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星」國情班結業清華園/大公報記者張寶峰北京報導

2021-01-09 大公資訊

  圖:「2016未來之星─中國國情教育培訓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結業典禮  /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

  28日,「2016未來之星─中國國情教育培訓班」約70名港生圓滿完成在北京的遊學經歷,從清華大學順利結業。在日前於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結業典禮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為港生們頒發了結業證書。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未來之星同學會主席團主席姜在忠,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李一兵等嘉賓參加結業式並致辭。結業式上,港生們紛紛表示,為期八天的學習參訪,大大加深了他們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的認知,同時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本次國情班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等17所香港及海外知名大學的57名大學生,以及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的14名中學生參加了此次遊學之旅。

  活動期間,多位來自清華大學、國防大學的知名教授及國務院港澳辦官員為港生授課,內容涵蓋中華民族振興與中國發展模式、內地經濟發展成就和挑戰、「一國兩制」與香港、中國部隊架構與國防力量建設、中國國際地位與當代外交政策等課題。此外,港生們還參訪了國務院新聞辦、解放軍軍營、人民大會堂、長城、故宮、什剎海體校、首都博物館、798藝術區等地,切身感受祖國厚重的歷史文化。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在結業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未來之星」這個名字取得非常好。青年意味著蓬勃的生機,和有更多發展機會。中國有句老話指求學問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因為最直接的觀察和接觸會帶給同學們鮮活的感受,促進深入思考。嚴雋琪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所以希望同學們能以這次結業為新起點,進一步增進對國家的了解與認同。

  姜在忠:願港生對港有承擔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未來之星同學會主席團主席姜在忠在致辭時表示,八天行程雖不能將北京所有的美麗盡收眼底,但行程的豐富和飽滿,定會加深同學們對祖國的了解、理解和感情。姜在忠說,青年是香港的未來,是國家的未來。同學們的理想與抱負與祖國的發展密不可分。願同學們繼續深入內地,多角度了解國家發展,成長為對香港有承擔、對未來有抱負、對國家有用處的有為青年,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姜在忠還表示,「未來之星同學會」發展至今,已有超過三千名香港大學生通過交流和實習,體驗國情、了解國情、拓寬視野,增加了對國家的認知和關注。「未來之星同學會」還將持續舉辦此類活動,歡迎更多香港青年來內地參觀、交流,認識更多朋友。

  結業典禮上,姜在忠代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及未來之星同學會,向嚴雋琪贈送了「未來之星」水晶牌,港生代表亦向嚴雋琪贈送「未來之星」紀念衫以致謝。

相關焦點

  • 70餘名香港學生從清華大學國情教育培訓班結業
    信息 70餘名香港學生從清華大學國情教育培訓班結業 2016-08-26 20:03: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長沙《大公報》
    專家: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長沙大公報。主持人:請簡單介紹一下長沙大公報。專家:長沙大公報創刊於1915年9月,毛澤東曾在這個報上發表過多篇文章。報導說:「自青島問題由中日兩國直接交涉之說傳來,各界無不異常憤激」「3日晚間,北京大學法科大禮堂已有喋血之烈舉焉。」北京多校學生本來準備5月7日齊集天安門示威,但因「風聲日緊」,北京大學學生「遂於前日午後發出通知,召集本校學生於晚七時在法科大禮堂開會」。「法科學生謝紹敏悲憤填膺,當眾將中指齧破,裂斷衣襟,血書 『還我青島』四大字掲之於眾」。會上「議定知會各學生於4日齊集天安門焉」。
  • 女童軍百周年千人大露營
    圖:香港女童軍總會昨日舉行主題為「聯繫、增長、共創未來」的大露營 大公報記者楊州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導:香港女童軍總會昨日舉辦100周年紀念大露營活動,行政長官夫人梁唐青儀以會長身份出席活動儀式。
  • 1937年,《大公報》上的「八佰」
    《大公報》記者以極敬業的精神,於午夜時分起,便一直守在一線,詳細記錄了現場:「敵軍以猛烈機槍掃射,並以鋼炮連續猛轟。我軍當亦還擊,故敵始終未敢輕進,激戰至今晨一時四十五分,戰事又漸沉寂。至二時十分,我軍遂以神速嚴密之行動,安全退出,臨行時並全體高呼「中華民國萬歲」,其聲調之悲壯,令人感奮落淚。」文字有血有肉,倚馬可待,快速編輯、排版、印刷。
  • 55名香港未來之星上京 赴清華學國情
    大公網訊 (記者江鑫嫻 北京報導)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2017未來之星-中國國情教育課程班」於14日在清華大學舉行開班儀式。來自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等間香港及海外知名大學的40名大學生,及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的15名中學生齊聚北京,開啟為期8天的訪問學習之旅。
  • 大陸業界闢謠赴臺團照常發 未聞停籤團體客
    圖:作為大陸遊客來臺的青睞景點,日月潭碼頭的遊客近年來明顯減少/資料圖片  大公報3月11日訊(記者 何德花 黃寶儀報導)有臺灣媒體近日報導稱,大陸3月停止批准赴臺團籤,又指大陸停發了赴臺遊的領隊證,恐未來沒有團客,只會剩下散客赴臺。
  • 《大公報》眼中的蔣介石第一次下野與復職
    14日,《大公報》以《蔣介石到滬通電下野》為題,對此事作了報導。此後,又圍繞此事做了大量報導與評述,焦點主要集中於蔣介石下野原因的分析及影響的評判上。1.光明的前途有一種,而黑暗的前途則有四種,可見《大公報》在蔣介石下野之初對南方時局的走勢並不樂觀。北京的《晨報》也作出了類似的判斷,並用「滿江風雨,前路茫茫,一葉孤舟,隨波上下」來比喻當時的南方局勢。蔣介石下野後,胡漢民、張靜江等於14日也相繼離職而去。
  • 清華園的新秋之歌
    清華園的新秋之歌  清華新聞網10月25日電 (記者 苑 潔 攝)初秋的清華園就如同清華大學校友林庚《新秋之歌》筆下的新秋景象,澄澈明淨,充滿希望。新秋的清華園被不同色彩的渲染顯出濃鬱、深沉的韻味。
  • 方漢奇:抗日戰爭時期的大公報
    1945年重慶讀者搶購大公報  編者按:本文作者方漢奇是中國新聞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原發表於《青年記者》2005年第12期。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大公報》就報導了日軍攻佔瀋陽北大營發動侵華事件的消息。9月22日又在後續的消息中配發評論,要求日方「先行退兵」。10月7日又發表題為《明恥教戰》的社論,要求「全國上下,徹底明白國恥之由來,真切了解國家之環境,實際研究雪恥之方案。」此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明恥教戰」始終是《大公報》評論和報導的一個中心課題。
  • 「未來之星」杭州體驗企業文化 增強港生競爭力
    未來之星紹興參觀黃酒博物館。大公報記者俞晝攝  大公網8月7日訊(記者俞晝)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浙江省青聯等聯合主辦的2016「星動杭州·未來之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7月3日至31日在杭州順利舉行,來自港大、理工、城大、科大等11所香港高校的31名大學生獲安排在螞蟻金服、浙江中南卡通、浙江省人民醫院等15家企業實習一個月,受益頗豐。
  • 未來之星公布未來之星創新院第二批錄取名單​
    多知網7月30日消息,未來之星公布未來之星創新院第二批錄取名單。
  • 兩交流團舉行啟動禮 楊健勉同學走出去增廣見聞
    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的未來之星201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團」暨「從香港出發─冬聚浙江交流團」日前舉行啟動禮,約100名本港學生將分別於下周日(18日)及本月下旬出發到巴爾幹半島三國及浙江省進行交流。中聯辦副主任楊健在啟動禮上,以南宋詩人陸遊名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鼓勵同學們親身走出去,豐富見識。
  • 「長江之星」沉船事件報導職業倫理失範表現
    本文通過分析「長江之星」沉船事件報導這一典型案例所出現的新聞失實與缺少人文關懷職業倫理失範問題,反省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在追求新聞時效性的同時還應該確保新聞的客觀、真實性;同時,在災難事故報導中,一個負責任的媒體還應當重視人文關懷與發揮社會監督職能。
  • 大公報:蔡英文兩岸政策未能說服北京和華府
    大公報:蔡英文兩岸政策未能說服北京和華府 2015-09-16 14:08: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 清華園住了三千天
    清華園住了三千天來源:《文匯報》2017-07-15 曹景行最能感受到清華園之美的那一刻,是2008年5月末的那個早晨。結束汶川地震現場報導,我上一晚剛回到北京。早上騎車去「六教」(第六教學樓) 上課,經過掛著「清華園」三個大字的「工字廳」(校長辦公室) 附近,突然停下來就想坐一會。
  • 「星之子」克服讀寫障礙入中大
    圖:「星之子」黃深銘考上中大,未入學先與校徽合照留念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周文敏報導:新一代「星之子」黃深銘,自小患讀寫障礙,中學曾重讀一年兼顧科研與學業,直言「高中從未打機,最大的樂趣就是做研究。」
  • 「中遠之星」載300臺胞赴基隆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導:2月1日,浙江玉環大麥嶼港至臺灣基隆港海上直航迎來第十個春運,「中遠之星」輪當日滿載約300位兩岸旅客赴臺灣共度新春佳節。  當天下午,第三屆「送臺灣同胞回家過大年」活動在大麥嶼口岸舉行。活動以「海上春運.情暖臺胞回家路」為主題,分為旅檢口岸和船上兩部分,突出「民俗」「互動」兩大特點。
  • 未來之星創業營九期「雲開學」 北大光華助力全新升級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吳婷】1月15日下午,未來之星創業營九期如期開學,36位來自不同細分領域的教育創業者學員、合伙人學員,通過線上直播間參加了開學儀式,正式加入未來之星。同時,未來之星宣布全新升級,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達成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