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大公報》

2020-12-27 中國網

為了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發揚五四精神,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特聯合攝製《五四運動》特輯

主持人:您好,請您向觀眾自我介紹一下,您從事檔案鑑賞工作有多少年頭了?您今天給我們的鑑賞帶來哪件檔案?

專家: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長沙大公報。

主持人:請簡單介紹一下長沙大公報。

專家:長沙大公報創刊於1915年9月,毛澤東曾在這個報上發表過多篇文章。這個報紙在五四時期,以敢言著稱,曾一度成為湖南銷量最大的報紙

主持人:它是怎樣報導五四運動的呢?

專家:五四運動起因於中國在巴黎和會上,作為一戰的戰勝國,沒有從日本人手裡收回一戰的戰敗國德國原先在山東青島的所有權益。報導說:「自青島問題由中日兩國直接交涉之說傳來,各界無不異常憤激」「3日晚間,北京大學法科大禮堂已有喋血之烈舉焉。」北京多校學生本來準備5月7日齊集天安門示威,但因「風聲日緊」,北京大學學生「遂於前日午後發出通知,召集本校學生於晚七時在法科大禮堂開會」。「法科學生謝紹敏悲憤填膺,當眾將中指齧破,裂斷衣襟,血書 『還我青島』四大字掲之於眾」。會上「議定知會各學生於4日齊集天安門焉」。「昨四日下午一時餘,本報特派員進中華門」

主持人:從以上報導可以判斷,長沙大公報的這篇報導,是5月5日由本報特派員寫成的,這位特派員5月4日下午親自到了天安門。因此,這篇報導基本是現場報導,史料價值很高。

專家:我們再往下看:「時天安門橋南豎立一大旗」。「血布上書一聯雲'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惇餘孽死有頭」。

主持人:這幅對聯當中,「曹瞞」,是被世人稱為奸相的東漢末年丞相的曹操, 「曹瞞遺種」指的是1915年與日本籤訂21條的交通總長曹汝霖。「章惇」是被世人稱為奸相的宋朝宰相章惇。「章惇餘孽」指的是當時的駐日公使章宗樣。

專家:報導說,在這方白旗下,又有白旗數面,書「取消21款」,「還我青島」,「誓死必爭」,「保我主權」,……「頭可斷,青島不可失」等。各校學生到齊後,「整隊往見英美法意各公使館,然後往曹汝霖住宅」。「學生將至曹宅,全體大聲高呼:賣國賊曹汝霖」。學生打門,巡警攔阻,不知何人,打破臨街窗戶群將賣國賊旗擲其中。旋將白旗紛紛投房上,望之一片白色「遂一擁而進曹之內宅」。「首入一客廳,見有幾個日本人,其中一個麵團團東洋式的中國人,學生中有認識者,指而呼曰:他就是章宗祥。此聲一出,於是群擁而前,欲與理論。日本人以極難看的面孔相向,遂惹學生之怒拳便打。日之保駕者急忙向前,左維右護。章宗祥已吃老拳不少,然而並未打死。可見章氏不但能挨罵,並能挨打,亦一奇事矣。

主持人:看來這篇報導相當翔實具體,5月3日晚和4日下午的情節,與現在史書上講的基本一致。上面我說過,這篇報導由記者深入現場採寫,它記載的史實又被不少史書所採用,與史書敘述相一致,這就說明這篇報導具有相當重要的史料價值。

相關焦點

  • 方漢奇:抗日戰爭時期的大公報
    《大公報》創刊於1902年,至今已有103年的歷史,是中國新聞史上具有重大影響和崇高聲望的報紙。在她的103年的歷史當中,抗日戰爭時期這一段,影響最大,聲譽最隆,是《大公報》報史中的最光輝的一頁。周恩來總理在1958年和《大公報》當時的領導人費彝民談到《大公報》在抗日戰爭時的表現時,就曾經肯定地說:「她是愛國的」,「她是堅持抗日的」。毛澤東在1941年張季鸞逝世時發給《大公報》的唁電中,也肯定張在《大公報》的言論,「堅持團結抗日,功在國家」。這些都是對《大公報》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表現的最權威的肯定。
  • 1937年,《大公報》上的「八佰」
    許多讀者或許不知道,作為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大公報》的血脈中就永存著「八一三」的基因。在一百一十八年的報史上,抗戰時期是最為艱苦卓絕的一段。《大公報》誓言「一不投降,二不受辱」,為此不惜六遷報館,輾轉津、滬、漢、港、渝、桂。一百多年來,歷史風雲變幻,唯有香港《大公報》賡續至今。香港《大公報》創刊之日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三日,正是為了紀念「八一三」一周年。
  • 《大公報》眼中的蔣介石第一次下野與復職
    《大公報》則指出,這僅是表面現象,「自軍事責任上言,蔣氏已應有引咎自劾之道」,然而「寧滬兩地,均無事變,可見蔣之去也,係為國民黨內部關係,非軍事上有何意外」。它更注重從國民黨內爭鬥的脈絡來尋找蔣介石下野的原因。《大公報》認為,蔣介石下野,首先是迫於武漢的壓力、唐生智的逼迫:「蔣之離寧非為有意外變化,而因唐生智反對,特表示退讓,以利漢寧合併之進行。」
  • 大公報:馬英九擊中蔡英文「空洞死穴」
    大公報:馬英九擊中蔡英文「空洞死穴」 2015-05-22 11:54:57香港《大公報》22日評論指,自去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後,國民黨士氣低落,馬英九借就職七周年的時機展示政績,顯然是希望拉抬國民黨的聲勢。尤其他花了一定篇幅談到致力改善兩岸關係的成績,正戳中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空洞模糊的兩岸主張的死穴。  文章摘編如下:  對於國民黨當局這7年來交出的成績單,島內各界對其兩岸政策給予了一致的好評,因為島內多數民眾都能感受到兩岸和平紅利。
  • 香港《大公報》:蔡英文詭言袒護陳水扁
    香港《大公報》:蔡英文詭言袒護陳水扁 時間:2003-04-04 10:23   來源:   國民黨主席連戰日前表示明年當選後將訪問大陸,隨之被陳水扁誣指為「投降之旅」。
  • 大公報:蔡英文企圖用「糖衣炮彈」欺騙選民
    大公報:蔡英文企圖用「糖衣炮彈」欺騙選民 2015-05-19 11:02: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 大公報:蔡英文堅守「臺獨」立場令人遺憾
    大公報:蔡英文堅守「臺獨」立場令人遺憾 >   中新網5月17日電 香港《大公報》17日刊文說,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近日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顯示其「臺獨」立場不但絲毫未變,措辭甚至比去年競選期間更露骨。
  • 大公報:臺胞免籤注 蔡英文說法自暴其短
    大公報:臺胞免籤注 蔡英文說法自暴其短 2015-06-23 15:02:48   中新網6月23日電 香港《大公報》22日發表評論稱,臺胞來往大陸免籤注,下月1日起施行。
  • 大公報:臺灣「悶法規」導致「悶經濟」
    大公報:臺灣「悶法規」導致「悶經濟」 2016-02-24 10:16:49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中新網2月24日電 香港大公報24日評論稱,法國名廚「只能教法語,不能教廚藝」。這樣一件令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的事情正活生生地在臺灣上演。高雄餐旅大學與法國藍帶廚藝學院合作,但因受限於島內法規,法國藍帶廚藝學院老師不能在臺灣傳授廚藝,只能教法語。
  • 長沙室內空氣檢測多少錢 長沙甲醛檢測公司哪家好
    原標題:長沙室內空氣檢測多少錢 長沙甲醛檢測公司哪家好  本報記者湖南長沙10月8日電(李靖 實習記者:唐雯)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裝修裝飾已成為人們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味的重要手段之一。
  • 大公報:蔡英文兩岸政策未能說服北京和華府
    大公報:蔡英文兩岸政策未能說服北京和華府 2015-09-16 14:08:1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9月16日電 香港大公報
  • 大公報:西方質疑中國謬誤百出
    香港《大公報》2月4日發表文章,原題:《西方質疑中國謬誤百出》說,中國經濟在2009年出現V型反彈,復甦表現良佳,國際評論也隨之大變,反映了西方對中國情況認知不足和各種偏見,從中也可得到正、反兩方面的啟示。
  • 大公報:蔡英文若不棄「臺獨」 難覓自信
    大公報:蔡英文若不棄「臺獨」 難覓自信 2015-04-16 14:40: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香港《大公報》16日刊文稱,在完成提名程序後,蔡英文以「找回自信,點亮臺灣」為題發表的聲明中,終為多數人所料,有關兩岸關係言辭「模糊依舊」,並未能提出實質性的內容,這也令人對蔡英文的所謂自信到底在哪裡更加產生了懷疑。
  • 大公報:道家老子也是好酒之人?
    大公報:道家老子也是好酒之人? 2013年01月16日 15:29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摘編自香港《大公報》 文/陳魯民)
  • 1924年,長沙私立中學的創辦達到頂峰,學生的數量也達到了近萬人
    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清政府倒臺之後,大批的公立中學因為沒有了經費的來源而無法繼續承辦下去,這也給了長沙私立中學更大的辦學空間與體制上的寬鬆。這一時期是長沙私立中學的進一步發展,受益於民國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資產階級政策的出臺,1912年頒布的《壬子-癸丑學制》和1922年的《壬戌學制》。這讓當時長沙的私立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尤其是普通中學更是在清末的基礎之上繼續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 大公報:「紅點」風波令臺北文化之都蒙羞
    大公報:「紅點」風波令臺北文化之都蒙羞 2015-09-15 14:02:08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9月15日電 香港大公報
  • 大公報:蔡英文談大陸客赴臺 不是單方面說了算
    大公報:蔡英文談大陸客赴臺 不是單方面說了算 2015-09-14 14:05:48對此,香港大公報14日評論稱,蔡英文開的這張「政見支票」能否兌現不無疑問。兩岸交流一個巴掌拍不響,陸客是否赴臺、多少陸客赴臺,顯然不是蔡英文單方面說了算。  文章摘編如下:  這七年來兩岸已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階段,臺灣經濟發展與兩岸經濟合作息息相關,尤其陸客赴臺遊帶給島內業者巨大的商機。
  • 大公報:「臺灣一寶」蝨目魚不妨改名可雙贏
    大公報:「臺灣一寶」蝨目魚不妨改名可雙贏   中新網3月2日電香港《大公報》2日刊文說,物美價廉的蝨目魚在臺灣島內被視為一寶,但倘若因名字之故而得不到消費者的青睞,未免可惜。
  • 大公報:陳菊為何成綠營「最大公約數」?
    中新網2月23日電 香港《大公報》23日刊文說,民進黨最高權力核心機構中執會22日推舉高雄市長陳菊任代理黨主席,陳菊這個月來卻一直表示只重市政,無心黨務。不過,「神女無心,襄王有意」,中執委們依然「鍾情」她,頗有「霸王硬上弓」的味道。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陳菊與各派系保持一定距離。「超脫」姿態使中執委相信她在處理黨主席選舉程序時能保持相對中立。
  • 大公報:蔡英文若無切實兩岸政策 舌燦蓮花也沒用
    大公報:蔡英文若無切實兩岸政策 舌燦蓮花也沒用 2015-05-07 16:13:20香港《大公報》7日評論稱,回顧四年前「大選」,蔡英文敗給爭取連任的馬英九,很大程度上是未能獲得「經濟選民」的信任和支持,而歸根到底是其空洞無物的兩岸主張「臺灣共識」不獲島內主流民意認同。  文章摘編如下:  雖然2016年「大選」選戰還未正式開打,但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已是四處走,展開拉票行程。不料,全臺「工業總會」連珠炮式的提問,讓蔡英文受到「震撼教育」。