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絕大多數的小夥伴在小的時候都會幻想自己成為某位法力高強的神仙,如此一來上天入地、百般變化還不都是信手拈來!我小時候可能比較喜歡臭美,所以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花仙子,即花神,走到哪裡皆是步步生蓮,使個法術都是漫花飛舞,簡直不要太美太炫酷了。
說起來,我對於花神的嚮往基本都是來自於動畫片、電視劇等等,所以若是你問我,我國神話中的花神是誰,我一時半會兒估計還真回答不上來。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我特地去了解了一下,在我國古代傳說中,除了被倆還文人墨客所渲染的代表著十二種花的「十二花神」,還有著兩位百花之神,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啦。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你聽說過「花朝節」嗎?古時候,古人會按照不同地區的花期來選定日期紀念花神,而這個日期就是俗稱的花朝節。雖然有象徵著十二節令的十二花神,但在古時候花朝節中祭拜最多的還是百花之神,畢竟百花總比單花強嘛。
在明人馮應京所著的《月令廣義·歲令一》中說:「女夷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為花神」,可見我國古代神話中的百花之神分別為女夷和花姑,而且從中可以看出這兩位女神的來歷也是極為不凡的。
《淮南子 · 天文訓》記載:「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穀禽獸草木」,高誘在其下備註說「女夷,主春夏長養之神也」,由此可見女夷自古便是我國神話中主宰春夏時節萬物生長的女神。你可能在想,掌春夏萬物生長的女神和花神有什麼關係呢?我也不是很清楚。
關於女夷是怎麼從掌管春夏萬物生長的女神變成花神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女夷突然成為了道教女神中的魏夫人的弟子,並且當起了專門司掌百花的花神。感覺從春夏的萬物女神到花神,女夷的神職被削弱了好多呢,不過她給人的感覺一下子從生機勃勃的綠變成了嬌豔美麗的粉,也算是不錯吧。
另一位花神,是花姑。據說花姑本來是凡間一位普通的種花女子,因為擅長種花而聞名鄉野,在人人信神拜神的年代,道教的魏夫人便是花姑最崇敬的女神。很幸運的是,花姑的崇敬之心感動了魏夫人,因此她被點化成為了花神。
關於花姑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傳說。相傳,花姑本名為黃令微,是唐朝時期的一位女道士,八十歲卻宛如豆蔻少女,因崇敬魏夫人,因此便自發的將魏夫人當年修道時的兩個淨室重新修整一新。這使得魏夫人十分感動,魏夫人便託夢與她,教導其道法。在女神的悉心教導之下,黃令微最終成為了專門掌管百花的女神之一,俗稱花姑。
其實聽了關於花姑的兩個傳說,我就一個想法,那就是,沒想到修道成仙也需要走關係的呀,難道自古這麼多修道之人,能夠成仙的卻是寥寥無幾。
有時候想想,能夠成為花神的女子定然都如同《香蜜沉沉燼如霜》中的梓芬一般傾國傾城吧,不然怎能令世間那些嬌滴滴的花兒們信服,並聽從她的號令呢?
不過看完了關於兩位百花女神的傳說之後,我最感興趣的人居然一下子變成了魏夫人!她到底是什麼人呀,在道教又是怎樣的地位呀?怎麼和她扯上關係的女夷、花姑(黃令微)都成為了神話中的花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