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紈的人生智慧: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2020-12-14 卓語紅樓

別人持才狂傲,你卻虛懷若谷;別人花言巧語,你卻多思慎言;別人拼命顯擺,你卻韜光養晦;別人爭破頭顱,你卻以退為進;別人趾高氣揚,你卻不顯不炫;別人用盡心機,你卻遠離是非。

0101 李紈的背景:無可挑剔

李紈是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從四品),相當於國家最高學府的校長。並且,這個學府是專門培養官員的(放在今天就是中央黨校校長),很多當朝官員要稱之為「恩師」,有著強大的官場影響力,

書裡說李家「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又說「至李守中繼承以來」,說明李守中是族長。李家的家庭底蘊深厚,風門清貴。儘管祖上無爵位,這種家庭在婚姻市場卻是絕對的搶手貨。除了賈母,李紈就是賈府裡出身最好的媳婦。

賈府祖上很顯貴。但他們祖宗早已經選擇了急流勇退,只剩爵位,沒有了實權。由於文化路線也沒走通,當然無法恢復祖上榮耀,淪為沒落貴族。

賈家自詡為詩禮之家,但實際上半文半武、無所長項,靠祖宗蔭蒙得過且過。只有賈政一個人在朝為官,也只是個不值一提的工部員外郎(從五品),負責土工程的副官。

賈政本人並無爵位,官職又低於李守中,這樣來看,賈珠是高攀李家。要是拋開官職,單論兩家門風的話,那高攀的還不止一點點,而是一大截呢!

如果讀者能把書中的政治背景弄清楚,再把賈府的家族歷史搞清楚,就明白賈珠這樁聯姻來的多麼不易!(詳見《深度解析賈政夫婦:中國式婚姻,有多少難解之局》)

簡單說就是,賈府幾代祖輩孜孜不倦追求的結果,祖宗之期望,繫於賈珠李紈二人。

賈政原本沒有繼承權,應該一無所有的。賈母偏要對抗封建宗法制,一心一意把財產留給他。為什麼?大家看看,賈家那麼多男性,除了賈政能走上文化的康莊大道,其他還有誰?

賈政的特殊性,揭示了一個深藏的真相——不是賈母偏心,而是歷盡千帆的老人們,深知每個子孫的未來。既然無法改變,就把家產傳給那個有點希望的人吧!總比全被吃喝嫖賭糟蹋光了好。

詩書傳家久,是那個時代人的共識,也是永遠顛覆不滅的真理,即便到了現代社會。

越是文化不普及,有文化的女性越難得。滿人男性對家庭內務概不過問,都是甩手掌柜,那麼家族的發展和走向,真的全賴於女性!同時,滿人還有個風俗是兒媳管家。所以,李紈是帶著文明的光環,承擔著幾代祖輩的殷殷期望,來到了賈家。

她出身清貴,族長之女,書香門第。她明媒正娶,下嫁賈府,長孫兒媳,宜室宜家。她育有嫡子,教養有道,令其完全有別於賈府的紈絝之風,苛刻的賈政對兒子永遠有一萬個不滿意,唯獨對賈蘭「喜不自勝」。

總之,李紈這樣的兒媳,上合祖宗之願,下慰子孫之福。

0202 李紈的委屈:明珠暗藏

可是人生總有不完美,誰承望遇到了超級後臺加超級控制欲的婆婆王夫人。王家人太抱團了,王氏集團利益高於一切(詳見《深度解析賈政夫婦:中國式婚姻,有多少難解之局》)。李紈被輕而易舉的撂在一邊。

這狀態放在今天,就好比你的背景、學歷、職稱、業績,原本都是number one,從世界五百強被請到一個老化瀕危的公司做CEO,原本是來傳播先進經驗的,可入職沒多久就被守舊派鬥下崗了,還不許離職,就此被雪藏。你說這叫什麼事?

李紈怎麼應對呢?就一個字:忍。

如果你要問紅樓夢裡誰最出彩,毫無疑問是王熙鳳。她長袖善舞,她殺伐決斷,她千伶百俐.......據說一位美國教授調查學生最喜歡的《紅樓夢》人物,結果王熙鳳高票當選。她的光環太強大了,活的恣意熱烈,大大跳脫出那個時代的壓抑。即便她手上沾著鮮血(至少6條人命),都無法減損她的可愛程度。

但是有沒有人想到過,她所有的光芒萬丈,有個前提——霸佔李紈的位置。如果沒有管家平臺,她什麼都不是。

鳳姐的每一個光環,對李紈而言都是刺激,甚至可以說是羞辱。

曹雪芹刻畫角色最愛兩兩對比,王熙鳳和李紈就是對比關係。周瑞家的送宮花,把大半個家都走遍了,讓讀者跟隨著這盒花,見識賈府的各色人物。她去鳳姐兒那兒,作者偏偏寫了一句:「穿夾道從李紈後窗下過,隔著玻璃窗戶,見李紈在炕上歪著睡覺呢。」脂硯齋特意揪著這句,批道:

」李紈雖無花,豈可失而不寫者?「

是啊,此時的鳳姐正春風得意,有權有顏有愛有閨蜜,賈母寵、婆婆疼、丈夫哄、眾人臣服。一盒花要給她四支,站在門口,屏聲靜氣地等她夫妻遊戲結束.........而李紈呢,歪著,百無聊賴的消磨著漫長的午後。反正她不需要花,不需要問候,不需要一切繁華熱鬧。豪奴們大可省去跟她過招,過其門而不必入。

王熙鳳和李紈就是世界的兩端。一個花團錦簇,一個清冷寂寥;一個舌燦蓮花,一個默默無言;一個風光無限,一個黯淡無光。但諷刺的是,一個武一個文,一個借調一個正式。

0303 李紈的真相:槁木裡的火種

書裡說李紈形同槁木,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

探春發起詩社,李紈進門笑道:

「雅的緊!要起詩社,我自薦我掌壇。前兒春天我原有這個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會作詩,瞎亂些什麼,因而也忘了,就沒有說得。既是三妹妹高興,我就幫你作興起來。」

看看這段話裡有多少信息:眾人是春天搬進大觀園的,從一搬進來李紈就有心辦詩社了。詩社並不是簡單的娛樂項目,要知道,任何重大社會變革都從文化復興開始;自古以來多少仁人志士,從詩社裡誕生。這顯示出李紈內心期望著變革(起碼是家族內的變革),充滿著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但她又是謹慎的,有這麼好的創意,卻一聲不吭。直到探春提議,大家齊聚,萬事俱備了,她就馬上行動起來。

她張口先自薦掌壇,生怕被人搶了去,這爽利、這氣勢、這迫切——說實話,王熙鳳探春都望塵莫及。接著,她一口氣把詩社的地址、規則、別號、經費等問題,全部解決。

在詩社裡,李紈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她既會寫詩,又擅評詩,隨時想出新奇高雅的點子,活躍異常。當大家意見不同時,她一錘定音,毫不猶豫。對詩作的爭議,她力排眾議,絕不和稀泥。有過小嘀咕的人,最終都承認她「善看,又最公道」。

詩社是大觀園裡最美好的回憶,也是全書唯一的一段歲月靜好。這段詩情畫意,好似來的很容易,其實不然。文化人各有主見,不易聚集更不易管理,沒有幾把刷子真不行。由此可見,李紈既有管理之志,也有管理之能。

總之,李紈潛在的能量讓人很吃驚!而更令人吃驚的是,她非常嫻熟的把握著這股能量的運用,收放自如。

條件合適的時候,當仁不讓,動如疾風;條件不足,就靜觀其變,萬年蟄伏。極有主見,卻很少表現,一旦表現,穩操勝券——如此高超的處世姿態,堪稱大智若愚!

在權力的高壓下,她不爭不搶、淡然自若的過著」竹籬茅舍自甘心「的生活,甚至很多時候是一幅無能、遲鈍的樣子,讓人以為她形同槁木。誰知道,槁木裡藏著萬年不滅的火種,隨時可以釋放光和熱。

恰恰像她住的稻香村,外邊是黃泥院牆,毫無光彩,內裡卻「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

0404 李紈的鋒芒:經緯分明

李紈很善於忍,某些時候,這種人會被誤判為迎春的同類,所以說她槁木。但事實上,她跟迎春大大不同。

迎春也能忍,卻是愚忍,針扎一下不知道疼,是非好壞懶得分。而李紈是智忍,在忍耐的同時,保持著足夠的鋒芒,三觀清晰,經緯分明。

李紈和黛玉玩笑間,有句話

「你們聽他這刁話。他領著頭兒鬧,引著人笑了,倒賴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兒你得一個利害婆婆,再得幾個千刁萬惡的大姑子小姑子,試試你那會子還這麼刁不刁了。」

讀者們都知道,這是對王夫人的控訴。不過請留意,話裡除了控訴了王夫人,還有「幾個千刁萬惡的大姑子小姑子」。此時站在她面前的不就是幾個小姑子嗎?

黛玉先攻喧(開玩笑)她,她當即以牙還牙,順帶把每個人都敲打一下——不要對我太放肆了,我不是你們的保姆,你們要學會尊重我。

這種鋒芒到處可見,尤其跟王熙鳳相處時,寸土不讓,窮寇亦追。當然,因為她倆的對比競爭關係,李紈對王熙鳳有一萬個不忿,對她就總是火氣十足。

拋開複雜的成因,只說結果——王熙鳳跟李紈對口舌,其實每次都落敗。天下最巧的一張嘴,竟然多次慘敗給李紈,臨到最後還得求告:"好嫂子,賞我一點空........"

為什麼能讓阿鳳甘拜下風?即便她有強大的後臺,佔據著一切有利條件,終究大不過一個理字。在李紈有理有據、有章有法的對攻下,只能丟盔棄甲。

這是非常高超的反襯寫法。明寫王熙鳳如何伶俐、如何萬人不及,實際上卻遠不及李紈

【注】這也是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所有淺層印象和官方刷贊,都是鋪墊和反襯,高階層都在不寫之間。一旦你看懂了高階層,就會明白,官方刷贊原來是諷刺。這類人物以薛寶釵為最,次之有襲人、王夫人、王熙鳳等。

書香門第沒有白白培養李紈,文化武裝了她的頭腦,讓她擁有一個強大的自我。既能嚴格自律、不染奢靡、不屈威武、不混是非,又能隨順大眾、溫和得體。偶爾露一下鋒芒,就足以威懾對手。

因為有強大的自保能力,李紈在賈府被邊緣化,也僅此而已。像尤氏反覆受辱、邢夫人口碑盡喪、秦可卿小命不保,李紈都可以順利避免。在王氏姑侄強大的雙重夾擊下,她依然活的不卑不亢,就像傲雪寒梅一般,遒勁堅挺。

0505 李紈和平兒:惺惺相惜

平兒是書中少有一個完美角色,她身處逆境,不僅能保全自我,還能幫助別人。既不失生存之能,又不失善良本性,世間兩難之事,她做到了。

可是,賈府裡最推崇平兒的人是誰呢?是李紈。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共性才會生出愛護。

如果你看出了平兒的不凡,說明你是個正常人。如果你看出李紈的不凡,那才是高人。

李紈對平兒之愛護,已經超出正常的欣賞,可令她突破」理性「,跨界插手別人家的事。她明鑼明鼓的指責王熙鳳:

「昨兒還打平兒呢。虧你伸得出手來。那黃湯難道灌了狗肚子裡去了?……給平兒拾鞋也不要。你們兩個,只該換一個過子才是。」

這話說的多狠啊!試問,全府上下誰敢這樣咒王熙鳳?

值得注意的是,這句話也是箴言。按曹公本意,王熙鳳後來事敗被休,正值王家一敗塗地,有家難回滯留賈府,遭到邢夫人、賈璉、昔日豪奴的報復性打擊,被當做僕役羞辱。平兒是否成為正室不可考,但她成為實際當家人是真的。她和王熙鳳真的換了個。

阿鳳其實很可憐,終其一生只是個出力不討好的棋子。空長了華麗無比的羽毛,誰知肚裡一包草。作為現代讀者,或許難以接受這悲劇,但無法否認她確實有一身罪惡。

曹雪芹反封建,反的是封建糟粕,而不是良性規則。作為文化人,何為正義、何為天理,他比誰都清楚。

一部偉大的名著,三觀必然經得起百千萬年的考驗。那麼,書中一切身負罪惡的、有違天理的人,作者必然不憚於用最殘忍的筆觸去書寫結局。但是,一部分正義人士,必然要被罪惡之人戕害。這是對罪惡和黑暗的揭露。

大浪淘沙之後剩下的,是正義裡的金剛鑽。就是既能代表正義,還能跟罪惡搏鬥的那批人——也就是李紈和平兒這一類的。

平兒由奴變主,李紈獨得晚韶華,分明是作者對她們的褒獎!而許多當代讀者,一邊大讚平兒,一邊卻誹謗李紈,多愚蠢啊!

這二人原本是正副關係,平兒只是李紈的低配版,如同襲人和寶釵,命運的走向必然一致。平兒將負責長房,李紈則承襲二房的血脈。

0606 李紈的人生智慧: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作為賈政千挑萬選的兒媳婦,李紈絕對有不容小噓的實力。

她可進可退,可方可圓,隨著環境而變化。在詩社裡,有領袖風範。到三駕馬車管理榮國府時,因為自己深受王夫人忌憚,她就甘居探春之下,收起了當仁不讓的氣勢,很溫和的做著配角,顯得務實而勤勞。到抄檢大觀園時,她就站的遠遠的毫不染指,既無衝突也無故事,仿佛遊於世外了。

【注】抄檢中沒有發生任何磨難事件的只有兩處:李紈和林黛玉。她們倆都是文化的象徵。

所以,李紈本質上也是個政治家。放在什麼平臺上都可以發揮,給她什麼角色都能擔當。她所體現的正是中國文人的精神面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旦施展政治才能,她就能把大觀園治理成一派清淨樂土。

而李紈這些才智,又反襯了黛玉。李紈所能,黛玉皆能;李紈不能,黛玉亦能。只是物極必反,黛玉之能,已經不適合這個濁世。黛玉是高度理想化的知識分子,李紈是接地氣的知識分子。

當賈府轟然倒塌後,曾經叱詫風雲、鬼神不懼的王熙鳳,八面玲瓏、天衣無縫的薛寶釵,都無計可施。那麼多的心機、那麼的才幹、那麼多靠權利得到的名利榮光..........統統碎成瓦片。只有貌似槁木的李紈,培養出唯一的人材,讓賈府百年榮光得以殘留一絲餘氣。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成功是一切人的渴望。但當代人崇拜的是極其拙劣的成功學,追求速成炫耀,妄圖靠幾句漂亮話、賣弄點所謂的『情商「,就騙得一切,故皆以寶釵襲人為楷模。對作者真正塑造的成功者李紈,卻嗤之以鼻。

李紈的成功,靠的是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必須如此。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是蘇軾的一句話。本意是:做學問既要博覽群書,又要去粗取精,只有積累深厚的知識,才能運用時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如果說她做人圓滑、行事聰明,那阿鳳寶釵更甚一籌。關鍵是把聰明用到哪兒!李紈知道自己的本職本位是母親,生養教育好兒子才是第一天職,一切都圍繞此核心,這就是成功之路。其他的東西如榮光、地位、權利、家族裡的是是非非,有力則為之,無力則放棄,不能壓過核心。

反觀阿鳳,她什麼都想要,要獨佔丈夫、要執掌大權、要斂財、要美名、要萬人臣服、要人前拔尖,甚至到後來要操縱官府、草菅人命........她不是沒機會生兒子,兩次流產都是男嬰。平兒都為她認不清形勢而惋惜,她卻不自知。

她比常人聰明伶俐,自我感覺一切都應付的來,所以一切都屬於自己。可惜,應付的來,不等於歸你所有。阿鳳始終不知道哪些應屬於自己,那些是自己的核心。

這就是博觀而約取的道理。人生能抓住核心,可不容易。大多數人都把生命消耗看似凸現自我價值,實則不值得的東西上。

李紈婚前就已經具備了一切良好條件,是天命之所歸者。被命運扔進旮旯了,她不爭不怨,繼續積累自己的實力。

王熙鳳藉助管家,千萬兩銀子眨眨眼就來了,李紈每月只有40兩,跟阿鳳自然沒法比,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沒有罪孽的路,永遠不必擔心還債。腹內的詩書誰也偷不走,不必擔心被抄。錢會一點點多起來,兒子會一天天大起來。

這便是厚積而薄發的道理。最後證明了那句話:是你的,終究是你的。

莊子《南華經》裡有句話: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

意思是:人生於世,真正意義的成功,其實需要長久修煉,集合眾緣,如同滄海桑田一般,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大多數凡人而言,生命有限,能力亦有限,不招災厄,便是最大的成功了。要謹慎啊!#紅樓夢#

相關焦點

  • 每天學點箴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原典】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 蘇軾 《雜說·送張琥》)【註譯】廣泛;約:簡要。 全句譯意為: 既要博覽群書又要去粗取精,只有積累深厚的知識才能運用時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品讀】獲取知識要「博觀而約取」,而且只有「博觀」才能「約取」。運用知識要「厚積而薄發」,而且只有「厚積」才能「薄發」。這裡沒有快餐可食,也沒有捷徑可行。
  • 平天下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學習,強調「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提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數千年而生生不息,正是得益於這種見賢思齊、海納百川的學習精神。
  • 付軍: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付軍的人生理想就是在清華這一沃土之上萌芽的。1987年9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開始了自己的人生新階段。本科畢業後,付軍繼續紮根在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作為直博生攻讀博士學位。 靜坐聽雨無畏,無問西東求真。
  • 「變電老兵」池蓮慶: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變電老兵」池蓮慶: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發布時間: 2020-04-13 13:20:29   來源:  作者:葉澤
  • 【快樂工作法感悟】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做12年政工幹部的一點...
    【快樂工作法感悟】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做12年政工幹部的一點心得 2020-09-03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厚積而薄發,博觀而約取 論一個多面手的學習素養
    厚積而薄發,博觀而約取。我們是認真學習、力爭多面的婦聯人。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孫玉田書法作品欣賞
    王維《鹿柴》 孫玉田 書從廣博到專精,再以專精帶動廣博,如此反反覆覆,學術上謂之「博約」,即蘇東坡之「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在書法藝術上也同樣如此。一個真正的書法藝術家,不僅僅是一個執筆塗鴉的寫字匠。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和理論修養。
  • 2018屆河海魅力畢業生|李嘉俊——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李嘉俊的事跡已經充分證明他時刻將這十六字的校訓記在心中,將這河海精神帶入到學習工作中,懷著對師長的感恩之情,嚴格要求、鍛鍊自己,實實在在地做到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海歸博士林莽的科研之路:「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碰巧遇見「菁英計劃」本科4年,林莽是在中山大學(以下簡稱「中大」)環境科學系度過的,本科畢業前他並未想過將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設定為做一名科學家,然而在大四做畢業論文期間,在學院新引進的一位教授指導下,林莽開始了關於大氣化學的研究,中學時代學習化學的興趣被重新喚起,而林莽也逐漸體會到科研探索帶來的樂趣
  • 2018屆河海魅力畢業生 | 李嘉俊——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李嘉俊同學在進入河海大學求學以後,始終堅持全面發展,並在每一個領域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博觀」和「厚積」,尤其注重自己的積累過程。      對於自身的政治領悟,他早早樹立了「思想是一切行動的先導」的觀念,尤其注重黨課以及時政的關心和理解,在一開始就注意用一名黨員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在這樣的自身努力下,他最後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黨課考試。
  • 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
    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統籌研究部署,協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  ——習近平2019年5月20日至22日在江西考察並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時的講話  「謀定而後動」出自《孫子兵法》,原句為「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其意思是謀劃準備周到而後行動,知道在合適的時機收手,才會有所收穫。
  • 厚積而薄發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兩句話出自蘇軾《稼說送張琥》。
  • 【電子初心故事】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青島電子學校專業課教師 谷宇
    我所帶的班級是就業班,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很多同學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他們一入學的時候我就利用早自習和下午自習的時間給學生補習、指導他們寫作業,課代表講題;讓學生每天記一篇班級日記,同學們輪流寫班級日,以不同人的視角講述班級生活;每月一個文化「主題」,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文化沙龍和讀書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素養;每天放學都和同學們一起值日,並利用這個時間和同學們聊天,從不間斷;還記得一次校運動會
  • 學問應該這麼做: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我們都知道厚積薄發這個詞,自蘇軾提出「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後,就把博觀約取與厚積薄發聯繫在了一起,既對應也完善,更加精妙。我們如何才能做好學問?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就是好方法。不僅如此,博觀約取和厚積薄發本身就是學問。
  •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蘭州四中生物組特別主題教研活動記
    張老師說,蘭州市教學新秀總評課,代表著蘭州市青年教師的最高教育教學水平,也可以說代表著蘭州市學科教育教學的最高水平,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每個選手的課,不僅僅代表著個人水平、而是代表著一個學校或一個團隊的水平,當然有些選手素養高、能力強,把團隊水平能充分體現出來,有些選手可能不能把團隊的智慧充分展示出來。
  • 法官王雅俊: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學法用法,知之深則行愈達!
    速裁團隊一直保持緊張高效運轉,並一直保持無發改、無上訪、無超審限案件記錄。原標題:《法官王雅俊: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學法用法,知之深則行愈達!》閱讀原文
  • 「厚積」方能「薄發」
    之所以有這樣的「生長奇蹟」,是因為起初,毛竹深深紮根土壤,根系延伸數百平米,是在為「薄發」積蓄堅實的力量。沒有「厚積」,必然不會「薄發」,「厚積」是根本與基礎,「薄發」需要「厚積」作為前提和條件。「厚積」方能「薄發」,「沉潛」才可「飛躍」。 早熟的果子長不大,拔苗助長易夭折。
  • 教師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人物專訪 | 楊曉君: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在社會實踐中,楊曉君不僅僅收穫了成長,她更是對這個國家和社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知,這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她建議同學們一定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去放眼看看這個世界,不要把自己困在學術的象牙塔中。楊曉君從來都不是只讀書的「書呆子」,她有著極其豐富的課餘生活。她每天堅持跑步健身。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廈門雙十中學漳州校區2018級高一年段2019年研學實踐活動
    研學實踐正式如此,不僅是培養學員獨立生活、團隊生活的能力,更是去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文化、經濟、歷史等,人生哲理、心靈建設等。2019年4月26日至4月28日廈門雙十中學漳州校區高一年在東南花都開展3天2夜研學實踐之旅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是我們的真實寫照廣泛積累知識材料,到需要之時便可自如恰當應用舉行開營儀式,為本次三天研學實踐活動做準備。從行動、思想、心態等多方面,適應營地生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