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輔導小學生寫作文的過程中,有的家長會有一些困惑,那就是孩子總喜歡用口語化寫作文。老師雖然給評了優,但是口語化的作文在考試中是達不到高分的要求吧?家長的擔心也是有的,我們在每個階段,對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對於語文老師來說,口語化寫作、網絡用語甚至是方言寫作文,都不認為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只要符合寫作的要求,完整地表達了故事,甚至還有獨特的看法和創意,也不枉為是優秀的作文。
家長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我們要探討的不是孩子寫口語化作文有什麼問題,而是孩子為什麼要用口語化來寫作文的原因。小學生用口語化寫作文,一定是因為書面用語積累不夠,也就是我們符合寫作考試要求的書面詞彙,對於小學生來說,詞庫量沒有擴展,他只能用日常最熟悉、使用最多的詞彙語言去寫作文。所以,我們家長和學生只要想清楚這3個問題,就能解決口語化寫作的問題。讓每個小學生都寫出優秀的作文,積累豐富的詞彙量也不成問題。
01為什麼會寫口語化作文
因為書面詞彙積累少,小學生就只會用口語寫作文。這是語文學習的積累問題,但不能說孩子的寫作能力差。口語化寫作文的同學,他們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在描繪場景和故事的時候,就是因為書面詞彙太少,不知道如何使用,才會選擇最熟悉也是使用最多的口語。比如:我們寫盲人這個詞語,有的孩子就會用瞎子。瞎子從詞性上並不是褒義詞,確實不能用此類口語化用詞,只要老師和家長及時糾正就可以了。
作為語文老師,我並不認同「口語化作文」一刀切的做法,對於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口語化的表達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也有利於用語言文字來抒發真實情感。兒童文學大作家鄭淵潔老師在寫《皮皮魯》故事系列的時候,他所用的文字語言表達方式,都是通過口語化的描寫去寫故事。對於一二年級喜歡童話的同學,口語化的文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認知能力,提高親切感。口語化作文對於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也並不是毫無幫助,通過一些方言、網絡用語我們就能看到,小學生在寫作能力上的進化和改變,熟練使用日常所用的詞彙量,也是我們語文學習的一部分。
02如何來克服寫口語化作文
想要克服和改變口語化作文,積累書面詞彙量就是首先要做的。我們需要引導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優美的詞彙,而且優美的詞彙也有使用規範,明確這些規範的使用方法,就需要我們對語文基礎的知識,詞彙、句子進行模仿練習。語文老師讓學生做美文美句的摘抄,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去記錄和體會書面詞語的使用方法。摘抄適合高年級的同學,對於低年級的學生,還不太具備去辨析好詞的能力。他們對美文、書面用語的學習和賞析都來自家長和老師的使用習慣。
學習積累了書面詞彙,克服口語化作文就需要常練筆,用別人的語言文字來豐富自己的作文。在寫作中,具備把口語化詞語轉化成書面用語的能力。這是需要大量練筆來實現的寫作技巧,對於有寫作興趣的同學,我們更要保護好他們對寫作練習的興趣,不要刻意去摳口語化用詞或者是書面詞彙,只有當口語化用詞不恰當或者影響了作文表達的時候,再來糾正學生的使用。
03如何練習書面用語
除了寫作練習,我們在書面用語的表達上也需要加強。語言的學習不光是書寫,更多是表達。這也是為什麼語文老師總要求大家去朗讀課文,語文課本裡的課文是最優美的語言文字體系,也是最規範的書面用語集合。朗讀不僅可以讓我們對語言記憶更加深刻,更能培養我們的語感。
而且通過朗讀背誦,我們在3-5天以後,還是能夠記得課本中的書面用語70%-50%的內容。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反反覆覆朗讀,尤其是暑假期間,每天拿出30分鐘進行朗讀練習,把腦海裡的書面用語詞量進行擴充,這就是避免口語化寫作的學習積累。通過我們學生對課本的學習、朗讀,我們該如何熟練使用呢?
在練筆的過程中,學會仿寫課文。就按照課文中的句子進行同類結構、同類詞語的寫作練習。以達到對書面詞彙的徹底使用掌握。當我們面對學生寫口語化作文的時候,只要家長想清楚這3個問題:為什麼?怎麼辦?就這樣輔導,我們就能完美解決小學生的寫作問題了。不知道你在輔導孩子寫作中,還遇到過什麼問題?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