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條件反射

2020-12-14 中公教師網

各位考生,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心理學中很容易疑惑的知識點: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理論內容。這章學習完後會覺得很亂,人物一堆。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推薦兩個方法:

(1)畫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畫出根目錄下的子目錄,這個方法對學習知識一目了然。

(2)做表格:可以精確知識點。表格是思維導圖的變式。

在學習行為主義時掌握三個點:提出者、實驗、規律。

1.提出者

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提出者是斯金納。(巴甫洛夫提出的是經典性條件反射。)

2.實驗

斯金納抓了一隻老鼠放進箱子裡,箱子裡有一個槓桿,一壓槓桿就有個開關打開,有食物倒入食槽,老鼠見到食物就吃掉。一開始老鼠四處亂轉,轉的過程中無意中碰到了槓桿,出來了食物,老鼠就吃掉了食物。老鼠又亂轉碰到了槓桿吃到了食物,以後再把老鼠放到箱子裡時,如果老鼠在箱子1個小時,有40分鐘老鼠就會在槓桿附件轉悠。斯金納認為小老鼠學會了按壓槓桿,通過這個實驗斯金納得出了規律。

斯金納的觀點——

•人類行為分為應答行為和操作行為

•學習的實質是形成操作性條件反射

•操作性條件反射是通過強化建立的

3.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

(1)強化

增加行為反應發生的次數

A.正強化:給予一個刺激

B.負強化:取消一個刺激——逃避條件作用、迴避條件作用

【解析】

強化指的是增加行為反應發生的次數,也叫增加行為反應的概率。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

正強化最典型的表現:表揚、獎勵。例如小明扶老奶奶過馬路,每扶一次老奶奶警察就給他一朵小紅花,目的是為了增加小明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次數。

負強化:例如小明被記了處分,由於他經常扶老奶奶過馬路,學校決定取消他的處分,目的是為了讓小明不斷做好事。負強化可以簡單記為撤銷懲罰。

(2)懲罰

呈現厭惡刺激,減少行為反應發生的次數

【解析】

懲罰的目的是減少行為的次數和概率,這是和強化最大的區別。例如小明在學校裡被處分,學校處分小明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小明犯錯的次數。

(3)消退

行為——強化——行為——無強化——消退

【解析】

消退是一個過程。考試考得很少,記住「不理睬」即可。

【小試牛刀】

1.負強化是指( )。

A.呈現一個刺激以增加一個反應發生的概率

B.呈現一個刺激以降低一個反應發生的概率

C.撤銷一個刺激以增加一個反應發生的概率

D.撤銷一個刺激以降低一個反應發生的概率

【解析】這道題考察負強化的概念。強化是增加概率的,排除B項和D項。負強化是撤銷刺激的,排除A項。【選C】

2.由於一個學生進步明顯,老師取消了對他的處分,這屬於(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獎勵

D.懲罰

【解析】這道題比較簡單。第一步判斷行為,這道題裡針對的行為是進步明顯;第二步判斷行為概率增加還是降低,題中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概率,增加的是強化;第三步判斷撤銷刺激還是呈現刺激,這道題裡是取消了處分,屬於撤銷刺激。【選B】

以上就是對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理論內容的詳細講解,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學科知識」即可查看13大學科知識點解讀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比較操作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
    比較操作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這部分內容分別了解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特點與經典條件反射的特點並且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對於我們的做題有很大幫助「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這兩個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歷年教師資格證和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一個。
  • 經典性條件反射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異同
    今天中公教育李筱琛老師就跟大家探討一下行為主義的兩個理論——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異同,避免考生們在複習時出現混淆。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都屬於行為主義心理學流派。行為主義心理學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就是關注人的行為。一句話,在行為主義看來,人類出現學習行為的根本標誌之一就是人出現了行為上的改變。
  • 操作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區別與聯繫
    操作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分別了解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特點與經典條件反射的特點並且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對於我們的做題有很大幫助「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這兩個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歷年教師資格證和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一個。而很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總覺得這兩個理論比較難理解,也不太好區分清楚。
  • 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異同
    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區分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異同,更好的掌握行為主義「S-R」的實驗聯繫,我們可以從實驗結果進行。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經典條件反射」與「操作性條件反射」對比分析
    「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這兩個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歷年教師資格證和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一個。而很多學員在備考過程中,總覺得這兩個理論比較難理解,也不太好區分清楚。下面中公講師就此問題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提供一些幫助。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都屬於條件反射的範疇。
  • 其實是操作性條件反射
    從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中,我們可以得知,人類的行為主要是操作性行為作用於環境而產生的結果。
  • 教師招聘備考之經典性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所做的實驗叫做經典性條件反射,在這一部分首先與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進行區分,根據他們的實驗可知,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是先給狗食物之後狗再分泌唾液,所以經典性條件反射是刺激在前,行為在後(S→R)。斯金納的實驗主要是小白鼠先按壓開關再出現厭惡刺激和愉快刺激,所以斯金納是行為在前,刺激在後(R→S)。
  • 生活事情趣談: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就是一系列的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建立在無條件反射基礎上的,屬於後天形成的,顧名思義具備一定條件才會出現的規律性反應行為。 天生就會的反射屬於無條件反射,比如新生兒出生就會吃奶,吃了睡,睡了吃。這屬於適應性反射,為的是讓自己生命保存下來,具有重大意義。
  •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是在基本反應的基礎上施於強化刺激,從而使這些反應出現更快或者基本不出現。相同點: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反應隨強化增多而鞏固,不強化則消退,存在泛化、分化。
  •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斯金納(B.F.Skinner.1904-1990),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奠基者。他創製了研究動物學習活動的儀器――斯金納箱。1950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5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8年獲美國總統頒發的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獎。
  • 經典性條件作用和操作性條件作用的聯繫和區別
    第二,從個體反應的性質看:經典條件反射中的條件反射與無條件反射極其相似(例如都是分泌唾液);但在操作條件反射中,這兩種反射卻截然不同,如在斯金納箱中的白鼠,條件反射是按槓桿,而無條件反射卻是吃食物。第三,從條件反射的發生看:經典條件反射中條件反射是誘發性的行為,而操作條件反射中的條件反射則屬自發性行為;前者是被動的,所以被稱為反應性行為,後者是主動的,所以又被稱為操作行為。舉例:經典性條件作用:學生考試焦慮的形成學生會對家長和教師的批評感到害怕,從而產生焦慮。
  • 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是心理學中行為主義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樣,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也是我們遼寧招教考試教育心理學理論需要重點準備的部分。一般來說題型多為客觀題。在本文中,將結合常見的考題,帶領大家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來源於一個經典實驗,即:狗——鈴聲——唾液的實驗。
  • 用「條件反射理論」,讓孩子輕鬆養成好習慣
    這和"條件反射理論"特別貼切。關於"條件反射理論":什麼是"條件反射理論"呢?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類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它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的,是暫時性的神經聯繫,建立聯繫的基本條件是強化過程。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
    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統生理學方面取得的開拓性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他是俄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是世界上生理學家中第一個享有這種榮譽的科學家。
  • 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2.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種: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先有刺激(S)後有反應(R),比如經典條件作用狗就是由於肉這個刺激物導致分泌唾液。操作性行為是先有反應(R)後有刺激(S),比如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小老鼠先有按壓槓桿的行為,後有食丸刺激物。
  • 什麼是訓狗的條件反射,形成狗的條件反射需要哪些基本條件?
    首先,你要知道條件反射是指狗在後天獲得的生存技能。條件反射理論 認為,當一個本來與反射無關的刺激(如鈴聲)與這種反射的自然 刺激(如食物)多次伴同出現後,這無關刺激也能成為引起這種反 射的刺激,即成為反射的條件刺激(如鈴聲能引起狗唾液的分 泌)。
  • 習慣與條件反射之間的關係
    從表面上看,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部分和整體的關係,也就是說,在已經形成的整個習慣中,條件反射是其中的一個單元。換句話說,如果您打破了習慣,則每個單元都是有條件的反射。研究過的條件反射的類型:這是一個簡單的條件響應,現在我們假設每個複雜的習慣都有這種單位組成。
  • 心理學:父母可使用「條件反射理論」
    既然一般的批評已經不管用了,而且家長都覺得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心理學家表示,父母可以使用"條件反射理論"。那"條件反射理論",又有哪些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得到。而得到正是通過獲得條件反射並且反覆多次刺激相結合達到更為強烈的反應效果。在這以後,狗狗在聽見鈴聲以後就會下意識分泌消化液準備進食食物。第二個特徵是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