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雁:立足管理崗位,為學院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0-12-13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8年04月23日 責任編輯:張文清 曹蕙 

[編者按]「一流大學必然有一流的管理和服務」。上海交通大學首屆「管理服務獎」頒發,表彰在學校基層管理服務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起到示範引領作用的先進典型。《服務之星》專欄將刊發管理服務獎獲得者事跡,褒揚教職員工在管理服務工作中的貢獻,激勵廣大教職員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交大精神,以優良的管理服務工作支撐和促進學校建設和發展,讓教書育人獎、科研成果獎、管理服務獎獲得者的道德風尚、人格魅力、敬業精神、治學態度、教學藝術,成為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瑰寶,引領良好教風學風,助力「雙一流」建設。

【服務格言】

■ 盡心、盡力、盡責做好每一件事。

■ 一流學院建設需要敬業、專業、高效的管理服務支撐。

■ 立足本職崗位,努力為學院改革發展奉獻管理智慧。

2001年3月進入上海交大以來,她一直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在管理服務崗位上工作十數載,在黨建、人事、宣傳等基層工作中愛崗敬業、真誠服務、勇於創新,圍繞學院改革發展大局,提供優質服務和有力支撐,她就是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孟雁。    

兢兢業業,服務育人,長期工作在管理一線

從學院日常事務的服務者到強有力機關隊伍的建設者,孟雁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心工作在管理服務第一線。在機關管理崗位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她誠實做人,踏實做事,恪盡職守,甘於奉獻,不因事小而不為,不因事大而難為,不因事多而忘為,不因事雜而錯為,認真處理好每一份公文,統計好每一份數據,接待好每一位師生,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此外,她還注重理論和業務學習,夯實履職盡責的能力基礎,成為學院發展歷程中諸多改革的組織者、推動者和踐行者,為學院機關隊伍做出了示範,當好了表率。    

從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到「雙一流」建設,為打造與學院快速發展相適應的機關隊伍,她以「服務型、學習型、創新型」窗口為目標,強化服務意識、奉獻精神,倡導全局觀念和協作意識,發揮每位成員的長處和潛能,通過進修培訓、輪崗掛職等形式,提升管理人員的服務水平。她還關注每位成員的職業發展,通過職員選聘、年度/聘期考核、評獎評優等措施,推進管理隊伍向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在她的帶領下,學院機關形成了一支團結奮進、勇於奉獻、活力高效的隊伍,各部門工作在全校受到了好評,每年都會獲得校文明班組/窗口、文明崗等稱號,黨政合署辦公室還獲得了上海市巾幗文明崗,學院工會獲得上海市教育系統優秀婦女小家等榮譽。    

面對行政審批手續繁瑣、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的情況,她迎難而上,結合服務特點和師生需求,帶領機關七個辦公室梳理重要事務,明確了職責、簡化程序、規範流程,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編制了包括本科生教學、研究生教學、人事服務、國際化及外事服務、實驗室管理等在內的系列文件彙編,成為學院師生的辦事指南,為學院師生提供最便捷的服務。    

銳意改革、創新實踐,為學院建設上水平提供服務支撐

作為學院主管人事和財務工作的負責人,她以「合理配置資源、優化人員結構、健全分配激勵機制、形成人才合理流動」為目標,銳意創新,為學院重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學院多年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孟雁關注每位教師成長規律,在學校分類改革的框架下,按照學院工作部署,她積極推進學院分類改革,進一步明確不同崗位類型的職責和要求,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使教師「各盡其才」。考核評價是人事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礎,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能夠正確引導和激勵人才隊伍的發展。學院於2009年在全校率先進行教職工聘期考核,在孟雁的牽頭下,學院制定並不斷完善《教職工聘期考核辦法》,根據崗位類型細化分類考核指標,注重內涵發展和過程管理;規範考核流程,注重中長期學術評價和崗位考核,探索教師分流渠道和流轉退出機制。目前學院80%的教師已經歷了三輪聘期考核,不僅平穩分流了一批教師,同時也促使更多教職工嚴格履行崗位職責、提升自身能力水平,追求更高的學術目標。    

學院的快速發展需要一支素質高、服務好、水平強的工程實驗隊伍,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孟雁按照「1+N+X」的工作思路,通過「實驗室主任+固定編制人員+流動人員」的人員結構模式進行管理,她牽頭制定了《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工作辦法》,設立實驗室管理辦公室,成立實驗室管理督導組,重新梳理全體工程實驗人員,對18個系所實驗室進行分類,通過選聘等工作完成了各系所實驗室崗位的設置、人員的轉崗分流;實行分類管理,明晰崗位職責,合理提高薪酬待遇,實行以崗位和貢獻為基礎的評價和分配製度;加大實驗室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力度、促進技術傳承和創新。    

學院作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和校內各項改革的排頭兵,2014年被列為學校首批綜合預算改革試點單位。如何圍繞年度工作重點、統籌利用好各項資源、激發辦學活力?孟雁圍繞這個目標不斷探索嘗試,協助學院領導對學院長遠發展目標主動規劃、全盤考慮,以需求為導向,合理規劃學院收入和支出預算,盤活存量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收支平衡。通過不斷修訂《目標、資源、任務考核實施方案》,形成「人員費統籌」制度方案,建立了教職工收入隨學院事業發展增長機制;通過《新進教師薪酬和科研啟動經費管理辦法》,設立新進教師支持培養機制;統籌業務經費,資助課程和教材建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學生科技創新等,建立科研反哺教學機制;通過修訂《財務管理辦法》,制定了《財務報銷管理細則》和《教學實驗用設備及耗材購置管理辦法》,完善資金管理制度、規範審批程序,構建了「統一領導、統籌管理、分級負責」的財務管理體制。    

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營造學院特色文化氛圍

孟雁特別珍視學院百年文化積澱,2013年學院建院百年之際,她牽頭組織編纂院史、校友文集、《範緒箕傳》,舉辦紀念大會和範緒箕教授百歲壽辰等系列活動,弘揚交大的百年優秀辦學傳統;2016年建校120周年之際,她牽頭製作成果展示、歷史沿革、捐資助學等特色主題展,全方位展示學院的辦學特色、標誌性成果,打造學院特色名片。在她的努力下,學院的環境文化建設獲得了「校園文化建設優秀項目」一等獎、文明創建特色項目、連續兩年獲校園示範單位等稱號。    

她銳意創新,面對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在全校範圍內率先編輯製作電子版工作簡報,至今已連續製作兩百餘期;她與時俱進,用新媒體拓展新思路,借鑑國際高校宣傳發展趨勢,改版中英文網站和宣傳冊,推出學院官微,打開對外展示的窗口;通過建設學術海報牆、系所宣傳展板等展示學院學術和科研成果,弘揚「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良好風尚,倡導文化育人,提升學院的軟實力。   

在孟雁的眼裡,學院不僅僅是一個工作單位,更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她心系師生,總以師生利益為先,以一件又一件的實事將學院對教職工的關心落到實處。面對生病或有困難的教職工,她主動探望;面對教師的需求,她主動落實;在她的努力下,學院硬體設施不斷完善,建設了全校第一家院內咖啡廳,開闢了健身室、媽咪小屋、教工之家等活動空間,改造了茶水間、會議室等,為師生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還通過開展青年教師聯誼、教職工健身培訓等文體活動,增強了學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孟雁用近二十年的堅持、執著和奉獻,贏得了學院師生的廣泛讚譽,在普通、平凡的管理崗位上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優秀」。   

【個人簡介】

孟雁,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曾獲得上海市教育系統優秀工會積極分子、上海交通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和組織人事先進工作者。她帶領的黨政合署辦公室獲得了上海市巾幗文明崗等榮譽。

相關焦點

  • 權威發布|「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工作為臨沂市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加速科技創新資源匯集,加快先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市科技創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和任務,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 王永傑: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交通支撐
    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認真貫徹全會精神,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築現代綜合立體交通新格局,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交通支撐。高點定位謀長遠,提升行業規劃發展水平。圍繞全會擘畫的「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藍圖,高起點修訂完善全市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升規劃的前瞻性。
  • 立足本職崗位 貢獻改革強軍
    立足本職崗位 貢獻改革強軍 2017年08月07日 10: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黎奇 字號 內容摘要: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場時代大考面前,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地立足本職崗位
  • 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今年以來,我省金融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實落細「八大金融工程」,紮實做好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各項工作,為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為社會治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把科技支撐作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興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必須把握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誌的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科技對社會治理的支撐作用,更好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
  • ...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為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
    12月10日,全省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專題培訓班開班,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部署,著力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為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 【才聚馬鞍山 智贏新時代⑩】呂寶源:為鄭蒲港新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才聚馬鞍山 智贏新時代⑩】呂寶源:為鄭蒲港新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2019-12-02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守宏:大陸經濟發展會為臺胞增進福祉提供有力的支撐
    在回答臺媒記者關於大陸經濟增長率、軍費比例以及日前國臺辦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相關問題時,黃守宏表示,大陸經濟發展會為臺灣同胞增進福祉、改善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撐。會上,臺灣旺報記者提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預期經濟增長率是6.5%,感覺是比上一年低,但是軍費比例是8.1%,比去年7%左右增加很多,這個增幅代表什麼?考量是什麼?
  •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永傑: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交通支撐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永傑: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交通支撐 2020-12-03 10:06:12
  • 濱州職業學院 數據中心為雙高校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雙高計劃」為高職院校發展帶來機遇,同時改革發展任務提出必須要提升信息化水平,各高校先後進入了依靠大數據進行學校治理和輔助決策的信息化階段。「數據」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如何合理、高效、有序地推進校園數據治理工作是新時期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問題之一。
  • 推動交通強市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王凱會見中國鐵路...
    推動交通強市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王凱會見中國鐵路瀋陽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千裡一行 2020-09-16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制度支撐——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制度支撐——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韓保江新華社記者 高敬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
  • 高質量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為強國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實現新目標、完成新任務,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建立支撐強國建設的教育體系和人才隊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發表了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國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為世界水平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 治理理論研究為治理現代化提供學理支撐
    作者: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任 勇  內容提要: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政治學學者基於我國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結合中國語境和實踐對治理理論進行多樣化闡述,逐步形成立足本土、借鑑國外的中國治理理論
  • 聚焦特色,突出質量,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供一流科研支撐
    會上,校長顏曉紅作了《聚焦特色,突出質量,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供一流科研支撐》的工作報告。顏曉紅回顧了我校近五年來的科技工作情況,顏曉紅說,2014年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以來,學校深入貫徹黨的教育和科技工作方針,圍繞「做大體量、做亮特色、做高水平、做強能力」的總體要求,大力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為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向研究型大學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清華校長邱勇院士:自強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激蕩的關鍵時期,我們唯有自強奮進,矢志不移堅持自主創新,凝神聚力提升國家創新能力,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  科學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磅礴力量。人類歷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都會引發世界科學中心和產業中心的轉移,並重塑世界格局。歷史表明,大國崛起無不以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為支撐。
  • 魯昕:高質量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為強國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實現新目標、完成新任務,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建立支撐強國建設的教育體系和人才隊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發表了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國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為世界水平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 長江師範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專業介紹
    校內有共建的經濟管理實驗(實訓)中心、溫州華富投資管理公司和溫州華富慈善助學基金會資助建設的「華富酒店管理實訓中心」、中小企業研究中心、涪陵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和涪陵旅遊人才培訓基地,建有40個校外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開展科學研究與實踐活動提供平臺和支撐。
  • 有力人才支撐!我國自主培養研究生超1000萬人
    「在『健康中國』建設背景下,醫學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驅動和醫學人才培養的支撐。」北京大學醫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北大醫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努力成為中國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前沿,培養引領未來的醫學人才。1949年,我國研究生在學人數僅為629人,到2020年,這一數字預計突破300萬。
  • 改革攻堅進行時 | 山東中醫藥大學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助推高質量發展 打造中醫藥科技人才戰略高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深入推進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充分激發制度、政策、人才的活力,以科研工作為抓手,以服務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緊密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和戰略布局,實現學校的高質量發展,開創一流學科和高水平中醫藥大學建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