿的熱情迎接複課。

3.診斷學情的偵查片—— 做多次問卷調查

我們提前用問卷星,平時的作業等方式進行診斷偵查,一個個知識點羅列進行問卷,學生空缺在哪兒,老師自己做到瞭然於心,成竹在胸。

4.學生復盤的教育片——定製私人自查表格

複課前,作為老師,我們要慢慢退出主播角色,讓學生上臺做主角。所有的教不如自學,所有的教育都不如自我教育。用表格教會學生自我復盤,自我教育,自我總結,從而採取讓學生自我明晰彌補的方向和方法。

私人自查表格

5.助力推動的家庭片——布置複課前家長作業

複課前,給家長布置複課前的家長作業,助力學校複課。布置家長做好調整學生飲食結構、生物鐘調節、準備學習用具等常規開學安排外,特別注意家長和孩子的傾心談心,幫助孩子度過心理危機;尤其是抗疫多方面的注意事項,形成家校合力。

6.走心貼心的溫情片——送開學大禮包

複課前, 給每一位學生準備好一份貼心的禮物,把溫暖送給每一個孩子,為複課創造暖心走心的磁場。給孩子快樂,就是給我們教師自己幸福。

7.安全有序的旅遊片—— 走「神獸歸籠」路線圖

孩子們回到校園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校園防控疫情的新舉措和注意事項。於是,我們制定好回校旅遊路線圖:從進校門口——教室——廁所——食堂——操場——小賣部——醫務室——寢室——多功能教室的路線安排,一邊「旅遊」一邊帶著孩子們親身體驗防疫的注意事項和具體操作。如此,比枯燥的講解更能深入心靈。

8 .內化於心的競技片—— 一日常規擂臺賽

防控疫情,安全重於泰山。如何能夠把防疫知識真正地內化於孩子們心裡呢?來一場「一日常規」防疫知識的「擂臺賽」,把防控的日常生活細節做到實處,做到孩子們的心靈深處。

9.班級文化的法製片——羅伯特議事定複課公約

從網課回到學校課堂,不管從禮儀穿戴、出行常規、還是作業學習等,都需要重新制定和班級文化有關的班級公約。同時,用羅伯特議事的方式制定出民主的公約,更容易讓複課同學接受。

10.神聖嚴肅的儀式片—— 和手機說拜拜的複課禮

網課時,電子產品控制了孩子們的生活。此時,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決絕狠心的態度,來一場「和手機說拜拜」的複課禮,定好手機契約,為後面避免因手機引發衝突,做好前期工作。

11.樹立榜樣的英雄片——評網課自律達人秀

複課後,班級迅速收心的方法,那就是樹立班級榜樣。評選網課期間的「自律達人秀」,宣講他們的自律故事,為班級樹立正能量,從而開啟新的複課生活。

12.審視作業的「驚悚片」——來一次網課作業大展臺

為了規範作業,把網課時期的作業,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況,給孩子們一個震撼,來一次網課作業的展示,讓大家看到認真與不認真的差距,從而把注意力指向複課後的作業質量。

13.復學收心的規劃片——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

一個人有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才會更有動力。讓學生制定複課後的目標,並運用SMART原則, 把目標明確具體話,可以量化,可以實現化,與現實關聯化,並有時間限制。如此,增加孩子們複課的動力和信心。

14.結合實情的AB劇 —— 開啟分層混搭課

複課後,課由於班級學生人數較多,需要拉開防疫空間。正好一個班級分成兩個班,那麼分成AB兩班,分進行分層教學。為了儘快讓孩子們實現網課到複課的銜接,把線上資源豐富的特點與線下互動的優勢相結合,實現孩子們網課到線下課的過渡銜接。

15.勞逸結合的小插曲—— 開啟課堂「咖啡茶歇」

為了避免同學們無法適應線下課堂的強度,用中途放音樂,放視頻或者各種情景小活動等方式「咖啡茶歇」,做到勞逸結合,不打疲勞戰術,讓孩子們逐步適應複課線上的課堂生活。

16.培優補差的紀錄片 ——打造小組「複課者聯盟」

面對學習兩級分化,我們需要打造小組「複課者聯盟」,優秀的同學帶動後進的同學,進行小老師制的幫助,並每天對幫助的效果進行記錄評比,從而達到學習齊頭並進的效果。

17.身體調節的遊戲片——開發無身體接觸小鍛鍊

孩子們需要運動,那麼課間休息怎麼辦?開發課間無接觸的小鍛鍊,既活躍氣氛,同時也放鬆身心。如:蘿蔔蹲,幸福拍手歌等等。

18.個別撫慰的心理片——進行專業心理輔導

對個別因為網課無法適應的同學,心理過渡焦慮的同學,請學校專業的心理老師介入,進行專業的心理指導,度過複課銜接期。

19.養心靜心的連續劇——每日5分鐘專注力訓練

由於網課時間較長,並且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所以導致有的同學專注力較低,此時每天進行5分鐘的專注力訓練,進行冥想等方式,每天記錄,堅持兩周,從而慢慢提升專注力。

20.自身工作的生活片—— 做複課工作的減法

對於老師本人,我們對自己不要要求太高,善於做減法。要事在先,善於借力班幹部。在忙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自己的生活娛樂,學生的幸福比考核重要,成長比成功重要,盡其所能,順其自然。如此,才能讓我們自己的複課銜接壓力減小。

最後,我想化用「小豬佩奇」的金句表達老師的心聲:風裡雨裡,我們都在學校等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學就是旺季,你不學就是淡季。這就是老師!

作者 |重慶兼善中學蔡家校區 吳小霞

微信編輯 | 魏倩

相關焦點

  • 把老師「逼瘋」的學校,一定不是好學校
    這幾年,有不少朋友向我諮詢X縣的某私立學校,打算將孩子送去就讀。我明確地告訴她們:那是一所把老師「逼瘋」的學校,一定不是好學校,千萬別把孩子往那裡送。由於教師行業相對封閉,一般入行5年後,就基本喪失了改行的能力。面對過於強勢的管理,多數教師只能默默地忍受,接受,像士兵接受命令一般地無條件完成管理者交給的各種任務。很多老師就是這樣,被軍令式強勢管理「逼瘋」的。
  • 新學期,老師被「逼瘋」的學校,一定不是好學校!
    這幾年,有不少朋友向我諮詢X縣的某私立學校,打算將孩子送去就讀。我明確地告訴她們:那是一所把老師「逼瘋」的學校,一定不是好學校,千萬別把孩子往那裡送。其實,在X縣,把老師「逼瘋」的學校還有不少,只是程度有別而已。一所學校將老師「逼瘋」,讓學校成為教職工的「噩夢之地」,這樣做的結果一定是毀了老師,毀了教育,毀了孩子。
  • 太原新建路小學:抗「疫」故事開啟複課第一講
    原標題 太原新建路小學:抗「疫」故事開啟複課第一講  5月18日,太原市新建路小學四至六年級共1300餘名學生返校,迎來複課的第一天。一大早,執勤交警、家長志願者、學校教師、安保人員就等候在學校大門口,嚴守多層關卡,築起一道道安全防線。
  • 好老師應該在孩子心裡種花,而不是栽刺
    原標題:女老師患癌,全班男生剃光頭:好老師在孩子心裡種花,而不是栽刺。作者簡介:清風吳語,理工科碼字人,寫走心文字溫暖你我,過自在生活看見天地。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今天教師節,祝老師們節日快樂!也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好老師,好家長。——青欖君說前幾天,看到了一條令人非常動容的新聞。
  • 教師職稱按教齡晉升最合理!30年教齡老師,說出了心裡話
    教師職稱按教齡晉升最規範!最有序,最人性化!為什麼要這樣說?30年教齡老師:說出了心裡話。 老師們在年輕的時候,可以學普通話,講規範課,寫論文都不是什麼難事,然而當老師已經很多年後,形象,年齡都不允許,大家都不適合晉升職稱條件,所以對老教師和一線教師來說,非常不公平
  • 川大附中老師家長交出震撼抗「疫」答卷
    近日,一則網絡視頻感動了不少網友,短視頻中一位戰鬥在湖北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隔著厚厚的防護服向遠在四川家鄉的孩子說出了心裡話,樸實真摯的父親寄語讓人淚目,網友留言:「您給孩子樹立了最好的榜樣!」除了榜樣家長,四川大學附屬中學的老師們也積極履職,堅守崗位,為學生「停課不停學」做好堅強保障。
  • 《老師好》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因為遇見了你們,我...
    一個普通的孩子,如果有自己樂在其中的興趣、有為了實現目標吃苦的決心,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即便進不了頂尖學府,不能大富大貴,也不妨礙順利的過好一生。為什麼就沒有前途呢?人各有志而已。回到主人公苗老師,65年考上北大中文系,卻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失去入學機會,從大城市來到偏遠的縣城中學,做一名普通的語文老師,心裡的憋屈可想而知。
  • 教師節,聽聽老師心裡話
    為此,不僅提前準備,還要絞盡腦汁顯得與眾不同,鮮花、杯子、化妝品、自製卡片,都是老師經常會收到的禮物。對老師而言,這些禮物能直擊內心嗎?他們最希望的禮物是什麼呢?昨天上午,記者在蚌埠一中採訪了三位教師,聽他們說說心裡話。朱錚:見到老師打個招呼就行啦在講臺站了幾十年,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朱老師的嘴裡講過許多遍。
  • 700餘位家長戰一線,海澱教師當起「臨時父母」
    為幫助抗疫一線家長解除後顧之憂,海澱區各個學校行動起來,及時登記、了解情況,號召老師給予學生更多關注和輔導,並號召班級學生、家長給予幫助、送上祝福。1月29日,當鵬鈞得知媽媽從後備力量轉為一線救治人員後,情緒產生了很大的波動,心裡滿是對媽媽的擔心。張娜老師和鵬鈞進行了很長時間的電話溝通,老師的溫暖和撫慰,讓這個從小生活在醫院院區的孩子很快認識到了媽媽工作的重要性,懂事的鵬鈞祝福媽媽平安歸來,祝願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平安歸來。
  • 直接讚美老師的唐詩不多,白居易的一首絕句,說出了學生的心裡話
    今年9月10日是第35個教師節,很多學生有很多心裡話要對老師講,也有學生想編寫詩歌,將祝福語發送給他們摯愛的老師。最樸實無華的語言才能表達出最真摯的情感,編發詩歌也不需要過分華麗的辭藻,只要有一顆敬師和愛師的心意就可以。
  • 教師節這天,二三裡帶你聽聽這些銅川老師們的心裡話……
    你做老師有多久了?回顧教師生涯,你有什麼想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今天,二三裡採訪了幾位來自銅川的老師,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心裡話。「我1991年8月參加工作,至今為止29年了!站上了三尺講臺,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把學生放在心上,放在第一位,現如今社會多元化的大前提下,學生的管理越來越難,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不能有機的結合起來,導致現在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不懂得感恩,因此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想說的是,守住初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了!」
  • 初中調考讓一線教師休息,校長書記帶著美音體老師監考
    楚天都市報5月28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柯桂林)「今天考試怎麼監考的不是班主任?」28日,武昌區九年級五月調考第一天,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一線教師們全體休息兩日,校長書記以及其他行政人員負責監考,考試前一天學校還進行了考務會,對音樂美術體育老師進行考務培訓。
  • 作為一線教師,我願意寫寫身邊的故事,讓你了解教師的工作
    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會不會給我的學生造成壞的影響?作為學生的老師,我感覺自己有必要寫一些文字,講一講我身邊老師們的故事,從而對教師多那麼一絲的寬容,多那麼一點的理解。既然做了孩子的教師,我們都能感受到身上的責任,我們都知道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未來建設國家的棟梁,都願意為他們的成長貢獻力量。疫情期間,我看到了白衣戰奮戰在抗疫一線,也看到了教育人對祖國的忠誠,對自己的挑戰。居家隔離時期,為了引導學生學習,我們學校的老師們想盡了一切辦法。領導嘗試著用積分管理激發老師與孩子的動力。老師們在忘我的工作。
  • 抗壓力是孩子走上成功的必備條件,這幾點教您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所以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要注意提升孩子的抗壓力,因為抗壓力不但是孩子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他賴以生存的基石。什麼是抗壓力?抗壓力即一個人應對壓力的能力。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承受著壓力,有的人承受著工作的壓力,有的人則要面對家庭或親人的壓力。一個人處理這些壓力時的做法,直接反映出這個人抗壓能力的強弱。
  • 《簡愛》:每個追求獨立的女人心裡,都有一個「瘋女人」伯莎
    在《簡愛》中,閣樓上的「瘋女人」伯莎對男主人公的懲罰實際上與簡內心的渴望是一致的,表達了簡愛對男性的憤怒和削弱男性力量的渴望。然而憤怒與懲罰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直面問題的勇氣。成年後的簡愛先是在慈善學校當老師,之後來到了男主人公羅切斯特先生的府邸桑菲爾德擔任家庭教師。簡愛與羅切斯特產生了愛情,然而就在與羅切斯特舉行婚禮的當天,簡愛發現羅切斯特還有一個活著的「瘋女人」妻子伯莎。羅切斯特先生是上流社會的男人,而簡擔任的家庭教師,在當時只比女僕的地位高一點點。門第之別只是一個方面,二人更大的障礙存在於心裡。
  • 孩子得上學恐懼症 專家: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是關鍵
    水母網4月17日訊最近,芝罘區林先生特別煩惱,兒子小林突然抗拒學校,死活不去上課,他只好天天將兒子「押送」到學校,再讓老師把他拽進課堂。  小林:我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原本我是班長,後來因為犯了個錯誤被老師撤職了。我非常難過,覺得老師不再喜歡我了,同學們看我時,我也覺得他們在嘲笑我。
  • 新老師學歷再高,能力再強,沒有這把「刷子」,還真管不住學生
    世界上最受人尊重的三種職業是:警察、醫生、教師。今天要說的是一位老師的故事。小夏,年芳25歲,211院校畢業,人長得漂亮,身材好,親和力強,溝通能力也不差。畢業後,她去了一所中專學校當語文老師。小夏老師卻犯了一個新老師常犯的錯誤。她看了一眼那個男生,長頭髮,單眼皮,有點痞氣,正嬉皮笑臉地看著她。小夏當時心想:哪有這樣的學生?私自打斷我的講話,擾亂課堂,還問我隱私問題!小夏心裡有點生氣,瞪了那個男生一眼,沒再理他,開始給學生上課。空氣瞬間有些凝固,男生一臉尷尬。
  • 今天教師節,一起來聽聽老師們的心裡話……
    在責任與擔當,在修身與齊家等等方面,更應該具有代表性,因為教師的形象是一種方向的引領,是社會良好風氣形成的中流砥柱。所以,在教育管理中,讓老師尋求職業的幸福感,讓老師擁有一份職業的成就感,是我們不懈努力營造的方向,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當教師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的時候,她所產生的魅力,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長軌跡的!只有這樣,孩子幸福成長,家庭和諧發展,教育才能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滿意!
  •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決定了其未來人生的高度,如何培養抗挫能力?
    見微知著,抗挫折能力不同,在平時的學習、考試以及對待生活的方式就有所不同。比如,考試不理想的時候,有的孩子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而有的孩子淡定自若,愈挫愈勇,敢於向困難挑戰。被老師批評了,有的孩子戰戰兢兢,心情抑鬱;有的孩子內心堅定,自我反思,尋找解決辦法,並避免之後再犯。
  • 我們的愛太粗糙——小學生繆可馨跳樓,因為她抗打擊能力不夠強?
    評論區有人說了,80後的我們那一代,老師訓的還少嗎,那時好像抗打擊能力都很強,也沒人受挫跳樓自殺……還有校領導對繆爸說,孩子自殺是她自己的事情(言外之意你家孩子脆弱)……我想,這可能是這個社會成人世界裡集體無意識的心聲吧。地獄,真的不在另一個世界,就在我們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