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毅力號」火星車發射升空 科學家首次在火星上進行氧氣...

2020-12-14 前瞻網

美國東部時間30日上午7時50分(北京時間19時50分),搭載「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Atlas-V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美國也成為繼阿聯和中國之後,今年第三個將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的國家。此次「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目標是尋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的生命跡象,探索火星的氣候和地質特徵等,展開科學實驗。

抵達火星後,它將首次在火星上進行氧氣製造實驗。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領導的下一個火星任務中的一個實驗,旨在從火星空氣中產生氧氣。

火星目前的狀態是不適宜居住的:地表布滿灰塵,唯一可用的水是在兩極附近凍結的,在地下深處,或者與土壤緊密結合,必須在烤箱中烘烤才能提取出來。這裡的空氣讓人無法呼吸,稀薄的大氣在保持零下81℉的平均溫度的同時,還會帶來令人擔憂的輻射。然而,在過去的某個時候,它可能看起來更像地球,可能更適合生命生存。

此次,MIT領導的科學家們將細緻探索過去火星環境的宜居性問題,描繪環境特徵,並幫助為未來的人類探索鋪平道路。他們希望能將火星空氣轉化提取出氧氣,給火箭推進提供「原料」,讓到達那裡的太空人可以呼吸到賴以生存的氣體。

MOXIE試驗設備(Mars OXygen In 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Experiment),是由麻省理工MIT Haystack Observatory天文臺和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系(AeroAstro)的研究人員,以及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工程師共同提出和開發的。該設備將採用電化學方法,分解大氣中的CO2。

「毅力號」會帶來一套精密的系統,用來挑選、取心、貯藏和保存巖石和土壤樣本,以備將來某一天帶回地球。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和行星科學系(EAPS)的地球生物學教授坦尼亞·博薩克(Tanja Bosak)和行星科學教授本·韋斯(Ben Weiss)將參與該系統的科學家們的工作,以幫助選擇從火星表面收集和分析哪些樣本。

MOXIE代表了實現就地資源利用(ISRU)的重要第一步。

「不僅人類需要氧氣呼吸,火箭也需要氧氣呼吸。如果你在燃燒燃料,你需要氧氣來補充,」Michael Hecht說,他是MOXIE的首席研究員和麻省理工學院MIT Haystack Observatory的研究主任。「氧氣罐之所以是航天艙單上最重的物品,絕對是有原因的。」

發射需要大量燃料:推動太空飛行器脫離地球的引力需要大量能量,而返回地球這個過程則需要從頭再來一遍。更重要的是,在一個精心校準的宇宙飛船中,用於運輸特定任務所需氧氣的重型容器佔據了寶貴的空間。

「與其帶上它,為什麼不等到我們需要它的時候再去製造呢?」」Michael Hecht說。「火星上存在氧氣,只是不是我們可以利用的那種形式。所以這就是我們試圖用MOXIE解決的問題。」

氧的一個潛在來源是存在於火星表面下的冰。但是開採這片冰需要複雜的機械設備,而且挖掘和鑽探的物理行為會對設備造成嚴重的磨損,這在維修人員遠在另一個星球的情況下是一個問題。值得慶幸的是,還有另一種潛在的資源——大氣層,該團隊可以利用它來產生氧氣。

Michael Hecht說:「使用採礦的方法,你必須開採冰,提煉和處理它,釋放氧氣,再把它帶回來,這是我們無法通過機器人完成的,尤其是在我們的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我想找到一種更簡單的方法。火星大氣中大約96%是二氧化碳,所以我們建造了一棵小型機械樹,因為這比建造一個小型、自給自足的採礦公司容易得多。」

MOXIE的目標是:收集火星空氣中豐富的二氧化碳,將其轉化為氧氣,並測量氧氣的純度。吸入火星空氣後,該系統過濾、壓縮粉塵,然後將其送入固態氧化物電解槽(SOXE)。固態氧化物電解槽是吸收加壓二氧化碳並利用電和化學的結合將分子分解為氧氣和一氧化碳的關鍵元件。氧氣的純度被分析,然後氧氣被釋放回火星大氣中。

目前的計劃是在整個任務期間在儘可能多的不同季節和環境條件下至少進行10次產氧作業。由於強烈的能量運行勇氣所需的實驗中,研究小組將協調與其他研究人員,他們將不得不關閉期間精力幾小時的運行時間,然後等待大部分火星的一天(稱為溶膠)毅力的電池充電。這些數據將被送回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實驗室,在那裡對MOXIE的性能進行分析。

組建「高能」團隊

2013年,美國宇航局呼籲在特定參數範圍內為2020年漫遊者進行產氧實驗。儘管Michael Hecht在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了30年,致力於鳳凰號火星著陸器任務,但當他在2012年搬到麻省理工學院Haystack Observatory時,他並沒有期望再成為一個「火星人」——他認為他永遠不會再和火星打交道了。但出乎他們意料之外,在2014年7月,他和他在JPL的同事得到消息,他們拿下了這個項目。

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專業的教授傑夫·霍夫曼(Jeff Hoffman)有五次太空飛行中的四次太空行走記錄,其中包括1993年對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的第一次救援/修復任務。他於2001年回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除了擔任MOXIE的副首席研究員之外,他還在麻省理工學院指導人類系統實驗室。

MOXIE團隊的最新成員是航空航天碩士的學生賈斯汀·舒爾茨(Justine Schultz),她於2020年春末加入團隊。舒爾茨同時在通用電氣公司全職工作,她的研究工作將集中在構建一個詳細的MOXIE熱模型。

翻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來源:https://scitechdaily.com/mit-is-going-to-mars-to-make-oxygen-from-martian-air-with-perseverance-and-a-little-moxie/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NASA「毅力」號核動力火星車發射升空,還帶了一架直升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30日19時50分,一枚「宇宙神五」運載火箭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航天基地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美國宇航局「毅力」號核動力火星車,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除了「毅力」號火星車之外,還搭載了一架小型火星直升機,能夠對火星車著陸區域附近進行空中偵查。
  • 5臺火星車,連續25年探測火星,美國到底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寶貝?
    美國想要獨自佔領火星嗎?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美國一直把目光緊盯在火星上,2015年,美國就大膽地提出了移居火星的登陸計劃。從2016年開始,美國宇航局一直在不斷的向火星發射各種探測器,甚至有5臺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表面進行實地探測。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541,又稱宇宙神 5 號)發射升空。同時,「毅力號」還將採集火星上的巖石和土壤樣本,從而為之後的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做準備。實際上,此次任務在方方面面都將人類想要登上火星的美好願望展現了出來。此次,「毅力號」將攜帶太空衣 5 個部位的不同材料樣本進入火星,以期在火星的強烈輻射下進行測試,直接解決「太空人未來要在火星上穿什麼太空衣」的問題。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火星車晚發射7天,為什麼會早3個月著陸
    根據專家預測,「天問一號」需要經過大約210天的火星之旅才能抵達火星軌道,也就是2021年2月底或3月初的時候到達火星相應軌道,並於2021年5月才會降落到火星北半球烏託邦平原上,之後才能進行火星探測之行。就在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升空後的一周左右,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世界航天界的又一重大新聞。
  • 蘋果確認iPhone12將推遲數周發布;NASA「毅力」號火星車發射升空...
    (來源:新浪科技)NASA「毅力」號發射升空!降落地點可能出現過火星生命2020年火星季的最後一位參與者也已入局。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火星探測任務。截止目前,NASA的探測器已8次成功登陸火星。這次發射的毅力號更是被寄予厚望。
  • 毅力號火星車來了!你的名字,他和她的品質
    (Jezero Crater)任務時長:至少一個火星年(約687個地球日)一旦成功抵達目的地,它將成為美國第5輛能夠在火星表面移動工作的漫遊車和人類歷史上第7輛著陸了的火星車。▲人類歷史上抵達火星的漫遊車(來源:維基百科)顯然,美國火星車的名字簡單好記、傳播力廣。不得不說,NASA作為地球上一流的品牌營銷——哦不,航空航天機構——動員和策劃能力是讓人服氣的。看上去簡簡單單的給太空飛行器命個名,搞成了一場盛大的航天科學教育與傳播活動。
  • 美國火星2020毅力號漫遊者,這七件事值得關注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NASA有望從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火星2020毅力號計劃。 搭載科學儀器、先進的著陸計算能力和其他新系統的毅力(Perseverance)號漫遊車,是美國宇航局(NASA)迄今為止送往火星的最大、最重、最複雜的運載工具。
  • 美國毅力號晚發射一星期,為何還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早3月登陸?
    阿聯的「希望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凌晨5點58分,阿聯的首顆火星探測器 「希望號」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最後推遲到北京時間7月30日19點50分,美國的宇航局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了「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最重磅的是「毅力號」探測器還將攜帶人類首架無人直升機「智慧號」一起前往火星進行探測工作。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我們可以到火星上居住嗎?但印度很酸很妒忌
    昨天晚間被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的信息所纏繞,今早起來就想一定得寫點什麼出來。根據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
  • 關於「毅力號」你不得不知的7件事!(上)
    一起來探索宇宙的奧秘To explore universe據悉,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火星車「毅力號」將於7月30日發射升空。根據計劃,美國宇航局預計將從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火星2020「毅力」任務。搭載著科學儀器、先進的著陸計算能力和其他新系統的「毅力」號火星車是美國宇航局有史以來運送到這顆紅色星球的最大、最重、最複雜的飛行器。
  • 科學家說,他們已經想出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潛在方法
    /JPL-Caltech這張照片是由美國宇航局火星NAV_RIGHT_B號火星車好奇號在Sol 2573(2019-11-01T19:27:38.000Z)上拍攝的。
  • 為啥我國火星車先發射,卻比美國毅力號晚3個月才能登陸火星?
    我國雖然多次登上了月球,不管是太空人還是月球車,但是我們對其他的星球沒有這麼多和準確的認知,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們正式發射了天問一號前往火星,找到屬於我們國家對火星的認識。天問一號帶著軌道器和巡視器就這樣踏上了漫漫的徵途。而美國同樣作為航天大國,他們在一個星期後同樣發射了登上火星的毅力號探測器。
  •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雲盡火星流:「好奇號」的火星好奇之旅
    1964年11月,美國向火星發射「水手4號」飛船,發現火星上存在大量環形山。1969年,美國「水手5號」和「水手6號」飛船再次掠過火星,對火星地表拍攝了200多幅照片。進入新世紀後,2003年,美國「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分別於6月和7月發射升空。
  •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使用SuperCam超強雷射蒸發巖石進行成分探測
    該設備的大腦,或者稱之為天線塔,包含一個雷射儀器,稱之為SuperCam,該設備可以蒸發巖石材料並研究其產生的等離子體的化學成分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上的SuperCam是一個利用超強雷射的巖石蒸發儀器,可以幫助科學家來探究火星的化石.發射了一個新的攜帶雷射的機器人到火星上進行科學探測。
  • 一窺 「毅力號」火星車的3D列印部件
    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預計將於2月18日抵達火星並開始著陸程序。它帶有美國發射的第五輛火星車,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它能找到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毅力」號計劃在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著陸。美國天體生物學家雪莉·卡迪表示,「毅力」號是科學家了解這個紅色星球上是否有生命的最佳機會。據介紹,它的主要任務是對火星遠古時期的宜居性進行評估、尋找火星上的微生物痕跡。
  • 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將於2月18日登陸火星,搭載EDL麥克風對火星...
    打開APP 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將於2月18日登陸火星,搭載EDL麥克風對火星環境聲音進行捕捉 信鴿 發表於 2021-01-14 13:39:12
  • 美國今日發射毅力號火星車,NASA官網北京時間今晚7:50直播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過去,美國宇航局(NASA)仍在堅持開展它們的火星任務——即將發射其最先進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以探索更多有關火星的信息。未來火星探測模擬圖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 布裡登斯汀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現在正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繼續工作,我們保留了這項任務,因為它非常重要。」
  • 心懷「希望」,磨練「毅力」,成就「天問」!
    集當前智慧、技術、工藝之精華的各種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然後便是充滿希冀和忐忑的等待耗時半年以上跨越上億公裡不到50%的成功率人類一步步地認知火星紅外光譜儀和紫外光譜儀均由美國的大學主導研製「希望」號的發射包給了日本測控則由美國操盤「東市買駿馬 西市買鞍韉」雖然不少人據此認為「希望」號作為阿拉伯世界首次跨行星探測
  • 為未來火星發射鋪路:「毅力號」將在紅色星球表面展開制氧試驗
    據外媒報導,等到2021年2月18日,當NASA的「毅力號」漫遊者著陸在Jezero隕石坑時它將攜帶一項實驗--試圖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寶貴的氧氣。這樣未來的火星載人任務就可能利用這種轉化氧來製造燃料,以此在火星表面發射返回火箭。
  • 火星探測器上的「氣象學家」
    該軌道器將從7月15日開始的為期三周的窗口期內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如果成功,阿聯航空火星任務(EMM)不僅標誌著阿拉伯國家第一個行星際冒險的成功,而且還將製作出火星的第一張全球氣象圖。火星巨大的橢圓形軌道將使該軌道器能夠在白天和夜晚觀察火星大氣,每55小時就能幾乎覆蓋整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