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買數碼產品究竟有多虧?我算了一筆帳

2020-12-22 潘潘聊科技

各位讀者老爺們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借貸分期買數碼產品的事兒。

最近發生了一件事,京東金融一條「三觀不正」的借貸廣告上了熱搜:

在視頻中,一位農民工兄弟帶著母親坐飛機,結果老太太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坐飛機出現了暈機症狀,空姐詢問要不要「升艙」,升艙費用1290元。農民工兄弟打開了手機,微信支付餘額只有52元,囊中羞澀。

就在這個時候,後面一位藍衣大哥挺身而出,「升!升艙的錢我來出。」,還以為大哥把手掏向自己的腰包,結果他卻要過農民工兄弟的錢,直接借了15萬元的「備用金」,好傢夥!

一副正人君子模樣,好像這筆錢真的是他自己出了一樣。農民工兄弟還擔心「網貸」,結果大哥來了一句「京東金融是京東數科旗下的大品牌,新用戶借3W塊,30天免息……balabala。弱弱地問一句:大品牌就可以不還錢嗎?

不能?那你說個錘子呢!

實際上,這種廣告我不是第一次見了,之前也刷到過360借條的短視頻,也是類似的情節,還接到過360借條的電話,問我要不要借錢。

騰訊、阿里、字節……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旗下都有網際網路信貸產品,它們搖旗吶喊,都在告訴我們:沒錢?沒事,我們可以借你!有了錢,空姐分分鐘變成女朋友,老母親也能順利升艙了,似乎有錢就擁有了一切。

事實真的如此嗎?

01

做了這麼長時間的數碼產品推薦,我也經常收到這樣的諮詢:

這個太貴了……有支持分期的店嗎?學生黨想分期買iPhone,XX分期商場靠譜嗎?想買XX顯卡,但是預算不夠,想咬咬牙分期上,你怎麼看?更有甚者,還問我:

花唄額度不夠,能去借唄借款買iPhone嗎?

分期購物這種新的購物方式,早已從房子、車子這種超大額的商品,轉移到數碼產品這類數額相對大的商品中。既然最近京東金條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那我們就來算一筆帳。假如去年的這個時候用京東金條,分12期購買一臺iPhone 11 Pro Max,1年之後的今天,你到底虧了多少錢?(假設今天和去年利率一樣)

去年這個時候,iPhone 11 Pro Max 256G版本售價10899元,那我們就去京東金條借個11000元吧:

我的京東金條有15000元的額度,借11000元,分12期,最終要還多少錢呢?

答案是2065.65元,利息/本金的比例高達18.78%,接近20%了。也就是說借11000,你需要還13065元(後面那0.65就去掉了,無傷大雅)。

而現在iPhone 11 Pro Max值多少錢呢?用愛回收評估了一下,居然只值4900元!成色選的是「屏幕完美,外殼有輕微劃痕」,相信者更接近一般人的使用狀態。

所以,這臺手機1年後,你一共虧了13065-4900=8165,虧的錢差不多能趕上一臺全新iPhone 12 Pro的價格了。

可能有的人會問「閒魚自用二手出手價格比愛回收高不少」,那我也用閒魚價估計一下:

閒魚iPhone 11 Pro Max 256G的成色較好的,大概要6500元。假如你在去年用金條購買,那你一共虧了6565元,虧的錢足夠買一臺iPhone 12了。

與金條對應的,支付寶也有「借唄」借款服務,利息是1萬元日息0.005%(萬分之五),也就是借1萬元,1天要還5塊錢。

不多?365天下來,要還2007.5元,假如你在借唄借了11000元,1年後虧的錢和用金條差不多。

實際上,借唄和金條大家用得可能比較少,而同樣屬於這兩家公司的另外兩款產品——花唄和白條,用的人就非常多了。那我去年假如用花唄分期12期買了iPhone 11 Pro Max,我虧了多少錢呢?

花唄計費方式和借唄/金條不一樣,它是按照固定費率來的,每個月要還的錢一樣多,不同商品服務費也有些差異,我們就按照今年買iPhone 12 Pro Max的價格來預估吧:

10999元的手機,我們最終需要還10748元,利息約為650元。

白條和花唄近似,9299元的手機最終需要還10080元,利息約為780元。

客觀上講,用花唄和白條買1W出頭的iPhone,你花的錢相當於金條/借唄的1/3,明顯更划算。

那我們都用花唄、白條買手機不就行了嗎?誰TM用金條和借唄啊?

據我所知,大多數人白條和花唄並沒有超過1萬元的額度,即使有,也就是1W-1W5左右,很難用花唄同時供兩臺iPhone 12 Pro Max;而且花唄的額度和過往消費記錄有關係的,需要分期的人,往往沒有這麼大的額度可以給你分期,而額度大的人,往往可以輕鬆支付一臺iPhone 12 Pro Max的費用。

所以才會有一些人,動了金條和借唄的壞心思,想用額度超高的它們來完成自己的頂配iPhone夢。

天真!東哥和馬雲爸爸的小錢錢,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拿到的?

02

本人反對用任何帶利息的信貸產品分期購買數碼產品。

原因很簡單,當前不少數碼產品,尤其是手機,屬於快速消費品,壽命短(多少果粉一年一換最新iPhone的?),掉價速度更是非常快,哪怕之前以「保值」著稱的iPhone,現在的降價速度也是快得離譜。iPhone 12發布一個多月,拼爹爹補貼價直降900,找誰說理去?

而房子不一樣,房貸利息儘管也不低,但是房子屬於固定資產,而且對不少人來說是必需品;除此之外,房子還具備很高的投資價值。最關鍵的是,按照當前我們國家的現狀,房價還是會持續上漲,或者保持穩定,幾乎不可能出現暴跌。30年貸款期結束後,房子產生的效益超過了利息,因而大家都說,買房貸款不虧。

數碼產品不僅不能增值,而且還一直在掉價,只要開了封到手使用,價格就是譁譁譁地往下墜——對了,第一部分的計算還建立在對手機呵護備至的前提下地。倘若有個三長兩短,就算是邊框磕了一個小坑,對二手價格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要是再來一個碎屏,那就虧大了。

所以,你假如用了需要利息的分期購買,你需要承擔以下幾份損失:

總損失=手機折舊價+利息+因為風險導致的損失

那分期免息呢?

有不少人認為,伴隨著通貨膨脹,第一個月分期的購買力,比第十二個月分期的購買力要強,所以免息反而賺了。但在我看來,手機分期並不是一個長線的分期,它往往持續6-12個月,不會超過24個月,在這麼有限的時間內,並不能稱之為」賺了「,更何況絕大多數人的收入是跑不贏CPI的。

理論上講,分期免息自然是不會虧的,我個人並不反對分期免息。但是得建立在這樣一個條件下:

現在/今後某個特定階段,不分期就能買得起

新冠疫情的到來,抗風險能力顯得愈發重要。對於學生黨,或者剛工作不久收入不高的社畜,或者房貸壓力較大的人來說,抗風險能力並不強,一旦該月份其他部分支出有所超出,數碼產品上的分期款很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拿iPhone 12 Pro Max來說,分期價格每期高達800+元,不少學生黨生活費也就1500、2000元,假如因為出去聚會,或者買點衣服多花了幾百塊錢,手機的分期費用瞬間就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看來,免息分期更適合「有錢但是不想分期」的人,手頭拿不出錢買手機,且在一段時間也看不到全款購買希望的人,也不建議走免息分期。

03

想在這裡和大家聊聊「消費主義」。

在消費主義者的觀念裡,消費者是商品的主人;此外,消費還體現個人身份,商品被人為地劃分等級,人們能在消費它們的過程中享受到某種優越感。簡單來說,就是用商品給人打上標籤,「你買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老祖宗留下的「量入為出」「勤儉節約」的古訓似乎被不少年輕人拋在腦後。瀏覽小紅書、大眾點評之類的APP,我們不難發現,商家們大肆鼓吹消費主義,而不少人享受其中。

出門必然要叫滴滴,有事沒事去喝一杯星巴克,有什麼網紅美食第一時間排隊試吃,有什麼網紅XX館第一時間去體驗,喜歡的包包化妝品手機買買買,隨時來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

說實話,現在不少人沉醉於這種表面上的「精緻生活」中,只熱衷於朋友圈打卡,和好朋友交流「心得「,至於自己到底能不能支撐起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對自己的工作、學業究竟有什麼提升,都不重要,」精緻「就完事兒了。從這個角度看,消費主義無疑會讓人盲目從眾,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沒錢怎麼辦?借貸、分期!花唄、白條輪番上陣,再不行信用卡透支,再不行借唄和金條也能湊活湊活。分期買手機好歹還可以「回血」,買化妝品、衣服、鞋子之類的商品更是一個無底洞,消費的時候頭腦發熱,「儀式感」「精緻」」不能落後「。等到月初各路催債簡訊紛至沓來,才發現自己已然債臺高築,悔之晚矣。

追求表面的「精緻」,體現了虛榮心掩蓋下空洞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為什麼一定要和別人一樣呢?

04

之前某一篇推文下,有這樣一條留言:

看到你的推薦覺得很香,但是買不起,實在是心痒痒!

不知不覺中,我也成為了消費主義的助推者。這樣的結果是我不願意看到的,最後我想集中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也算是寫這篇文章的意義吧:

1、網貸,無論是大公司的還是黑網貸,一律不要碰!吃人不吐骨頭的玩意兒,網貸買數碼產品更是血虧

2、花唄/白條:不建議帶利息分期購買數碼產品,免息分期最好建立在自己能全款買或者未來某個階段一定能全款買的前提下進行

3、少追求「精緻生活」和「儀式感「,多修煉好內功,把錢花在真正該花的地方上

4、理性消費,儘量避免衝動消費或者跟風消費

5、養成存錢的習慣

相關焦點

  • 買車時4S店推薦分期,回家算了一筆帳,才明白其中有「貓膩」!
    買車時4S店推薦分期,回家算了一筆帳,才明白其中有「貓膩」!不過車子也不是很便宜的,普通的也要幾萬塊錢,在買車的時候都會選擇分期,付個首付之後每個月還幾千塊錢,自己也能承受得了。分期買車和全款買車誰更划算?分期買一輛車,4S店能掙多少錢?
  • 南陽「養孩子」究竟花費多大?資深家長給我們算了一筆細帳
    南陽「養孩子」究竟有多累?究竟要花費多大的代價與心血?似乎所有的家長都有吐不完的苦水,和道不盡的委屈,但卻沒有一個家長會覺得「不值得」,因為孩子是希望。但即便如此,那麼究竟在南陽「養孩子」要花費多少金錢和精力呢?今天我們和資深專家一起聊一聊這筆細帳!
  • 「貸款買車」和「全款買車」區別有多大?算一筆帳,就明白了
    一說到買車,現在有很多購車方式,比如零首付、全款買車、貸款買車、無息貸款買車、信用卡分期購車等等。總而言之,月入三千的人都有能力買,養不養得起車是最大問題而已。那這些方式到底哪個更好?貸款買車和全款買車的區別又在哪裡?下面我們去了解一下吧。
  • 算一筆「兩頭婚」的帳,女方吃虧,還不如買精子划算
    既然是AA制,我們來算一筆帳,看看這筆「兩頭婚」的帳裡,是不是真的完全的AA。 一、婚前一筆帳:1、彩禮、嫁妝:兩清。男方不用付彩禮,女方不用出嫁妝。彩禮、嫁妝這一筆帳,其實男方算是略賺了些。 2、房子:男方住男方的房,女方住女房的房。婚後可以住男方,也可以住女方。在這筆帳裡,男女雙方都要有房,男方省去了很多單身狗們必須要面對的「有房有車」的剛需。房子這一筆帳裡,男方扎紮實實地少了一套房子錢。
  • 「貸款買車」和「全款買車」區別有多大?來算一筆帳,就清楚了
    具體來說,貸款買車會多出去的費用有:1,貸款的利息高,舉個例,十萬的車你貸7萬(三年),利息應在一萬二以上,2,保險更高,多一千至兩千不等,3,手續費,評估費起碼多四五千。所以,買個十萬的車貸款的話你得多付出兩萬左右,更貴的車呢?同款車型,全款一次結清,可以在原價降個三千左右,分期的話,原價不會降多少。
  • 養一臺特斯拉成本有多高?經濟學教授算了一筆帳,真的很省錢
    養一臺特斯拉成本有多高?經濟學教授算了一筆帳,真的很省錢有人覺得那一輛電動車成本太高了,雖然買的時候有補貼,可以降低成本,但是日後的維修保養以及換電池的費用都很高。不過有一位經濟學教授卻算了一筆帳,他說養一輛特斯拉幾乎沒有什麼成本。他還拿自己家的特斯拉Model S算了一筆帳,總結就是成本要比燃油車低。
  • 雙11買什麼更划算?他們算了一筆帳……
    今年到底該買點什麼才算薅到了商家的羊毛?上海姑娘舒文心裡有一筆帳:"囤紙巾囤洗衣液不過省了兩杯奶茶錢。想要真划算,還得買點平時輕易不打折的硬貨!"雙11購物新選擇備戰雙11,舒文已經做足了功課,甚至用excel做了張種草清單。
  • 雙11買什麼更划算?他們算了一筆帳......
    今年到底該買點什麼才算薅到了商家的羊毛?上海姑娘舒文心裡有一筆帳:「囤紙巾囤洗衣液不過省了兩杯奶茶錢。想要真划算,還得買點平時輕易不打折的硬貨!」備戰雙11,舒文已經做足了功課,甚至用excel做了張種草清單。她必搶的是一雙UGG中筒雪地靴,「我到專櫃看過了,要2000多,在天貓奢品官方直營一看,只要852 ,省了一大半銀子,你說划算伐?」
  • 你有沒有買貴?來算一筆帳!
    不少消費者新車買回家以後,總覺得自己買貴了,經銷商好像掙了自己好多錢。那麼,這裡就來幫你算一筆帳,電動車商家賣一輛電動車到底能賺你多少錢?電動車不屬於高科技產品,沒有太高的附加值。電動車主要靠人力組裝,因此大部分成本都在人力、品牌、還有分銷這幾塊上。經過工廠、一級代理、二級代理、社區店層層分銷,最終到用戶手裡。
  • 究竟是要買GM8還是GL8,算算這兩筆帳就知道了!
    買GL8的人大可分為兩撥,一撥是買商旅版的,這些人追求的是經濟性,另一撥就是買28T這個版本的,這些人追求的是舒適性和品質感。GL8顯然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就給了GM8一條出路了。那GM8可以兼而有之嗎?我們來給GM8算兩筆帳,先跟商旅版算一下經濟性,再跟GL8最頂級的Avenir版本算一下舒適性和品質感。
  • 4月1日增值稅下調,我們簡單地算了一筆帳……
    增值稅可以說涉及到咱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汽車自然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國家政策性降稅廠商都會直接體現在價格上,讓利於消費者從而提升人氣和口碑,提振銷量那麼今天我們就簡單地算了一筆帳看看這次降稅3%之後如果廠商們都跟進讓利的話咱們買電動車的時候,可以少花多少錢首先看一下造車新勢力們特斯拉
  • 為什麼不建議買公寓?聽內行人算完這一筆帳,原因其實並不意外
    為什麼不建議買公寓?聽內行人算完這一筆帳,原因其實並不意外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住房的需求也越來越有所追求。因此,在這個階段,對於公寓是該買還是不該買呢?隨著時間的累積,選擇投資房產的人是很多的,他們有的投資住宅,也有的投資公寓,當然也少不了對商鋪投資的,因此它們成了很多投資商的選擇。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對於公寓,大家並不陌生,相信大家平時都能聽到一些公寓項目銷售十分好,而且也知道公寓相比於周邊住宅,它的價格要便宜得多,所以公寓投資留給大家的印象也是十分良好的。
  • 老公埋怨家庭開銷大,寶媽算了一筆帳,老公瞬間沉默了
    老人常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真到自己結了婚,開始照顧一家人的生活,才知道「錢」真的特別不禁花,一百塊打開很快就沒有了,養個孩子的錢都夠買別墅了,自己精打細算過日子,最後反倒被埋怨不會過日子!老公埋怨家庭開銷大,寶媽算了一筆帳,老公瞬間沉默了!
  • 王自如回懟羅永浩:把我惹毛了,新帳老帳一起算!
    數碼圈的大咖王自如和羅永浩的恩怨大家都知道,網際網路約架的第一場,從約架的結果看王自如顯然是輸了,而且隨著評測的機構的公信力也急速下滑,現在王自如的公司比較像是MCN機構了,當然要不是和羅永浩約架的話,現在的王自如應該是國內數碼、汽車評測之中公信力擁有壟斷地位的存在,但是非常可惜的約架之後一切都成為泡沫
  • 簡單算筆帳就知道了
    正因如此,讓我那不懂車的朋友陷入了相當的糾結中。於是找到了我這個混跡車圈多年的朋友幫忙出主意。經過一番對比,我推薦了一汽-大眾寶來,一臺非常適合家用的轎車。它是很多家用車主和追求「省心、實用」消費者的常規選擇。大家推薦寶來的理由有很多,其中最值得說道的莫過於高性價比和後期較低的用車養車費用了。
  • 帶著這個問題我算了一筆帳
    (3)餘氯到底有沒有危害?「去除餘氯」是很多淨水器商家宣傳的重點之一,不過自來水中充當消毒和殺菌劑的氯究竟有沒有危害呢?理論上說,氯對人體是有一定危害的,但自來水中的氯含量並不足以構成威脅。不過這種對人體無益的元素,當然是越少攝入越好。
  • 老司機算了一筆帳,還不如買燃油車划算
    老司機算了一筆帳,還不如買燃油車划算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混合動力車型到底值不值得我們去購買,購買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我們都知道目前市面上的混動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插入式混合動力英文縮寫PHEV。一種是非插入式的混合動力英文縮寫HEV。
  • 精準治水北京順義算好入河排口「一筆帳」
    精準治水北京順義算好入河排口「一筆帳」 2021-01-12 03:49:2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卞立群 責任編輯:卞立群
  • 內行人算了一筆帳,很意外
    如今的國際能源趨勢已經是相當的嚴峻了,很多國家包括我國都在尋找新的代替能源,汽車行業作為能源消耗的大戶,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新能源的研發和應用了,到現在為止新能源行業也算是小有成就,目前來說國內的新能源是以純電動為主的,很多人都想算一筆帳,如果同樣是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開一年,那麼新能源能夠比燃油車省多少錢呢
  • 想要換新家具手頭緊張 使用信用卡帳單分期不靈活
    最近,小編搬新家了,各種開銷真是讓我壓力特別大。這不最近也需要置辦全套的家具和家電,算了算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想著使用信用卡帳單分期購買家電來緩解資金壓力,但是朋友告訴我使用信用卡帳單分期並不靈活,現在很多人有借款需求的時候會選擇更靈活好用的微粒貸,看了一下自己微信支付入手確實有微粒貸,在微粒貸借了一筆錢,體驗確實不錯,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