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力量——19歲青年因為「不知情」而解開了兩千多年數學難題

2020-08-27 阿剛說教

德國著名的思想家、作家、科學家歌德說過:沒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試過以後才知道。
一個充滿了自信的人,他的潛能一旦得到充分的開發和發揮。往往會取得驚天動地的成就。甚至連他自己都會感到吃驚。下面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1796年,這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名19歲的青年一吃完晚飯,就習慣性的坐在桌前準備做作業。因為導師每天都會單獨布置給他兩道數學題,要他解答。不過今天這位青年發現導師給他多布置了一道題。而且這道題是另外寫在一張小紙條上。第三道題目是: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作出正17邊形。他沒多想拿起筆就開始解答。然而,青年絞盡腦汁越做越吃力,而且似乎自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完全解不開這道題。巨大的困難和內心的不甘反而激起了他無窮的鬥志,青年暗下決心:我一定要把它解答出來!
一夜悄然而逝,黎明緩緩來臨,當天邊露出第一縷曙光之時。青年伸了伸腰長舒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當導師接過學生交給他的作業一看,頓時驚呆了。這位導顫抖著聲音激動的問:「這……真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自己的導師,不明白導師為何如此激動。但還是輕聲回答道:「是的,不過我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言語之間頗有一點不好意思。 導師立即取出圓規和直尺,把紙和筆鋪開擺在桌上,要這位青年當著他的面把這道題再做一次。青年坐下來三下五除二就把這道題又解了一遍。導師一看激動地對青年說:「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最近正在研究這道難題,昨天給你布置題目時,不小心把寫有這個題目的小紙條夾在了給你的題目裡。你竟然一個通宵就給作出來了。可真是個天才。要知道牛頓、阿基米德都沒有解出來。」
這個青年就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高斯。


一道2000多年無人能解出來的數學難題。為什麼高斯一個晚上就能做出來呢?它對我們日常教學中又有哪些啟示呢?


一,除了高斯自己有過人的天賦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知情」。正如他自己後來回憶這件事情時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就無法解開它。」因為根本就「不敢」去解它。
高斯為流傳了2000年的歐氏幾何提供了自古希臘時代以來的第一次重要補充。


二,俗話說得好。無知者無畏。初生牛犢不怕虎。科學需要這種一往無前的探索精神。高斯因為不知道這是一道幾千年無人能解的數學難題。而以為是正常的老師布置的作業題。因此,他潛意識裡很自信,認為這道題目肯定是自己能解出來的。故而他挖空心思絞盡腦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要把它解出來。如果他一開始就知道這是幾千年來,大數學家們都解不出來的題目。那首先他就會放棄了,恐怕連想都不敢去想。


三,英國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說:那腦袋裡的智慧,就像打火石裡的火花一樣,不去打它是不肯出來的。因此,我們在讀書學習的時候。要充分發揮大腦的潛力和智慧。認真思考認真研究,永遠也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只要你的大腦不停的在使用,你根本不知道你腦袋裡的智慧在什麼時候會突然蹦出來。


四,其實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大多都不會循規蹈矩,都不會有畏懼心理。很多事情,在不知它的難度有多大時,反而是這些學生們能夠做得更好。之所以畏難,其實質不是害怕困難,而是他們對自己的信心不足。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去鼓勵孩子敢想敢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要有畏難情緒更不能以自己的思維習慣去影響孩子們!


戴爾•卡耐基說過,多數人都擁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機會,都有可能做到未曾夢想的事情。
擁有自信,可以成就一切!


【備註:高斯解題做法步驟】
步驟一:給一圓O,作兩垂直的直徑OA、OB, 作C點使OC=1/4OB, 作D點使∠OCD=1/4∠OCA 作AO延長線上E點使得∠DCE=45度
步驟二: 作AE中點M,並以M為圓心作一圓過A點, 此圓交OB於F點,再以D為圓心,作一圓 過F點,此圓交直線OA於G4和G6兩點。
步驟三: 過G4作OA垂直線交圓O於P4, 過G6作OA垂直線交圓O於P6, 則以圓O為基準圓,A為正十七邊形之第一頂點, P4為第四頂點,P6為第六頂點。 以1/2弧P4P6為半徑,即可在此圓上截出正十七邊形的所有頂點。
1801年,高斯證明:如果k是費馬數,那麼可以用直尺和圓規將圓周k等份。當然這是後話了!

相關焦點

  • 自信的力量———19歲青年因為「不知情」而解開兩千年的數學難題
    1796年,這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名19歲的青年一吃完晚飯,就習慣性的坐在桌前準備做作業。因為導師每天都會單獨布置給他兩道數學題,要他解答。不過今天這位青年發現導師給他多布置了一道題。而且這道題是另外寫在一張小紙條上。第三道題目是: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作出正17邊形。他沒多想拿起筆就開始解答。
  • 尺規作正十七邊形—兩千多年的數學懸案
    你也許可以用尺規作圖作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等,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用尺規作圖作正十七邊形,甚至正十七邊能不能用尺規作圖作出來。其實這一問題早在1796年就由德國著名的數學家高斯19歲時解決,這其中還有一段趣聞:1796年的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很有數學天賦的19歲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數學題。前兩道題在兩個小時內就順利完成了。
  • 數學狂魔:3歲自學計算,9歲因一組數字受關注,19歲解開了一道數學懸案成功逆襲!
    當年只有9歲的高斯,出身農戶,家境貧寒,居然這樣勤於動腦,善於動腦,使老師無比欣慰並深受感動。老師特意到大城市買來數學書,送給高斯看,並且請自己的助手對高斯多多關照。19歲解開兩千多年前的數學懸案:1795年德國歌廷根大學,一位19歲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數學題。
  • 高斯破解數學難題的故事
    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激動不已的導師,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導師讓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叫青年當著他的面做這道題。青年很快就解開了這道題。導師激動地對青年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
  • 相信自己重不重要?看年輕小夥如何破解千年難題
    我們之所以走不了遠路,更多的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而且相信自己,是突破自己,創造自己的重要因素。下面的故事就深刻的告訴我們這個道理。1796年的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很有數學天賦的19歲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數學題。前兩道題在兩個小時內就順利完成了。第三道題寫在另一張小紙條上:要求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畫出一個正17邊形。他感到非常吃力。
  • 「數學王子」高斯厲害的一生
    1796年的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很有數學天賦的19歲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數學題。前兩道題在兩個小時內就順利完成了。第三道題寫在另一張小紙條上:要求只用賀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畫出一個正17邊形。他感到非常吃力。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
  • 有了高斯,數學就是不一樣
    數學史家們傾向於認為,高斯當時已掌握了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僅10歲的孩子,能獨立發現這一數學方法實屬很不平常。16歲導出了二項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將其成功的運用在無窮級數,並發展了數學分析的理論。19歲時,僅用沒有刻度的尺子與圓規便構造出了正17邊形(阿基米德與牛頓均未畫出)。1833年從他的天文臺向物理學家韋伯的實驗室成功發送了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 河南快遞員,解開百年世界數學難題,浙大教授請他去授課
    相信很多學生都經歷過被數學折磨的痛苦,多數人認為數學很深奧,學不懂,學不會是他們取得好成績的絆腳石,但也有一些很擅長數學的人,這些人邏輯清晰、對數字也很敏感,接觸了不少數學及難題。實際上,數學天才不僅在學校的殿堂裡研究,還有很多高手藏於民間,曾經就有一位河南快遞員,他在工作期間沒有停止對數學的熱愛,一直研究高深的理論,解開了百年世界數學難題,浙江大學的教授還專門請他 過去給學生們授課。
  • 歷史上至今未解開的數學超級難題
    幾千年以來,人類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提出並解決了很多難題。有些數學難題不僅玩壞了很多研究者,其解決的過程或結果也讓人覺得十分坑爹。>3、 三等分角:分一個給定的任意角為三個相等的部分解決:問題提出大約在公元前400年,直到1830年開始,這三個問題才陸續「解決」,歷經兩千多年。
  • 河南快遞員解開世界數學難題,面對名和利,他坦言找個對象最重要
    蔡天新教授之所以帶他來,是為了讓他與同學們一同加入這道世界級難題的討論中,不過同學們似乎對這位先生並不抱有期待,因為他看起來實在是太過普通了。蔡天新教授初識餘建春,是因為他向教授表示自己或許破解了世界上未被破解的一道數學難題,在餘建春遞來的手稿上,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令蔡天新震驚。
  • 數學王子高斯:2000多年未解難題,竟被他一夜解決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的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少年剛剛吃過晚飯,正準備做導師留給他每天的兩道例題,當他打開例題本的時候發現除了兩道例題外,還夾著一張紙,紙上面寫著一道例題,例題的題目是"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
  • 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少年一夜破解,命題有多難?
    用圓規和無刻度直尺畫正17邊形,難倒無數大家,19歲少年一晚破解。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少年一夜破解,現在的你也能!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大二生一夜破解,命題有多難?在世界數學史上,能獲得「最偉大數學家」稱號的,不外阿基米德、牛頓、高斯、歐拉幾人。
  • 河南快遞員解開百年數學難題,央視為他拍紀錄片,後來他怎樣了?
    不論是何背景,有了興趣,人才會因此廣泛涉獵相關領域,因為興趣所以才不斷提出疑問並嘗試著尋找答案,因為思考所以有了更好的辨別對錯的能力,此可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致遠。因為興趣,河南快遞員解開了百年數學難題,央視為他拍紀錄片,後來他怎樣了?對數字的敏感他叫餘建春,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出生在河南信陽的一戶農村家庭中,家境貧寒,父母靠務農為生。
  • 河南快遞小哥,破解百年世界數學難題,還被浙大教授請去講課
    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詹森 對於許多高中學子來說,在學習生涯中最害怕的一門學科大概就是數學了。許多學子即便如何勤於練習,又或者如何刻苦銘研,最終還是不能使自己的數學成績有很大的提高。
  • 解開100萬美金難題,卻不領取
    世界上傳奇的人物很多,像是發明大王愛迪生、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發現元素「鐳」的居裡夫人,歷史上的名人多半都因為自己的貢獻而名留青史,甚至在當時便飛黃騰達,但有這麼一位數學家,不僅放蕩不羈,還解開了「世界七大難題」的其中一道,這位頂尖卻不求名利的數學家就是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
  • 難題不會永遠是難題,76歲時他解開電磁學界「哥德巴赫猜想」
    10月20日是國際著名微波理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為幹的101歲誕辰紀念日。林為幹是中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的主要奠基人、新中國50年重大貢獻科學家之一,他在76歲時解開電磁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這個難題被譽為電磁學界「哥德巴赫猜想」。解開這個百年未解的難題是很多電磁學家的夢想。抗日戰爭勝利後,林為幹獲得了去美國學習的機會,並順利入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電磁學家J.R.Whinnery教授,開始與他從事了一生的微波理論和技術研究工作結緣。
  • 人民日報新華社點讚:麗水籍頂級科學家,解開了這兩道世界數學難題!
    人民日報新華社點讚:麗水籍頂級科學家,解開了這兩道世界數學難題!通常是番薯絲,因為一是便宜二是易飽,毛病是很快就餓。我們家五個小孩,填飽我們的肚子不容易,雙親肯定經常犯愁。我們家的主食是蕃薯絲飯。媽媽比較疼我,所以我的碗下面通常是米飯,上面是一層薄薄的番薯。而我的兩個姐姐則是相反,厚厚的蕃薯上面一層白米飯。我其實什麼也不知道,都是姐姐們後來告訴我的。我那時笨,只知道餓,不長肉,整個一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