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拒絕「二人轉」話劇進場?

2020-12-11 搜狐網

  在北兵馬司小劇場演出的「二人轉」話劇《她和他》,原本定在北京人藝小劇場演出,但因為人藝領導聽說該劇要有半場的「二人轉」之後對劇組說「不」,至此「二人轉」希望納入北京主流都市文化、登上大雅之堂的願望沒能實現。昨天記者分別採訪了人藝的領導和這兩位特別有名的「二人轉」演員,扮演「她」和「他」的於苗苗和關小平。

  焦點一:人藝門檻有多高?

  人藝說法:進這劇場得是戲劇範疇

  人藝領導拒絕「二人轉」進場的理由是,「任何劇場都必須有自己的經營特色,而北京人藝的三個劇場都必須演出戲劇,雖然在小劇場既演出過實驗性質的崑曲、也演出過京劇、歌劇,但這些畢竟還是戲劇的範疇。『二人轉』雖然我們還拿不準怎麼歸類,但我們覺得它更偏向於曲藝。」

  其實這幾年被北京人藝劇場拒絕的演出有很多,並不單對「二人轉」。比如一些魔術雜技的演出,還包括因為檔期問題拒絕的《迷宮》,被安排在下個月。業內人都知道,但凡在北京人藝劇場演出的戲劇作品除了必要的演出手續之外,還都必須在正式公演前多演一場,由人藝領導過目,必要時人藝還會就劇中的某句臺詞提些修改意見,這是人藝劇場門檻很高的標誌之一,也是人藝對劇場負責的態度。

  焦點二:人藝標準不能降?

  二人轉說法:也不都是低俗的

  之所以《她和他》想到這個中國話劇殿堂的一流劇場,和此次來京的「二人轉」演員名氣有關。於苗苗和關小平在東北大名鼎鼎,於苗苗的漂亮打破印象中「二人轉演員都是丑角」的想法,他們倆在長春和平大戲院演出的時候,最多的一場光小費就收入9萬8千元。記者看到的彩排中並沒有一句渾詞和不文明的動作,而他們改編的《馬寡婦開店》也是在評劇和京劇中都有的傳統劇目。

  聽說「二人轉」被人藝拒絕的消息,關小平心裡很難受:「這也不能完全怪人家不讓咱演,我就想以後二人轉一定要提高檔次,不能脫衣服,不能說粗口,不能給別人留下一個沒檔次的印象。也請你們給人藝領導帶個話,來看看我們的演出,多提點意見。」

  在記者對觀眾的採訪中發現,絕大多數認同人藝的做法,「人藝的標準不只代表人藝,而是都市文化應該具備的基本標準。話劇舞臺和觀眾間應該有適度的距離,這樣才能維護話劇藝術的崇高感。」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即便如此,大家對新進京的「二人轉」也基本接受,「也不都是低俗的,有的二人轉就很感人,能讓人掉眼淚。」他們認為,只要好看,在哪個地方演都不會影響觀看的興致。 (晨報記者 和璐璐)

相關焦點

  • 北京人藝疫情後復演 上演話劇《洋麻將》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記者王鵬)由濮存昕、龔麗君主演的話劇《洋麻將》8日起登上首都劇場舞臺。這是北京人藝疫情後復演的首個售票劇目。  據了解,本次復演,北京人藝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採取實名購票、實名入場措施,確保演出時總觀眾人數不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並要求觀眾提前進場驗證個人信息,檢測體溫,全程佩戴口罩。
  • 北京人藝話劇《大訟師》傳遞人間正義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白瀛)北京人藝歷史劇《大訟師》11日晚起在首都劇場再次上演。該劇取材於傳統戲曲《四進士》,通過「明朝狀王」宋世傑仗義執言及四個同科進士不同三觀導致的不同命運拷問人性,傳遞人間正義的永恆力量,由91歲高齡的藍天野和青年演員韓清聯合執導。
  • 北京人藝新陣容排演話劇《雷雨》《家》
    北京人藝新陣容排演話劇《雷雨》《家》創新演繹,照亮經典魅力來源:人民日報記者 曹雪盟核心閱讀今年是戲劇家曹禺誕辰110周年,北京人藝以新的陣容組合,將曹禺的話劇《雷雨》和《家》呈現給觀眾。前不久,北京人藝開啟為期1個月的演出,將戲劇經典《雷雨》和《家》呈現給觀眾。圖為話劇《家》劇照。人民日報記者 曹雪盟攝全新陣容帶來獨特詮釋已在北京人藝舞臺演出了66年的《雷雨》,自1933年創作以來,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 萬芳冷剖兩性「關係」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李春光 攝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高凱)5月31日晚,《關係》登上北京人藝實驗劇場的舞臺。這部小劇場領域的「爆款」時隔四年再度上演,仍然受到觀眾的熱捧,開始售票四天,十七場演出票即銷售一空,足見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的生命力。
  • 北京人藝復演話劇《古玩》:賦予故事現代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餘俊傑、白瀛)稀世珍寶、人世浮沉、家國情懷……北京人藝話劇《古玩》12日起在首都劇場上演,講述清末民初北京古玩買賣人秉持做人良心和民族氣節的故事。鄭天瑋編劇的這部話劇分4幕,以時間為主軸,從清末、北洋政府直到抗戰爆發。劇中「至真堂」和「寶珍齋」兩家古董店的掌柜,因一對古鼎明爭暗鬥了半輩子。通過其共同經歷京城30餘年的興衰動蕩的故事,揭示了有國才有家的道理。《古玩》曾於1997年首演,當年創下場場爆滿的佳績。
  • 都說北京人藝很牛,看到這份北京人藝演員名單,網友服了!
    北京人藝全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是中國話劇表演的「最高殿堂」。北京人藝早在1952年就建成,首任院長是我國著名劇作家曹禺先生。北京人藝的話劇聞名中外,其特點鮮明的表演風格一直被大眾所青睞。很多人說,在中國想看最具感染力的話劇,就該到北京人藝。
  • 北京人藝楊立新對話天津人藝張豔秋聊「京腔津韻」
    原標題:兩家老牌人藝都遇「張口」難題   本報記者 牛春梅   「北京的四合院兒,天津的小洋樓。」具有地道津味兒的天津人藝話劇《海河人家》,將於3月14日、15日來京參加「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
  • 北京人藝大打明星牌
    北京人藝大打明星牌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24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神奇的地方:北京人藝
    般人形容北京人藝有個形容詞,叫做人才濟濟,但其實人藝總共也只培養過8期學員。 何冰是1987年考入人藝和中戲的合辦班的,老師就是濮存昕的父親,他們班的人現在隨便說一個都是腕。
  • 人藝五大「臺柱子」將聚首話劇《窩頭會館》
    昨天,北京人藝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獻禮劇目《窩頭會館》的劇組成員與媒體見面。這支堪稱豪華的演員隊伍雲集了徐帆、宋丹丹、楊立新、濮存昕與何冰這5位北京人藝最具實力的明星演員,這也是多年來人藝五大「臺柱子」首次在一部話劇中聚首。  昨天,無論是導演林兆華還是5位主演無不喜氣洋洋。
  • 北京人藝明星演員工資曝光
    一位媒體人近日在其個人博客上曝光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部分明星演員的工資。出人意料的是,宋丹丹、徐帆、胡軍這樣的大明星,月薪都不到3000元。  爆料人許石林日前得到了一份北京人民藝術劇院2009年10月的演員工資單。作為國家級藝術劇院,北京人藝可謂群英薈萃,星光熠熠,但在許石林曝光的這份工資單裡,明星們每月從北京人藝拿到的薪金卻並不多。
  • 別誤讀了北京人藝明星工資低
    大牌明星都有「人藝情節」 作者:何勇媒體人許石林近日在網上公布了他所了解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部分明星演員10月份的工資(11月21日 《成都商報》)咋看北京人藝的大牌明星在人藝拿的工資只有一兩千元,的確很低,比起在北京當建築工人的農民工工資還低,值得「同情」,因此引起他們一些粉絲的不滿,少數粉絲更是稱這些大牌明星沒有嫌棄人藝工資低而離開培養他們的人藝,愛崗愛單位的精神很是讓人感動。
  • 北京人藝兩場戲詮釋文藝與生活的關係
    近日,北京人藝的兩場話劇更詮釋了北京文藝工作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如何從點滴做起,將「文藝走進生活,生活反哺文藝」的理念落實到了實處,落實到了細微處,落實到了思想的深處。  在紮根基層、反映現實生活的這條道路上,不空喊口號,只默默耕耘,這不僅是北京人藝戲劇工作者的真實狀態,也是絕大部分北京文藝工作者的真實狀態。
  • 北京人藝院長任鳴:創作戲劇精品 展現藝術魅力
    王府井大街22號的首都劇場,每當夜幕降臨,帷幕緩緩拉開,聚光燈照向舞臺中央……在這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與觀眾有著長達67年的舞臺之約,成就了人養戲、戲養舞臺、舞臺吸引觀眾的良性循環,也成就了一座藝術殿堂。我從上世紀80年代進入北京人藝,與它的改革發展同步成長到今天。不管時代風雲如何變幻,我們始終恪守北京人藝排練廳內四個大字:「戲比天大」。
  • 北京人藝將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報考條件公布
    今天,北京人藝正式宣布,將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首批計劃招收學員30名,這是人藝首次面向成熟演員開辦的培訓班。北京人藝曾舉辦過六期「團帶班」,為北京人藝培養出修宗迪、李光復、楊立新、王姬、馮遠徵、吳剛、梁冠華、宋丹丹等知名演員。
  • 馮遠徵擬任北京人藝副院長
    北京市委組織部7月29日公示,北京人藝演員隊隊長馮遠徵擬任北京人藝副院長,公示期至8月5日,試用期為一年。馮遠徵,1962年11月生,中共黨員,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三屆北京市政協委員。去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馮遠徵委員銘記於心。馮遠徵表示,文藝工作者應不斷創作出優秀作品,回饋人民。2019年,作為導演兼主演的馮遠徵投入人藝原創話劇《杜甫》的創排當中,帶領主創人員不斷精心打磨作品。
  • 北京人藝開辦免費表演培訓班 言傳身教培養「合槽」演員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白瀛)北京人民藝術劇院12日宣布,將面向社會開辦為期一年的免費表演學員培訓班,藍天野、呂中、濮存昕、楊立新、宋丹丹、何冰、馮遠徵、吳剛等將參與教學。  北京人藝副院長趙同富介紹,2021年,伴隨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投入使用,劇院將有五個劇場同時運營,這對人才儲備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來滿足這種人才需求。  「這是北京人藝近年來首次面向全社會大規模選拔人才,突破了引進應屆畢業生的常規做法。」他說。
  • 北京人藝《雷雨》等三部經典將重配英文字幕
    北京人藝昨公布2008年計劃———  本報訊 昨天,北京人藝公布了2008年劇目排演以及各項工作安排的一系列計劃。其中奧運期間,首都劇場將輪番上演《天下第一樓》、《茶館》、《雷雨》三臺經典大戲,並配以英文字幕以方便海外來賓觀看。
  • 北京人藝版「娜拉」回歸人性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白瀛)作為北京人藝年度新排大戲,易卜生名作《玩偶之家》將於7月20日在首都劇場首演。這一版演出中,一直作為女性覺醒代表的娜拉,將更多回歸到人性層面。  《玩偶之家》是挪威戲劇家亨利克·易卜生創作於1879年的一部社會問題劇,通過女主人公娜拉意識到丈夫海爾茂的自私後出走的故事,展現了女性的覺醒以及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對中國話劇的誕生產生了巨大影響。  此次排演的版本由北京人藝院長任鳴任藝術指導,韓清、叢林聯合導演,孫茜、李洪濤領銜主演。
  • 北京人藝新任院長低調上任 亮相焦菊隱紀念會
    昨天,在北京人藝舉辦的《焦菊隱畫傳》出版座談會上,張和平首次以北京人藝新任院長的身份面對媒體。張和平稱,北京人藝面臨著許多問題,解答不是靠文字或理論,而是靠劇目。「人藝的人說過,拉開大幕是真的。」歐陽山尊作詩紀念焦菊隱,右為院長張和平。本報記者 蒲東峰 攝  張和平11月低調上任  張和平透露,他是今年11月23日到人藝走馬上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