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話中統領群花、傾國傾城的花神,你知道是誰嗎?

2020-12-20 端午和元寶

我想絕大多數的小夥伴在小的時候都會幻想自己成為某位法力高強的神仙,如此一來上天入地、百般變化還不都是信手拈來!我小時候可能比較喜歡臭美,所以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花仙子,即花神,走到哪裡皆是步步生蓮,使個法術都是漫花飛舞,簡直不要太美太炫酷了。

說起來,我對於花神的嚮往基本都是來自於動畫片、電視劇等等,所以若是你問我,我國神話中的花神是誰,我一時半會兒估計還真回答不上來。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我特地去了解了一下,在我國古代傳說中,除了被倆還文人墨客所渲染的代表著十二種花的「十二花神」,還有著兩位百花之神,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啦。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你聽說過「花朝節」嗎?古時候,古人會按照不同地區的花期來選定日期紀念花神,而這個日期就是俗稱的花朝節。雖然有象徵著十二節令的十二花神,但在古時候花朝節中祭拜最多的還是百花之神,畢竟百花總比單花強嘛。

在明人馮應京所著的《月令廣義·歲令一》中說:「女夷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為花神」,可見我國古代神話中的百花之神分別為女夷和花姑,而且從中可以看出這兩位女神的來歷也是極為不凡的。

《淮南子 · 天文訓》記載:「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穀禽獸草木」,高誘在其下備註說「女夷,主春夏長養之神也」,由此可見女夷自古便是我國神話中主宰春夏時節萬物生長的女神。你可能在想,掌春夏萬物生長的女神和花神有什麼關係呢?我也不是很清楚。

關於女夷是怎麼從掌管春夏萬物生長的女神變成花神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女夷突然成為了道教女神中的魏夫人的弟子,並且當起了專門司掌百花的花神。感覺從春夏的萬物女神到花神,女夷的神職被削弱了好多呢,不過她給人的感覺一下子從生機勃勃的綠變成了嬌豔美麗的粉,也算是不錯吧。

另一位花神,是花姑。據說花姑本來是凡間一位普通的種花女子,因為擅長種花而聞名鄉野,在人人信神拜神的年代,道教的魏夫人便是花姑最崇敬的女神。很幸運的是,花姑的崇敬之心感動了魏夫人,因此她被點化成為了花神。

關於花姑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傳說。相傳,花姑本名為黃令微,是唐朝時期的一位女道士,八十歲卻宛如豆蔻少女,因崇敬魏夫人,因此便自發的將魏夫人當年修道時的兩個淨室重新修整一新。這使得魏夫人十分感動,魏夫人便託夢與她,教導其道法。在女神的悉心教導之下,黃令微最終成為了專門掌管百花的女神之一,俗稱花姑。

其實聽了關於花姑的兩個傳說,我就一個想法,那就是,沒想到修道成仙也需要走關係的呀,難道自古這麼多修道之人,能夠成仙的卻是寥寥無幾。

有時候想想,能夠成為花神的女子定然都如同《香蜜沉沉燼如霜》中的梓芬一般傾國傾城吧,不然怎能令世間那些嬌滴滴的花兒們信服,並聽從她的號令呢?

不過看完了關於兩位百花女神的傳說之後,我最感興趣的人居然一下子變成了魏夫人!她到底是什麼人呀,在道教又是怎樣的地位呀?怎麼和她扯上關係的女夷、花姑(黃令微)都成為了神話中的花神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名字很美的皇后:一位被稱為「花神」,面容傾國傾城!
    皇后在封建王朝中是後宮之主,是皇帝的正妻,權力也是相當的大。有一位好的皇后,對一個朝代來說也是一件幸事。盤點中國古代名字最美的皇后:一位被稱為「花神」,面容傾國傾城。漢惠帝的皇后張嫣,張嫣這個名字即便是放到今天也是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嫣這個字非常適合作為女孩的名字,如果取三個字的名字,很有可能敗在另外一個字上。而張嫣這兩個字簡單而不失高雅。
  • 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花神,你知道四月的花神是誰嗎?
    文/巴暘花是天地之靈秀,日月之精華,是大自然的精靈。賞花是國人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廣泛深入到人們的文化生活中,不同的花,人們又給它們賦予不同的品格,花文化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歷代的文人墨客不僅僅賞花,贊花,還為花封了十二月花神,天天有花開,月月有花神,現在正值四月,你知道四月的花神是誰嗎?說出來你肯定想不到,四月的花神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複姓歐陽,單名一個修字,不錯,歐陽修是也。為什麼是歐陽修呢,這還要從四月的月花說起,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代表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四月的月花是牡丹。
  • 古代十二月花神,每一個都是絕色美女
    花,花。深淺,芬葩。凝為雪,錯為霞。花的種類繁多,五顏六色,四季都有,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神韻,各有各的象徵。一年有十二月,每月都有花開,如冬梅,春蘭,夏荷,秋菊,各有各的美,而在民間傳說中,賦予了這十二位美人花的象徵,謂之十二月花神。花神有男花神女花神之說,關於女花神,說法也各不相同,但最主流的說法,是這十二位花神。
  • 「數千古大漢文明來看花朝」中國古代十二花神、四大美女驚現徐州
    中國江蘇網訊 「著我漢衣,憑欄遠望,惟天有漢,禮儀之邦。」十二花神、四大美女將穿越時空驚現徐州,花開漢魂揚天下。以「花朝節」為契機,讓廣大遊客深入的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所具有的文化魅力,使中國傳統文化能在當代人群中得到有效的傳播,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
  • Day310: 希臘神話中「花神」和「西風之神」與英語單詞的那些事
    本期適宜人群:① 單詞記憶困難症患者② 針對希臘羅馬眾神的八卦症候群~~~~~~~~~~~~~~~~~~~~~~~~~~~~你知道嗎英語這門語言>在發展之初吸納了很多希臘羅馬神話的元素因此,從西風神澤費羅斯的名字 Zephyrus 中衍生出了表示「春風、和風」的英語單詞 zephyr /ˈzefər/ 。而由花神Flora衍生而來的詞彙,基本都和植物有關,比如:flower /ˈflaʊər/ n. 花朵flourish /ˈflʌrɪʃ/ adj.
  • 頭上插花的漢子運氣都不會太差,蘇東坡、鍾馗竟是古代花神?
    遠古時,花神是人們想像中的概念,統領世間百花。古籍記載裡面最早的花神有兩個,花姑善於培養花卉,女夷掌管世間萬物的生息。魏晉隋唐時,花神開始人格化,和花卉有相同品格的人會被神化。到了清代,人們就把歷史名人、孝子列女、文人墨客和十二個月的月令花結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十二花神。
  • 古代七夕節,不可少的「7種花」,第3種被尊為「花神」,你贊同嗎
    七夕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當天,古代的少男少女們,都會走出家門,相約三五好友,藉機去見自己最喜歡的那個人。在這個最重要的日子,說起浪漫這件事,我們中國古人,可遠比西方的紳士們做得更好哦!在古代七夕節,不可少的「7種花」,而且第3種還被尊為「花神」,你贊同嗎?其實啊,大家看到以前那些古籍上記載的內容,就應該知道,古人不浪漫則已,浪漫起來,身邊的每一種花的美好,都能夠讓愛人回味一生,現在就來看看古代七夕節必不可少的七種花吧!
  • 你知道嗎?每個月份都有著代表的花神,你出生的月份是什麼花?
    在古代,我們的祖先都奉行鬼神之說,在固定的年月會舉辦祭祀,而且有很多地方的村民也會供奉自己的神仙,其中就有花神。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那些各個月份代表的花卉,看看你的生日代表的花神是哪個!
  • 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
    今日主題: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中國人對花卉有特殊的情結,自從春秋時期就有百花傳說廣為流傳,而百花傳說中十二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簡單來說,十二花神就是農曆中十二個月份對應的代表花卉,通過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渲染,從而造出了有男女之分的男花神和女花神。一月花神按照男花神來說,一月花神是蘭花,在文人眼中,蘭花是君子之花,象徵高尚的君子之風。但按女花神來說,一月花神卻是梅花。
  • 鏡花緣:關於「花神」的演變,「女夷」也是百花神的文字記載嗎?
    鏡花緣:關於「花神」的演變,「女夷」也是百花神的文字記載嗎?自古至今,中國人都是相信萬物有靈的。我們的先民崇拜自然中的每一件事物,認為每一件事物之內都有神靈存在,如日月星辰、山河湖海等等。植物崇拜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種,花神的產生當然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升如果我們留意一下中國的花文化就可以發現,關於花神,也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因為我們的祖先是相信萬物都有靈的,所以那時人們基本上認為一種花就會有一個主宰神存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種花一個神的觀念又逐漸被總管百花的花神所取代,於是「女夷」就出現了。關於「女夷」一也就是百花神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漢。
  • 紅樓夢:誰是總花神,不似林黛玉
    金陵十二釵,各是一種花。從文學的角度看,這花是一種象徵。若非要扯上神話的色彩,晴雯是芙蓉花神,林黛玉卻未必是花神。先看林黛玉的來歷,她本是絳珠草,修成女仙后,終日游離於離恨天外。一個游離,表明了她並不是司掌仙職的正神。
  • 十二月令的代表花及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
    花是大自然的精華,是美的化身,是天地靈秀之所鍾。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也以各種不同的姿態繽紛著大地,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浪漫情趣。愛花、惜花之人,在於悅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如此方能遨遊在每一種花的獨特韻味中,而深得其中情趣,自然也為百花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 古希臘神話中的10大美女|你知道她們是誰嗎?
    希臘神話中的諸神吵吵嚷嚷,歸根溯源都是親戚,如果說我們中國的神明都是道德的表率和楷模,那麼希臘的諸神就都只是凡人。這就是希臘神話「人神同性」的特點。古希臘人想像出的諸神和諸神的後代不僅分享了人類的樣貌,也分享了人類的性格和弱點。
  • 每個月都有每個月的花神,集古雅玩之花神與十二月令!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這花神在古代民間,花卉被賦予了神話色彩受萬物有靈的意識影響 人們認為應該有司花之神來主宰花的榮枯 這樣的想法演變為習俗 並由文人們結合農曆月令 創造出了十二月令花神花神的傳說一般認為始自魏晉 十二月花神的稱法 則或醞釀於唐宋,至明基本確定
  • 中國兒藝兒童劇《花神》國慶節首演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新創兒童劇《花神》將於10月1日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陪伴小朋友們度過快樂的國慶假期。  作為中國兒藝原創的傳統文化題材作品,《花神》通過詩意化又不失童趣的方式演繹「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成長故事。
  • 芒種餞花神
    讀初中時,麥假期間,城裡來的知青詩人姐姐帶我們撿拾麥穗,給我們朗讀她寫的芒種詩,前幾句是:「芒種忙,芒種忙,村姐姐揮鐮汗珠子響;芒種忙,芒種閒,林妹妹葬花淚珠兒閃……」那時候只知道芒種裡的「忙事」,看到的是大哥哥大姐姐們忙收忙種的汗水,卻不理解芒種裡的「花事」,對葬花的淚水不知所以然。
  • 4月的花神,傳說是天仙下凡,還被譽為「中國的愛情之花」
    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神。四月的花神非芍藥莫屬,花瓣輕薄如雲朵,真的是讓人愛慘了。芍藥雖然有點味道,但是瑕不掩瑜,就像仙子般的存在,隨便一擺,家裡都高級了起來!四月是專屬芍藥的季節,四月芍藥一出,其它鮮花皆黯然失色。
  • 十二花神居然有男的,雖然畫風奇葩,但他們是誰呢?
    正所謂「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每年一共有十二個月份,每月都有一位花神。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固有認知中,花神都是女子,但是今天我們卻要來說一說大家很少知道的男花神們。一月是蘭花花神屈原,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香草美人」的傳統就是他開闢的。在屈原的代表作品《離騷》中,多把自己比作蘭草,很多人知道他也是因為他自殺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他也因此被後世之人尊為蘭花花神。二月是梅花花神林逋。
  • 中國神話中,哪位大神級別最高?看完恍然大悟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阿呆詢史,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中國神話中,哪位大神級別最高?看完恍然大悟。中國神話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七仙女,牛郎織女,寶蓮燈,好多神話也是經久不衰。但是你有想過或知道擁有最高權力的神是誰嗎?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