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日兩天,中國首個兒童實驗劇團——趣童劇團來到成都,參加成都繁星戲劇村舉辦的「東郊戲劇展演季」。兩天時間裡,連演四場全部由孩子們參與創作並擔任演員的原創劇目《紅孩兒》。
這部完全不同於傳統兒童劇的「兒童實驗戲劇」,將中國古典故事進行了當代重寫,融入了孩子們對於自己生活和各種社會問題的關注與看法,不僅讓很多觀眾第一次接觸到了「實驗戲劇」的形式,更讓人們開始重視孩子們的創作與思考。
「兒童實驗戲劇」顛覆傳統兒童劇
經典名著《西遊記》中的紅孩兒是個家喻戶曉的角色,他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武功和法術非凡,就連孫悟空都對付不了他,最終還是觀音降伏了紅孩兒並讓他做了善財童子。趣童劇團沒有簡單地去演繹這個傳統的故事,而是帶領著孩子們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有關紅孩兒的人生,從而創作出了一個有關「電子遊戲」與「回家」為主題的全新作品。劇中,每日沉浸於遊戲當中的孩子們,進入了一款《紅孩兒》的電子遊戲,必須通關才能離開遊戲,找到回家的路。然而,有的孩子並不想回家,而是想要留在遊戲當中,因此,孩子們最終在「回家」還是「留下」的選擇中糾結著,也把這樣的思考留給了觀眾……
劇中全部角色由9名6至11歲的小演員擔任。他們輪流扮演紅孩兒、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龍王、小妖等各種角色,同時也說出自己對「遊戲」「規則」「人生」以及和父母、他人之間關係的理解與困惑,他們還試圖去探討和反思經典故事中的種種「偏見」,比如誰說孫悟空就能斬妖除魔,是遊戲界的高端玩家?誰說紅孩兒就是紈絝子弟,只會調皮、做手下敗將?觀音為什麼讓紅孩兒做善財童子?唐僧為什麼不相信打妖怪領域的專業人士孫悟空?舞臺上的這群小演員,讓大家看到完全不同於一般兒童劇或者兒童節目中的表演,自由、真實、充滿各種孩子們自己的想法。
這樣一部獨特的作品,對於所有觀眾來說都是非常新鮮陌生的。有些成人觀眾看完之後,表示「沒太看懂」;但卻有很多小觀眾特別興奮和感興趣。
一位帶著兩個孩子來看演出的家長說:「我家兩個娃都好喜歡這個戲和這些小演員們,回家路上一直在給我講解劇情。」還有一位媽媽感嘆道:「以為孩子沒看懂,沒想到比大人的感悟能力強多了!」
不僅是實驗戲劇,更是藝術教育的探索
在《紅孩兒》的小演員中,有演員劉燁和王學兵的孩子。作為對戲劇和舞臺有著很深感情的專業演員,他們都很支持自己的孩子參與這樣的戲劇團隊,學習綜合藝術形式的同時,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王學兵的兒子王乙丁之前就跟隨劇團去過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和英國愛丁堡藝術節演出,劉燁的孩子諾一和霓娜則是第一次登臺主演戲劇。
在每場演出謝幕後的交流環節,孩子們都會談到自己在這部作品創作和演出中的成長,小演員王星懿說:「通過參加這個劇團,我了解到了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包括美術、舞蹈等各種有意識的內容……」王乙丁也說:「除了表演,我們還學到了很多其他的知識。」諾一說:「我本來想當個足球明星,但戲劇讓我感受到了在舞臺上自由表達的樂趣。」最小的6歲團員劉弦歌說,自己最開始並不習慣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但後來發現「特別有趣」;最大的團員徐希好則說:「我覺得我們能在一起完成這個演出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只靠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都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我們不僅能夠背下自己的臺詞,完成整個演出,而且在互相幫助,共同努力下一起成長,這都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團結的團隊。」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潤
編輯:關一文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