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園黑惡勢力10種表現
什麼是校園黑惡勢力?校園黑惡勢力有哪些表現形式?對此,記者採訪了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常鵬,他對校園黑惡勢力的表現形式進行了解釋。
1、針對師生員工的搶劫、敲詐勒索、強拿硬要學生財物的行為;
2、對在校學生進行言語、書面、肢體動作的恐嚇、威脅的行為;
3、以欺騙手段「借」取他人財物不還的行為;
4、認同與膜拜黑惡勢力、暴力行為的,並有模仿的行為;
5、假借談戀愛為名,欺騙他人錢財、毀人清白的行為;
6、尋釁滋事打架鬥毆,甚至是勾結校外人員約架的行為;
7、恃強凌弱,毆打、侮辱他人的行為;
8、各種校園放貸行為;
9、妄圖稱霸校園的言行;
10、做不符合中學生身份的涉毒、涉黃、涉賭行為,或出入涉毒、涉黃、涉賭場所的行為。
大學生身邊經常遇到的黑惡勢力有哪些?常鵬說,與傳統的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不同,近年出現的黑惡勢力活動逐漸趨於隱蔽,其組織形態、攫取利益的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以各種「套路貸」「校園貸」「裸貸」等方式非法高利放貸、暴力討債。此類案件中的受害者以在校大學生為主,多數受害大學生自控能力差、消費不理性,缺乏法律和金融常識,容易被騙入「套」。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絡貸款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校園消費貸款平臺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臺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臺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制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那麼,大學生該如何防止捲入「校園貸」?常鵬說,大學生對事物的好壞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對於「校園貸」,一定要慎重;要意識到非法「校園貸」一般都會有高利貸的陷阱,是不合法的;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外借身份證要慎重,對一切要求透露個人信息(如身份證、學生證、家庭信息)的代辦證件事項要慎重對待;一旦陷入非法「校園貸」,要第一時間找民警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尋求解決辦法。
遭遇校園欺凌怎麼辦?
什麼是校園欺凌?遭遇校園欺凌該怎麼辦?對此,記者採訪了陝西萃澤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娟鋒。
馬娟鋒說,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行為。
校園欺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身體暴力:主要表現對身體進行傷害的行為,損壞同學書本、衣物等個人財產也是暴力;
語言暴力:主要表現為侮辱性外號、造謠污衊等對學生精神上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網絡暴力:主要表現為網上傳播謠言,進行人身攻擊的行為;
心理暴力:主要表現為通過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對同學精神造成傷害的行為。
孩子遭遇欺凌該怎麼辦?
保持鎮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有機會求救;
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取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不要激怒對方;
一定要及時跟家長或老師溝通情況;
當對方與自己力量並不懸殊時,可以考慮用警示性的語言來擊退對方的企圖。
馬娟鋒說,故意傷害在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中是最為常見的類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校園暴力的施害人如達到法定年齡,則應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記者 馬黎 實習生 劉蓉蓉 常彭朵)
(責編:鄧楠、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